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西忻州一中等高三下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575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西忻州一中等高三下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山西忻州一中等高三下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山西忻州一中等高三下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山西忻州一中等高三下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山西忻州一中等高三下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西忻州一中等高三下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届山西忻州一中等高三下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西忻州一中等高三下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西忻州一中等高三下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届山西忻州一中等高三下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山西忻州一中等高三下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

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A.本质上是爵位之争B.维护了当时的分封制

C.瓦解了当时的宗法制D.促进社会制度变革

2.下图为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增长表,造成清代人口能够远远超过明代的主要原因是p

3.年代明洪武26年

公元1393年明万历28年

公元1600年清康熙39年

公元1700年清乾隆59年

公元1794年清道光30年

公元1850年人口数量0.7亿1.97亿1.50亿3.13亿4.30亿A.统治者政策的实施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税收政策的调整D.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4.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

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A.儒家思想始终是主流思想B.儒家思想本能排斥其它学说

C.名家和佛教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D.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特点

5.在古罗马,指称法的有两个词:

IUS和LEX。

IUS指自然形成的法与习俗,它本身即含有潜在的完善性。

LEX专指由世俗权利机构制定、认可的人定法。

有关IUS和LEX表述正确的是:

A.IUS的含义比LEX要狭窄

B.LEX的中心意义只是命令、禁止

C.LEX要尽可能遵循IUS

D.IUS包含了自然、平等、理性等含义

6.古希腊建筑雄伟壮观,大多建造在山坡和高地,传递了接近上天神灵和营造公民对国家的情感,寄托和支撑着古希腊人的理想、精神。

这不能表明

A.希腊人勇于征服大自然B.希腊人的公民意识

C.远离诸神的人文主义D.公民的爱国主义情操

7.代议制民主的基本内容包括:

社会共同体是政治权力的最终;公共权力的使用应以社会共同体的同意为基础;由各等级或社会团体选派的代表组成的机构能够行使共同体的政治权力。

代议制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A.人民主权B.天赋人权

C.法律至上D.普选制度

8.鸦片战争以后,来华商船日益增多。

为了维修船舶,外商投资擅自设立船坞。

1845年,英商约翰•柯拜在广州黄埔开设柯拜船坞。

到60年代,英美商人在香港、广州、上海开设大小船坞近四十家。

据此可知

A.民族资产阶级已经产生B.列强对华已经开始资本输出

C.英国的造船业遍布全球D.英国已经顺利完成工业革命

9.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电动机也很快发明出来;内燃机的诞生及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A.科技是引向战争的根本原因B.世界科技中心呈现多元化

C.德国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D.德国的经济水平领先世界

10.1922年,俄共中央认为:

“集体农庄作为农村中最坚固的苏维埃细胞,在走上总的合作制轨道时可以发挥出积极的、显著的作用。

”材料表明,当时俄共中央希望

A.全面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加强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C.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D.加快苏俄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11.联合国安理会2016年2月4日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

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对话和政治方式解决问题的原则立场,同俄罗斯一道投了否决票。

中国表示愿根据有关原则立场,积极、建设性地参与磋商,同各方一道,为推动通过政治对话妥善解决叙利亚问题而作出努力。

中国的这一做法

A.表明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有关活动

B.反映了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表明中俄结盟来共同对抗西方国家

D.表明中国坚定不移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2.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一共经历了三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五四运动、延安整风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这三次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犹如一股强风,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带来了崭新的气象。

下列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识不正确的是

A.讨论解决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B.有利于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

C.实质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D.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

13.英国公投又一次把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欧洲。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

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两极格局下已呈现出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二、综合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风俗是指在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因素作用下,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爱好、礼仪,这是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历史现象,形成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材料一汉人自古十分重视发式与衣冠服饰。

《孝经》有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随意剃发,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强迫各族人民剃发易服。

……为了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许多人因此反抗满清,或者宁愿一死。

不仅原先准备降清的人立即改弦易辙,连已经归附的州县百姓也纷纷揭竿而起,树帜反清,由此引起的反抗以至于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几乎遍及全国。

满清对此进行了严厉的镇压。

清兵在南方的屠杀,多因剃发易服而起。

——摘自XX百科名片之《剃发易服》

材料二 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近代中国它显然又带有观念变革的意义。

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

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

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

——《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材料三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于1912年3月5日发出《临时政府公报》第29号,规定令到之日限20日,军民一律剪掉辫子。

此令发布后,大部分商民立即剪去了辫子。

有的在剪发大会中与数千人集体把辫子剪掉,有的却被手持剪刀的军警以强制方式剪去。

在1912年初,是否剪了辫子,成了革命与不革命的标志。

新政府也用强制手段来速成改朝换代的“剪辫令”。

最终在国民政府的推动下,促成了中国男性剪辫运动的高潮。

——《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廷强迫各族人民剃发易服的目的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人物主张“断发(剪辫)”的出发点有何不同。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近代男性剪辫运动。

15.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阅读以下组图,完成下列要求。

给上述图片拟定一个题目,然后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1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中期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大批小农失去土地。

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生计无着落,亡者过半,租庸调失去了征收的根据,国家财政随之发生危机。

当时,政府为了维持浩大的财政支出,只得把租庸调旧额分派到虽已穷困不堪,但尚未流亡的农民身上,名之曰:

“摊逃”。

这样一来,未逃亡的农民也只好逃亡,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仅不能解决财政问题,而且使得经济秩序更加混乱,政府的经济实力严重削弱。

材料二建中元年(780年),德宗采纳杨炎的建议,颁行两税法。

两税法规定:

(1)以大历十四年(779)全国税收额作为新税征收的标准额分摊于各州,以后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确定应纳税额。

(2)无论土著与外迁户,一律在现居地立籍纳税。

(3)废除租庸调及一切杂税,主要依据田地及户等、资产征税,即主要征收地税与户税,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但丁额保留不废。

(4)两税政府以钱计算税额,百姓则以实物折缴。

(5)商人据其收入,征税1/30。

(6)两税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以六月末为限,秋税以十一月末为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颁行两税法的紧迫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的作用。

17.【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今之计,政府所执之政策,应急倾注于社会方面,力为民众谋裕其生计,毋使不均。

并须速求教育之普及,使民众关于生计得有相当之智识,自由发展。

而先知先觉诸人,而将公平正确之国家社会主义著为书报,发为演说,介绍于我国民,使咸晓然于社会主义之真,非同于强盗土匪之掠夺。

盖必先求避去无意识之社会革命,使社会秩序不至于破坏。

——1919年4月28日张澜《答梁乔山先生书》

材料二1949年4月,张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他说:

“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有制度。

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

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1)概括材料一中张澜的观点。

(2)指出材料二中张澜思想主张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最不平静的半岛——朝鲜半岛,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易燃的地区之一。

一家日本媒体将朝鲜半岛比喻为“危险的大国竞技场”;而另一位专家说,大国权力政治的行使埋下了朝鲜问题的祸根,但同时也约束了这一祸根的恶化。

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

——《朝鲜半岛——高危之下60年》

材料二朝核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朝鲜自身以及美国等几个国家,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而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及公平的国际体系,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无疑都会促进朝核问题的解决。

——摘自XX文库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对中日两国分别有何影响。

(2)谈谈如何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

1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郭嵩焘致力于洋务,力主仿制西器、引进西学、废除科举与鼓励商办工业。

他是清朝政府正式派出的第一个驻英法公使。

郭嵩焘到英、法等国以后,不仅认识到西方文化也有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而且把“巴夫子”(柏拉图)、“亚夫子”(亚里士多德)等西哲与“孔夫子”、“孟夫子”等东哲相提并论,而且还特别推崇西方近代哲学与科学的发展。

当然,最为可贵的还是他在政体(国本)方面认识的进步。

他逐渐摆脱君权至上的束缚,不仅敢于考究西方民主政体,而且敢于肯定其优长之处。

他说:

“西洋的国政一概公之于民,而中国自秦汉以来二千余年的国政,却正好与此相反”。

他曾列席旁听英国下议院的辩论,也曾认真研究英国议会政治发展的历史,结果认识到,推原其立国之本末,所以持久而国势益张者,则在巴力门议政院(Parliament)有绍持国是之议,设买阿尔(Mayor,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愿之情。

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

迭盛迭衰,而立国千余年终以不败。

人才学问相继以起,而皆有以自效。

此其立国之本也。

郭嵩焘曾把使英途中见闻逐日详记,辑为一书,名为《使西纪程》,其中有称赞西洋政教修明、中国应采用其治国之道等语。

他将书寄回中国后,呈总理衙门刊刻,一时激起满朝士大夫公愤,要求将其撤职查办,结果此书被清廷申斥毁版,严禁流行。

——摘编自郭光东《“汉奸”郭嵩焘》

(1)根据材料概括郭嵩焘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张与一般洋务派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使西纪程》被禁止流传的原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第3题【答案】

第4题【答案】

第5题【答案】

第6题【答案】

第7题【答案】

第8题【答案】

第9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第11题【答案】

第12题【答案】

第13题【答案】

第14题【答案】

第15题【答案】

第16题【答案】

第17题【答案】

第18题【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