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届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977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安市届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安市届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安市届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安市届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安市届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安市届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题.docx

《福建省福安市届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安市届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福安市届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题.docx

福建省福安市届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题

2018年福安高级中学高三3月月考

历史试题

24.“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25.《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初窦太后好读老子书,辕固说:

“此是家人言耳。

”窦太后说,这怎么能比得上你们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

随后惩罚辕固“入圈刺豕(猪)”。

汉景帝派人往猪圈里递进一把刀让辕固得以杀猪自存。

“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

这反映了汉景帝时期()

A.采用儒家思想治国B.放弃休养生息政策

C.维持无为而治思想D.存在无为、有为之争

26.宋恕《上李鸿章书》称:

“变法之说,更仆难终,请为相公先陈三始:

盖欲化文武满汉

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水火之学,必自改

试令始。

”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日:

“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

始。

”这表明他

A.主张用西服来取代长袍马褂B.强调改革服饰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C.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D.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27.盐引又称“盐钞”,是古代的取盐凭证。

“引”是指有价证券,还可以作为“代币”流通。

明代,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

据此可知盐引

 

图6

A.是政府控制粮食征收的保障B.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

C.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D.极大影响了当时的货币体系

28.据《清代野记》记载:

“咸丰十年(1860年),庚申科会试,各省士子到京者,不及往年之半……边省竟有全无一人者。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冲击B.清朝政治信誉扫地

C.内忧外患政局动荡D.科举制失去吸引力

29.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

禁止之列。

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

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

这表明

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C.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

D.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30.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

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主张,积极推行

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这一变化

A.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B.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

C.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

D.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

31.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家庭祈祷的顺序依次是家庭成员、管家、厨师、女

仆、脚力和帮厨等,仆人们都是面对墙壁跪着祈祷。

宗教仪式是按乡绅、农场主、商

人、店主、工匠、农业工人的先后顺序安排。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社会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物质财富影响社会地位

C.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D.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32,1921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参观了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

当时

人们把福特看作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但在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

述现象说明

A.经济发展与人性解放的冲突B.汽车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C.生产流水线提高劳动生产率D.电影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

33.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

图6和图7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

两者都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C.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34.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

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

这揭示了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B.经济危机爆发的最根本原因

C.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终极归宿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势在必行

35.对几乎所有人来说,苏联的突然崩溃是一件“出人意料”的黑天鹅事件(比喻意外的,并具有极端影响的事件)——在崩溃发生之前,这个制度的崩溃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当它发生的时候,却不显得令人惊奇。

若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观察,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违背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要求B.戈尔巴乔夫改革节奏混乱措施不力

C.十月革命使俄国的历史偏离正确的轨道D.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没有能长期坚持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一词并非一开始就被人接受,即使一流的历史学家也完全否认这个术语。

希顿认为,将这样一个准备了几百年、延续这么长的历史现象用“工业革命”来界定不大合适,作为一个标签不能令人满意,需要用一个新标签来替代。

虽然,斯密在工业革命期间完成《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这样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他并没有注意到当时出现的工业革命,就连李嘉图和马尔萨斯这些生活在工业革命进行时期的“古典经济学家竟未能认识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

不仅经济学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亦然。

在19世纪前半期的英国人中,根本还无人使用“工业革命”这个词。

历史学家马蒂诺、麦考莱在著作中没有使用,狄更斯、迪斯累里的社会小说中也没有出现,在宪章运动的演讲中似乎也没有作出肯定的回应。

即使到19世纪的中期和随后的几十年,也几乎没有人在讲或者写这个国家的历史时谈到叫作“工业革命”的事情。

当时的人并没有注意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进行。

因此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只不过是人们为了方便而随便想像来形容一个时代的名词,他们怀疑这个用法是否正确。

——舒小昀《工业革命定义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工业革命”定义的认识。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45.(13分)历史上上重改革回眸

材料

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齐太仓令获罪当施黥刑(古代肉刑之一,在脸上刺字),其小女儿缇萦上述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以替父罪,并指出肉刑一旦受之,“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汉文帝为缇萦的孝心感动,遂下诏说:

“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生不息”,是“不德”,遂下令废除肉刑,并着手改革刑制:

“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去发颈部系铁圈服苦役五年)”;“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死刑“弃市”(将犯人暴尸街头),但实施中受笞刑者大多死亡。

随后,汉景帝在公元前156年和公元前144年又两次下诏减少笞数,第一次是笞五百减为三百,笞三百减为二百。

第二次是笞三百减为二百、笞二百减一百。

同时规定笞杖的尺寸,以竹板制成,削平竹节,以及行刑不得换人等。

经历文景时期的改革,国家刑罚体系的中间部分被废除了,只保留了最上的死刑和底部的笞刑。

——田琳《西汉初年的刑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初年刑制改革的过程并分析其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西汉初年的刑制改革。

(5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法国重农学派是启蒙运动的一个分支。

弗朗索阿·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

他所处的

时代,正是法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时期。

法国在连续不断的对外战争中与整个欧

洲为敌,加之18世纪初出现的数次农业歉收,民穷财尽,经济凋敝。

魁奈在1758年发表了《经济表》,系统地表述了重农主义理论。

他认为抵销了全部生

产费用以后剩余下来的产品.便是“纯产品”。

而只有农业才能生产出来“纯产品”,因而

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唯一的“生产者阶级”。

而从事工业生产的人

只是进行加工.所以不是“生产者阶鼓”。

一国进入市场交换的商品,应有一个能确保盈利

的较高售价,这取决于国际市场上通商各国之间稳定的“平均价格”或“共同价格”。

一国

经济繁荣和良性运行.重在实行大规模的土地经营。

经济运行必须遵循自然秩序,要使私人

利益增进公共福利和纠正非理性的自由,这又需要“政府之手”予以干预。

重农学派的思想给后世提供了一个“自由竞争+政府干预”的模型框架,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称之为“国家宏观调控”思想的先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霖《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魁奈重农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魁奈重农主义理论的作用。

(9分)

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1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

动护国战争。

举义时,他向滇军将士泣血致辞:

“袁势方盛,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无

望,然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

此次举义,所争者非胜利,乃中华民国四万万众之人

格也。

,,1916年3月16日,蔡锷令右翼赵又新梯团自白节滩经双合场进攻纳溪侧背’为主

攻:

中路顾品珍梯团一部由渠坝驿沿叙永河向纳溪正面佯攻,朱德、张煦两支队从侧翼向兰

田坝迂回前进,阻击泸州援纳之敌,刘存厚师进窥牛滚场,威胁江安守敌,掩护主力攻纳。

17日,几路部队同时向敌发起进攻,连战皆捷,朱德一路甚至挺进到距泸州仅几公里的地

方。

经此一战,敌主力“第七师将校伤亡殆尽,士兵损失过半,已无再战能力。

”22日,袁

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6月6日,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随之结束。

孙中山曾评价护

国战争:

“云南起义,其目标之正确,作战之勇敢,以及民心之振奋,响应之迅速,与黄花

岗之役,辛亥武昌之役,可谓先后辉映,毫无轩轾,充分表露中华民族之正气。

——摘编自白寿彝《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近代前编》

(1)根据材料,指出蔡锷在护国战争中的作为。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护国战争的历史意义。

(9分)

24.“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25.《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初窦太后好读老子书,辕固说:

“此是家人言耳。

”窦太后说,这怎么能比得上你们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

随后惩罚辕固“入圈刺豕(猪)”。

汉景帝派人往猪圈里递进一把刀让辕固得以杀猪自存。

“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

这反映了汉景帝时期()

A.采用儒家思想治国B.放弃休养生息政策

C.维持无为而治思想D.存在无为、有为之争

26.宋恕《上李鸿章书》称:

“变法之说,更仆难终,请为相公先陈三始:

盖欲化文武满汉

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水火之学,必自改

试令始。

”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日:

“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

始。

”这表明他

A.主张用西服来取代长袍马褂B.强调改革服饰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C.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D.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27.盐引又称“盐钞”,是古代的取盐凭证。

“引”是指有价证券,还可以作为“代币”流通。

明代,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

据此可知盐引

 

图6

A.是政府控制粮食征收的保障B.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

C.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D.极大影响了当时的货币体系

28.据《清代野记》记载:

“咸丰十年(1860年),庚申科会试,各省士子到京者,不及往年之半……边省竟有全无一人者。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冲击B.清朝政治信誉扫地

C.内忧外患政局动荡D.科举制失去吸引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