办公楼维修及食堂改造工程方案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534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24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公楼维修及食堂改造工程方案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办公楼维修及食堂改造工程方案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办公楼维修及食堂改造工程方案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办公楼维修及食堂改造工程方案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办公楼维修及食堂改造工程方案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办公楼维修及食堂改造工程方案三.docx

《办公楼维修及食堂改造工程方案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楼维修及食堂改造工程方案三.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办公楼维修及食堂改造工程方案三.docx

办公楼维修及食堂改造工程方案三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工程名称:

办公楼维修及食堂改造工程

二、工程地址:

成都市青羊区红星路一段136号

三、建设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78100部队

四、计划施工工期:

计划工期为6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16年7月4日

五、建设规模:

3200平方米。

七、编制依据:

1、“办公楼维修及食堂改造工程”招标文件。

2、我公司目前的技术力量及机械设备装备情况。

3、施工现场所具备的自然条件。

4、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5、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现行施工规范和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竣收规范》

《室内装饰工程手册》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建筑用轻钢龙骨》(GB11981—89)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60222-95)

《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60303-2002)

第二节编制范围及内容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在人员、机械、材料供应、平衡调配、施工方案、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部署的原则下,由装饰、安装等专业组成。

编制的原则是:

确保工程质量优、速度快、造价合理、操作性强。

同时保证周边和施工现场有良好环境。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第一节工程环境

一、工程施工环境

本工程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红星路一段136号。

根据对场地现场勘查后,对本工程施工场地的综合评价为:

1、本工程施工场地总用地面积需合理布置。

2、本工程周边有其它办公用居民房等,对场容卫生、交通安全、噪音扰民等方面均不能按一般工程对待,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纪律和文明施工要求,对重点方面应做专题处理并确保执行。

3、本工程现场内临时用水、用电能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4、本工程的现场总平面规划要合理,充分利用场地,组织施工。

第二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红星路一段136号。

本工程包括:

一.主楼1层值班室拆墙开门,值班室旁改造一间食堂加操作间和3间库房,食堂内原地面拆除后做防滑地砖地面和面砖墙裙,墙裙以上做乳胶漆墙面,天棚吊顶翻新,配套相应的炊具餐具等;

二.1、3、4、5层的内墙墙面翻新、天棚翻新;

三.3、4层房间换门,窗贴窗纸加窗帘;

四.部分地方需要新砌砖墙,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图;

五.3、4层房间新加装吊扇;

六.1、3、4、5层相应强弱电的改造;

七.3、4、5有独立卫生间的房间对卫生器具的检修;

八.附楼1层改造一间淋浴室和一间更衣室,对相应地面、墙面、天棚作改造。

第三节工程特点

一、环境和施工条件特点

1、本工程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红星路一段136号,交通较方便。

2、本工程四面为已有建筑物,人流量较大,在整个施工期间内应对噪声、粉尘进行妥善处理,以减少对周围办公区的工作及行人的影响;施工期间应实行封闭防护处理,确保安全。

3、因本工程现场场地有限,应做好现场总平面规划,以充分利用场地,合理组织施工。

二、工程特点

1、由于本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精心组织、精心施工,项目经理必须严格负责,以确保工程目标的圆满实现。

2、该工程工种较多、施工作业面复杂,施工精度要求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之间应密切配合。

3、本工程施工中配合单位多,在施工过程中应协调好安装、作业单位的交叉配合工作,使各工种间的协调配合工作一定要事先有安排,过程有监督,事后有检查,始终有记录,具备责任,可追溯,以使工程顺利进行。

三、工程重点

1、组织协调

本工程场地有限,且不同专业的施工单位较多,装饰部分与其它专业配合交叉多,又由于工种较多、施工作业面复杂,因此就决定了在施工程序安排和施工方法的选择上有较大的差异。

如何建立项目组织机构、合理调配项目管理人员,协调各协作单位的工作进度,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做好与各不同专业施工的交叉平行作业,协同配合工作,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按期竣工是本工程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施工场地有限,工程材料量大而且品种繁多,材料堆放和管理难度较大

本工程可资利用的施工场地面积有限,又由于装饰施工是与其它专业施工同时、交叉进行,因此装饰材料进场后在现场的堆放和管理就受到很大限制,本施工组织设计将通过采用合理的布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施工组织措施

第一节组织机构

一、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构成

1、项目经理

2、项目技术负责人

3、项目内业技术员

4、质量监理员

5、材料主管

6、安全管理员

二、项目部管理网络图

 

三、组织机构职能

由于本次装修工程工期紧凑,实施性质特殊,因此,我公司分项、分系统地建立各职能工作岗位,并由专人任职,各负其责。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除按总体进度计划和质量目标进行控制外,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紧密协作,必须每天开生产碰头会,互相汇报各自负责项目的工作情况,解决各种工序重叠、交叉、交接等可能存在的问题。

提出将要进行工作的意见及建议,以便于各工序的有机衔接,确保工程总体进度和质量目标计划顺利实施。

四、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1、技术负责人职责:

(1)统筹工程施工的全面工作;

(2)检查、监督本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

(3)全面负责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

(4)负责材料的预算、采购及使用;

(5)全面负责技术资料、检验评定资料、隐蔽验收资料的归档整理;

(6)全面负责与甲方及各相关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

(7)全面负责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8)负责与建设单位及其它单位搞好关系。

2、质量监理员职责:

(1)全面组织实施质量管理工作,负责施工工期间的质量检查;

(2)负责督促作业层实施“三检制”、“工序交接制”,落实质量检查记录,对无质检记录的不予工程结算;

(3)负责施工中的质量检查,提出整改意见,检查整改结果。

负责结算书上签注质量结果,提出有关质检的奖罚结论;

(4)负责按验收规范要求,提出质检情况,监督作业队伍执行。

审核隐蔽工作,保证隐蔽无隐患,负责准备完整的质检资料,在交工前三天呈有关部门。

3、安全管理员职责

(1)负责工程现场安全

(2)负责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加强“四品”、“五监边”的防护工作;

(3)负责检查“三宝”的使用;

(4)加强现场机具设备管理,严禁非操作人员动用机具设备;负责检查施工用电、临时用电、照明用电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检查执行情况。

4、内业技术员职责:

(1)阅读并熟悉施工图纸,参与图纸会审工作;

(2)负责编制工程进度总体计划;

(3)负责监督计划的执行,检查计划落实情况;

(4)填写工期台帐和施工日志,做好隐蔽验收记录;

(5)负责各类技术资料的收集、汇总、分类及保管工作;

(6)负责交工前三天向建设方呈交竣工验收的所有资料。

5、材料主管职责:

(1)负责保质、保量、准时供应施工用料,所购材料应满足业主,设计的要求,同时又达到规范要求;

(2)负责材料询价清单,交项目经理审核,样品送业主认定后,方能购置。

采购期间做好“三比”工作,确保优质价廉;

(3)了解市场行情及时反馈信息,减少零星采购费用;

(4)认真学习、研究材料的技术性能,对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的材料要提供保管、操作使用说明书。

6、库管员职责:

负责材料的验收及保管

(1)材料验收

(A)按规范规定、计划及施工图的要求,认真清点数量,查证材料品种、规格、质量、产地、花色是否符合设计或业主要求;

(B)做好验收记录,如实反映验收情况;

(C)协助材料供应,做好不合格材料的退换工作;

(2)材料的保管

(A)熟悉材料的性质,掌握保管知识,做到堆放合理,便于施工领用;

(B)负责材料发放并做好记录;

(C)填报材料损耗报表,如实反映损耗情况;

(D)严禁作业人员擅自使用材料;

(E)及时回收施工废料,并处理好重用或估卖

(F)负责组织材料的装卸、搬运。

第二节组织措施

一、为确保该工程优质、快速、低耗、安全地完成,针对该工程建立有效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二、在现场设施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人员按需设置,定岗定职,各负其责,各施其能。

三、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各级人员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按制度办事,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和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

四、职工岗前培训

五、项目管理人员在对施工图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充分熟悉和了解后,制订施工进度计划。

六、按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劳力和机具的进退场,避免闲置人员滞留现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七、将主要材料采集、制作成样板。

交建设单位信质、认价并签字认可后,存档封样。

材料采购部采购材料必须按样板采购,建立材料管理制度,根据“材料计划”比质比价按时供应,并附材料合格证书,特殊材料还需送检验部门检验并取得合格的检验报告后,方可进入现场,材料室必须办理交验手续。

材料的收发保管设专职库管员,对材料认真进行检查验收,查数量、查质量、核对材质合格证书并妥善保管,收发材料应建立收、发材料明细帐目。

八、项目部进入现场后,会同建设方、监理公司进行一次现场交接,并认真做好交接记录。

九、完善施工进度中的管理。

1、项目施工由项目经理每天做好生产安排,并填写“施工日记”,内容包括劳动力动态、施工进度动态、技术变更、停水、停电等大事记要;

2、及时核算成本,指导施工生产,工程完工及时办理工程决算;

3、项目施工中由技术负责人和预算人员负责及时对工程施工内容和临时用工等进行现场签证;

4、施工现场由工程项目经理、施工技术负责人和质安员督促检查,确保工程按计划,保质、保量、安全地进行;

5、工程完工后,由项目部准备好工程中所有资料,迎接竣工验收。

十、工程竣工后,定时组织对用户的回访工作,并按有关规定或协议,实行工程保修。

第四章施工总布置

第一节施工指导方针及目标

一、施工指导方针

1、实施名牌精品工程质量战略

(1)抓目标管理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项目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明确各项目标,优化组合生产要素,以目标指导行动。

做到人人职责明确,目标清楚,并定期考核,督促落实。

(2)抓动态管理

把好生产要素的验收、使用、评定三关,加强对劳动力的控制,调动生产工人的积极性,保证使用合格的劳务人员,保证工程质量。

(3)抓过程控制

加强计划管理,区别主控项目与一般项目,在保证一般项目的同时,对主控项目重点要求。

(4)落实监督保障

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施工过程控制两个方面加强质量监督,注重质量管理实效和实施过程的有效性,严格把好工程质量监督关,杜绝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5)加大科技进步的投入力度,建立并形成技术促进质量的动力机制。

(6)做好服务工作

2、按质量体系运行,通过对产品过程质量的控制、科学组织实施,严格控制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保证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服务”为业主建造一流的工程。

3、建立用户满意的工程服务体系

我公司严格按质量体系运行,实施用户满意工程服务,提供优质服务。

4、依靠技术进步创造精品

本工程技术要求高,我公司将利用企业管理和技术优势,利用建造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业主创造精品。

5、推进信息化施工,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利用工期、质量、成本等控制分析软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形成信息化施工的良好环境。

通过信息化施工管理以增加可利用信息数量,提高信息利用的质量,促进信息资源在施工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施工目标

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优良。

2、工期目标:

60个工作日。

3、安全目标:

杜绝伤亡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争创“安全施工标准化现场”。

4、文明施工目标:

争创“标准化文明施工工地”。

第二节施工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组织图纸预审、会审,组织编制施工方案。

组织工人进场教育,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2、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施工队伍进场。

3、配备质检、安全、施工、材料等十一大员持证上岗。

并组织对全体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

就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意图进行有针对性的宣讲和讨论,统一全体施工人员的认识。

4、配置本工程所需的标准图、通用图、套用图。

5、严格按照企业形象的要求完成现场标志牌等的CI工作。

6、进行合同交底,确定质量、安全措施。

7、及时提出材料计划及加工计划。

8、遵守国家及地方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质保体系,编制工程创优计划。

9、组织本工程拟采用的新材料试验工作和新技术的调研工作。

及时针对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举行讲座和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有关方面的要求,保证施工效果。

10、执行本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中所要求的系列工作,并形成相关资料,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成本、进度。

第三节施工准备

1、办理好各种施工用证件。

2、建立现场通讯,以便内外联系。

3、办理现场出入证,以便于现场管理。

4、配合现场各方人员,兼顾各方利益,强化治安防范工作,保证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

5、做好放线及复核工作,并做好记录,为施工做好准备。

第四节施工段划分

划分为泥作工程、木作工程、漆作工程、装饰安装和水电安装等五个施工段。

第五节材料、机具设备供应保证应急措施

一、材料应急措施

1、各阶段施工前,现场材料供应部门应采用货比三家的原则落实好厂家货源,一旦当地物资供应紧缺,我公司可发挥企业集团优势,在不增加或最少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就近调入物资,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2、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现场零星材料应有一定的储备量。

二、机具设备应急措施

1、施工机具在需用计划外,再增加一定的备用量。

2、各类施工机具需配备足够的易损零部件。

3、现场设置专人进行施工机具的管、用、养、修。

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一节质量目标

本公司对该项目工程质量目标:

本工程为优良工程。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

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

一、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做好下列工作:

1)、建立质量管理机构

在经理领导下,建立综合性的质量管理机构。

质量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是:

统一组织、协调质量保证体系的活动;编制质量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了解施工动态,协调各环节的关系;开展质量教育,组织群众性的管理活动。

在建立综合性的质量管理机构的同时,还应设置专门的质量检查机构,负责质量检查工作。

2)、制定可行的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是实现质量目标和具体组织与协调质量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也是企业各部门、生产经营各环节质量工作的行动纲领。

企业的质量计划是一个完整的计划体系,既有长远的规划,又有近期的质量计划;既有企业总体规划,又有各环节、各部门具体的行动计划;既有计划目标,又有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3)、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的根本依据,反映了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动态。

质量管理就是根据信息反馈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实施控制。

没有质量信息,也就谈不上质量管理。

4)、质量管理业务标准化

把重复出现的(例行的)质量管理业务归纳整理,制订出管理制度,用制度进行管理,实现管理业务的标准化。

它主要包括:

程序标准化,处理方法规范化,各岗们的业务工作条理化等。

通过标准化,使企业各个部门和全体职工,都严格遵循统一的制度和工作程序,协调一致地进行,从而提高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2、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和质量保证的内容相结合。

装修装饰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的质量保证工作:

1)、施工准备过程的质量保证:

(A)严格审查图纸;

(B)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

(C)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D)严格材料、构配件和其它半成品的检验工作;

(E)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

2)、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

施工过程是装修装饰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是控制建筑装修装饰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A)加强施工工艺管理。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验收规范、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坚持质量标准,保证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

(B)加强施工质量的检查和验收。

坚持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按照质量标准和验收规程,对已完工的分部工程特别是隐蔽工程,及时进行检查和验收。

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验收,促使操作人员重视问题,严把质量关。

质量检查可采取群众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C)掌握工程质量的动态。

通过质量统计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总结工程质量的变化规律。

统计分析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是掌握质量动态的重要手段。

针对质量波动的规律,采取相应对策,防止质量事故发生。

3)、使用过程的质量保证:

装修装饰工程的使用过程,是工程质量经受考验的阶段。

装修装饰企业必须保证用户在规定的期限内,正常地使用装修装饰产品。

这个阶段,主要有两项质量保证工作:

(A)及时回访。

工作交付使用后,企业要对用户进行调查回访,收集有关资料,并对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施工质量问题,了解用户的要求。

(B)实行保修。

对于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装修装饰企业应负责无偿维修,取得用户的信任;对于设计原因或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应当协助装修,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保证用户正常使用。

4)、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质量保证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是按照PDCA循环工作法运行的。

PDCA循环工作法把质量管理活动归纳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即计划阶段(PLAN)、实施阶段(DO)、检验阶段(CHACK)和处理阶段(ACTION)。

(A)计划阶段(P)

在计划阶段,首先要确定质量管理的方针和目标,并提出实现它的具体措施和行动计划。

计划阶段包括四个具体步骤: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以便进行调查研究。

第二步,分析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对象。

第三步,在影响的诸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对象。

第四步,制定改进质量的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并预计效果。

(B)实施阶段(D)

在这个阶段中,要按既定措施下达任务,并按措施去执行。

这也是PDCA循环工作法的第五个步骤。

(C)检查阶段(C)

这个阶段的工作是对执行措施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通过检查与原计划进行比较,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这也是PDCA循环工作法的第六个步骤。

(D)处理阶段(A)

处理阶段,就是把检查之后的各种问题加以处理。

这个阶段可分两个步骤:

第七步,正确的要总结经验,巩固措施,制定标准,形成制度,以便遵照执行。

第八步,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再来研究措施,制定计划,予以解决。

二、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装饰工程施工及防火规范》、《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建筑安装工程工艺及操作规程》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

2、建立隐蔽工程检验验收制度:

施工工程由工长在隐蔽前通知建设单位现场代表

和质检员隐蔽检查验收,填写“隐蔽工程检验记录”,签字认可后方能隐蔽。

3、建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制度:

施工中工长、质检员必须对每道工序进行检

查,不合格不能转入下道工序,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检查评定表”。

项目工程完后,

根据分项工程质量评定结果,对项目工程进行选题评定。

4、建立施工过程三检制度:

工人斑组应对施工的每道工序进行自检、互检。

工种

之间应进行交接检查,做到上不清下不接,谁操作谁对质量负责。

5、主要材料、半成品进场时,应具有“质量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如遇不合格

材料不能入场,不能使用。

6、加强储运管理:

A、一般材料的搬运,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搬运和装卸,特殊重要的材料(易

燃、易损、贵重)的搬运,应先制定搬运方案后才实施,以确保产品安全无损的运到储存场地或施工地点;

B、所有材料在储存期间按施工工序的先后次序进行堆放,特殊材料的储存应

按材料的特性(易燃、易损、贵重)分类、分库储存,以防火灾、破损、被盗,并做好标识。

7、样板施工制度:

对主要分项工程,如:

地砖等地面、墙面、顶棚吊顶、乳胶漆面、装修面、样板墙,经建设单位、设计人员认定验收后再大面积施工。

8、强化成品保护,制定成品保护措施和方案,避免损坏和污染成品。

9、坚持质量不达标则返工制度:

对不合格的分项、分部工程必须返工,不合格的

工序不流入下道工序。

10、施工过程中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QC),对施工中建筑质量通病进行QC小组

攻关活动,做到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11、加强装饰工程中的各分部工程间配合,做到分工合作互相保护成品,互相创造

施工条件的良好职业道德。

第三节具体监控措施

一、地面工程的质量监控措施

1、施工前的质量监控:

地面工程的施工,首先在施工前对使用的材料、材质严格进行检查监控。

监控的内容按以下要求进行:

1)材料、材质:

各种板块色泽和花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以及规范和产品技术

标准的规定。

要求表面平整、光滑,几何尺寸准确,厚度一致,无龟纹、翘曲、划痕、斑点和缺楞掉角等缺陷。

外观要求各种板块应边角方正,无扭曲缺角和掉边。

大理石板块无刀痕和磨纹。

2)基层施工质量监控:

地面工程在施工前应做到基层必须清理洁净,不准有残

留杂物及油污。

基层必须平整,施工面层之前应进行测平、放线,在地面标高处以房间四边取中弹出十字线定位,按设计图案做好试拼和编号工作。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不得有空鼓、松动,

表面应结构整齐平整,横竖缝嵌填灰饱满密实。

用水泥砂浆粘结时板的铺贴面应用水

润湿,铺时无明水,结合层用的砂浆品种颜色和稠度,依不同板面选用适宜。

地砖所用水泥砂浆配合比为l:

2。

相应砂浆强度值为14.7Mpa,铺设时砂浆稠度

为2.5-3.5mm。

楼、地面板块表面应整洁,颜色应一致,宜选用同一生产厂的同种产

品和施工前配好的规格、颜色铺设。

接缝擦满嵌实灰浆,同时将面上余浆擦净,缝隙

均匀。

图案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裂纹、缺楞、掉角等缺陷。

有泛水要求的厕所地面

坡度要适当,顺水通畅,不得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

地漏周边镶嵌板块平顺,套割节

点应规整、光滑、严密。

变形缝处镶边应平整,线条清晰,周边顺直,接缝嵌填密实

和边角整齐。

镶边各种面层邻接镶边用料规格、尺寸符合设计和技术标准要求,边角

整齐光滑,宽度一致。

踢脚线和墙壁裙应铺在洁净、粗糙、湿润的墙壁面上使之粘贴

牢固。

上口突出墙面厚度均匀,高度一致,上口光平,无毛刺、掉角,接缝平正,表

面洁净。

接缝平正,表面光滑密实、均匀、顺直、无错缝,边缘不直等缺陷。

面层板

块间的缝隙宽度,大理石面层不应大于lmm,地砖面层不应大于2mm。

二、吊顶工程的质量监控措施

1、材质质量要求

1)各类罩面板不得有气泡、起皮、裂纹、缺角、污垢和图案不完整等缺陷,

表面应平整,边缘应整齐,色泽应一致,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2)所用的龙骨及配件应符合国家要求;

3)胶结剂的类型应按所用罩面板的品种配套选用。

2、龙骨的安装控制

1)根据吊顶的设计标高在四周墙面上弹线。

弹线应清楚准确,其水平允许偏

差为5mm。

2)吊杆应通直并有足够的承载力,当吊杆与设备相遇时,应用整吊点构造或

增设吊杆。

3)金属龙骨的起拱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