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与培肥结课论文ZHY_精品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5961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改良与培肥结课论文ZHY_精品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土壤改良与培肥结课论文ZHY_精品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土壤改良与培肥结课论文ZHY_精品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土壤改良与培肥结课论文ZHY_精品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土壤改良与培肥结课论文ZHY_精品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改良与培肥结课论文ZHY_精品文档.docx

《土壤改良与培肥结课论文ZHY_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改良与培肥结课论文ZHY_精品文档.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壤改良与培肥结课论文ZHY_精品文档.docx

土壤改良与培肥结课论文

盐碱地的改良技术

学生姓名:

张皓禹

院系名称:

 农学院资环系

班  级:

 一班

学号:

 2012512167

指导教师:

肖春花

盐碱地的改良技术

摘要:

盐碱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已经逐渐成为制约中国乃至世界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开发和改良盐碱地是当前解决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必行之路。

文章综合概述了盐碱地的改良技术,物理改良、水利改良、化学改良以及生物改良。

并对土壤盐碱地改良技术提出研究展望。

0引言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极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而人类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如气候变化,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等。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大量森林、草地、湿地被开垦为耕地,进行集约经营,破坏了原有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土地盐碱化。

而且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为满足人口增加对粮食生产的需求,人们大量不合理地利用耕地并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最终导致了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养分平衡失调,地力下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严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及产量提高;同时,在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肥料利用率低下的严重问题[1]。

土壤中肥料养分淋溶损失是养分利用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肥料养分的流失不仅使农业投入的成本增加,而且还对环境特别是本已短缺的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肥分损失,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及其增加作物产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2]。

盐碱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已经逐渐成为制约中国乃至世界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开发和改良盐碱地是当前解决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必行之路。

盐碱土是全球广泛分布的一种土壤类型。

土壤盐碱化过程会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过程以及动植物的生长[3-7]。

2010年我国盐碱地总面积超过3333万hm2,其中具有农业利用潜力的盐渍土面积约为1333万h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8]。

改造治理并合理开发利用这些盐碱地资源,是解决我国耕地资源锐减,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1盐碱地改良方法

根治盐碱化从而摆脱土壤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带来的危害,并非易事。

正因为如此,在治理盐碱地的过程中我国科技人员和广大群众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方法。

“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盐随水来,水散盐留”,就是人们在长期治理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土壤盐分运行受水分运行支配的基本规律。

国内盐碱地改良利用方法和技术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1)物理改良。

平整土地、深耕晒垡、及时松土、拾高地形、微区改土。

(2)水利改良。

灌排配套、蓄淡压盐、灌水洗盐、地下排盐。

(3)化学改良。

石膏、磷石膏、过磷酸钙、腐殖酸、泥炭、生物碳、醋渣等[9-11]。

(4)生物改良。

种植水稻、种植耐盐植物田菁等,使用微生物菌肥等。

这些改良技术和方法,既有古老的技术,如平整土地、深耕晒垡、及时松土、微区改土、灌水洗盐、种植水稻、种植耐盐植物田菁等;也有近代传统改良方法,如灌排配套、蓄淡压盐、灌水洗盐、地下排盐以及化学改良技术等;还有利用生物化学新技术所研制的新型土壤改良剂(如NPK增效剂)。

以及利用新型材料和先进施工技术所实施地下暗管排盐工程等。

近十几年来,随着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应用不断发展。

单一或复合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不断出现。

1.1物理改良

物理改良措施主要是对土层的整改,有平整地面、深耕晒垡、客土抬高地面、微区改土、整地等方法。

乎整地面应留一定坡度,以便灌水洗盐。

凡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结构不良的土地,在雨季到来之前要进行翻耕,疏松表土,增强透水性,阻断水盐上升[12]。

另外,在地表覆盖秸秆、稻草、树皮、地膜后,可明显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盐分在地表积聚。

同时,铺粗砂、炉灰渣、锯屑、碎树皮等隔盐层,然后填以客土,可有效地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

铺沙压碱是改良盐碱地的一种主要手段,沙掺人盐碱后,改变了土壤结构,促进了团粒结构形成,使土壤空隙度增大,通透性增强,盐碱土水盐运动规律发生改变。

在雨水的作用下,盐分从表层土淋溶到深层土中,由于团粒结构增强,保水、贮水能力增大,减少了蒸发,从而抑制深层的盐分向上运动,使表土层的碱化度降低,起到了压碱的作用[13]。

1.2水利改良

1.2.1暗管排盐技术。

地下暗管排盐是目前采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它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盐随水来,水散盐留”。

的原理,使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止次生盐渍化目的。

生产实践证明,暗管排水是防治土壤盐化的最有效措施。

1.2.2节水控盐技术。

1989~1991年,水利部牧区水科所为了控制呼市地区保护地黄瓜的病虫害,首次应用膜下滴灌技术进行灌溉,但是这项技术在当时未受到重视。

1996年膜下滴灌在新疆兵团应用以后,因其节水、抑盐、增产、省人力物力等优点,而在我国的新疆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从而引起广大科研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0年,我国新疆的膜下滴灌面积达到7733.3hm2,其中棉花膜下滴灌种植面积为7200hm2。

近年来,西安理工大学水资源研究所与新疆石河试验站合作,利用膜下滴灌来开发盐碱地[14]。

膜下滴灌技术的采用,打破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长期以来采用修建排水系统改良盐碱地的传统思路,避免了利用排水系统洗盐、压盐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膜下滴灌系统不需要修建排水系统而占用大量耕地,减少了土地浪费现象,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不存在坍塌问题,因此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减少了工程投资;不需要大的灌溉定额冲洗改良盐碱地,因而大大节省了水源;无排水问题,防止了环污染;而滴灌系统自动控制的可行性使得膜下滴灌操作方便,比其他灌溉方式更便于维修与管理[15]。

1.3化学改良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总孔隙度增加,土壤容重减小,田间持水量增大,土壤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和通气度都增加。

有机物土壤改良剂和无机物土壤改良剂,如麦糠-咖啡渣-锯屑-鸡粪复合改良剂、城市污水污泥和煤粉灰、沸石、膨润土等,施入土壤后,能够明显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增大土壤孔隙度,减小土壤容重,提高水分入渗速率,增加饱和导水率,保蓄水分,减少蒸发,有效提高降水利用效率[16]。

改良土壤化学性状,增加土壤抗水蚀能力[17]。

高分子聚合物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时,土壤水稳性团粒含量会有明显增加,土壤结构得到了改善,土壤抗水蚀能力增加,水土流失相应减少[18]。

提高土壤中离子交换率,改良盐碱地,缓冲pH值,吸附重金属。

改良剂如沸石、膨润土、蛭石、斑脱土施入土壤后,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的阳离子,土壤中原有的重金属有些被交换吸附,有些被固定,土壤中的氢离子也由于交换吸附降低了浓度。

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酶活性。

土壤中微生物对植物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微生物靠有机碳才能生长,所以施加有机碳土壤改良剂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提高酶活性[19];同时,抑制真菌类、细菌、放线菌活动,使土壤疾病传播大大减少。

提高土壤温度,用沥青乳剂作土壤改良剂可明显提高地温。

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无论是有机土壤改良剂还是无机土壤改良剂,由于它们本身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对作物生长十分有利[20]。

1.4生物改良

可以选用抗碱作物种植在盐碱地,如棉花、苜蓿、油葵、高粱、大豆、玉米、葡萄等抗碱作物品种,从而减轻盐碱危害,确保作物增产丰收。

也可以选种水稻,是中国改良并利用盐碱地的一个重要方法[21]。

在插秧之前先进行排水洗盐,在水稻的生长期淹灌以及大量排水换水,就可以冲洗和排走土壤中多余的盐分,能够较快地起到改良盐碱地的作用。

要想通过种植水稻来达到改良盐碱地的效果,就必须要有健全的灌排水利工程系统,从而保证按时按量的供水、排盐和控制地下水位。

在水旱轮作区,为了减轻淹灌对旱作区的不良影响。

必须在水稻田的周围很多排水沟,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

因此,在不适于旱作的广大地区推广种植水稻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既可以减少盐碱危害,改良盐碱化土地,又可以收获水稻,此方法值得大力推广[22]。

2盐碱土改良问题与展望

盐碱地的面积之广决定了盐碱地改良任务的艰巨性,虽然各种手段均可对盐碱地起到一定的改良作用,但是短期内很好地解决盐碱地问题还不可能,这有待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将生物改良的几种方法结合起来改良盐碱地,也可以将生物方法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结合起来。

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因地制宜地解决好盐碱地问题。

引用文献:

[1]陈义群,董元华.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生态环境,2008,17(3):

1282-1289.

[2]员学锋.聚丙烯酰胺减少土壤养分的淋溶损失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5):

929-934.

[3]TejadaM,GonzalezJL.Beetvinasseappliedtowheatunderdrylandconditionsaffectsoilpropeitiesandyield[J].EuropeanJournalofAgronomy,2005,23:

335-347.

[4]WichemJ,WichemF,JoergensenRG.Impactofsalinityonsoilmicrobialcommunitiesandthedecompositionofmaizeinacidicsoils[J].Geoderma,2006,137:

100-108.

[5]RietzDN,HaynesRJ.Effectsofirrigation–inducedsalinityandsodicityonsoilmicrobialactivity[J].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2003,35:

845-854.

[6]ZhangSJ,ChaoY,ZhangCL,etal.Earthwormsenhancedwinteroilseedrape(BrassicanapusL.)growthandnitrogenuptake[J].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2010,139:

463-468.

[7]王佳丽,黄贤金,钟太阳,等.盐碱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综述[J].地理学报,2011,66(5):

673-684

[8]顾军,顾卫,林叶彬,等.冬季覆海冰对台田盐渍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

(1):

176-179.

[9]王玉江,吴涛.磷石膏改良盐碱地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

7413-7414.

[10]杨永利.滨海重盐碱荒漠地区生态重建技术模式及效果的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D].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2004.

[11]张凌云,赵庚星,徐嗣英,等.滨海燕子图适宜土壤盐碱改良剂的筛选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3):

21-22,28.

[12]武继承,郑惠玲,史福刚,等.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5):

40-42.

[13]程文娟,潘洁,肖辉,等.咸水结冰灌溉结合改良剂对滨海盐土的改良作用[J].中国生态学报,2011,19(4):

778-782.

[14]朱友媳.棉田地下滴灌与膜下滴灌方式下土壤水盐动态变化研究[D].阿拉尔:

塔里木大学,2007.

[15]马丽.不同滴灌方式下土壤盐度对棉花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D].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2008.

[16]武继承,郑慧玲,史福刚,等.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小麦产量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