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探究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6090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报告探究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实验报告探究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报告探究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_精品文档.doc

《实验报告探究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报告探究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_精品文档.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报告探究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_精品文档.doc

实验: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

实验材料: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如猪肝、鸡肝)研磨液。

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

量筒、试管、滴管、试管架、卫生香、火柴、酒精灯、试管夹、大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

实验原理:

新鲜肝脏中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

经计算,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相比,每滴FeCl3溶液的Fe3+数,大约是每滴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比较过氧化氢在常温、加热、滴加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的条件下,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产生的气泡数或者观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情况,来分析不同条件下的过氧化氢的分解情况。

变量控制:

自变量因变量

方法步骤:

1、取4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序号ABCD,向各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按序号依次放置在试管架上。

2、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如下表,填写表中的空白位置,3、填写你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试管号

A

B

C

D

H2O2溶液

2mL

2mL

2mL

2mL

实验处理

设置目的

排除无关变量产生的误差

与对照组形成对照,比较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果或结论

实验结果

4、实验现象分析

(1)B、C、D号试管与A号试管对比说明。

(2)C号试管和D号试管对比说明。

(3)CD号试管和B号试管对比说明。

说明:

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应具有单一性,即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

注意:

①实验时要选用新鲜的肝脏作材料,否则肝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会部分分解,从而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②肝脏要制成研磨液。

研磨后的肝脏能与试管中的过氧化氢充分接触,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实验设置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巩固练习:

已知,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

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

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溶液,0.01%的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原因是。

1.使用酶作为催化剂,与一般的无机催化剂相比,反应速度提高107~13倍。

这说明了酶具有

A.专一性    B.多样性    C.高效性    D.多变性

2.在做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时,向试管中插入燃烧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时,不要插到气泡中,原因是

A.气泡中的氧含量低B.气泡中的气体灭火

C.卫生香会因潮湿而灭火D.燃烧过旺,不安全

3.在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比较的实验中,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

A.有利于过氧化氢酶的释放B.保护过氧化氢酶

C.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D.防止过氧化氢酶的分解

4.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滴入过氧化氢酶的试管内

A.产生的气泡多,燃烧得不猛烈B.产生的气泡多,燃烧得猛烈

C.产生的气泡少,燃烧得不猛烈D.产生的气泡少,燃烧得猛烈

D.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6.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最好投入的物质是 (  )

A.新鲜猪肝    B.煮熟煮猪肝   C.冰冻猪肝  D.生锈铁钉

7.把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插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的试管中,卫生香猛烈燃烧的原因是试管中产生了()

A.氧气B.氢气C.酒精D.甲烷

8.下列有关对照实验设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B.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

C.无关变量要始终相同且适宜D.自变量要始终保持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