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596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安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安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安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安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安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安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福安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安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福安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福安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5年福建省福安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各题。

(8分)

回眸过去,我们曾走过无数个姹紫嫣红的春天,烈日炎炎的盛夏,稻谷飘香的金秋,寒风刺骨的严冬,这其中有道不尽的辛酸苦辣。

一次次(深入骨髓刻骨铭心刮骨疗伤)的体验,让我们懂得了生活的起伏多变,阴晴无常。

于是我们调整心态,tǎn()然面对各种挑战,锲而不舍地努力。

即使是枯燥乏味的人生,但是会因此变得妙趣横生。

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驶向成功的bǐ()岸。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①tǎn然()②风帆()

③bǐ()岸④辛酸苦辣()

(2)结合短文内容,选择合适词语填入下列横线上。

(2分)

一次次(深入骨髓刻骨铭心刮骨疗伤)的体验。

(3)划线句有语病,请修改在下列横线上。

(2分)

2.默写。

(12分)

(1)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2),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己所不欲,。

(《论语十则》)

(4),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5)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6)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8),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

(10)初中毕业,我们将迈向新的征程,对未来充满信心,满怀豪情。

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共勉。

二、综合性学习(8分)

3.温家宝总理告诉我们“不读书的个人是没有前途的,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为迎第20个世界读书日(4月23日),福安市开展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主题的读书月活动。

各所学校推出了“书香盈我心”的读书节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一:

【我宣传】(2分)

读书节已经拉开帷幕,请你为读书节写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我探究】(4分)

材料一:

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无论在哪儿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

长年累月的广泛读书,细水长流的做读书摘录,使黑格尔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勤写笔记。

他每次去图书馆,必定带上三件物品:

地图、字典、笔记本。

读书时,凡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就立即记在笔记本上。

材料三:

上海有一位青年,十分重视摘录,他的摘录笔记本多的不可胜数。

他从大量报刊上摘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注重知识的积累,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最终成为了年轻的小说家。

    

探究一:

 

探究二:

      

活动三:

【我感悟】(2分)

 古人云:

“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因为读书能够安抚受伤的心灵;读书,能够陶冶高尚的情操;读书,,让我们热爱读书吧!

 

三、阅读(6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8题。

(18分)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

“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

“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②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③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

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非其上:

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

③为民上:

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4.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

(只断一处,1分)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

(4分)

⑴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⑵树林阴翳()

⑶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⑷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

⑵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7.(甲)(乙)两个选段实际上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_____________的思想。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思想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被升华为                                                   。

(4分)

8.现实生活中有人“以苦为乐”,有人“助人为乐”;有人“寻欢作乐”,有人“及时行乐”。

你以什么为乐,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

(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

(18分)

①李大叔最近很是兴奋。

他烧了一辈子锅炉,没什么大文化,却把儿子供出了大学,如今在广州也混得风生水起,这让他很是欣慰。

②李大叔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儿子,离那么远,难免挂念。

③有一天,李大叔给儿子打电话,便说打电话总觉得飘,不如儿子上大学时写来的信看着实在,让儿子抽空给他们写几封信。

李然却说:

“爸,我给你们买台电脑,上网,然后再给你申请个邮箱,以后我写信发到你邮箱里,很快的,你就能收到看到!

④于是电脑进了李大叔家,当李大叔棒槌一样的手指放在键盘时,李大婶在一旁一个劲儿捅他,意思是别把东西砸坏了。

李大叔拿出烧锅炉的劲儿终于把怎么登陆邮箱看邮件学会时,儿子的信便真的来了。

⑤自那以后,每天晚上,老两口都守在电脑前看信,特别是李大婶,看得更是认真。

李然趁热打铁地教会了父亲看附件的方法,这样他就可以发些照片给他们看了。

老两口既能看信又能看到儿子的照片,觉得很是满意,确实是比打电话强多了。

只是时间一长,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

特别是晚上躺在床上,那种感觉尤为强烈。

⑥后来,李大叔又给儿子打电话,说:

“要不,你还是写封信寄回来吧,你妈特别想看你写的字!

”李然听了父亲的话,想了想,说:

“这也容易办到,不过不用寄,你们继续看我发的邮件里的附件!

”晚上的时候,老两口打开邮箱,果然有儿子发来的邮件,打开附件里的图片,两人惊奇地发现,竟然真是儿子手写的一封信!

看着熟悉的字体,看着那一句句话,李大叔一拍大腿:

“这才叫信!

看着舒服!

”李大婶也是笑着点头。

⑦过了一段时间,晚上一关掉电脑,李大叔心里总是空荡荡的,仿佛成了泄了气的球,提不起劲。

⑧这一年春节,李然很难得地回老家陪父母过年。

李大叔两口子乐坏了,有一天,他们出去买菜时,李然翻找一些自己以前的东西,结果发现在父母的床下有一个箱子。

打开来,竟是以前上学时自己给家里写的信,都被好好地保存着。

另外,居然还有厚厚一叠打印纸,翻开一看,他呆住了!

那是他手写的信拍成照片后发给父母的邮件!

居然都被打印出来了!

他很难想象父亲是如何做到的,一定是问了不少人,才最后成功的!

⑨父母回来后,他问了父亲这事,父亲说:

“主要是你妈晚上睡不着,就想看你的信,只是以前的信看得遍数太多了,又不能总守在电脑前,还怕你往家寄信麻烦。

我问了邻居张老师,他帮着我把你的那些信的照片弄出来,再去打印出来。

这样,你妈天天晚上都能看你的信了!

⑩李然闻言心里一暖,又一疼,面对母亲微笑的脸,他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母亲是聋哑人,她打不了电话,只愿意看儿子的信,在无眠的夜里。

9.说说文章以“信”为题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加以分析)(3分)

10.认真阅读文章,归纳出李然上班后给父母写信有哪几种形式?

(3分)

11.揣摩词句。

(4分)

⑴李大婶在一旁一个劲儿捅他,意思是别把东西砸坏了。

(品析加点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过了一段时间,晚上一关掉电脑,李大叔心里总是空荡荡的,仿佛成了泄了气的球,提不起劲。

(从修辞的角度品析)

12.在结尾处“李然闻言心里一暖,又一疼,面对母亲微笑的脸,他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李然为什么会有这些感觉?

请具体分析(4分)

13.“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我们走多远,始终牵动着父母的心。

五月份是感恩的季节,不管我们是否在意过,今天都拿起手中的笔,为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写上一段祝福之语,表达这15年以来的养育之恩。

(请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16题。

(8分)

名著翻拍之我见

①翻拍名著已成为当下电视剧制作的一股潮流,中国的四大名著也自然成为翻拍的热点。

但翻拍的水准令人担忧。

如新版《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剧情有这样的桥段:

当时张飞大骂吕布为“三姓家奴”,而剧中的吕布对如此伤自尊的谩骂竟然不知是何道理。

结果一向暴躁的张飞又花了一大段的时间用了一大段的废话对“三姓家奴”进行细致解读。

直到张飞讲完,骑着赤兔马,手握方天画戟的吕布才明白原来张飞在天下英雄面前骂他忘恩负义。

②如果对文学名著的解读不负责任,名著翻拍意义何在?

③很多年轻人可能不晓得,82年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大多数演员均出身梨园世家:

六小龄童出身“猴王世家”,马德华是昆剧演员。

还有扮演唐三藏母亲的殷小姐是黄梅戏头牌马兰,虽只有几个镜头,没有台词,就是几个戏曲程式化表情,但足以给人留下永远铭记的深刻印象。

当下大多翻拍的人物塑造与演绎缺少的正是其自身文化的积淀。

翻拍的作品注定苍白。

④这种厚重文化的丧失也是商品时代的必然,因为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使创造者很难投入更多的情感。

为了创作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音乐,当年的王立平老师闭门谢客,寝不安席,在狭小的空间用长达近五年的时间去体味,品味,解味。

其中《葬花吟》的创作耗时一年零九个月。

这种情感的执着对于追求快节奏的商业制作而言只能割舍,因为投资商需要经济上的回报。

⑤对观众而言,中国人一向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所以孙悟空的形象,我们允许李连杰的客串,我们也接受周星驰的颠覆,但是心中不变的经典形象永远定格在82年版的六小龄童身上。

因为82年版电视剧《西游记》是所有“80后”共同的成长记忆。

其他版本中无论演员怎样演绎,都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同。

观众不认同,翻拍有何用?

⑥诚然,名著需要以新的方式去传播,但更需要对文学名著的深刻解读和情感投入。

如果没有对文本本身的感悟,为了商业利益一味翻拍,说轻点是劳民伤财,误导观众,说重点就是糟蹋文学,亵渎名著。

如此看来,文学名著还是不要一再翻拍。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在文章第⑴段作者为什么讲述新版《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故事?

(3分)

16.文章第⑸段主要运用怎样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7—19题。

(10分)

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

①古代文人斗鸡、斗蟋蟀的癖好由来已久,但知道古代文人有“斗茶”习俗的似乎就不多了。

斗茶,又叫“斗茗”、“茗战”,通常是指每逢清明节后,新茶初出时,各地茶乡所举行的茶品与茶技的比赛。

它本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到了元明清时,就已经完全化为民间的饮艺风俗了。

②“斗茶”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北宋时期,海内晏然,统治者实行了重文轻武向文人倾斜的政策,大量的文人在朝廷担任了一定职务,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在当时安定的背景下,这种优厚的待遇、清闲的生活,刺激了文人墨客对茶艺的进一步探讨,同时茶艺的发展又为生活增添了闲雅的情趣,二者互为因果,这便是斗茶风行的内在原因。

③据唐冯贽《记事珠》记载,斗茶源自福建建安民间。

以福建建安茶农为代表的世俗斗茶,目的是通过斗茶竞选出产贡茶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

斗茶的地点选择在山林野外,所用茶品全部是备选贡茶,以饼茶为主,选用斗茶专供的水,器具虽不奢华,但也务求精美。

由于贡茶的影响,历代以来从宫廷到市井,都乐于斗茶。

范仲淹有首《斗茶歌》说得好: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芝兰”。

这说的就是斗茶清香四溢的场面。

④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品茶也称品茗,由主人邀请三五知己,品评名茶。

但是斗茶作为排列新茶优劣顺序的活动,则与平时的品茗不同,有着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

“斗”,正是在争斗中逞强获胜之意。

曾经有私塾老师以“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来概括斗茶的涵义,因此这种比赛活动可谓非常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⑤参加斗茶的人,要各自献出所藏名茶,在施展各种精细技法和工序之后,将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样大小的茶盅内,经过集体品评,在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方面评出俱为上乘者为胜。

斗茶的参加者都是饮茶爱好者自由组合,多的十几人,少的五六人,斗茶时,常有不少的观众在旁看热闹。

如在茶店斗,则附近店铺的老板或伙计都会轮流去观战,特别是当时在场意欲购茶的顾客,更可以一睹为快。

⑥宋代作为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文人雅士,无不好此,并且著书立说,将其理论化。

17.本文依次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斗茶风俗的。

(4分)

⑴斗茶的定义→⑵___→⑶→⑷斗茶的过程

18.写出本文第(3)段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斗茶的地点选择在山林野外,所用茶品全部是备选贡茶,以饼茶为主,选用斗茶专供的水,器具虽不奢华,但也务求精美”中加点词能否删除,请说说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名著,完成20—22题。

(8分)

20.完成下面的填空。

(3分)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下写成的,集中表现了“、、”三大主题。

21.下面名著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沙僧也叫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 ,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B.祥子一生的命运可以用三部曲“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来概括。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保尔,他因为解救冬妮亚被关进监狱。

D.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和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面包。

22.请简述《水浒传》中杨志在汴城卖刀的经过。

(字数100左右)(3分)

 

四、作文(60分)

23.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道写作。

题一:

每个人都要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

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你眼眸里装着梦想。

一路上你要学着承受痛苦,学着收藏眼泪,学着对待误解,学着面带微笑,学着从容冷静……这才会走向远方。

请以“学着”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

请以“记忆没有随时光流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若选题目一,须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如果必须要写人名,就用“小玲”、“小刚”来替代。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2015年福建省福安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各题。

(8分)

(1)(4分)坦fān彼là

(2)(2分)刻骨铭心

(3)(2分)即使是枯燥乏味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妙趣横生。

2.默写。

(12分)

(1)壮心不已

(2)潮平两岸阔(3)勿施于人

(4)烽火连三月(5)草色入帘青(6)东风无力百花残

(7)濯清涟而不妖(8)海内存自己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3.综合性学习(8分)

活动一:

(2分)如:

我读书,我快乐;读书,让生活更美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

活动二:

(4分)

①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政治家乃至一个普通人,注重养成做摘录的良好阅读习惯。

②读书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意思接近即可)

活动三:

(2分)如:

读书可以平定浮躁的情绪;读书能够净化低俗的灵魂;读书可以拓宽狭窄的视野

三、阅读(61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8题。

(18分)

4.(1分)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5.(4分)①离开②遮盖③接见④称王

6、(6分)①醉了能同他们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②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百姓的忧虑当作自己的忧虑。

7.(4分)与民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3分)观点1分理由2分(要求言之有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

(18分)

9.(3分)⑴文章通过“信”来表达父母对远在异乡的儿子的思念与牵挂。

(内容)⑵作为文章的叙事线索,贯穿全文。

(结构)

10.(3分)

⑴电脑打字,通过邮件传给父母。

⑵电脑打字,加上照片,以邮件的形式发给父母。

⑶把手写的信拍成照片通过邮件发给父母。

11(4分)

⑴(2分)动作描写,“捅”准确形象的写出李大婶怕李大伯把电脑弄坏。

表现李大婶对儿子来信的重视,表达们对儿子的思念。

⑵(2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李大叔关上电脑后,看不到儿子的来信与照片后,那种深深失落的神情,从而表达了李大叔对儿子思念之情。

12.(4分)一方面对父母很理解自己在外工作没时间往家里寄信,感到心里很温暖。

(2分)

另一方面想到自己平时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看到他们以这种方式思念儿子,感到心疼与愧疚。

(2分)

13.(4分)修辞1分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16题。

(8分)

14.(2分)文学名著还是不要一再翻拍。

15.(3分)⑴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⑵引出本文的论题。

⑶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16.(3分)(1分)举例论证

(2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人一向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这个观点,从而证明中心论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7—19题。

(10分)

17.(4分)⑵“斗茶”的盛行⑶“斗茶”的发源地

18.(3分)引用说明,文章引用了范仲淹的茶歌生动说明了斗茶时茶的清香四溢的的场面。

19.(3分)不可以,“以······为主”从范围加以限制,说明斗茶时的茶品主要是茶饼,但不排除有其他品种,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阅读名著,完成20—21题。

(8分)

20.(3分)母爱童真自然

21.(2分)(C)。

22.(4分)杨志没有盘缠,只好把宝刀拿到集市上卖,遇到泼皮牛二,在牛二的要求下,杨志把铜钱剁成两半,刀口不卷,又把头发吹断。

但牛二恶意想夺刀,杨志一生气,把牛二杀了,也证实了第三件叫'杀人不见血,杨志自首。

四、作文(60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