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五十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112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时俱进五十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与时俱进五十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与时俱进五十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与时俱进五十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与时俱进五十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与时俱进五十年.docx

《与时俱进五十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时俱进五十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时俱进五十年.docx

与时俱进五十年

与时俱进五十年

——南昌十四中建校五十周年以誌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

1958年,南昌十四中在“大跃进”的声浪中宣告成立,它坐落在青云谱区城南乡史村。

从此掀开了十四中几代人的创业史、发展史。

1963年,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学校规范的扩大,学校乔迁新校址(即现址)。

“文革”十年,学校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办学一度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四中人伴随着改革的春风,踏着时代的鼓点,策马扬鞭,奋力前行。

“栽得桃李三千树,化作鲲鹏九万风”,今天的十四中人,正展翅长空、继往开来、自强不息。

五十年栉风沐雨,五十年根深叶茂。

今天的学校凝集着十三任班子的付出,凝结着数百园丁辛勤耕耘的汗水,连接着数以万计学子的爱校之情。

匆匆岁月,刻记着十四中发展的痕迹;滔滔赣江,流淌着十四中人搏击的浪花;悠悠历史,写下了十四中人薪火相传的光辉篇章。

 

创业篇

一、城南小学定前身艰苦创业始之成

五十年前,在英雄城南区城南乡史家村,有个简陋的城南小学(仅有一幢8间教室的平房、一个简易厕所、一口水井),这就是十四中的前身。

1958年十四中成立之日便是艰苦创业之始。

这里没有围墙和大门,却涌动着“大跃进”的思潮;这里没有电灯照明,教师却用煤油灯办公;这里交通不便,一辆自行车是全校唯一的交通工具,教师却以校为家,同守一片蓝天;这里师资缺乏,却吸引了全国四面八方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前来任教(刘文荏是第一任校长,何子平、曾德元、赵廉等是十四中的元老);这里粮食不够吃(当时粮食定量,每人每月27斤,而学生大都来自城南、楞上、万溪、墨山、李家巷一带农民子弟,年龄一般为14-15岁),学校将操场以北的土地改造成水田和菜地,同时兼顾养猪养牛养鸡;这里没有厨房,办公室和教工宿舍(教室当寝室、课桌当床、白天是上课的场所,晚上是休息之地),师生们边工作边读书边劳动,起窑烧砖自力更生搭屋建舍,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第一批“拓荒者”们在这里度过了5年的艰辛时光,凭着高尚的职业操守,播种着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创业开拓精神是我们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解放路上建新校龙王庙前谋新生

时至六十年代初,在校人数由开办初的不足100人,发展到300多人,有限的教学场所和设施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以张光涛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立足长远,经多方面争取,最后由市长办公会确定在解放路中段的龙王庙、江西铸造厂(即后来的阀门厂)旁建设新校。

此时这里已是一座工业废墟(原址是个濒临倒闭的手工生产棕床的加工厂,前后有极不整齐的四排用毛竹隔墙的破旧平房,平房之间又隔了几口大小不等的水塘,废物遍地,杂草丛生),但它北靠农村,东、南、西三面与几十个大小工厂紧邻,门口直通解放大道,是个理想的办学场所。

1963年新校在师生的企盼中开工了,他们热情高涨,上午上课,下午劳动,苦战数月,仅靠人力就将满地废物清走,仅靠肩挑手抬从校外搬来石头、泥土便将几口水塘填满(面上还用“三合土”夯实),使原本低洼的水塘平整成一个大操场,在原本成为废墟的土地上建成一了一个拥有20多亩校园面积、1834m2教学用房的新校园。

新校的建成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1964年办学规模突增到12个班。

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大背景下,学校尝试了课堂教学改革和考试制度改革,并在新建县望城岗办起了校办农场,由朱国熹、李芝梅具体负责农场工作,农场便成了学校产教结合的基地。

新校落成并投入使用,这对十四中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十四中人便在解放路上解放思想,在龙王庙前不求龙王,走出了一条真抓实干、科学发展的希望之路。

三、十年徘徊路往事堪回首

“文革”十年,带给教育巨大的创伤,十四中概莫例外,工宣队、农宣队、军管代表进驻学校,学生串联、校园大字报、校园“打砸”、老师挨批挨斗、知识分子下放劳动,“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等等现象无一幸免。

然而在这场政治风暴中,我校师生表现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

当校园出现“打砸”现象时,潘志祥、谢小华、於玲玲、黄雨根、李金保等一批教工挺身而出,出面制止;当上级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时,我校66、67两届毕业生分别被安排到分宜、鄱阳农场劳动,他们毫无怨言;为了贯彻“五七”指示精神,实行工厂办学,南昌十四中成为南昌市首批工厂办学试点校,南昌十四中曾改名为“江西铸造厂‘五七’学校”,蒋维华同志任学校革命会主任,并兼任江西铸造厂革委会副主任,这期间十四中办起了校办工厂,主要从事铸铁翻砂生产。

由于学校工作突出,1969年10月1日,闵润香老师作为十四中教工代表在北京天安门出席了国庆20周年的庆典活动。

1970年南昌十四中获得南昌市“红旗学校”称号。

发展篇

 

一、初中变完中普高振雄风

随着城市人口发展和学校办学声誉日高,1971年南昌市教育局批准南昌十四中由初级中学转为普通完全中学,当年春季招生规模达19个班,其中初一年级3个班,初二年级11个班,高一新生5个班,在校生总人数首次上千人,次年李国兴主政时期教职工人数达65人。

1977年,是中国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中断10年的高考又恢复了,十四中当年就有4名同学考取大学,其中赵西圣同学高分考入北京大学,从此翻开了我校高考史上新的一页。

1978年,王凤楼同志接替马志山同志主持学校党政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文革”留下的创伤很快得到恢复,全校上下风清气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特别是采取“环境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治校方略,深得民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段时间由文明生、刘达岩负责的教务处,工作出色,曾两度被南昌市教育局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1981年文明生同志升任副校长后,由刘达岩、潘志祥同志任正、副教导主任,教务处在抓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的同时,尤其重视毕业班的复习教学和考试研究工作,主动与无锡十四中、青岛十四中等全国十多个大城市的“十四中”取得联系,建立了考试信息资料库,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高考录取率连年攀升。

1984年,文明生同志任校党支部书记(党支部领导下的书记负责制)、刘达岩同志任校长以后,教务处先后由冯梅珍、夏国富、黄德昌、胡望星等同志负责。

他们带领十四中的老师们继续演绎普高高考的辉煌。

1980年至1985年,年高考录取人数均在40-50人以上,尤其值得骄傲的是,1983年的高考,总报考人数是163人,当年考取大学人数是85人,高考升学率达52%,赶超了部分重点中学,在全市教育界及市民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一时学校名声大震,致使帅宇、蔡克强、马康年、张杰、邝梅珍、曾德元、冯梅珍、刘集任、曾德围、邹慧贞、黄德昌、高岩、张秉衡、乐兰花、吴代桃、李民杰、黄邦健、王尚华、张赣秀、谢小华、邓辅汉、季大方、林广玉、王晓峰、王建国等一大批高三老师陆续脱颖而出,在广大家长和学生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也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于参加高考的学子来我校入学、复读。

在80年代初的学员中,杨志伟同学现任中国网通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吴晓东同学当年考入广西海军空军学院,99年国庆50周年大典时驾机表演受到中央领导的检阅;王晓民同学高考超过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被浙江大学录取,博士后毕业后现在日本工作;胡志坚同学现在国家科技部工作;王卫东同学现在北京广电总局工作;王卫青同学现在国家财政部任司长;周江峰同学现在美国IMATRON公司就职;熊雄同学现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甘小青同学现任南昌大学副校长……。

办学50年,普高毕业生英才辈出,桃李芬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汪和平、王斌、彭玉澄、吴兴南、宋红桥这些当年八十年代的学子,学生时代就耳濡目染了教师的风采,长大后心仪教育,心系母校,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母校任教,他们让人放心地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正在努力工作报答母校。

80年代中后期,由于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学校服从上级要求,忍痛割爱放弃了普高办学,放弃了我校正在引以为骄傲的事业,实行了办学重心的转移。

事隔十余年之后,十四中的老教师们仍然十分眷恋过去那段普高辉煌的历史。

为克服单一发展职业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为谋求更多的生存空间,伴随着新世纪的步伐,十四中在周戏庚校长主政时期又恢复了普高办学,办起了综合高中。

同时为了吸纳更多更好的生源、提高教学质量,创办了住校部,启动了晚自习辅导。

综合高中创业以来,特别是近3年来,我校连续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的高考本科指标,2006年荣获南昌市普高教学目标管理质量一等奖。

2002年袁业松同学参加高职考试以616分的总成绩列全省同类专业考生第一名,成为“高考状元”。

2007年傅博文同学以385分的中考起点竟以526分的高考成绩(理科)考入二本院校,创造了“低进高出”的奇迹。

为了创综合高中办学特色,实现中学办学与高校的“嫁接”,2003年经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我校与江西师大附中教育集团联合创办了“江西师大附属音乐中学”。

该附中依托大学品牌,实现专家管理(管委会主任由师大音乐学院院长担任)、教授执教(专业课由大学教授主讲、文化课则由十四中骨干教师担纲),面向全省招生,实行普高学籍管理。

2005年首届毕业生高考本科录取率在90%以上。

06、07年先后有张驰等20多名同学被武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学院等一批一本院校录取。

07年我校成为南昌市首届艺术教育委员会成员单位,08年成为江西省首批“京剧进课堂”实验校。

综合高中的创办续写了十四中普高的辉煌,音乐附中的联办则增添了十四中腾飞的翅膀。

二、专业独树一帜职教写就辉煌

创业创新是十四中人的优良传统,敢闯敢干是历届班子的风格,自80年代后期在南昌市率先创办职高以来,经过7任校长的潜心经营(李颂凤同志作为第一任分管职高工作的副校长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在无教材、无师资、无专业设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迄今已发展成为管理门类齐全、专业独特的职业高中。

选择办职高,在十四中发展史上是一次对前途和命运的考量,这种考量影响深远,并且至今还没有结束。

1984年,第一个财会职高班开班,首次招收学员42名,宋卓怀同志任班主任,专业老师是从江西计算机厂聘请的高级会计师顾忠宪。

1987年,首办公民建专业班,年招收学员35名,熊细银为班主任兼专业教师。

1988年,首办烹饪专业班,年招生24名,郑珠平同志任班主任兼专业老师。

1989年,烹饪专业班招收学员61名。

在专业老师紧缺的情况下,中国烹饪学院毕业的李允忠、蔡玉虎同志分配来校工作。

同年,我校被吸纳为南昌市餐旅(烹饪)行业协会团体会员理事单位,至今已有20年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扩办了旅游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

为了解决师资奇缺的困难,学校“就地取材”,陈德芬、胡小芬、余艳红、徐俊峰、熊细银、蒋秀山、林美霞、郑珠平等一批老师经过转岗培训和教学锻炼后,他们和科班出身的专业老师一样成为了职业教育界专业学科的领军人物。

为了解决急需的专业教学场所和设施设备,在学校经费拮据的情况下,以冯梅珍为首的学校领导一班人不等不靠,多方争取筹措资金,1991年一幢建筑面积的2800m2可容纳30个教学班的教学楼开始竣工使用了,还添置了简单的教学设备,从而既解决了初中部的“二部制”问题,又解决了职高因教学硬件不足而带来的教学压力。

为解决学生的见(实)习问题,分管领导李颂凤和中层干部黄德昌、邹慧贞、王建国等主动与企业联系,将学生有序地安排到餐饮企业见(实)习,也为今后的实习工作打好了基础。

同时率先创办了校园实习基础——“校园大厦”(蒋仲平题字,时任南昌市长)。

李颂凤同志担任董事长,邹慧贞同志担任总经理。

此举既解决了学生校内见习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学校资产,实现了教学和创收双赢。

1993年,与江西省经贸委合作,创办了烹饪大专班。

该班学员如今大都成为烹饪界精英,其中胡跃华同学现任赣江宾馆主厨,李刚等人在美国等国家工作。

1995年刘尚斌、刘信阳先后到任,进一步明确了烹饪、旅游专业为我校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同年底南昌市劳动局批准我校为南昌市餐旅职业技能鉴定站,授权面向全市职业学校鉴定。

1998年,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我校职高专业为中专学历,同年南昌市教委将南昌十四中定为南昌市职高(中专)旅游服务类专业教研中心。

1998年下半年,刘信阳主持学校党政工作时,进一步以务实创新的作风强化了职高教学管理,率先试行了学分制管理。

1999年全市职高教学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刘信阳同志在大会上作了专题发言,获得全市职教界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2002年,周戏庚校长积极倡导,学校班子在经过充分论证后,我校办起了航空旅游专业班,此举填补了全省中等职业类专业的空白。

首届招生一炮打响,该班毕业生何芸等同学进入民航业高薪就业,有李卉婷等多名同学进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对口高校深造。

2003年由市教育局批准,南昌十四中增挂“南昌市烹饪旅游学校”校牌。

同年烹饪专业被评为省重点建设专业。

2003年7月熊运弦校长到任,进一步巩固了与省内外知名企业“订单式”培养做法,与江西省外语外贸学院、江西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信息学院等高校合作,创办了“2+3”式五年一贯制大专班,深受社会欢迎。

2004年,我校被定为江西省中德合作项目综合就业服务试点校。

2005年,我校被市教育局评为“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学校”,被中国教育创新科学院指定为十五期间烹饪旅游学科全国示范专业科研基地。

创办职高以来,我校为社会输送了数以千计的技能型人才,办学成果斐然,我校学生选手于1993年代表江西省参加了在桂林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烹饪大赛,获团体优胜奖;2002年又是我校烹饪学生作为江西省唯一单独组队的职校代表队参加在长春举行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烹饪职业技能大赛荣获“一银七铜”奖。

旅游服务专业学生多次参加省市技能大赛荣获一、二、三等奖。

尤其是2002年,以我校老师陈德芬为总教练,汪旸老师为教练的南昌市代表队夺得了全省旅游知识竞赛团体第一名,我校学生谢莉获个人全能及单项三个第一名;2003年-2006年,我校老师徐璟、陈德芬分别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竞赛均获得全国一等奖。

毕业生广泛受到社会青睐,在南昌市率先实现了“立足本市、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宏愿。

先后有李刚、何强等10多名同学在国外高薪就业;有万建龙等10多名学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工作,有张莉等多名同学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本省知名酒家都有我校毕业生在担任主厨、部长、经理等职。

昔日他们以学校为荣,今天学校以他们为荣。

三、花园学校建设先行现代教育技术创优

十四中的前辈能在工业废墟上自力更生建设新校园,十四中的接力者更能创造条件把学校建成花园式学校、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历史不会忘记,1995年以前的校园还要“天晴一身灰,天雨一脚泥”,两幢教学楼是混砖结构,后来成为了危房;操场铺满煤渣,积水严重,四周杂草丛生,落叶遍地,操场西面有一个人字架木砖结构简易厕所;一批资深老师住在低矮的平房里,一遇大雨难以出门。

实验室、图书室、器材室简陋不堪。

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和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穷则思变,进入90年代以后,改变学校面貌则成了几任校长的工作重心。

1991年,一幢2800m2的新教学楼竣工;1995年,一幢3840m2的教工宿舍楼竣工,由此缓解了教学用房紧张的压力,解决了一批中老年教师的住房难的问题。

1995年,新的一任班子提出了“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理念,乘创建国家卫生城的东风,对校园环境建设作了远景规划,提出了“美化、绿化、香化”校园的具体举措,做到校园绿化与景点小品相结合,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教学区景点与家属景点相结合,改种了树木,添种了花草,兴修了水泥路面,新做了蘑菇亭、假山、葡萄架,建设了新运动场、足球场,治理了脏乱差,使校园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1996年,我校被省爱卫会授予“省卫生庭院先进单位”、被南昌市列为40家绿化达标单位。

1997年全市学校绿化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刘尚斌校长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

1997年首次添置了语音室、计算机室。

1999年一幢建筑面积达到了3163.85m2的科技楼竣工,专业操作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等均有较大的改善。

2001年,我校被列为南昌市首批花园式学校建设单位,乘此东风,我校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要求,共投入450万元进行了大规模的校园建设,贴了外墙砖,铺设了塑胶跑道、广场砖,换了窗门,建设了休闲广场等,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002年8月,一幢建筑面积1438.27m2的实训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实训楼内含有食堂、专业教学操作室等,它的建成令我校职业教育硬件设施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3年,在实训楼内又建设形体房、琴房等。

2004年建成了校园局域网,修建了多功能报告厅,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警视系统,添置了电子图书室。

改善了办公条件,为教工添置了笔记本电脑。

同年我校被评为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并在06年通过复评。

2007年,又投资了50万元职教专项经费,增大了实训楼实际使用面积,更新建成了省内一流的专业教学设备。

同年又建设了20多个多媒体教室,更新了计算机室,完善了校园环境建设,使我校的教学设施更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在花园式学校建设中,凝结着历任校长书记们的智慧,另外,陶原,高维礼、杜杰、王晓峰、宋道文、史光荣等同志也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四、管理出精品教学出精英

管理是学校发展之基,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本。

回顾我校发展的历程,历任学校主要领导无不致力于打造“教师与学校共同进步”的校园文化,锻造了精英,演绎了精彩。

创业阶段,学校营造的是艰苦奋斗的优良校风,提倡的是自觉劳动的精神。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知识分子得到应有重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高涨,对这些历经“文革”磨难的老师来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抚,追求的是教师个人价值在社会价值中的体现。

所以在王凤楼同志主政时期,学校给老师一份关照,老师就会对事业以十分的回报,领导以心换心,以情感人,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才成就了高考的辉煌。

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受市场经济思潮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学校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革。

刘尚斌、刘信阳主政期间,学校出台了“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教学奖惩制”三大改革举措,并辅之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全校上下人心思治,心顺气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使我校的中考升学率、职高会考合格率跃居同类学校前列。

2000年,十四中人带着新的希望豪迈地走进了新时代,周戏庚校长提出了“出名师、创名校、争一流”的口号,并在具体实践中谋求多元化发展的特色之路,在继续实施全员聘任制改革同时,配套推进了诫勉谈话制和末位淘汰制,使全校工作全面进入了紧张和有序的状态。

2003年,熊运弦校长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初中求稳定,高中走特色,协作谋发展,整体出效益”的工作思路,新出台了教师教学常规考核捆绑制办法,教学质量评估条例、班主任工作考评条例、教师职务聘任条例、学校财务管理规定等文件,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校园创收实现了新的跨越。

办学50年来,名师辈出,教育型、教学型、教研型教师茁壮成长。

先后有吴梅蓉同志被授予“江西省六好标兵”、“市劳动模范”称号;邹慧贞、徐爱兰同志被授予“市劳动模范”称号;赖小琴同志被授予“省师德标兵”称号;朱元红同志获江西省“果喜”教育奖,陈虹同志获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章;王尚华、李顺根、胡慧珍、顾青、郑丽萍、朱丽燕、朱元红等被评为“市优秀教师”称号,乐兰花、胡桂兰、王绍梅等同志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称号;郑丽萍、汪和平同志被评为“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郑珠平同志被评为首批“市青年专业教学能手”;王晓峰同志被教育部聘为职教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

陈圆圆、蒋秀山、张晓秋等在市“园丁杯”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陈德芬、徐璟参加全国教学竞赛获一等奖;叶青同志2008年参加全市教师基本功竞赛崭露头角,经遴选作为南昌市的种子选手参加全省决赛。

王士权老师撰写的《爱国诗人王礼锡》、《爱国女作家陆晶清传》专著作为爱国主义教材在全国公开发行。

熊细银老师编写的《会计电算化》等教程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刊印,并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中职、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必修教材。

50年来可谓精英荟萃、群星灿烂。

创新篇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经过办学50年的积淀,十四中今非昔比。

学校已经形成了“初中高中双轮驱动,普教职教双向发展、走读寄宿双管齐下、公办联办双轨经营”的办学格局,也拥有了“德育示范校”、“科技示范校”、“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依法治校先进校”、“目标管理考评先进校”、“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这些为十四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驰远。

今天的十四中人,在邹建生为首的新一任班子带领下,承载着历史赋予的使命,正在勃发与时俱进的活力,朝着新的目标前行。

校训:

做有素养的现代人

校风:

厚德砺志笃学达礼

教风:

修业育人笃行

学风:

活泼勤勉求索

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发展战略:

做实初中做强普高做精职高做优特色

近中期规划:

①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提高师生综合素养

②服务课程改革,完善硬件建设

③进一步规范管理,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

④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名师名科

⑤加强质量建设,提高办学竞争力

后记

南昌十四中五十年的育人历史,积淀的是一种文化,累积的是一种精神。

在编撰的过程我们发现,南昌十四中的成长随共和国一道跌宕起伏,国运和校兴紧密相连,她几乎见证了新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们本着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在素材极不完整的情况下,实事求是反映建校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人和事。

我们认为,是历史赋予了我们这份责任,是我们心中的那份爱校情怀激励我们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将校史编撰成功。

因为我们深知,编撰校史是对学校办学历程的回顾与瞻望,对办学思想的总结与反思,对学校文化的整理与发掘,对学校精神的提升与弘扬。

“她”能起到告慰前人激励后人的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原始资料几乎遗失殆尽,是参与编撰校史的同志们想方设法、不辞辛劳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一丝不苟地去查证、推敲、核实完成的。

当然,由于我们的编撰能力有限,经验不足,疏漏之处在所难免。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那些在校史编撰过程中给予我们帮助的老同志们,是你们的热情和无私帮助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为我们完成编撰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校史的编撰工作已告一个段落,可我们依然感到任重道远。

南昌十四中的办学历程还要继续下去,还有下一个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更加久远的时间。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教育需要一种高度,这种高度应该是认识的高度,时代的高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育需要发展,没有更新的思想,没有不断提升的境界,教育就失去了生命力。

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缅怀先人艰辛奋斗历史业绩的同时,将积淀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共同开创南昌十四中更加辉煌的明天!

 

2008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