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化学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658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化学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化学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化学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化学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化学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化学卷.docx

《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化学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化学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化学卷.docx

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化学卷

2018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

理科综合·化学

(考试时间:

5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Al27P31S32Cu64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A.蛋白质在人体内不断分解,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B.氨气液化以及液氨气化均要吸收大量的热,故氨气常作制冷剂

C.纯银制品在空气中久置变黑,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D.利用高纯度的硅可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H2(g)与1molI2(g)共热充分反应,生成2NA个H—I键

B.17g羟基(—OH)和OH−所含电子的数目均为10NA

C.lL0.1mol·L−1的(NH4)2Fe(SO4)2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0.3NA

D.含0.4molHNO3的浓硝酸与足量铜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大于0.2NA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不饱和烃

B.

和C4H10一氯代物的种数相同

C.苯乙烯(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4.W、X、Y、Z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X、Y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4,X与Z为同主族元素,且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W的简单离子W−能与水反应生成单质W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与H2O反应中H2O做氧化剂

B.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极性键

C.化合物Y2Z3可从其水溶液中获取

D.简单离子半径:

r(X)>r(Y)>r(Z)

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Ksp(BaCO3)

向BaSO4悬浊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

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B

比较CH3COOH和HClO的酸性强弱

用pH试纸分别测量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Na和NaClO溶液的pH

C

配制480mL0.2mol·L−1CuSO4溶液

将25gCuSO4·5H2O溶于蒸馏水配成500mL溶液

D

验证Na2SO3是否变质

在Na2SO3溶液中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6.下图装置为利用甲烷燃料电池电解NaCl和酚酞的混合溶液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M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N极的电极反应为:

O2+4e−+2H2O

4OH−

C.工作时铁电极附近溶液先变红

D.图中H为CO2,可以循环利用

7.常温时,1mol·L−1的HClO2和1mol·L−1的HMnO4两种酸溶液,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0,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进行稀释,所得曲线如图所示(V表示溶液稀释后的体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O2的电离方程式:

HClO2

H++

B.当稀释至pH=3时,中和等体积的两种酸所用n(NaOH):

HClO2>HMnO4

C.当两溶液均稀释至lg

=3时,溶液中c(

)>c(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MnO4和NaClO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43分。

26.(15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

某化学科研小组同学拟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流程和实验装置制备亚硝酸钠:

已知:

①木屑的水解:

(C6H10O5)n(纤维素)+nH2O

nC6H12O6(葡萄糖)

②氧化过程中控制反应温度在35~60℃,主要发生反应:

C6H12O6+12HNO3

3HOOC—COOH+

9NO2↑+3NO↑+9H2O

③NaOH溶液吸收NO和NO2发生反应:

NO+NO2+2NaOH

2NaNO2+H2O、2NO2+2NaOH

NaNO3+NaNO2+H2O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木屑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结合信息①,检验纤维素已水解所需的化学试剂为______________。

(2)氧化过程中控制温度在35~6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装置中冷凝管应该从_________(填“a”或“b”)口进冷却水。

(3)使用B装置吸收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下列装置可以代替B装置的是______(填装置编号)。

(4)实验过程中在A装置的三颈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产品纯度:

a.准确称量ag产品配制100.00mL溶液;

b.移取20.00mL所配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c.用c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

d.重复实验3次,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mL。

①滴定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放酸性KMnO4溶液应选用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若在滴定操作中发现溶液呈紫红色立即记下所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但很快发现溶液又变成无色,则测量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产品中NaNO2的纯度为____________。

27.(14分)某工厂合成甲醇生产中使用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CuO、ZnO、Cr2O3等氧化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催化剂会因与合成气中的硫化氢反应生成CuS、ZnS、Cr2S3等而失去活性。

以下是该厂废催化剂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

(1)步骤①高温灼烧的目的:

一是使Cr2S3转化为不溶于酸的晶体,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浸出液进行电解。

正极残液提取出ZnSO4·7H2O后的母液中含有的大量_________(填化学式)可循环使用;负极残液用6mol·L−1硫酸调节pH至2左右,减压蒸发可得副产品A,其化学式为_________,调节pH至2左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加6mol·L−1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化学用语进行解释)。

(5)工业上含有K2Cr2O7的废水必须回收处理,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废水中

的浓度。

取100.0mL废水样品,加入足量的KI溶液,然后加入淀粉溶液,用0.2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当加入30.00mL溶液时恰好反应完全,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14H++6I−

3I2+2Cr3++7H2O;I2+2

2I−+

,则该废水中

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

28.(14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研究NO2、NO、CO、SO2等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

①CO(g)+H2O(g)

CO2(g)+H2(g)ΔH1=−41.2kJ·mol−1

②CH4(g)+CO2(g)

2CO(g)+2H2(g)ΔH2=+247.3kJ·mol−1

③CH4(g)+4NO(g)

2N2(g)+CO2(g)+2H2O(g)ΔH3=−1160kJ·mol−1

写出NO与CO反应生成无污染物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

工业上常利用废气CO2通过反应:

C(s)+CO2(g)

2CO(g)ΔH>0,制取合成光气的原料气CO。

在体积可变的恒压(p总)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与足量的碳发生上述反应,在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T℃时,在容器中若充入稀有气体,v正______v逆(填“>”“<”或“=”),平衡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下同);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________移动。

②CO体积分数为40%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③已知:

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体积分数。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平衡常数Kp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800℃时,Kp=______(用含p总的代数式表示)。

(3)利用CH4的还原性,通过反应:

CH4(g)+2NO2(g)

N2(g)+CO2(g)+2H2O(g)ΔH,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在130℃和180℃时,分别将1.0molCH4和1.0molNO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NO2的转化率α(NO2)在不同温度、压强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则上述反应的ΔH_____0(填“>”“<”或“=”,下同);压强:

p1_____p2。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N、P、As都是Ⅴ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单质和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基态磷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符号是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

(2)已知白磷的分子式为P4,其结构如图1所示。

科学家目前合成了N4分子,其分子结构与白磷类似。

则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N—N—N键的键角为________。

图1图2

(3)硝酸的沸点较低,从氢键的角度推断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种与

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化学式_____________(请写一个分子和一个离子)。

(4)

与钴形成的配离子[Co(NO2)6]3−可用于检验K+的存在。

离子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_____,K3[Co(NO2)6]是黄色沉淀,该物质中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5)铝和白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备磷化铝(AlP),磷化铝晶胞的结构如图2所示。

磷化铝中,Al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若最近两个Al原子之间的距离为acm,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用含有以上字母的计算式表示)。

36.[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有机物M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R—CH=CH2

R—CH2CH2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B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

(2)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F→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是G的同系物,且相对分子质量比G小14,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的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1∶2∶6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6)参照M的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丙烯和乙醇为起始原料制备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4

5

6

7

D

D

C

A

C

B

B

8.(15分)

(1)NaOH溶液、新制Cu(OH)2(或NaOH溶液、银氨溶液)(2分)

(2)防止硝酸受热分解(1分)a(1分)

(3)防止倒吸(1分)Ⅱ、Ⅳ(2分)

(4)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在液面上方变成红棕色(2分)

(5)①5NO-2+2MnO-4+6H+

2Mn2++5NO3-+3H2O(2分)酸式(1分)偏小(1分)

②1.725cV(或345cV%)(2分)2a4a

10.(14分)

(1)2NO(g)+2CO(g)

N2(g)+2CO2(g)H=−744.85kJ·mol−1(2分)

(2)①>(1分)正向(1分)不(1分)

p2(CO)

②25%(2分)③p(CO2)(1分)5.28p总(2分)

(3)<(2分)<(2分)

11.(15分)

(1)3s23p3(2分)3p(1分)哑铃形(或纺锤形)(1分)

(2)sp3杂化(1分)60°(1分)

(3)硝酸中存在分子内氢键(1分)SO3、CO32-(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4)平面三角形(1分)O>N>Co>K(2分)

4⨯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