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土壤环境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930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公司土壤环境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某公司土壤环境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某公司土壤环境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某公司土壤环境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某公司土壤环境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公司土壤环境应急预案.docx

《某公司土壤环境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土壤环境应急预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公司土壤环境应急预案.docx

****有限公司

突发土壤环境专项应急预案

批准:

审核:

作成:

日期:

有限公司

2020年6月

1.1总则

1.1.1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土壤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土壤污染事故的处理能力,积极应对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建立主动预防、指挥有序、反应迅速、协调联动,防范有力的突然环境污染应急保障体系,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1.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3)《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

(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5)《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8)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

2土壤污染物质特性分析及风险类型

2.1土壤污染物质种类和产生环节

2.1.1危险化学品

公司目前主要使用的化学品及储存情况:

表2.1-1危险化学品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物态

储存方式

年消耗量(t/a)

最大储存量

1

硝酸

液体

120

0.5

2

盐酸

液体

10

0.1

3

硫酸

液体

1

0.1

4

酒精

液体

5

0.2

5

氯化钾

固体

10

0.5

6

氯化锌

固体

5

0.5

7

氢氧化钠

固体

50

1

8

硫酸镍

固体

12

0.5

9

磷化液

液体

50

1

10

焦磷酸铜

固体

20

0.5

11

液压油

液态

10

0.5

表2.1-2土壤环境风险源一览表

风险单元 涉及物料

位置

潜在危险性

电镀车间 硝酸、盐酸、磷化液等

厂区南侧

泄露、火灾、爆炸

污水站 硝酸、氢氧化钠等

电镀车间西南

泄露、火灾、爆炸、设施故障,

废气处理设备 氢氧化钠

厂区南侧

废水排放超标

泄露、设施故障,废气排放故障

危废间 污泥(含Cu、Zn、Ni)

污水站南侧

泄露

化工库 硝酸、盐酸、磷化液等

厂区西南

泄露、火灾、爆炸

液压油储存区 液压油

磁体车间西北

泄露、火灾、爆炸

2.1.2危险性识别

通过对公司所涉及的主要化学品进行危险性识别,公司环境风险物质有硝酸、盐酸、硫酸、酒精、氯化钾、氯化锌、氢氧化钠、硫酸镍、磷化液、焦磷酸铜。

表2.1-3危险性识别一览表

序号 名

CAS

危险

健康及环境危险性

泄露应急处置

储存注意事项

特性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

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

硝酸液及硝酸蒸气对皮

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

肤和粘膜有强刺激和腐

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库房。

远离火种、热

蚀作用。

浓硝酸烟雾可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

源。

库温不宜超过

1

硝酸

7697-

37-2

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释放出五氧化二氮(硝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酐)遇水蒸气形成酸雾,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将可迅速分解而形成二氧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

化氮,浓硝酸加热时产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

生硝酸蒸气,也可分解 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产生二氧化氮,吸入后 收容。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可引起急性氮氧化物中 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

材料。

毒。

释成不燃物。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2

盐酸

7647-

01-0

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 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和土壤可造成污染;本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 漏: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容材料。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硫 7664-

3

酸 93-9

酒 64-17-



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属中等毒性。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

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

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危险特性:

易燃,

处理场所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

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

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

4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

精 5 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

采用防爆型照

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7447-

5 化 40-7

个人防护:

避免产生尘土或吸入尘土,当粉尘浓度高时,应急人员应穿戴安全防护用品进现场。

环境保护措施:

化学品未经处理禁止向环境排放。

清洁/吸收措施:

采用安全的

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采用液体吸收残留物,根据化学6品性质进一步处理,清理污

染7区,洗液排入废水池。



储存注意事项:

干燥、密封、按常温储存。

6化

氢氧

7化

7786-

8酸

镍 81-4

766—

9化

液 38-2



第8.3

类其它腐蚀品

本品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吸入氯化锌烟雾可引起支气管肺炎。

高浓度吸入可致死。

患者表现有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胸骨后疼痛、咳嗽等。

眼接触可致结膜炎或灼伤。

可引起皮肤刺激和烧灼,皮肤上出现“鸟眼”型溃疡。

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严重者可致死。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本品具有强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休克。

环境危害:

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

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接触引起皮肤过敏、发痒、发红、皮疹,高度暴露,引起咳嗽、气短、肺积水、气喘类肺过敏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还可引起基因变异,男性不育

蒸汽对眼睛和呼吸道刺激性,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严重粘膜糜烂、出血、休克



隔离8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

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泄漏现场,用简便、安全的方法收集粉状泄漏物于密闭容器内。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避免接触强酸、木材和其它易燃品运输:

无特殊要求。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