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六班家庭教育读本.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236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六班家庭教育读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六班家庭教育读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六班家庭教育读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六班家庭教育读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六班家庭教育读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六班家庭教育读本.docx

《七年级六班家庭教育读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六班家庭教育读本.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六班家庭教育读本.docx

七年级六班家庭教育读本

兴福镇中学七年级六班家教读本

如今许多父母困惑:

自己很努力,为什么孩子不理解、不配合,为什么不能获得预想的结果?

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形成家教差别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是缺少“三力”——精力、毅力和能力。

许多父母总是说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

还有的父母凭着自己的兴趣和心情来对孩子进行教育,高兴时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不愉快时孩子的合理要求也被拒绝。

一.要有科学的育子观

成功者有方法,失败者有原因。

孩子的问题在家长那里准能找到答案,也就是孩子“有病”家长应该“吃药”,所以掌握科学的育子观是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们家长不懂得科学地爱你的孩子,往往是大人从爱出发,却给孩子带来伤害。

例如,有一个休息日,父亲和儿子在家,这时家里来了一个客人,爸爸在和客人说话。

外面天快下雨了,这个九岁男孩要去室外玩球。

爸爸对抱着球的儿子说:

“不能出去玩!

”儿子说:

“我就玩一会儿。

”爸爸回答道:

“我说不行就不行!

”这时爸爸又转身和朋友聊天,于是孩子在爸爸不注意的情况下跑了出去。

没过多长时间孩子被雨淋得像落汤鸡一样跑回了家,冻得一直在打哆嗦。

这位父亲看到后,上去朝儿子的屁股就是重重的一巴掌,并说:

“我不让你出去你就是不听话,你这样的孩子就得要打!

”孩子哭着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其实,这位父亲在不让孩子出去玩时是怕下雨淋湿了孩子,他应该跟儿子讲清楚。

那么孩子已被雨淋得像落汤鸡一样还冻得一直在打哆嗦,爸爸就不能再教训孩子了,而是应该帮助孩子换掉被雨淋湿的衣服,帮助儿子尽快暖和过来,然后再给孩子讲道理,这样效果会很好。

可是,这位爸爸由爱出发,最后导致的是伤害。

所以,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设加油站,不要做拦路虎。

虽然我们家长是无意识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中就充当了三只拦路虎。

即负向教子、包办代替、急于求成。

1.跳骚不跳了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论你用什么方法无外乎以下:

一是正向手段:

表扬、鼓励、赞美、夸奖、欣赏、肯定等;二是负向手段:

批评、打击、挖苦、指责、挑剔、惩罚等。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两种手段共用,但要有所侧重。

正向手段要多于80%,负向手段要少于20%。

为什么呢?

原因是正向手段符合人的天性。

心理学家曾这样说过:

“表扬、鼓励和赞美对孩子就相当于阳光对于植物一样重要人都喜欢表扬。

在家庭、学校、社会都如此。

不要说孩子子就是作为大人的我们不是也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表扬、赞美和肯定吗?

而负向手段则会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一是限制孩子的潜能的发挥。

例如: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

把跳蚤放到玻璃杯中,跳蚤每次都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实验者用一个玻璃片把杯子盖上,由于有玻璃片阻挡,跳蚤就无法再跳出来。

时间久了,实验者把玻璃片拿开,可是发现没有了玻璃片的阻挡,跳蚤也无法跳出来了。

如果说把我们的孩子比做是跳蚤的话,我们家长的负向教育手段就是杯子上的玻璃盖,家长限制了孩子的成长和孩子的潜能的发挥。

2.蚊子、孩子一起打

当孩子的脸上有一个蚊子,你就想把它打死,于是,你一巴掌朝着孩子的脸狠狠地打去,蚊子确实被你打死了,可是孩子的脸也会伤得很重。

如果说蚊子是孩子身上缺点的话,你打掉蚊子的同时也打掉了孩子的自尊,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江苏省讲课时,课间休息,有一位母亲和她的儿子来到了我的面前,我看了看孩子后笑着跟孩子的妈妈说:

“你儿子个子长得真高,多好呀!

”这位妈妈说:

“长那么高有什么用,光长个不长心眼。

”我还是笑着有点找话地跟她说:

“身体很好吧?

”妈妈却说:

“他呀就喜欢吃,身体好什么?

就知道生病。

”她的回答让我看到站在她旁边得儿子很难堪。

3.珍珠和斑点一起削

有一个人得到了一颗美丽的珍珠。

他十分高兴,爱不释手。

可是他发现珍珠上有一个斑点,他想如果没有这个斑点该多好。

于是他就拿来刀子削,削掉了一层斑点还在,他就再削一层,可是斑点还在。

他就继续削,他就是想让这颗珍珠完美无瑕。

当他把珍珠上的斑点削到没有了的时候,珍珠也不见了。

如果说我们把孩子比做珍珠的话,珍珠上的一点点斑点就是孩子身上的缺点。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的,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不也一样吗?

许多家长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并告诉孩子这个不许碰,那个不许拿。

孩子在家里不敢动任何东西,如果一旦把房间搞脏了或乱了,家长就是骂孩子甚至是打孩子。

家是什么?

是孩子的乐园。

而许多的家庭为孩子设立了多个不准。

家长把许多个天才扼杀在摇篮里了。

如果你经常说你的孩子笨蛋、傻瓜,你的孩子就真有可能变成笨蛋、傻瓜。

正确的方法是:

(1)关注优点:

我们家长要学会发现、培养、扩大、鼓励、欣赏、赞美、积累、展示孩子的优点。

我在潍坊市讲课时,一位家长向我咨询。

我还没有说话,她就一口气说出孩子七个缺点。

孩子才上七年级,真可谓“罪恶滔天”。

我让她说说孩子的优点,她摇头说:

“没有。

”我让她想一会儿,于是我就接待另一位家长。

最后我又和她交谈,她说出孩子四项优点。

我说:

“不是孩子没有优点,而是你没有发现孩子的优点。

有趣的是她说的四项优点中有两项细心、听话,在七个缺点中也有粗心、不听话。

我说:

“你这不是矛盾吗?

”她回答说:

“有时细心、有时粗心;有时听话、有时不听话。

所以,关注优点,优点就会发现;关注优点,优点就会增加;关注优点,优点就会不断表现出来。

我建议家长们为孩子建立一个优点本或荣誉箱。

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进步、成绩,无沦大小都记录下来,把孩子学习和参加各项活动取得的奖励证书或能证明他们成绩的物品(小红花、奖状、表扬信……),统统记到或放到优点本或荣誉箱中。

各位家长,你从今天开始,三个月后,一定能见到成效。

(2)积极思维:

成功者的思维是积极的思维。

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全过程中也要贯穿积极思维模式,家长一定要学会。

有两位一年级的学生数学考试都得了98分,孩子高兴地回家告诉妈妈。

心态消极的妈妈说:

“你们班有几个人得了100分?

孩子回答:

“三个。

”妈妈马上就说:

“那你得意什么?

下次一定要得100分!

”孩子说:

知道了。

心态积极的妈妈说:

“刚上一年级你就能得98分,真了不起,今晚做几道好菜为你庆贺!

”孩子说:

“我班有三个人得了100分,下次我一定考100分。

”前者得到的是打击和失败,变得被动;后者得到的是激励和成功,变得主动。

家长要不断告诉孩子:

我能行!

让孩子学会和自己比,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没关系,只要努力,下次追赶前面的那一名同学就行。

这样我们的孩子就能够从不会到会,从不敢到敢,从不行到行。

(3).不包办代替,自动化成长:

有人统计过,美国的孩子每天家务劳动的时间平均是两小时,中国的孩子每天家务劳动的时间平均是0.2小时,中国城市的孩子每天家务劳动的时间平均是8分钟。

难道说我们中国的孩子比美国的孩子懒吗?

不是。

是中国的家长太勤劳,包办代替得太多,是我们做家长的不让孩子做、不教孩子做。

2006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天空下着小雨,我在北京的一所小学门口看到早晨学生上学时的一个情景让我至今忘不掉。

有一位男孩正朝着他的妈妈大声地吼着,我走近他们的身边看到妈妈一只手为孩子撑着雨伞,另一只手为儿子拎着饭盒和水杯,却忙得忘了给孩子背书包。

儿子瞪着双眼气愤地向妈妈说:

“你傻呀!

上学不知道拿书包,还不快点回家取去!

”妈妈气喘吁吁地向着家的方向跑去,儿子嘴里还在嘟囔着什么。

我看到这位母亲远去的背影,心里为她将来老了担忧,但愿我的担忧是多余的。

记得在一个媒体上有过报道,有一年高考,一位考生的妈妈坚持要进考场,原因是她要帮助女儿找厕所。

还有一位武汉的研究生不会剥鸡蛋,因为他从小看见的都是妈妈已经剥掉皮的鸡蛋。

虽然这两个例子有些极端,但它反映出了我们家长包办代替到了何种程度。

朋友家儿子小的时候,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告诉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有一天朋友在洗脸,就让孩子帮拿毛巾,他却说:

“你不是告诉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

”朋友笑着和儿子说:

“别人的事情要帮着做。

”他答应了一声帮拿来了毛巾,朋友赶紧说了声:

“谢谢”!

他笑着说:

“不客气。

”转身要去玩,朋友一边拉起他的小手一边说:

“爸爸还没说完呀!

还要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他听完后去玩了,嘴里还念叨着: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

孩子两岁开始就应做家务。

孩子在劳动中可以开发智力,有责任感,能体会父母的辛劳,长大后会换位思考。

要让孩子懂得,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既有享受的权利,也必须要承担责任。

家务劳动是孩子分内的事,从家务劳动中让孩子感到生命的意义,感到自己是别人需要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

孩子获得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体验。

这种体验是用钱买不来的,也是大人代替不了的。

我们代替孩子干这干那,但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长。

二.科学地爱孩子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大人和孩子都要学会爱,我们经常以为自己爱孩子、爱父母、爱伴侣、爱他人……却忽视了只有用心接收,心里感受得到的才叫爱,这个行为叫不叫爱,是接受的人来决定的,而不是由给予者决定的。

我们有爱,但是有爱和有能力给予爱是两回事;我们想去爱,但是想爱和能爱是两回事,我们能够给予爱,但是能够给予和给予高品质的爱又是两回事。

否则结果是:

伤害我们最深的人,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反过来,我们伤害最深的人,也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因此我们要有爱、想爱、能爱、去爱、会爱。

孩子心中有爱就有阳光,否则,他们情感的天空总是阴的。

家长要走出爱的八大误区:

第一,过分溺爱:

关怀的过度,导致孩子能力欠缺,物质给予得过多,精神上太贫乏。

第二,功利的爱:

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父母就笑脸相迎,表现不好的时候,怒目而对;学习成绩好时,能够得到父母的赞许夸奖,考不好时,不仅得不到安慰或鼓励,还要挨打。

第三,强加的爱:

大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见去做,不管孩子是不是能接受,也不管孩子是不.是理解。

第四,贪婪的爱:

孩子掌握多少知识都不嫌多,如果孩子得了90分还要求得100分;得100分希望得双百;得了双百分希望孩子永远保持住。

第五,补偿式的爱:

常常出现在工作比较繁忙曾经忽视过孩子的父母或单亲家庭。

第六,聚焦式的爱:

父母或几代人把眼光和爱都聚焦在孩子身上,孩子完全没有个人空间,一举一动都在长辈的监护之下。

家长按照去设计孩子的人生,孩子完全失去自我。

第七,情绪化的爱:

高兴时爱得不得了,又亲又抱;不高兴时,就大发脾气,非打既骂,拿孩子当出气筒。

第八,无原则的爱:

孩子小的时候,表现出一些不合理行为时,父母不在意.甚至还不经意地鼓励强化了这些不良行为的滋长和蔓延。

孩予大了,意识到错了但为时过晚。

父母无条件地爱着你的孩子,世界上无人可比,他们长大后参加工作、自己组成家庭,想想看,谁能像父母那样爱他、包容他?

否则他们就不平衡,不满足。

家长要做到科学地、理智地爱孩子。

不要那么浅薄和外露,把你的爱藏起一半。

正确的方法是:

1.爱孩子就应该把孩于生存的权力还给他们。

父母应该给孩子成长的爱。

这里说的成长包括一个孩子生存所具有的方方面面。

而能力的获得,也就是我们该把孩子生存的权力还给孩子,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一切事,都让孩子自己去做,不要包办代替。

孩子通过亲手做获得能力,有开发了智力。

让孩子在做家务中学习做事,在情感交流中学会关爱,在人的平等交往中学会交往、尊重……然后构筑起他的人生观、价值观。

让孩子在探索世界的惊喜中获得知识、能力,发现和创造快乐。

让孩子自己去经历。

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获得他应有的能力,千万不要对孩子说:

“你只要学习好就行了,什么都不要管。

”真的不用孩子管吗?

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能幸福吗?

恐怕很难有人敢这样断言。

今天我们一些父母已开始认识到,只有好的学习成绩的孩子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

只有具备方方面面能力的孩子,对每件事都能自豪地说我能行的孩子才可能幸福。

2.爱孩子就应该培植孩子的情感

让孩子学会感受爱、理解爱、付出爱、表达爱,爱是人类生命的动力源。

家长要从小给孩子立规矩,培养孩子心中有别人,比如共享美食、共玩玩具等。

家长也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关注植物和动物的成长,培养孩子体贴、关心、照顾的关爱之心。

例如.我曾在坐车时听到一对母子的对话,令我至今还为那位母亲担忧。

那天站在我身边的一位母亲在用关爱的目光看着坐在座位上的已经上中学的儿子,妈妈几次用手去抚摸孩子的头,儿子都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

到了下一站,上来了一位拄着手杖、上了年纪的老人,售票员在提醒乘客为老人让座。

妈妈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意思很明确,可是孩子没有理会。

车上有人说:

“这么大岁数了,家里人怎么不陪着?

让老人一个人出门多不安全呀!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这时妈妈问儿子:

“我要是到了这个年纪,儿子你会让我一个人出门吗?

”儿子用眼睛看了看上了年纪的老人,对妈妈说:

“这么大年龄了还出来干吗?

给别人添麻烦,你到时候就安乐死呗!

”车上没有了议论声,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母子二人的身上,我清楚地看到母亲的泪水已夺眶而出。

我在亲子训练营上都会做这样的调查:

问父母是否爱孩子?

回答是100%的爱;问孩子父母爱你们吗?

回答爱的平均不到30%。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不是父母不爱孩子,是爱得太多了,不科学,所以孩子感觉不到。

孩子们需要的母爱、父爱不应是溺爱、宠爱、偏爱、私爱之类,而是博大的精神世界。

3.爱孩子就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爱

爱是什么?

是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求。

孩子最早的这种感受就来源于父母。

孩子心中爱的种子是需要培育的。

“无情无义”孩子的出现,是家长过度溺爱的结果。

教会孩子从索取爱到懂得爱别人,这是一个让他学会包容的过程,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有一个博爱、开放的胸怀。

其实,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孩子要得很简单,他们快乐的理由和条件也很简单,只要父母的爱是健康的。

我们的孩子也不是没有爱,而是在表达时被你拒绝了。

多次的拒绝,孩子就认为你不需要,甚至反感。

久而久之孩子就丧失了这种美好的情感。

孩子的爱与情感培育就渗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给妈妈盛碗饭,给爸爸倒一杯水,给妈妈送一个节日礼物,给爸爸送一个生日礼物等,周末去看看爷爷奶奶,都是爱的最佳培育方式。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儿,给孩子一点儿爱的机会。

4.不能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欲望

法国思想卢梭在他的一本书《爱弥尔》里曾提到:

“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吗?

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无休止地去满足孩子的欲望。

”当我们无休止地满足孩子欲望时会毁了孩子。

任何一个人的欲望都是无止境的。

想想我们大人,我们在拿几十块钱工资的时候在想什么时候有100块钱就好了;在拿到几百块钱时就想什么时候上千;有了3000块钱工资时,我们希望更多。

我们大人的欲望都是无止境的,何况孩子。

所不同的是我们大人在外界条件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大人会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欲望;而对于孩子当我们无休止地去满足孩子的欲望时,就会使孩子的理性自控力丧失。

这种例子在我们今天的独生子女家庭不胜枚举。

5.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从一开始就应该做正确

一棵参天大树,长了一个小芽,你想掰掉非常容易。

可是你没有掰掉它,一直让它长成一棵粗大的树,再想掰掉它就很困难。

同理,当孩子的一个小毛病第一次出现时,应该把它扼杀在萌芽之中,当孩子第一次出现的问题,你去纠正,让他知道这世界的规则就是这样的。

可是如果你没有纠正,一直让它形成一种习惯再去纠正往往是大人痛苦,孩子也痛苦。

所以孩子的小问题要及时正确地纠正。

我们家长要同时养育孩子的两个生命,既肉体人和精神人。

我们要随着孩子的成长,随时掌握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物质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放手让孩子在自我体验中学习成长,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这是具备家庭教育能力的基本要求。

三.做学习型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深深刻在孩子心里。

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常言道: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作风情操对孩子都有影响作用。

孩子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家庭气氛特备敏感,这些因素都会在子女性格中有所体现,有所反映。

如父母经常吃吃喝喝、打牌、搞不正之风,这些就会使孩子不用功学习,不努力上进。

如果父母经常失信,用谎言推诿,孩子慢慢地就学会撒谎。

父母气不顺时就打骂孩子,容易使孩子养成做错事去怪罪别人的恶习。

想要孩子改变,先要改变自己。

在赛场上,表面上看是队员和队员之间的竞争,其实在队员的背后是教练和教练之间的竞争;在学校里,表面上看是孩子和孩子之间的竞争,其实在孩子的背后,是家庭环境和家长素质的竞争。

想要当会计,要先学习财会;想要当律师,要先学习法律。

当家长的如果想要孩子就必须学习先进的教子方法和教子技巧。

千万不要再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稀里糊涂地做了父母,也不要到孩子出现了问题才想到教育。

面对孩子,每一个负责任的父母都应该重新学习。

总之,你想培育一个优秀的孩子,你就做一个优秀的家长。

家庭教育小故事:

1.土拨鼠哪去了

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

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了一只白色的兔子,兔子飞快的向前奔跑,三只猎狗围追堵截,兔子急了,“噌”的一下爬上了另一颗大树。

兔子在树上,仓惶中没有站稳,一下子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兔子乘机逃跑了。

故事讲完后,教师要问学生:

“这个故事有问题吗?

学生可能说:

“兔子不会爬树。

“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

……直到学生找不出问题了,教师才说: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趁学生思考之际,教师由此引发话题教育学生:

“土拨鼠,猎狗追求的目标,可是由于兔子的出现,猎狗改变了目标,我们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打了差,土拨鼠竟在我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在追求人生的目标中,我们有时会被风光迷住,有时会被细枝末节打断,有时会被一些琐事分散精力,在中途停顿下来,迷失了方向,或走上了歧路,从而了最初追求的目标。

“同学们,人生的路很长很长,既有奇花异草的诱惑,又有山峦叠嶂的阻挡,你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不要忘记你最初追求的人生目标。

2.弓的主人

一个人有一张用乌檀木制成的非常棒的弓,他用这张弓可以射得又远又准。

他视它为至宝。

可是有一天,当他仔细打量它时,不由得惋惜道:

“唉,你就是粗糙了一点!

再光洁一些就十全十美了。

真遗憾!

“不过,还有补救的办法,”他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我要去找一个最好的雕刻艺人,请他在这张弓上面刻上美丽的图案。

”他果真去这样做了。

雕刻艺人在弓上面刻上了一幅完整的狩猎图;有什么再比一幅狩猎图更合适的呢?

那人万分高兴:

“你真配这样的装饰,我亲爱的弓!

”说着,他便迫不及待地试了起来。

他拉紧弓弦,拉,拉——啪,弓断了。

3.教育学生要孝敬自己的母亲

讲两个故事,一个是一位从山里来去车站送儿子远行的母亲,发现儿子旅行包带断了,而车又要开动,怎么办?

母亲急了,解下自己的裤腰带给儿子绑上了旅行包。

儿子走了,母亲满脸涨红站在车站,儿子不知道母亲后来是怎样一步步走回家的,但母亲的腰带,儿子却一直保存着,陪着自己在人生旅途上奋进。

另一个是发生在服刑犯和他母亲之间的故事。

探监的日子到了,家住贫困山区的老母亲,撩开衣襟,从内衣兜里拿出了一白布包,打开来看,是一包嗑好的白花花的葵花籽,白白的、香香的、温热的象一片片雀舌。

这包瓜子在别人五颜六色的探监物品中是那么平淡,那么不起眼,但服刑的儿子知道,这包瓜子是母亲卖了鸡蛋换来的,又一个一个不分昼夜,自己不舍得吃一个而嗑好的,先坐马车再坐汽车后又坐火车,最后从车站步行到监狱送给自己的,望着老母亲花白的头发,儿子拿瓜子的手颤抖了,他“扑通”一声给母亲跪下了:

“妈,我不是人,我欠打,欠打啊……”,母亲摇摇头,努力止住泪水,含笑抚摸着儿子的头……

家庭教育小笑话二则:

期末考试后,众人在泽田家聚会。

奈奈:

“这次大家考得这么样啊?

小明:

“很简单~99分~”

奈奈:

“嗯~小明好厉害。

阿纲,你呢?

阿纲:

我?

我比小明多一点吧……

奈奈:

哦?

100分?

真是稀奇!

阿纲:

不……我9.9分……

有次上课,老师出了道很难的题:

“纲,你来回答!

纲站了起来:

“嗯。

老师,我不会!

老师:

“哦,那坐下吧,二十七号(学号)回答!

纲又站了起来:

“老师,我真的不会”这时下面已经有人在笑了。

老师:

“对不起,请坐那么由2组7号座来回答这道题。

大家爆笑。

纲已经哭了:

“老师,您能放过我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