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与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5507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与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备课与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备课与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备课与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备课与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课与课后反思.docx

《备课与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与课后反思.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课与课后反思.docx

备课与课后反思

备课与课后反思

 一、备课的基本要求

概括地说,备课要做到五要:

“研究教材要透,教学目标要明,学情分析要准,教学思路要清,教学思想要新”。

1.研究教材要透

教材是完成教学任务所借助的材料,是编者根据课标要求编写的。

教师备课首先要研究教材。

一是要熟练掌握教材中涉及的有关知识。

古人说得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二是要了解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即教学这个知识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它又为后而的什么知识的学习做准各。

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联系点),才能更好地“为迁移而教”做准备。

三是要阅读教材的具体内容。

结合教参书,认真思考每一个词语(典故)、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的含义,理解编者的意图。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分析,达到真正领会教材、把握教材的目的,并使教材具有教学方法上的意义。

2.教学目标要明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教师上好每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一要全面。

教学目标一般应包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而,即兼顾双基教学、能力训练和兴趣、习惯的培养等,克服重知识、轻能力和忽视情感与态度的培养等现象。

二要适度。

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又要让人多数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不能随意降低,也不能随意提高。

三要具体,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能过于笼统,缺乏实际意义。

3.学情分析要准

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学生是思维的主体,教师备课一定要“目中有人”,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

处在信息时代的学生,他们学习的准备状态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往往在学习新知识前他们就对新知有着或多或少的认识。

所以各课时要分析学生对“这个知识”已经知道了多少,从而正确地确定教学起点。

另外,在设计启发性的问题时要分析学生:

这个问题怎么设计,既能让其跳起来,又能摘到桃子?

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思考?

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教学中有的放矢。

4.教学思路要清

课堂教学是个有机的整体,怎样围绕教学目标,遴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序地展开教学,即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教师必须清晰明了。

如一般新课的教学,都要经过“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等儿个环节。

细节决定成败。

每个环节应尽量考虑细致,如生成问题后,怎样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小组合作讨论,展示各自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质疑互动;最后达成共识,形成结论。

再如,练习环节,应设计哪些基本题,需练习哪些变式题或综合性习题等。

5.教学思想要新

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设计教学方案时既要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明确教学程序,关键的是教学中要体现课改新理念。

如对教材的处理,可以根据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换课本中的问题。

另外,也可以增删课本篇目。

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再如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考虑如何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学生探究中如何点拨学生的思维,哪些地方需要教师讲及怎样讲等,而不是把备课注意力放在讲清楚、讲明自上。

备课中考虑的问题很多,以上诸多“备”的内容在脑中,起初通常是混乱而无序的,只有深入思考,使之清晰化、条理化、深刻化,才可能在上课时胸有成竹。

而做到这点,最佳的途径是使思考所得书面化,或写在纸上,或写在书上,这即是我们说的“教案”。

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教案留下来可作以后备课的参考或反思的材料。

二、备课的“四”和“五”

(一)备课的四个“不是”:

1.备课不是为了应付检查。

教师只有自觉地、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教材、教法钻研中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认真地、创造性地备课,才能做到有心为之。

2.备课不是写教案。

教案并非备课的全部。

目前许多教师谈及备课时,表面上似乎关注的是备课,而下意识里却在谈教案。

更有甚者,有的教师通过研究教案来分析备课。

这种把教案和备课等同体现了什么呢?

一方面,备课管理形式化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只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教案来评价和管理备课。

另一方面,教师缺乏一定的备课意识,把备课视为外在的强加要求,只拿教案来应付了事。

作为教师,必须正确把握备课和教案的关系。

为写教案而写教案,其结果只能是流于形式。

3.备课不是熟悉教材内容,不是把教材变成讲稿。

从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主流情况来看,备课基本是备“书”——挖掘吃透教材,变教材内容为讲述内容。

备课当然不能不备教材,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

在中小学课堂中,老师对教材的应用非常少。

这并非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现象,但在实际教学生活中,普遍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在课堂上淡化教材是为了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能够集中精神来“听课”。

但学生听到的是什么呢?

无非还是教材内容的‘转述”。

尽管这样可以从形式上避免照本宣科的嫌疑,但其本质是相同的。

在倡导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今天,教学仅仅转述教材内容的做法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设想相去甚远。

4.备课不是老师自我讲授的安排。

如果我们要问学校里什么样的老师是最神奇的老师,一定有这样的答案:

“刚说完最后一句话下课铃就响了。

”“刚写完最后一个字时间便到了”。

应当说,这些教师的确是很好地掌握了课程进度,时间安排似乎臻于完美,按照预期的设想,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是,任务完成和达成目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完成任务并非意味着目标达成。

备课是为课堂教学而“备”,而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其目标并非仅仅是传递文化知识。

按当代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及趋势的要求,教学首先要能够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

个性体现了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其核心内容是主体性与创造性。

其次,教学要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

经验是活动的产物,而活动的本质特征是个体的主动参与。

从以上最基本的两点来看,个体不仅仅有认知需要,而且有交往和进行创造的需要。

因此,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各课不是老师自我讲授的安排。

(二)备课的五个“是”:

1.备课是教学设计。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教学系统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要使这个系统产生“整体系统”的作用,而不仅仅是“简单相加系统”,即要使教学的整体作用大于其构成要素的作用之和,就务必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行具体计划,从而预设教学的系统或程序,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生成。

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何把他们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系统的整体作用,需要教师提前进行深刻地思考。

每一节课都应有其独特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十分恰当和清晰地认识。

只有当教师对自己选择与组织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教师讲授才有可能娓娓道来、左右逢源。

2.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直指时代要求,要使学生俱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传统意义上只注重“写教案”的备课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

对教学资源合理开发、整合与有效利用是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

提到教学资源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教科书、教参等文本资料,其实,这些只是教学资源其中的一部分。

教学资源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可供教学利用的一切事物,无论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均可说是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活动过程,教学资源的选择与配置,不应仅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善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其情感氛围,使教学资源在促进学生心智方面得到和谐、同步发展,使兴趣、注意、爱好、意志等非智力要素与感知、理解、应用、实践、解决问题等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均得到同步和谐发展。

实际上,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可能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

3.备课是知识的内化与活化。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

在经过多次重复同一课的教学之后,就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备课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基于此,备课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年轻教师要“备详案”,经验丰富的教师便可以“备简案”或可以是“零教案”。

显然,这是对备课的误解。

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并不意味着做到了对知识的内化、活化和转化。

提到内化,人们强调更多的是让学生来内化,教师是否内化了教学内容或者能不能内化教学内容没有受到重视。

不论经验多么丰富的教师,如果做不到“内化”,他只能是知识的奴隶,只能是“传声筒”。

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首先是教师对客观的教学内容进行内化,使其成为不断促进自己发展的支点;紧接着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

如果教师没有内化自己的的教学内容,学生就很难做到知识内化。

内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观个体与客观内容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教师对知识的活化却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知识的存在状态是静止的,是僵硬的,是没有感情的。

活化就是让静止的、僵硬的和没有感情的知识变得动态、鲜活和充满感情。

知识活化是教师想象力充分释放、创造力充分展现的过程。

每一节课首先对老师是新的,然后才能对学生是新的,这样才能避免课程结果是对知识的复制。

例如,同样一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效果自是各异。

一般教师教学程序基本一致,即作者简介——字、词解释——段落分析、讲解——布置作业——学生背诵。

而备课做到活化的教法则是多元的,有一位特级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由作者介绍导入课文——以春之现象及人之感受为线索讲读课文(并结合学生的朗读)——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体会自然的春天与人类社会的春天之关系——学生口头作文《我未来的春天》。

这样,知识不再是一个个死板的铅字,而随着美妙的音乐,随着学生的自由畅想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4.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

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的进度,同时还要进行课堂观察。

但是,这种观察只能把注意到的复杂多样的现象储存到大脑中,作为课后进行反思和研究的材料。

因此,对学生生活世界和学习世界的真正关注与研究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完成的。

学生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和引导的地方?

学生之间到底有哪些差异?

通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看到学生的共性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在承认差异存在、尊重学习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超越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我们努力的新方向。

教学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知识的传递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与此相适应,一生只备一个教案的备课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了。

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使他们在书本中找到生活世界的影子,把生活中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融入到书本知识之中;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备课要关注学生地位,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备课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或情景;备课要关注学生这一团体特有的、独有的文化,创建师生、生生有效交流互动的平台;备课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地制宜,打破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5.备课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终身教育”口号的提出和“学习型社会”概念的初步形成,要求每个人时刻准各充电,以免被时代所抛弃。

教师更应是如此。

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教师自身感觉教学越来越熟练,从而丧失了再学习的主动性。

“越教越熟”是否就是进步呢?

有专家指出,恰恰相反,这正是教师原地不动的表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年复一年反复研究同一本教材的内容,以至看起来能够倒背如流,运用得心应手。

实质却是“井底之蛙眼中的那片天空”。

不论是雨过天晴,还是风雷激荡,它眼中的那片天空永远是狭小而又宁静的。

针对这样的现实,教师培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从外部推动、提高教师水平的一股力量,师资培训确实是很好的选择。

但是,唤醒教师的自我反省意识却显得更加重要。

当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各种途径主动再学习时,便有可能从“书本的井底”跳出来,从而看到广阔多变的天空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才能吸收到新鲜的血液和营养。

一成不变的教学和“一本教案教一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只有想方设法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成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借鉴其他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

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跳出书本的囿限,追求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三、问题设计,备课的关键

问题设计的优劣,是一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

一个好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全班学生都动脑、动手、动口,课堂上便使形成了有内容、有重点、有价值的探究与交流的合作氛围,不断地逼向教学目标:

过难的问题会把学生问僵,过于浅显的问题会把学生问懒,过于琐碎的问题会把学生问厌。

所以,问题设计应是教师备课时必须周全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如《木兰诗》,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花木兰这个名字为什么会千古流传,家喻户晓呢?

”要求带着这个问题,边读边想,无论从诗的哪一节中读出了点原因,就说出来。

”在这个问题的带导下,按四个板块设计分问题,引导学生在“从此替父征”一节读出木兰的“孝”;在“可汗大点兵”推论出外敌入侵,看到她为国征战的“忠”;在“关山度若飞”一节看出她的“勇”;在“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看出她的“智”。

一个忠孝兼备、智勇双全的古代英雄,又是个女孩,怎么不会人人记得,代代相传呢——她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芒!

(这是学生可能说出而教师必须强调突出的话)

四、改变课堂结构,实现师生互动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过程。

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

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

设计学习活动的方法有三:

一是常规法,即把传统的字词教学、作家作品介绍、文学常识、课后练习处理为学习交流活动,直截了当地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交流“生难字词”“对文章的理解”“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等活动,充分使学生自己独立学习。

二是挖掘教材和练习内涵,灵活设计活动,尽可能地寻找学生活动的载体。

如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根据文章驳论兼立论的特点,为使学生理解驳论、立论的本质和驳论文的敌论点、敌论据及其论点、论据之间无逻辑联系的特点,可以把课后练习一二题改造设计成辩论会。

小组内设正反两方,反方扮“公开的文学”,说敌论点,引敌论据证明。

正方扮鲁迅,驳敌论据如何不能证明敌论点,接着正方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并举古今事实证明。

第三,咬文嚼字,多向思维。

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充分安排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思考问题,促进新知识的形成,养成问题意识。

五、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传统的备课是施教前的精心设计,一旦物化为教案,就一劳永逸,反复使用。

按新课程的标准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教学前的预案加教学中的记录、调适加教学后的反思。

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要问题,只为学生活动提供平台。

备课的精华在于教学中的记录、调适。

教学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照教师设计的意图来进行,教师要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具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成第二次备课。

预案调适的原则,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思维推着教师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教师既不扼制学生的看法,又不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时时刻刻都体现“心中有人”的教学理念。

六、备课的呈现方式

目前备课的形式主要是“教案”。

这是从“教”的角度来呈现备课内容的。

实际上,备课并不只有这种形式,还有所谓“学案式备课”,这是从“学”的角度来呈现备课内容的,它的格式是:

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材料一,学生的学习困难及其克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果等。

还有所谓“材料式备课”,就是从为教学准备允分的材料的角度来备课,包括背景材料、文本材料、研究材料、教学材料,教师对材料烂熟于心,在课堂里与学生一起协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教学的基本过程也就在这种“协商”中明确或形成。

还有所谓“研究式备课”,教师从“研究”的角度来把握文本,从“研究”的角度来考察教学的基本原则。

备课就是对这系列研究过程和成果的记录。

七、拓宽备课视野

于漪在《于漪文集》的自序里写道:

“我下决心在两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扎扎实实打业务底子,从汉语拼音、语法、修辞入手,到文、史、哲广为涉猎;以中外文学史为经线,选读各个时期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作品,力求早日罢脱知之甚少、甚浅的窘境,告别孤陋寡闻,迈向知之较多、较广、较深的目标。

二是潜心钻研教材,取得使用教材带领学生学好语文的主动权。

查检资料,独立分析,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篇篇课文反复推敲、研究,把文章的脉络、篇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作者的思路等等,弄得一清如水,力求使教材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八、教学后的反思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的理性分析,可以反思诸如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每个学生的活动机会,如何扩大交流,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等较宏观的问题,也可反思教学设计的得失,课堂上突发事件的处理机智等较微观的问题。

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指导以后的教学行为,可以使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因而是非常可贵的。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再教学的教训,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

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

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

1.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

如:

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

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衍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

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3.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因此,反思有时也应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来寻求不同的答案。

4.转换时空处反思。

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

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

5.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

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

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

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6.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7.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

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四)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

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

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己“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

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

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

“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

(五)课后反思“七要”

一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

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

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

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