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8840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分析.docx

《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分析.docx

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学期论文

题目:

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分析

2011.5.29

 

目录

1.导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淮阴工学院战略环境分析

2.1宏观环境分析

2.1.1人口因素

2.1.2经济因素

2.1.3政策因素

2.1.4科技因素

2.2行业环境分析

2.2.1政府因素

2.2.2教育对象因素

2.2.3社会客户因素

2.2.4潜在竞争对手因素

2.2.5替代性组织因素

2.2.6竞争对手的因素

2.3经营环境分析

2.3.1区域经济状况

2.3.2生源供应状况

2.3.3人才供需状况

2.4资源与能力分析

2.4.1资源状况分析

2.4.2能力状况分析

2.4.3价值链分析

2.4.4核心竞争力分析

2.5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的综合分析

3.淮阴工学院竞争分析

3.1竞争形势分析

3.1.1竞争热点

3.1.2竞争强度

3.1.3相应对策

3.2竞争定位

3.2.1服务区域定位

3.2.2服务层次定位

3.2.3服务内容定位

3.2.4办学规模定位

3.3竞争对手分析

3.3.1竞争对手设定

3.3.2服务对手分析

4.淮阴工学院竞争方案设计

4.1战略使命与目标

4.1.1战略使命

4.1.2战略总目标

4.1.3战略阶段划分

4.1.4战略目标体系

4.2重点战略

4.2.1专业建设战略

4.2.2课程优化战略

4.2.3资源整合战略

4.3重大战略工程

4.3.1学科建设工程

4.3.2师资建设工程

4.4职能战略

4.4.1组织战略

4.4.2技术创新战略

4.4.3财务战略

4.5战略实施与控制

4.5.1竞争战略的推进战略

4.5.2战略实施的绩效评价

4.5.3竞争战略的动态控制

5.结论

 

参考文献

1.导言

1.1研究背景

淮阴工学院位于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江苏省淮安市。

自03年以来,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迎来了崭新的变化,校园占地面积已达2125亩、在校学生人数已达14000余人、专任教师850余人,其中高职称人员200多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三年来,承担市厅级以上课题127项,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12篇。

学校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教学仪器设备,有一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两个省级示范实验中心。

学校的发展已进入了快车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变化,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淮阴工学院如何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如何拥有更多的优质师资,如何争取更多的生源,如何应对行业及行业内部的挑战,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淮工人明白,面貌的变化、规模的扩大不等于内涵的深化、育人质量的提高。

建大楼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高校还需要大师,要有大学精神,培育和发展先进文化。

大楼体现的是气派,大师体现的是气势,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没有大学精神形成的软实力,高校就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就担当不起育人的社会职能。

通过几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学院领导认识到,恩来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淮安独特的教育资源,应该成为我们学校的育人之魂。

周恩来是全党楷模更是故乡人民的骄傲。

尤其以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矢志追求真理、立志报效祖国为核心的周恩来精神,更是作为恩来故乡的一所普通高等学校要办出自己的鲜明特色的政治优势。

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淮阴工学院需要把握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机遇、从容应付市场经济下的各种挑战,必须研究竞争规律、掌握竞争技巧,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

因此,我们团队选择了这样一个课题,分析我校——淮阴工学院的竞争环境,并为其制定竞争战略。

1.2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研究内容

1、淮阴工学院的战略环境分析

随着科教兴国的战略日益加剧高等教育的改革,高校教育正蓬勃发展,一所所高校也迎着这股热潮建立起来。

据教育部统计,2004年,全国共有国民教育系列的普通高等院校3782所,成人高等院校2913所。

远程网络教学院校62所。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除了社会资源、师资、生源等竞争之外,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也是学校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只有准确把握住高等教育市场的运作及其自身的特性,才有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竞争战略,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甚至脱颖而出。

因此,本次的团队研究我们将高等教育市场及高等教育市场特性的分析作为淮阴工学院竞争研究的基础。

2、淮阴工学院竞争分析

3、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方案

1.2.2研究方法

1.2.3技术路线

 

2.淮阴工学院战略环境分析

2.1宏观环境分析

淮阴工学院的宏观环境分析是主要用来评价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宏观因素对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的影响。

2.1.1人口因素

淮阴工学院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但以江苏省的为主。

下面的图表列出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反映了未来学龄人口的情况:

年龄构成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60岁以上

16.60%

70.41%

13.26%

相比2000年上升了2.93个百分点

此图表说明了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未来学龄人数在减少,相应的学校数量就会增多,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如今高考人数在逐年降低,毕业生选择高校的空间扩大,高校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为淮阴工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

2.1.2经济因素

经济的增长使得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增加。

经过调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与一个地区的GDP有很大的联系,如下图:

人均GDP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低于1000美元15%以下

1000——3000美元15%——50%

高于12000美元50%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淮安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9年克服了全球经济危机影响,GDP首次超千亿,达1121.8亿,同比增长14.2%,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财政总收入213.5亿元,增长25.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6.5亿元,增长3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0亿元,增长3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亿元,增长19.1%;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42亿元、贷款余额673亿元,分别增长34.3%、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分别增长11.7%和11.4%,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9项指标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这说明淮安的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

因此,淮阴工学院的毛入学率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而不断的提高。

2.1.3政策因素

国家的助学政策为许多贫困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帮助。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以帮助我国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和顺利完成学业。

国家支持学生的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政策,为淮阴工学院的统一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以便淮工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2.1.4科技因素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的浪潮波及了几乎每个行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远程教育得到迅猛发展。

老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查找资料,与老师同学进行信息的交流,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网络的应用为淮阴工学院开展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然而,网络教育突破了校园的限制,每个大学都可能利用现代网络,把自己的教育扩展到全国甚至全球的每个地方。

一流大学凭借他们的品牌和拥有著名教授的优势努力发展远程教育网,扩大校外教育规模,抢占了教育的生源市场。

显然,淮阴工学院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挑战。

2.2行业环境分析

淮阴工学院的战略除了受到宏观坏境的影响,还要受到高等教育这个行业中的竞争格局的影响。

借鉴波特的五力模型,我们认为淮阴工学院的战略制定也要受到教育对象,社会需求,替代性组织,竞争对手,潜在竞争者的因素的影响。

2.2.1教育对象因素

高校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之争,教育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高校办学质量。

淮阴工学院受教育者的数量在逐步增加,教育质量也在逐步提高,这更有利于淮阴工学院开拓市场,吸引人才。

如今高考人数在逐年下降,高等学校加速扩张,这两面的因素虽然使得高等教育供小于求的局面得到改善,但是高等学校的竞争同样更加激烈。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很多地方现已采用高考分数出来后填写志愿的方法,这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权,从而更有利于高校招生政策的开展。

淮阴工学院的招生也是如此。

2.2.2社会需求因素

淮阴工学院的社会需求体现在:

整个社会对毕业生的社会需求。

在2006年,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入学率达22%,与之相伴随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如今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其主要原因是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这表现在一些岗位“虚位以待”,而另外一些岗位却出现了人才饱和的现象。

为了保证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淮阴工学院的与其他高等院校的竞争愈演愈烈。

2.2.3替代性组织因素

替代性组织就是能够提供相同功能的组织。

对于淮阴工学院来说,替代性组织可以是淮阴师范学院,也可以是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学费相对低廉,办学形式更为灵活,专业更加贴近市场的特点,对淮工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大的压力。

2.2.4潜在竞争对手因素

从广义上将,所有的本科类大学都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的进入者。

这几年淮安的整个教育体系主要是内部结构的调整,暂时没有新的加入者的进入。

虽然目前的威胁不是很大,但从长远来看,在市场规律“无形之手”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潜在竞争对手正以兴办“民办高校”的形式进入高等教育行业,她们大多采用和国内的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

这对淮阴工学院来说,是个威胁的同时也是个机会。

2.2.5现有竞争对手的因素

当今在淮安能与淮阴工学院相比较的就是淮阴师范学院。

如今师范学院扩大招生,毕业生就业也抢占着市场,这样的扩招势力必然对淮阴工学院起着巨大的冲击。

同时淮阴师范学院正努力成为“淮安大学”,淮阴工学院努力成为“淮安理工大学”,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淮阴师范学院正朝着淮安市首席大学的地位进军,另淮阴工学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2.3淮阴工学院内部环境分析

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及战略选择不仅要分析组织的外部环境,还要对组织自身的资源,能力加以正确的估计。

对淮阴工学院内部环境的分析,就是为了掌握自身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最终实现淮阴工学院的战略目标。

2.3.1资源状况分析

淮阴工学院的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对有形资源的分析主要是侧重于淮阴工学院所拥有的实体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析,而对无形资源的分析主要侧重于学校的声誉分析。

一、实体资源

淮阴工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农学、理学类相结合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江苏省淮安市区,校园占地2125亩。

学校注重学科和专业建设,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现有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数字化制造技术省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和大学物理两个省级示范实验中心,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和生物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以及多门省级精品教材,馆藏图书113万册,各种中外文期刊1623种。

以上的资料足以说明淮阴工学院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设施在不断的改善。

二、人力资源

近几年,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学校新增教师也在逐

年增加,师资队伍质量不断提高,师资结构更加合理化。

三、无形资源

淮阴工学院的无形资源主要指它在长期发展过程建立起来的声誉。

,它由学

校的教学质量、市场地位、市场形象构成。

对于高校来说,无形资源主要是通过录取平均分与当地的录取分数线之间的差距,第一志愿录取率,新生报到率等指标来衡量。

而构成无形资源的因素包括学院的历史,学院的规模,生源的质量。

该学院距今已有40多年的办学历史,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有着良好的声誉。

2.3.2能力分析

组织的能力是执政和组织资源,是价值不断增值的能力。

就高校来说,主要包括财务能力,教学管理能力。

一、财务能力

主要包括组织的筹资能力,资金运用能力,偿债能力等。

现阶段该学院建立

了新校区,资金需求较大,这对该校的决策层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

二、教学管理能力

淮阴工学院注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激励教务管理人

员。

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

学校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全过程,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了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总结

不管是从外部环境还是从内部环境对淮阴工学院进行战略分析,总体上淮阴工学院还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威胁和挑战。

这就要求淮工趋利避害,对其自身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严密的战略措施,通过战略管理来保证组织的长期稳定的生存和发展。

3.淮阴工学院竞争分析

3.1竞争形势分析

3.1.1竞争热点

3.1.2竞争强度

3.1.3相应对策

3.2竞争定位

3.2.1服务区域定位

3.2.2服务层次定位

3.2.3服务内容定位

3.2.4办学规模定位

3.3竞争对手分析

3.3.1竞争对手设定

3.3.2服务对手分析

4.淮阴工学院竞争方案设计

4.1战略使命与目标

4.1.1战略使命

以人为本,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有能力的师生员工提供各种挑战和机遇。

把“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作为校训,激励学生更多的热情,将恩来精神贯穿办学育人的全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使学生满意、用人单位满意,社会满意。

4.1.2战略总目标

通过竞争战略的实施: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学习和弘扬恩来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努力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发展,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先进水平,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目标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4.1.3战略阶段划分

战略展望:

30年

远期:

15—20年

中期:

5—8年

近期:

2—3年

4.1.4战略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是跟踪组织业绩和进度的标尺,建立目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将组织的战略使命和总体战略目标转换成明确而具体的业绩目标,从而使得组织的发展有一个可以测量的标准。

由于欢饮工学院的竞争战略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是一个属于高等教育系统和社会大系统的竞争系统,所以,把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目标体系分为外部目标和内部目标两部分。

1.外部目标

①社会责任目标

淮阴工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农学、理学类相结合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学校首次党代会和“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紧紧围绕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将淮阴工学院的社会责任目标定为:

面向社会需求办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深入推进质量工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②政府关系目标

政府部门与淮阴工学院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淮阴工学院以非营利组织的身份支持政府机构的管理运作,省、市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工学院实施管理和指导,我们将淮阴工学院的政府关系目标定为:

服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指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力量去赢得政府对学校政策的扶持和办学经费的支持。

③公众关系目标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公众的支持,公众对组织的满意程度和社会知名度是一个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把淮阴工学院的公众关系目标定为:

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将淮阴工学院办成受教育者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和社会公众满意的高等院校。

2.内部目标

①学科建设战略目标

根据社会需要和国内外学科发展的趋势,遵循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规律,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为基础,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优化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主线,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改革。

②专业建设战略目标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发展与社会实际需要相适应的各类专业,实现各类专业协调发展。

③课程建设战略目标

建立课程管理体系,针对学生个性、兴趣和特长的差异,根据社会对各类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实际需要,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最大限度的满足教育对象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④资源配置战略目标

建立资源配置管理体系,按照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思路,对全校的资源实施科学管理,增强学校的整体办学的实力。

⑤师资建设战略目标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吸收高水平人才,鼓励教师的通过学习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和展业技术职称。

⑥组织建设战略目标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向导,以强化学校经营管理为重点,以有利于竞争战略管理原则,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职责明确,运行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⑦技术革新战略目标

以科学创新为目标,促进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领域的广泛运用,逐步实现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

⑧财务管理战略目标

服从政府的管理,处理好与政府间的管理,争取更多的财政拨款。

加强财务管理,实现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

4.2重点战略

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管理中的重点战略主要有专业建设战略、课程优化战略、资源整合战略等所组成。

4.2.1专业建设战略

淮阴工学院专业建设的迫切任务,就是要抓住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需求总量增长的机会,针对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之间的矛盾,根据人才市场对各类人才的实际需求,淮阴工学院结合学校内部资源和能力的现实可能,加快学校专业学科的建设,提高特色专业建设同时对其他专业积极引导,所以我们把专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定为:

实现专业门类多元化和实现培养目标集聚化。

4.2.2课程优化战略

为满足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满意,根据学生个性、兴趣和特长的差异对课程进行最优化,建立以方向为特色的新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设置的方向化。

同时根据人才市场对高校生质量的要求,对各专业的课程进行精心设计,逐步实现课程设置市场化。

4.2.3资源整合战略

淮阴工学院已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新增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8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新加坡创新计算机学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办学,达到了资源一体化。

同时设有人事处、财务处、设备处、教务处、科技处、后勤服务总公司等部门负责内部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4.3重大战略工程

淮阴工学院创建理工大学要凝心聚力,办好四件大事。

一是学校整体及31个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二是有7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44个观测点及特色项目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三是有1580亩土地、38万m2建筑、总投资6.5个亿的新校区建设,四是有2万名学生规模、高水平学校、淮安理工大学的创建(主要是创造条件,办学水平、办学层次上台阶,并做好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这四件大事也可概括为“两评两建”,即学士学位评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建新校区,建理工大学。

4.3.1学科建设工程

学科是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关键平台。

学科的建设要满足受教育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满意。

加大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工等重点学科的建设,同时也重视其他学科,加大其他学科的建设,形成以工为主、多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能够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人才的需求。

4.3.2师资建设工程

“古之学者必有师”,每个学者都需要有老师传授知识,人力资源是高校最重要的资源。

通过师资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稳定骨干教师队伍,造就拔尖人才,培养若干名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4.4职能战略

4.4.1组织战略

组织体制是否合理回不直接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淮阴工学院组织结构分明,分为党委和院行政两大部分。

党委有组织部、宣传部、共青团淮阴工学院委员会等多个部门和委员会组成;院行政有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审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等多个部门协调组成,建立了一个健全各级的管理机构。

4.4.2技术创新战略

科学技术是异地生产力,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近年,淮阴工学院科技创新成果和创新平台不断涌现。

2010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数量创学校最好成绩,科技项目外来到账经费总额突破1000万元,在未来的几年里,淮阴工学院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含量。

4.4.3财务战略

学校建设需要资金,这就要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强化财务资源管理,实现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能达到财务资源长期、协调、均衡、合理的发展,确保财务资源满足竞争战略顺利实施的需要。

4.5战略实施与控制

在实践中更注重的是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战略的实施与控制又分为:

竞争战略的推进战略、战略实施的绩效评价以及竞争战略的动态控制。

4.5.1竞争战略的推进战略

竞争战略目标要具体和明确,同时淮阴工学院还应该让每个淮工学子有了解和知道战略控制的理论。

战略控制理念在全校师生心目中的内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战略控制的实施效果,进而影响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

4.5.2战略实施的绩效评价

淮阴工学院竞争战略实施绩效的监控点主要是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资源配置、师资建设等多方面。

通过实施绩效评价来衡量战略实施与战略目标之间的吻合程度,实施绩效评价时既要定性也要定量。

4.5.3竞争战略的动态控制

为了促进竞争战略的有效实施,淮阴工学院应当建立战略控制组织系统,战略控制组织是战略控制的谋划者和实施者,组织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战略控制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同时使得战略组织、战略对象、战略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实现对战略实施的有效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