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研讨活动实录之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273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研研讨活动实录之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教科研研讨活动实录之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教科研研讨活动实录之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教科研研讨活动实录之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教科研研讨活动实录之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研研讨活动实录之四.docx

《教科研研讨活动实录之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研研讨活动实录之四.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研研讨活动实录之四.docx

教科研研讨活动实录之四

教科研研讨活动实录之四

体育组

研讨主题:

体育组教科研研讨展示

活动时间:

2014年3月12日

主持人:

曹桂芳

参会人员:

全体老师

活动过程:

一、观课:

邵鹏老师执教《前滚翻》。

(略)

二、评课流程:

主持人:

教师互动研讨:

郭强:

体育课是我国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

它是由体育教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按照班级授课制的方式,以实践课为主,采取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醋精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体育课的课程性质包括:

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

体育课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体育课课程设计思路:

1.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3.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

5.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

体育课课程目标:

1.运动参与2.运动技能3.身体健康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体育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是根据具体教学任务来划分的。

由于体育教学任务较复杂,而每课的时间有限,形成课的多种类型。

一般分为下列5种:

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考核课。

水平阶段分为:

水平一(1、2年级)水平二(3、4年级)水平三(5、6年级)

体育课的结构 一般分为: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这3个部分是体育课的基本结构。

下面对本次课水平一(2年级)前滚翻的教学设计给予分析:

本课属于水平一(2年级)

一.准备部分

目的:

集中学生注意力,预热身体,激发运动兴趣,活动各个关节,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实际效果:

学生精神饱满,动作准确。

建议:

1.队列队形加入口号,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

2.加入一些专门性辅助练习,如“抱膝”,更有助于学生团身。

二.基本部分

目的:

通过语言、情境导入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展示评价法来教授前滚翻。

加入游戏,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一致,共同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

1.实际效果:

学生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努力模仿教师的动作,尝试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本课任务。

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建议:

1.教师要对前滚翻动作的重难点详细示范讲解,有针对性。

2.团身采取夹纸片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低头,收紧膝盖。

三.结束部分

目的:

恢复学生的身心,缓解运动疲劳,不影响下一节课的进行。

实际效果:

通过放松练习,学生的呼吸恢复到正常节奏。

以上是本次课教学设计上的分析

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1.游戏采用“抢垫子”的方式,做到充分利用器材。

2.是否可以在老师的统一指导或口令指挥下,集体进行前滚翻的学习和练习,让学生自主的学习,独立完成前滚翻动作。

3.游戏环节如果加入本课所学的前滚翻,可以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也可以学以致用,更加突出本课所学的内容。

李倩峰:

首先感谢邵鹏老师为我们上了这么精彩的一节课,下面我将从学生参与的角度来评一下这节课。

这节课分为三个部分,一·开始部分二·基本部分三·结束部分下面我将从这三个部分分别来说一说学生参与情况。

首先我们来到开始部分的队列队形练习教师采用了原地踏步的教学形式,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了练习中去,步伐整齐,精神饱满,全体同学认真参与。

接着进行游戏“喊数抱团”,所有同学一起游戏,教师先讲解示范,教师示范精神抖擞,游戏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所以在游戏中同学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告诉我们游戏给学生带来了快乐,学生也很愿意参加游戏,全部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最后是准备活动,教师喊口令,学生认真跟随教师一起做准备活动,活动开四肢,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为基本部分也是本课的重点,首先教师让前排同学蹲下这样后面的同学就能看清教师的教学。

教师将一个圆形物体跟一个方盒分别从有坡度的垫子上滚下让学生观察,学生专注的看着教师实验,得出结论圆形的东西比较容易滚。

接下来教师讲解滚动。

让学生练习。

学生主动参与,二年级的同学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很足,从同学的讨论声和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学生是认真并且快乐的在学习着。

教师巡回指导后叫停分别叫同学上来展示,有同学主动举手要求展示,体现了学生勇敢的精神。

接着,教师讲解前滚翻动作,下蹲,五指向前,慢慢低头,双腿蹬地,分步骤跟随教师做,所有同学全部参与到练习中,但是所练习的效果不明显,很大部分的同学没有学会。

接下来教师讲解了保护与帮助,一个同学做另一个在侧面一手托臀部一手按头来进行保护。

并再次要求学生练习。

这次练习学生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很多学生不会保护帮助,他们就站在了练习者的后面而不是侧面。

有一个男生和女生一组,他们两根本没有完成练习。

男女生都不肯帮对方保护帮助。

我思考二年级的学生怎么就出现了男女有别的心理思想?

下面的教学教师安排了一个游戏,将学生分成5组进行,学生参与度广,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学生都参与进去非常的快乐脸上全部露出了笑容并且在完成后会欢呼。

但是在过程中也有同学没有按照游戏规则去进行。

体育游戏有助于少年儿童对积极情绪的体验。

在基本部分这个环节中我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低年级同学在合作上会产生问题?

我想第一这可能跟他们年龄有关,没有一个思想概念在课堂上要合作来学习。

第二可能跟情绪有关,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前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兴奋点同学们可能忘乎所以导致了不能很好的合作教学。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教会学生调整情绪。

第三可能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而从小没有树立一个合作意思。

缺少这方面的培养。

最后是结束部分,这部分一开始进行了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学生跟随模仿教师动作,学生参与放松缓解了课堂教学带来的疲劳,放心了心情。

调整了情绪。

接着教师进行了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时学生认真仔细的的听讲。

最后师生再见本课结束。

在结束本课教学后我思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

体育课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绪?

首先感谢邵老师给我们精心准备的体育课《前滚翻》,我是从组织形式这块对邵老师的课,先介绍体育课组织形式的概念,体育课是把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时间、物质条件等协调组织起来实现教学任务的教学活动结构。

李雯雯:

从教学组织形式上看,体育教学大多采用以班级为单位授课制,多数情况下是采用男女生同时授课或男女生分开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大家知道体育课大都是在室外,多数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固定的动作,由此可见,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介绍体育课队列队形的形式有:

纵队和横队。

如二路纵队、二列横队、四路纵队、四列横队等。

游戏中也会采用横队形式,如四列横队变圆形,圆形变半圆形,也可变长方形等,只要用的得当。

在体育课中纪律非常重要,如不要求严格很容易出现事故。

例如使用器材,分发器材时一定要先说要求,然后在布置,如在领取时出现不按要求的,就全部放回去重新再来直到他们按要求来,使用器材时也是如此。

我针对本堂课中的组织形式进行评价,准备部分中是以四列横队为基准来进行上课,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队伍的调动,由四列横队变一路纵队再变为长方形,这个队形调动很有秩序,学生在调动时没有出现混乱的场面,说明在调动前老师的要求讲得很清晰,语言组织的很精妙,学生听的很明白。

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间的距离最好在分开点,有利于游戏的开展。

在这个环节中,个人建议垫子不要先摆在学生前面,学生会有一个局限性。

基础部分中,老师讲解示范时动作非常精彩,通过实验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滚翻时团身紧的重要性,教师在两排学生中间示范,前排学生蹲立,后排站位,学生观察到位,语言的组织调理清晰,学生易懂,在练习时邵老师以四列横队为主让学生进行合作练习,组与组之间的距离分的很开,不会影响到其他组,不过在调动队伍的时候明显看出准备不充分,在转换到游戏时学生出现混乱,地上的垫子没人回收与摆放,学生不知道如何站位,个人建议三四两组向后转,全体齐步走,到线之后叫他们停下,再向后转,地上的垫子由二、三两组第一个学生回收,摆放垫子由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摆放,既可以训练学生的理解力又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

这一块组织形式不够严密,时间耗费有点长。

游戏是以五路纵队迎面接力的形式开展,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参与的非常激烈,不过由于地板滑,学生在上面攀爬时队形有点混乱,个人建议如果选择在体育馆上课不要加攀爬这个环节,可以换成绕垫子跑,跑的形式可以是蛇形的;如果在操场上可以画好点,这样就比较整齐。

游戏结束后整成四列横队时,可以用哨音1—2—1的口令让他们踏步集合,学生听到口令、看到老师的集合动作后会自觉地整好队伍,这样的集合方法整齐又美观。

结束部分中,邵老师组织学生四列横队做放松操,并带领学生一起放松是非常好的练习方式,学生看到老师一起做也会积极参与,不过在放松时邵老师忘记叮咛学生间的距离,一是太挤学生放松不到位,二是还会引起学生间的争吵。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建议。

一堂好的课组织的时间要严谨,话语要清晰,能够让学生易懂,听课老师看得条理清晰。

不过整堂课邵老师组织的还是不错的,学生参与地也积极,在练习中看着他们笑得如此灿烂,我也为他们自豪。

章蓓:

这次我就从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对邵鹏老师的《前滚翻》做个评价。

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体育课中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练习密度,因为这是用来衡量一堂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在体育活动中,强度较大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掷等的运动强度则较小,这堂前滚翻则是属于后者,运动强度较小的。

运动时间是指一次体育课练习的总时间或每个练习的间歇时间。

这堂课测下来,练习的总时间为16分20秒,有了练习时间,那么就可以测试这堂课的练习密度,练习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练习的次数,用这堂课的练习时间除以整堂课的时间,算下来是40.5%,新课标要求一堂体育课的运动密度控制在25%--45%之间,所以这堂课是达标的。

本节课是二年级的前滚翻,前滚翻是二年级技巧练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体操运动的基础,也是许多运动项目练习的辅助性手段,能够发展学生身体柔韧、灵敏等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同时让学生知道前滚翻也是一种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在这堂课中,这个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都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课后,我抽测了10位同学进行展示课堂中所学的前滚翻,基本都能掌握前滚翻的基本要领一蹲、二撑、三低头,只有两名学生在团身滚动时没有做到滚动圆滑,所以这堂课,学生认知技能的掌握度达到了80%,较好的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做为一堂前滚翻的技巧课,安全教育尤其的重要。

课前的着装检查,课中,课后的安全教育的渗透等等。

比如老师课前对学生还是要加强提醒,衣兜里是否有尖锐的物品,女生戴的头饰都要取下。

课中学生练习时,做好各点的标记,利于学生练习的同时也能减少安全隐患。

邵老师在教学中都讲解和示范了前滚翻的“保护与帮助“的动作,但能真正帮上的不是很多。

这里还需要老师强调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

老师的安全教育应该始终灌输到课的始终。

同样,在我们的大课间与课外活动时,我们老师应该也时时刻刻关注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尽可能的排除一些安全隐患,如体育老师活动前要现场考察学生活动场地、器材的摆放是否合理,是否产生相互影响,对临时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

场地是否平整,器材有无损坏等,安排清扫场地的硬物。

各年级的班主任及副班主任在活动中要严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纠正,提醒班主任要严格禁止学生做出超出规定的动作和离开活动场地等行为,以排除因动作不规范和随意串场而带来的伤害。

学生要根据身体感觉的变化,调整或控制活动量和活动强度,如有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时向老师说明,根据身体情况可稍加休息或自行终止活动,必要时要求校医进行检查。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建议和想法,仅作参考,如有讲的不对之处还请见谅,最后谢谢邵鹏老师上了精彩的体育课,还有谢谢学校安排给我们学习和谈论的机会。

陈朴:

听了邵老师这堂精彩的体育课《前滚翻》,作为一名新老师我的感觉是:

邵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专业素养,以及对于整节课的精心构思,让我受益匪浅,我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以下几点:

一、教学基本功: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他的教态端庄大方,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形象,让学生们感觉到了体育课给他们带来的活力,在体育教学基本功方面邵老师的声音洪亮、高亢,喊口令时节奏明快,点抓得非常准,哨子的使用也非常自然娴熟,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他的前滚翻动作示范做得非常标准,没有任何的多余动作,这些都是我们新进老师所要学习的地方。

二、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从头到尾邵老师都围绕着使学生“会翻”这个点,在教学中,邵老师从团身前后滚动练起,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针对如何连贯的滚翻进行了强化练习,在讲解示范过程中,他的讲解步骤结构清晰,一目了然,整节课上都围绕着前滚翻的重点,在主教材的后半段强调动作难点,体现了他较高的业务水平。

三、整节课的设计和构思:

我发现比较出彩的地方有:

在准备活动的找朋友游戏上,报数部分逐渐增加难度,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以及在基本部分的开始,邵老师先用球体和长方体进行滚落的对比,再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这让学生的脑子里能够更加直观地进行比较,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点。

整节课的流程很顺畅,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很适合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体育课课堂常规教学目标,主教材的前滚翻动作让学生学会了一种体育技能,而随之相对应的保护帮助以及辅助教材的迎面障碍接力游戏,不仅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而且升华教学主旨,让学生学习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学生整堂课都很积极的参与,教学气氛很好。

回观邵鹏老师的这堂体育课,我联想到自己在日常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平时上课的时候,有很多多余的小动作,在讲解示范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参照面,在学生练习时没有强调到动作的重点,整节课的设计上还存在着很多漏洞和错误,听了邵老师这节课后,我感觉自己应该有所学习,有所改变:

首先是自己的教法教态,在细节上还应该多加留心注意,不应有多余的动作,其次在对教学内容上,应该狠抓重点,强调难点,让学生轻松学习到体育运动技能,最后是在对课的构思和设计上,还应该静下心来,仔细揣摩和研究,加强和学生的互动。

最后我觉得还是需要多听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上课,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这样我们才会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才会有所进步。

王玲:

首先很感谢邵鹏老师给我们精心准备的体育课《前滚翻》,听后受益良多。

不论是课中的组织形式,还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交流和处理事件的方法等等都值得我去借鉴和思索。

作为一个新老师,我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以下几点:

1.邵老师在整节课中的声音洪亮,口令精准,节奏鲜明,教态大方,讲解清晰且详细,示范动作标准,这让学生很容易被老师吸引,把思想集中在上课上;

2.学生整堂课都很积极的参与,在基本部分的前滚翻展示中,上去展示的同学能自己选择展示任务,即谁滚翻谁保护,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的意识;在展示完,让学生进行对展示动作的点评,能够让学生回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既巩固了前滚翻的动作,又培养了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学生点评完后,邵老师让学生鼓励展示的同学,这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让展示的同学更有信心;

3.整堂课邵老师都围绕着使学生“会翻”这个点,在教学中,邵老师从团身前后滚动练起,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针对如何连贯的滚翻进行了强化练习;

4.本节课中比较新颖的地方有:

一,在准备部分的喊数抱团游戏中,除了用简单的数字外,还加入了算术,既增加了难度,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二,在学习内容时,邵老师把展示的位置放在了两排学生的中间,这能让学生更好的看清示范动作;三,在基本部分的开始,邵老师用教具先进行了对比实验,再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这让学生更加能理解前滚翻需要团身紧这个要点;

5.整节课中邵老师都使学生体验成功,如在准备部分的喊数抱团游戏中,邵老师会提示落单的学生哪里缺人,从而使他找到组合,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又如在基本部分的前滚翻练习中,在每次练习过后,邵老师都会表扬、鼓励学生进步的地方,这让学生有信心进行之后的练习。

主持人:

略。

 

 

教科研研讨活动实录之五

美术组

研讨主题:

美术组教科研研讨展示

活动时间:

2014年3月26日

主持人:

曹桂芳

参会人员:

全体老师

活动过程:

一、观课:

李茗菲老师执教《假如我是巨人》。

(略)

二、评课流程:

主持人:

教师互动研讨:

胡鹏锐:

在对学生作品评价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儿童阶段的绘画特点,儿童阶段所观察到的世界与成人有许多的差异。

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奇特,画中所特有的夸张变形,显示出他们内心世界的天真,这正是儿童画的亮点所在。

因此,我们评价儿童画的标准,就不能用成人美术的法则去要求,应注重儿童特有的绘画特点。

我下面是从想象力、色彩、构图这三个方面展开评价的。

小学生经常陶醉在天真烂漫的幻想中,在绘画时也会沉浸在自己内心的世界中,在这节课中李老师设计的学生自由讨论,自己想象编故事这一环节,让他们的想象力充分得到了发挥,从而出现了这样的几幅作品(播放PPT)从画面整体看,构图、着色或许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会发现,在这两幅画中充满着无限的幻想,比如第一幅画中,这位学生把巨人想象的非常大,能够大到把人们带到宇宙中去看看这个世界,看看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的存在,满足了小朋友的好奇心;再来看这第二幅画,创作者对我说小人国的小朋友们平时上学要翻过山很辛苦如果他是巨人,只要从他身上走过就到了山对面小朋友们就不用翻山越岭去上学那么麻烦了。

然而在儿童画的色彩方面,也有着单纯而鲜明的特点。

学生运用色彩的过程,也是运用色彩表现美的探索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色彩,本节课虽然李老师没有提到色彩方面,但是美术课有专门学习色彩的课程,在平时的日积月累,和教师的强调中,学生一般都能够明白着色均匀、色彩丰富这些最基本的要点。

这是本节课中出现的两幅作品(播放PPT)在构图上第一幅作品可能运用的不是很恰当如果选择竖构图巨人则会显得更大,但是当这两幅画面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视觉效果比较好,因为他们着色均匀,色彩丰富、鲜艳,很容易吸引人的眼球,给人一种很和谐的感觉,所以每一幅学生的作品,都有他出彩的地方。

(播放PPT)再来看这两幅作品。

在刚才的课堂中,李老师提到了横构图与竖构图,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在有限的纸上尽可能的把巨人画到最大,这两幅作品则在构图上用的很巧妙,比如这两幅作品,一幅竖构图一幅横构图,一幅是站着的人一幅是横着的人,都能在纸上画到最大,说明他们也掌握到了本课大小对比的知识,把背景画小了很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何画成巨人,当然第一幅作品如果整幅画能在涂色上再细致点则效果会更好。

接下来我讲一下本节课中最后出现的评价环节,对学生作品施以评价是为了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创造意图,以及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践中,我觉得:

第一是要有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

   比如本节课教师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

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好各种单项评价内容,如本节课中可设为:

大小对比的体现、构图、故事创意性、色彩合理性等。

自评试评价,学生自己来讲自己作品的故事,按照预设的评价内容给自己的作品评分。

互评环节则让学生参与评价他人的作品,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欣赏、评价别人的作品取长补短,也是提高鉴赏水平的一个过程。

第二是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

低年级的学生技巧构图能力普遍较弱,所以教师不应对他们横加干涉,而应给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对于他们的美术作品不应该有“好”、“坏”之分,要以“好”和“更好”、“优秀”和“更优秀”来评判。

只要他在创作,教师都应肯定他。

使每个学生充满自信,让他们在作品中敢于表达生活的情感和态度。

总之,美术作品评价的最终目的在让学生取长补短的同时能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让我们对作品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多一点尊重和宽容。

伍力舟:

首先美术课不仅只是画画,它有着许多的课型,比如儿童画,中国画,水粉画,纸工,泥塑,拓印,电脑绘制等,每一堂美术课也有着各自的教学形式。

比较普遍的是教师的讲授,媒体的展示,教师的示范以及作品的展示分析。

其次不同的课型也有着不同的教学形式。

1: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也可以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术课程资源宝库,所以在拓印以及写生课上,可以带着学生以游览学校的形式开展美术课,比如《植物写生》这一课。

2:

在纸工,泥塑这种类型的课上,可以选择合作制作的教学形式完成课堂任务,比如《威武的盾牌》,《拼贴添画》。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能在1~2节课的时间里完成本课任务。

3: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美术课程的愉悦性,所以在许多的美术课中添加了小游戏的教学形式,这也是活跃美术课堂,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轻松表达情感的需要。

4:

现在是信息时代,以电脑作为教学形式也不足为奇,如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数码技术再现影像,音乐等,它们有效的缩短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以充分调动学生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学习。

此外,故事,访谈旅游等新的教学形式,也可以更生动。

形象的激发学生兴趣盎然的感知,体验和想象。

这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而使美术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堂课李老师采用了教师的讲授,讲故事,媒体的展示,作品的展示分析等教学形式。

李老师首先以狮子和老师的对比形式导入,使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中,为引出巨人做了铺垫,学生也能更好地拓宽自己的想象空间。

李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格列佛的故事非常好,学生听的也很认真,这样更容易能够使学生了解和喜欢上善良又力大无比的巨人。

在教师的讲解中,李老师的语言可以更生动一些,让自己的声音更富有感情。

接着直接以图片展示的形式出示格列佛图片,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巨人有多大,使学生更快的到情境中来。

李老师还用到了媒体的展示形式来让学生了解巨人。

其中有优秀作品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巨人们都会做些什么有趣的事,但同样也有着局限性,创作作品中很多学生会偷懒照抄示例图。

还有在媒体中通过人物大小的变化了解对比的重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很好的解决了教学重点。

再以同类图片对比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什么时候用横构图什么时候用竖构图,以学生的绘画作品情况看来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构图的要点。

最后李老师以投影学生作品以及讲故事的形式来展示和分析学生作品也很不错,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述能力。

朱玢玢:

先由我向各位老师简单介绍一下小学美术课程。

一、小学美术课程的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

其中,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由于美术学习具有操作性的特点,便于学习,《美术课程标准》将其具体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