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中MSI图像校正DRG操作流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096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mapgis中MSI图像校正DRG操作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mapgis中MSI图像校正DRG操作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mapgis中MSI图像校正DRG操作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mapgis中MSI图像校正DRG操作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mapgis中MSI图像校正DRG操作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apgis中MSI图像校正DRG操作流程.docx

《mapgis中MSI图像校正DRG操作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apgis中MSI图像校正DRG操作流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apgis中MSI图像校正DRG操作流程.docx

mapgis中MSI图像校正DRG操作流程

MSI影像图像校正DRG操作流程(方法一)

sxxf111)(作者:

第一步:

打开MAPGIS→图像处理→图像分析。

第二步:

单击“文件”→打开影像。

装入MSI影像文件。

生产→图幅生成控制点。

→DRG第三步:

单击“镶嵌融合”

第四步:

点击“输入图幅信息”。

第五步:

将所打开的影像文件图幅号输入“图幅号”栏中,然后点击“确定”。

第六步:

在随后的“图幅生成控制点”对话框中按“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右上角”的.

GCP”。

次序在影像文件中用鼠标左键单击相应位置。

最后点击“生成

第七步:

在弹出的“是否删除原有控制点”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生产→顺序修改控制点。

→DRG第八步:

单击“镶嵌融合”

第九步:

在影像文件区弹出的放大图框中鼠标左键依次校正位置,并按空格确定,进入下一

位置。

若本影像文件图像内无公里网的交叉点,对于相应位置则按“ESC”键略过。

生产→逐格网校正。

→DRG第十步:

顺序修改控制点结束后,单击“镶嵌融合”

第十一步:

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键入文件名,并单出“保存”按钮。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确定”按钮。

本次操作结束,如发现有不清或不对的地方请与我们联系(j_t_z@),我们会及

时改正,谢谢!

这里只是讲一些快速的入门法,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MAPGIS知识,请看MAPGIS相

关书籍。

基于MAPGIS系统的DRG生产流程

DRG是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经扫描、几何纠正及色彩校正后,形成的在内容、几何精度

和色彩上与原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数据文件。

MAPGIS系统根据DRG数据生产的特点提供了高

精度的几何校正算法,完善的质量检查功能,便捷的操作和有效的数据共享方法,有效地解

决了高精度DRG数据生产的问题。

基于MAPGIS系统的DRG生产流程如下:

1.图幅生成控制点。

该选项利用用户设置的标准图幅信息,自动计算公里格网交点作为控制点。

选取主界面菜单

->镶嵌融合->DRG生产->图幅生成控制点,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

在生成图幅控制点前,需要先设置图幅信息,指定内图廓点,其步骤如下:

1)设置图幅信息,点击输入图幅信息,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

参数说明:

等。

I-50-99-(37),I-46-131图幅号:

地图的标准图幅号,如.

格网间距:

标准图幅的格网间距,其值应与校正图的格网间距保持一致。

注意如果该值输入

0,则在逐格网校正时会出现错误。

坐标系:

地图采用的坐标系统,系统提供54坐标系和80坐标系进行选择。

采用大地坐标:

生成的标准图幅是否采用大地坐标,若选择,则采用大地坐标(单位:

米),否则

采用图幅坐标。

2)设置生成图幅控制点信息,其对话框如下所示:

参数说明:

图幅坐标:

通过在影像上选择图幅坐标点,定位内图廓点。

最小间隔:

生成控制点时舍弃控制点的最小间距,在生成控制点时,在地图边缘部分可能出

现两点相距很近的情况,会影响修正时的判断,通过设置最小间隔即可使得在生成控制点时,

对小于该距离的两个点按一定规则舍弃其中的一个。

选择四个内图廓点计算:

生成控制点时是否采用四个点定位,若选上则为四点定位,否则为两

点定位,两点定位的精度相对较差,不推荐使用。

3)定位内图廓点。

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基本操作在图像上确定四个内图廓点的位置。

以定位左上角的内图

廓点为例:

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操作找到左上角的内图廓点的精确位置后,点击上图对话框中的左

上角按钮,然后再点击图像上左上角的内图廓点即完成该点的设置。

完成参数设置和内图廓点信息的输入后,点击生成GCP,将自动计算出控制点的理论坐标,

并根据理论坐标反算出控制点的图像坐标。

2.顺序修改控制点。

图幅生成控制点中缺省生成的控制点的图像坐标是根据相应的公里格网交点理论坐标反算

出的图像坐标,但由于原始图像存在一定的扭曲变形,因此该值和原图上对应的公里格网交

点的坐标值并不一定相同,这就需要对点位进行修正。

利用顺序修改控制点可依次修改原图

上的所有控制点,相对于单个更新控制点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及精度。

顺序修改控制点提供了两种操作方法:

1)选取主界面菜单->镶嵌配准->DRG生产->顺序修改控制点,则弹出控制点修改窗口,如下图

所示:

窗口中显示有当前修改的控制点的点号,用户通过点击鼠标左键可改变该点的位置,当对当

前点的位置确认时按下空格键即可,同时窗口中自动显示下一点;若当前点的精确位置难以

键选择放弃,窗口中将自动显示下一点,而对于放弃的点将不参加校正ESC确定,可通过按.

处理。

注意通过此方法操作时,始终是从第一个点开始修改。

2)在控制点信息显示栏中,点击鼠标右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顺序修改控制点,则从控制点信

息栏中当前选择的控制点开始修改。

利用该方法可以从原始图的任意控制点开始进行顺序修

改。

在顺序修改控制点过程中,可随时中止当前修改。

方法是:

在控制点修改窗口外点击右键,消

去该窗口,然后选取主界面菜单->镶嵌配准->保存控制点数据,则当前已修改的数据得到保

存,下次修改时从未修改过的点开始操作即可。

控制点修改的具体操作过程可参照镶嵌融合一节中控制点编辑部分中的更新控制点。

3.逐格网校正。

选取主界面菜单->镶嵌配准->DRG生产->逐格网校正,弹出文件对话框,输入结果影像文件

名后,将弹出如图所示影像校正对话框:

参数说明:

影像范围:

校正影像的逻辑坐标范围。

输出分辨率:

缺省显示为当前影像数据的原始分辨率,可根据实际输出要求进行修改,其值将

影响校正影像。

影像外廓:

该值为校正时相对内图廓的外扩距离,单位与图幅坐标一致。

通过设置外廓距离,

可以使得图幅内廓边界以外的一定距离内的影像不会在影像校正过程中发生变形。

注意:

采用逐格网校正法生产DRG数据时,对于一些索引影像,其中类似等高线的部分可能在校正

后出现断裂的情况,此时将索引影像转换成RGB影像处理便可消除。

二.DRG生产质量评估。

为了使得用户能对校正生成的DRG质量进行评估,系统提供了相应的DRG质量评估功能,包

括对原始图质量评估的图幅质量评价,对校正生成的DRG的质量评估以及标准图框套合检查。

1.原始图质量评估。

该项是对DRG生产的原始数据进行质量评价,主要反映的是原始图是否有折皱,扫描时是否

置平等。

若原始图质量不好,则校正出的DRG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要对原始图进行质量评价,首先需要完成顺序修改控制点,当所有的控制点修改完毕后,选

取主界面菜单->镶嵌配准->DRG生产->生成图幅质量文件,系统将生成与当前文件同名的质

量检查文件,该文件中的数值反映了原始地图影像的质量情况,其文件格式如下:

图像纠正前:

7.064406号点,残差475最大残差:

中误差:

2.884690

其中的中误差值反映了原始图的整体质量,数值越大则质量越差;最大残差值反映了原始图

中偏差最大的控制点的点号及偏差值。

2.校正图质量评估。

该项用来检查校正生成的DRG数据的质量。

在进行完逐格网校正后,打开校正生成的新影像

文件,选取主界面菜单->DRG生产->镶嵌配准->生成质量评估文件,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

首先输入图幅信息,然后按照图幅生成控制点部分中添加内图廓点的方法定位影像的四个内

图廓点,点击生成质量报告即可生成对反映影像校正情况的质量评估文件,其文件格式如下:

图像纠正后:

中误差:

3.076610

图廓边长及对角线尺寸检查(单位:

米):

上边Δa=1.965236

下边Δb=2.042295

左边Δc=2.561805

右边Δd=-4.991234

对角Δe=1.655182

对角Δf=0.068367

其中的中误差值反映了校正后影像的整体质量,图廓边长及对角线尺寸检查则是通过对图幅

图廊边长的检测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检验图廊边长、对角线各条边长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差值在计算时均已转换为实际大地坐标,单位为米。

3.图框套合检查。

在检查校正生成的DRG数据质量时,还可以用生成的理论格网与校正图上公里网进行套合比

较的方法检验公里格网精度是否在规定的限差之内。

进行图框套合检查时,首先打开校正生成的DRG数据,选取主界面菜单->镶嵌融合->打开参

照文件->自动生成图框,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

参数说明:

图幅号:

地图的标准图幅号。

格网间距:

图幅的格网间距,其值应与原图的格网间距保持一致,如输入值为0,则可能在逐

格网校正时弹出错误信息。

坐标系进行选择。

80坐标系和54坐标系:

地图采用的坐标系统,系统提供

采用大地坐标:

生成的标准图幅是否采用大地坐标,若选择,则采用大地坐标(单位:

米),否则

采用图幅坐标。

设置完相关参数,点击确定后将相继弹出一系列标准图框信息设置对话框,一般情况下对这

些对话框中的信息设置使用默认值即可。

进行完相关操作后,系统将自动在校正显示窗口中

显示标准图框,这时选择主界面菜单->镶嵌融合->校正预览,则可在校正显示窗口中预览校

正生成的DRG数据与标准图框套合的情况,通过检查其套合情况可以来判断校正生成的DRG

数据的质量。

三.数据输出。

对校正好的影像还需对其进行图廓整饰的工作,为了保证影像数据在其它软件中进行整饰时

不会丢掉空间信息,系统提供了空间信息输出的功能,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