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13.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511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13.docx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1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13.docx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13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13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原创)《史记·周本纪》记载: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

…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以微子开代殷後,国於。

颇收殷馀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

材料部分应填入

A.商B.鲁C.宋D.燕

2.(原创)《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老子》中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孟子》中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些记载反映了

A.认为道是世界本源B.“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D.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

3.(原创)《商鞅书》中记有“民弱国强,国强民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朴则强,淫则弱。

弱则轨,淫则越志。

弱则有用,越志则强。

”秦朝继承发扬此思想的做法是

A.统一六国B.修筑长城C.设置郡县D.焚书坑儒

4.(原创)唐亡后,有人对唐朝进行总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

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

故其后世子孙,皆不可使。

玄宗才使肃宗,便叛。

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

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这段文字出自

A.程颐的《河南程氏遗书》B.朱熹的《四书五经章句集注》

C.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D.顾炎武的《日知录》

5.(原创)有学者指出,宋朝政府鼓励经商,不再歧视商人,这也是宋朝统治阶层对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作出的政治回应,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商业发展状况。

以下关于宋代商品经济说法错误的是

A.海外贸易是主要收入之一B.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

C.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D.“重商主义”取代了“重农抑商”

6.(原创)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

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此后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以下关于棉纺织技术的表述有误的是

A.宋代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B.元代黄道婆创造新式纺车

C.元代王祯《农书》记载“花机图”D.明代纺织手工业作坊兴盛

7.(原创)有学者形容明朝中后期是“断头政治”,专指明朝期间皇帝长期不上朝,不处理国家政务,而靠宦官或大臣来管理国家的情况,虽然有名义上的皇帝,但皇帝实际上已经不管事,而有些事是宦官或大臣处理不了的,所以这时候实际上国家机器处于半瘫痪状态。

“断头政治”的出现,说明

A.皇权渐趋衰弱B.皇帝不履行管理职责C.内阁取代六部D.权力的制衡被打破

8.(原创)自唐以来,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下列能表现江南经济文化南移的有

《离骚》

《清明上河图》

铜活字的应用

《盛世滋生图》

A.

B.

C.

D.

9.(原创)近代中国出品这部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和社会现状,介绍外国军事和科技,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这本书应该是

A.《四洲志》B.《华事夷言》C.《海国图志》D.《变法通议》

10.(原创)右图是爱国华侨谢缵泰绘的《时局图》。

图中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蛙代表法国,肠代表德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表示列强正在向中国扑来,清政府却十分昏庸,中国正在面临被瓜分的局面。

此图绘制时间极有可能是

A.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

11.(原创)1911年春,某革命党人投入广州黄花岗起义前留下此书。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

”写下此绝笔的是

A.袁世凯B.孙中山C.黄兴D.林觉民

12.(根据浙江省桐乡市2019届高三选考模拟历史试题第11题改编)《钏影楼回忆录》记载:

“上海那个地方是开风气之先的,外国的什么新发明、新事物,都是先传到上海。

”下列属于上海社会生活近现代化的史实是

A.1877年架设有线电报B.1881年中国人修筑第一条铁路建成

C.1908年试行有轨电车D.1905年拍摄《定军山》

13.(原创)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国家命运相联系。

某日,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走上街头,高呼“反对卖国的对外政策!

”“立即向日本宣战!

”“立即停止内战!

”“全国武装起来,保卫华北!

”,学生走上街头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B.袁世凯复辟帝制C.日本侵略的深入D.国共内战的爆发

14.(原创)1937年11月1日,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4月,学校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11个月,它“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人才。

有关西南联大叙述正确的是

A.成立于抗战相持阶段B.受枣宜会战影响迁往昆明

C.结束于三大战役期间D.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精神基础

15.(原创)1945年10月24日,《大公报》发表了《为江浙人民呼吁》的文章,里面写到:

“这一带无数万的人民都曾为胜利狂欢过,而今却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大众不得聊生。

他们痛苦极了,比未胜利时还痛苦。

”造成江浙人民“痛苦极了”的原因是

A.日本侵华的破坏B.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

C.国民政府滥发纸币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16.(原创)某学者在回忆参加新中国某次会议时,写到:

“在讨论中有的小组对我的提名提出了意见,归纳起来有两点:

一是我既作为工人代表,实际却是职员,不够理想;二是介绍我的缺点中有‘联系群众不够深入,提意见不够大胆’。

选民们认为:

‘如果我们有意见’,他不敢大胆提出,怎能做我们的代表?

”该回忆录可以用来研究以下哪像政治制度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

17.(原创)从“一五”计划开始的20多年时间里,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按不变价格计算,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1976年增加到2943.7亿元,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

这一时期,属于“从无到有”的成就是

福建、宁夏通火车

大庆油田的开采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实验通信卫星的发射

A.

B.

C.

D.

18.(原创)下图是中国新时期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促成新时期,中国外贸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

②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新时期民主法治的逐渐完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原创)古罗马查士丁尼著《法理概要》,对万民法做了如下定义:

“至于出自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人B.万民法提高了罗马公民的法律地位

C.万民法具有自然法的观念更能满足社会D.万民法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20.(原创)右图16世纪的星盘,星盘是航海时测量天体高度的仪器,通过测量太阳或北极星与地平线的夹角来确定纬度。

由此可以推测

A.原型是来自中国的指南针

B.研制受牛顿自然科学的影响

C.对上帝的信仰推动其产生

D.哥伦布、达·伽马用它来导航。

21.(原创)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家畜、农作物、水果引入美洲。

也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

据估计,1500—1800年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原有的社会也随之解体。

对这则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人口的迁移B.人口迁徙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C.揭示欧洲人能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原因D.为欧洲资本主义主义发展提供原始积累

22.(原创)美国学者弗兰克·萨克雷认为近代西方的一场运动“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个历史发展历程。

是看世界的一个新角度,要求摒弃上帝启示和传统教条,强调理性和自然规律,并且相信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

”这场运动是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3.(原创)右图地理格局的出现,其形成是根据

A.《慕尼黑协定》

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C.《大西洋宪章》

D.《雅尔塔协定》

24、(根据2019届江苏徐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第19题改编)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百分比。

造成变化的原因是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

12.2

23.2

50.7

1990

2.8

5.1

7.2

工业

1950

34.7

42.2

22.2

1990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

48.9

32.4

26.6

1990

71.4

54.4

59.2

A.第三次科技革命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经济全球化的推动D.社会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25.(原创)右图是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公投,决定脱离欧盟的漫画。

此外,美国也采取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逆全球化”的措施。

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遇到挫折

B.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达国家

C.英美经济在全球化浪潮中失控

D.英美采取措施加强自身的经济安全

26.【加试题】(根据浙江2013年文综第13题改编)近年时有古代金饼出土。

据报道,最近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发掘出两盒金饼,这是考古发掘中最新发现的金饼。

人们也注意到,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出土了不少西汉以前的金饼,总数约三四十枚。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很难找到关于先秦到西汉时期金饼的文献记载。

这说明

A.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27.【加试题】(原创)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第十八章“变相的封建势力”开篇中有这么一段话来论述封建势力:

“贵族世袭的封建制度,早在战国、秦、汉年间彻底打破。

然而东汉末期以来的士族门第,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地位,反而已经成为变相的封建了。

”对于“变相的封建势力”理解正确是

A.指的是世官制B.具有封闭的特征

C.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