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2849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docx

《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docx

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

2013至2014学年二学期

 

系部护理系

教研室(实验室)儿传教研室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

授课班级2012级护理5班

授课教师刘莉

职称助教

使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案编写日期2014年2月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制

 

教案﹙首页﹚

授课

时间

2014年5月日星期节

学时数

4学时

授课

章节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授课

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其它□

教学

目的

(目标)

1.能列举出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其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

2.简述不同类型口炎的病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3.说出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并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重型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4.说出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5.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及体格检查情况,能判定出脱水的程度及脱水性质,正确计算混合溶液的配置。

叙述液体疗法的护理。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口炎和小儿腹泻的护理、混合溶液的配制、液体疗法

难点:

混合溶液的配制、液体疗法

教学

方法

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用病例导入教学内容

采用精讲、启发、引导、讨论等教学方法

教材

参考

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梅国建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黄力毅于海红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5.范玲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板书

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口腔新生儿口腔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口腔黏膜干燥,易发生损伤和感染。

3个月以下小儿不能添加淀粉类食物。

2.食管、胃新生儿胃呈水平,幽门紧,贲门松,易发生溢乳和呕吐。

水排空时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为3~4小时。

3.肠长,肠壁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方面是肠内感染病原和毒素吸收多,感染中毒症状重。

4.肝大,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化。

肝细胞发育不成熟,解毒功能差,感染、中毒、心衰等时易发生肝肿大。

5.胰腺6个月以内小儿以淀粉酶活性较低,1岁后才接近成人。

6.肠道细菌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肠道的致病菌有一定的作用。

7.健康小儿粪便

第二节口炎

一、概念:

口炎指口腔黏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

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亦可称舌炎、牙龈炎或口角炎等。

二、病床表现

病原

临床表现

治疗

鹅口疮

白色念珠菌

乳白色奶块样物

不热、不疼、不流涎

2%碳酸氢钠清洗口腔,涂制霉菌素甘油

疱疹性口腔炎

单纯疱疹病毒

发热、疼痛、拒食、流涎

3%过氧化氢清洗口腔,涂碘苷

溃疡性口腔炎

链球菌等

高热、疼痛、流涎、拒食、溃疡

3%过氧化氢清洗口腔,,涂金霉素甘油,全身用抗生素

三、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2.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作好口腔清洁及局部处理。

3.对症和支持疗法,高热者用退热剂,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四、护理诊断/问题

1.口腔黏膜改变与感染有关

2.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

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五、护理措施

1.口腔护理

2.正确涂药

3.饮食护理

4.食具专用

5.监测体温

6.健康教育

第三节小儿腹泻

一、概念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本症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2岁。

一、病因

(一)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特点:

小儿消化酶少,活性低,消化功能差,而婴儿期是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营养物质需要多,消化系统负担重。

2.机体防御功能差

3.人工喂养

(二)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主要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大肠杆菌

2.肠外感染

(三)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2.气候因素

三、发病机制

1.非感染性腹泻

2.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肠炎:

损伤肠粘膜、双糖酶缺陷

细菌性肝炎:

毒素至分泌性腹泻

侵袭肠粘膜,导致炎症

四、临床表现

(一)各类腹泻共同的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腹泻、呕吐,无脱水和全身中毒症状

2.重型腹泻

(1)严重的胃肠道症状

(2)全身中毒症状

(3)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二)不同病因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性肠炎又称秋季腹泻,多发生在秋冬季节。

常见于6个月至2岁小儿。

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大便黄色或黄绿色,无腥臭味,常出现水及电解质紊乱。

大便镜检偶见少量白细胞。

2.大肠埃希菌肠炎多发生在5~8月份气温较高季节,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稀水便。

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3.真菌性肠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与患儿免疫力低下或长期用抗生素有关。

主要症状为大便稀黄,泡沫较多,带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偶见血便,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和假菌丝,真菌培养阳性,常伴鹅口疮、肛周黄白色伪膜。

(三)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四)非病理性腹泻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

精神、食欲及体重增长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2.饥饿性腹泻患儿有饥饿感,常因饥饿而哭闹,粪便水分不多量少为其特点,只要逐渐增加饮食,粪便即可转为正常。

四、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

(二)大便检查

(三)血液生化检查

五、治疗原则

1.调整饮食强调继续进食,满足生理需要。

但应根据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

2.控制感染对70%的患儿表现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的水样便腹泻,一般不用抗生素,选用微生态制剂和肠黏膜保护剂,避免用止泻剂,对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及新生儿、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选用抗生素。

3.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4.对症治疗腹胀明显者可用新斯的明皮下或穴位注射,或肛管排气,为低钾者应及时补钾。

呕吐严重者可针刺内关穴或用氯丙嗪肌肉注射。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解热药。

5.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六、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症状体征

3.实验室检查

4.社会心理因素

七、护理诊断/问题

1.体液不足与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尿布使用不当有关。

5.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合理喂养知识、卫生知识、腹泻预防及护理知识。

6.潜在并发症酸中毒,低血钾,低血钙。

八、护理目标及护理评价

1.患儿腹泻、呕吐次数逐渐减少至停止,大便性状正常。

2.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体重恢复正常,尿量正常。

3.患儿体温降至正常。

4.患儿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损。

5.患儿家长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护理患儿。

九、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

2.监测体温,控制感染

3.严密观察病情

4.注意排便的情况

5.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

6.臀部护理

十、健康教育

1.合理营养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指导患儿家长准确配置和使用ORS溶液

 4.增强体质

第四节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一)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体液的分布可分为三大区:

血浆区、间质区、细胞区。

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间质液量所占的比例也越大。

因此,小儿发生急性脱水时,由于细胞外液首先丢失,故脱水症状可在短期内迅速出现。

(二)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小儿与成人相似,但生后数日的新生儿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

(三)水的交换

小儿代谢旺盛,需热量多,需水量亦多。

年龄愈小,出入水量相对愈多,正常婴儿每日水的进、出量(体内、外水的交换量)约等于细胞外液的1/2,而成人仅占1/7,故婴儿体内水的交换率比成人快3~4倍,所以婴儿对缺水的耐受力比成人差。

在病理情况下,较成人更易发生脱水。

(四)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主要靠肾脏、肺脏、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以及血浆中的缓冲系统。

而小儿的体液调节功能较成人差,所以易出现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二、小儿常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脱水

1.脱水程度

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轻度

中度

重度

精神状态

皮肤及黏膜

无明显改变

皮肤弹性稍差

口腔黏膜稍干燥

烦躁或萎靡

皮肤弹性差

口腔黏膜干燥

昏睡或昏迷

皮肤弹性极差

口腔黏膜极干燥

眼窝及前囟凹陷

轻度

明显

极明显

眼泪

尿量

周围循环衰竭

酸中毒

失水占体重百分比

略减少

5%以下

明显减少

不明显

5%-10%

少尿或无尿

明显

严重

10%以上

2.脱水性质

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表现

低渗性

等渗性

高渗性

原因及诱因

以失盐为主,补充非电解质过多,常见病程较长、营养不良和重度脱水者

水与电解质丢失大致相同,常见病程较短、营养状况较好

以失水为主,补充高钠液体过多,高热时入水量少,大量出汗

血钠浓度

口渴

<130mmol/L

不明显

130-150mmol/L

明显

>150mmol/L

极明显

皮肤弹性

极差

稍差

尚可

血压

神志

很低

嗜睡或昏迷

精神萎靡

正常或稍低

烦躁易激惹

(二)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进食少和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脂肪氧化增加,酮体生成增多;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循环减慢,组织缺氧,乳酸堆积;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体内,故中、重度脱水多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

根据HCO3-测定值可将酸中毒分为轻度(18-13mmol/L)、中度(13-9mmol/L)、重度(<9mmol/L)其临床表现:

1.轻度酸中毒症状不明显,常被原发病所掩盖,仅有呼吸稍快。

2.中度酸中毒出现呼吸深快、心率加快、口唇樱红、厌食、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

3.重度酸中毒时心率变慢、呼吸深快、节律不齐、嗜睡、昏睡、昏迷。

由于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可发生低血压和心力衰竭。

(三)钾平衡紊乱

正常血钾浓度为3.5~5.5mmol/L,当血清钾低于3.5mmol/L时为低钾血症,当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为高钾血症。

1.低钾血症原因:

丢失、摄入减少、肾调节功能差

(1)脱水未纠正前,血钾浓度多数仍正常。

(2)输入不含钾的溶液时,随着脱水的纠正、血钾被稀释、酸中毒被纠正和输入的葡萄糖合成糖原等,钾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尿量增加后钾排出增加;而大便仍继续失钾,因此血钾迅速降低。

当血清钾低于3.5mmol/L时表现为神经肌肉兴奋性减低,精神萎靡、反应低下、躯干和四肢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腹胀、便秘、肠鸣音减弱。

严重者出现肠和膀胱麻痹、呼吸肌麻痹、腱反射消失。

低钾对心脏功能亦有严重影响。

2.高钾血症

四)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

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大便丢失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

三、液体疗法时常用的溶液及其配制

(一)非电解质溶液

常用的5%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液,10%葡萄糖溶液为高渗液。

葡萄糖输入体内后,很快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转变成糖原而贮存体内,失去其渗透压的作用,故输人葡萄糖溶液。

主要用以补充水分和部分热量,纠正体液的高渗状态或酮中毒。

(二)电解质溶液

主要用以补充所丢失的体液、所需的电解质,纠正体液的低渗状态和酸碱平衡失调。

1.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在生理盐水中含Na+(154mmol/L)和Cl_(154mmol/L),与血浆离子渗透压近似,为等渗液。

但,C1_的含量高,故大量输入体内可致血氯升高,造成高氯性酸中毒。

2.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液)内含0.86%氯化钠、0.03%氯化钾和0.03%氯化钙。

亦是等渗溶液,但缺点仍是含氯较高,亦不宜大量使用。

3.碱性溶液主要用于纠正酸中毒:

常用的有:

(1)碳酸氢钠溶液:

可直接增加缓冲碱,纠正酸中毒的作用迅速。

1.4%碳酸氢钠为等渗溶液,市售为5%碳酸氢钠高渗溶液,可用5%或10%葡萄糖稀释3.5倍,即为等渗液。

(2)乳酸钠溶液:

需在有氧条件下,经肝脏代谢产生HCO3-而起作用,显效较缓慢。

因此在肝功能不全、缺氧、休克、新生儿期以及乳酸潴留性酸中毒时,不宜使用。

1.87%乳酸钠为等渗溶液,市售为11.2%乳酸钠溶液,稀释6倍即为等渗液。

4.氯化钾溶液用于纠正低钾血症。

常用10%氯化钾溶液,静脉滴注时稀释成O.2%~0.3%浓度。

(三)混合溶液

种类

0.9%Nacl

5%10%GS

1.4%SB

张力

用途

1:

1液

1份

1份

1/2

等渗性脱水

1:

2液

1份

2份

1/3张

高渗性脱水

1:

3液

1份

3份

1/4张

高渗性脱水

1:

4液

1份

4份

1/5张

高渗性脱水

2:

3:

1液

2份

3份

1份

1/2张

等渗性脱水

4:

3:

2液

4份

3份

2份

2/3张

低渗性脱水

2:

1液

2份

1份

等张

重度脱水或低渗性脱水

(四)口服补液盐溶液(简称ORS溶液)

其配方为:

氯化钠3.5g,枸橼酸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0g。

临用前以温开水1000ml溶解之。

此溶液为2/3张,含钾浓度为0.15%。

四、小儿腹泻的静脉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是儿科护理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通过补充不同种类的液体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补液时需考虑:

①全日输液量多少;②患儿属哪种性质脱水(等渗、低渗或高渗)及有无酸中毒;③注意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出现的低钾、低钙、低镁症状;④做到三定(定量、定性、定速);三先(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浓后淡);两补(见尿补钾、惊跳补钙)。

第一天补液总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3部分。

(一)累积损失量

即发病后水和电解质总的损失量

1.定量:

按脱水程度估计。

轻度脱水约30~50ml/kg,中度脱水50~lOOml/kg,重度脱水100~150ml/kg。

一般先按2/3的量补给。

2.定性:

根据脱水性质决定。

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张~1/5张含钠液。

对暂不能确诊脱水性质的患儿,先按等渗性脱水给予补充,待检验得出结果,再行调整。

重度酸中毒可用1.4%碳酸氢钠溶液纠正。

低钾血症应补充氯化钾,一般按每日3~4mmol/kg(相当于氯化钾200~300mg/kg)补充,并遵循见尿补钾的原则,静脉滴注浓度不宜超过0.3%,每日总量滴注时间不少于8小时。

由于细胞内钾恢复较慢,治疗低钾血症须持续给钾4-6日,甚至更长。

如出现低钙与低镁血症,则相应静脉补充10%葡萄糖酸钙或深部肌内注射25%硫酸镁。

3.定速:

取决于脱水的程度。

累积损失量应于8~12小时补足,每小时8~lOml/kg左右。

但对伴有休克的重度脱水患儿需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肾功能,应在输液开始,先从补液总量中按20ml/kg(总量最多不超过300ml)给予等渗含纳液(2:

1液),于30~60min快速静脉输入。

对于高渗性脱水的患儿,累积损失量的补充速度应稍慢,每小时5~7ml/kg左右,如过快则细胞外液由于输入低渗液而使其渗透压降低,但细胞内仍处于高渗状态,水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反而加重脑水肿。

(二)继续损失量

指在液体疗法实施过程中,因呕吐、腹泻等继续损失的液体量。

腹泻患儿一般按每天10-40ml/kg计算,一般常用1/2~2/3张含钠液,同时应注意钾的补充。

(三)生理需要量

主要供给基础代谢所需的水分,约为60~80ml/kg。

根据病情一般可口服,如仍需静脉补充,可用1/3~1/5张含钠液(加0.15%氯化钾)。

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可在12~16小时内输入,一般为每小时5ml/kg。

以上三部分液体量合计,头24小时应供给的液体总量为:

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

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酌减1/4~1/3。

第二天仍需静脉补充,只需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以均匀的速度补给。

五、几种特殊情况的静脉液体疗法

(一)婴幼儿肺炎伴腹泻时液体疗法

总量及钠量要相应减少约1/3,速度要适当放慢。

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变换患儿的体位。

有烦躁不安者,于输液前,最好注射镇静剂使之安静,以减轻心脏负担及氧的消耗量。

(二)营养不良伴腹泻时液体疗法

补液总量比一般腹泻减少1/3,含钠量应高些,以2/3张溶液为宜,输液速度应慢,以在24小时内匀速输完为妥,一般每小时约为3~5ml/kg。

若有重度脱水、休克需扩充血容量时,—般按实际体重20ml/kg补给。

营养不良患儿,大多有低钾、低钙,腹泻后症状更明显,故应及早补充,同时应及时补充热量和蛋白质。

(三)新生儿疾病的液体疗法

新生儿心、肺功能差,肾脏对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功能差,因此,补液总量与速度均应控制。

补液种类以1/5张含钠液为宜。

除急需扩充血容量者外,全日总量应在24小时内匀速滴注。

由于生理性溶血,新生儿血钾偏高,如无明显缺钾,通常不必补钾。

六、腹泻患儿液体疗法的护理

(一)口服补液疗法的护理

适用于无脱水、轻中度脱水或呕吐不严重的患儿。

有明显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它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

在口服补液过程中,如呕吐频繁或腹泻、脱水加重者,应及时改为静脉补液。

1.无脱水的患儿可将ORS液加等量水稀释,每天约50~100ml/kg,少量频服,预防脱水。

2.轻、中度脱水一般轻度脱水约需50~80ml/kg,中度脱水80~100ml/kg,于8~12小时内将累积损失量补足,脱水纠正后,将余量用等量水稀释按病情需要随时口服。

(二)静脉补液

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吐泻重或腹胀的患儿。

1.按医嘱要求安排24小时的液体总量,并本着“急需先补、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原则分批输入。

如患儿烦躁不安,应检查原因,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2.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明确每小时输入量。

一般茂菲氏滴管14~15滴为1ml,注意防止输液速度过快或过缓。

注意输液是否通畅,针头有无滑脱,局部有无红肿,有无输液反应。

新生儿及伴心、肺疾病的患儿如有条件最好用输液泵,以便更精确地控制输液速度。

3.认真观察病情,细心做好护理。

(1)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精神状况。

若出现烦躁不安、脉率加快、呼吸加快等,应警惕是否输液过量或输液速度过快,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情况。

(2)观察脱水情况:

注意患儿的神志状态,有无口渴,皮肤、黏膜干燥程度,眼窝及前囟凹陷程度,尿量多少等。

如补液合理,一般于补液后3~4小时应该排尿,此时说明血容量恢复,所以应注意观察和记录输液后首次排尿的时间、尿量。

补液后24小时皮肤弹性恢复,眼窝凹陷消失,则表明脱水已被纠正。

补液后眼睑出现浮肿,可能是钠盐过多;补液后尿多而脱水未能纠正,则可能是葡萄糖液补入过多,宜调控溶液中电解质比例。

(3)观察酸中毒表现:

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改变,小婴儿有无精神萎靡。

注意碱性液体有无漏出血管外,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4)观察低血钾表现:

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及肌张力改变,有无心音低钝或心律不齐,有无腹胀,有无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补充钾时应按照见尿补钾的原则,严格掌握补钾的浓度和速度,绝不能静脉推入,以免发生高血钾引起心跳骤停。

4.计算液体出入量:

24小时液体入量应包括口服液体和胃肠道外补液量。

液体出量包括尿、大便和不显性失水。

呼吸增快时,不显性失水增加4~5倍;体温每升高1℃,不显性失水每小时增加0.5ml/kg;环境湿度大小可分别减少或增加不显性失水;体力活动增多时,不显性失水增加30%。

补液过程中,计算并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是液体疗法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婴幼儿大小便不易收集,可用“秤尿布法”计算液体排出量。

 

10分钟

 

20分钟

 

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30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30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口炎

 

概念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

 

概念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原则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液体疗法

 

小儿体液分布的特点

 

常见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脱水程度

 

脱水性质

 

代酸

 

低血钾

 

混合溶液配制

 

补液原则

 

定量

 

定性

 

定速度

 

几种情况下的经脉补液

 

•课后小结:

1.水平、贲门发育差、幽门发育好,胃容积小、吞入空气故易发生溢乳。

出生12h排胎粪,3—4d排完

2.鹅口疮病原体白色念珠菌,表现口腔白色点、片状物

2%碳酸氢钠清洗,涂制霉菌素

3.疱疹性口腔炎病原体单纯疱疹病毒,3%过氧化氢清洗

•4.轮状病毒性肠炎:

秋季腹泻;夏季5—8月份常见病原体是大肠杆菌

5.中、重型:

急性起病,多因肠道内感染引起。

与轻型腹泻的区别:

出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

•6.口服补液盐溶液(ORS)治疗轻、中度脱水,张力2/3

•7.休克时用2:

1等张含钠液扩容20ml/kg,30-60分钟输完

•低渗:

等张或2/3张、等渗:

2/3或1/2张、高渗:

1/3或1/5张

•8.累计损失量:

8-12小时=8-10ml/kg.H

•余下:

12—18小时=5ml/kg.H

910%氯化钾:

0.2%---0.3%浓度,不可静脉推注,时间不少6小时,见尿才补。

10轻 、中、重度脱水体液丢失<5%、5—10%、>10%

作业和思考题:

1.现有10%Nacl、10%KCL、10%GS、5%NaHCO3,简易配制1:

1液、2:

1液、4:

3:

2液、0.2%KCL各100ml?

预习内容: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