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docx
《淮阴工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阴工学院.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淮阴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作者:
孙龙壁学号:
1062202317
系(院):
设计艺术学院
专业:
艺术设计
题目:
淮安市柳树湾生态园综合服务站
方案设计
指导者:
吴建勇讲师
评阅者:
贺晓娟讲师
2009年6月
目录
1设计环境分析…………………………………………………………………………1
1.1“水”与淮安…………………………………………………………………………1
1.2关于柳树湾……………………………………………………………………………1
2场地的选取及基本空间条件分析……………………………………………………2
3建筑造型风格的确立……………………………………………………………………2
4设计目的…………………………………………………………………………………3
5方案概述……………………………………………………………………………………3
5.1创意与寓意……………………………………………………………………………3
5.2主体建筑部分…………………………………………………………………………4
5.3周边环境部分…………………………………………………………………………4
5.4空间辅助装置和部分软饰………………………………………………………………5
6创新与不足…………………………………………………………………………………5
结论………………………………………………………………………………………6
致谢………………………………………………………………………………………7
1设计环境分析
1.1“水”与淮安
淮安是苏北地区、大运河畔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国家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夏商周时期这里已有相当程度的开发,“交通灌溉之利甲于全国”。
至明清,更因漕运之利而成为全国重镇。
清中叶淮安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两淮城市中“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素有“九省通衙”之誉,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
淮安历史上的高度辉煌至今为淮安人民津津乐道,并成为城市自豪感的构成因素之一。
淮安地区河网密闭,大型水道纵横交错,淮河、大运河、古黄河、洪泽湖等等这些与中国经济、文化历史发展密切关联的“水”在淮安相安而卧。
大运河、里运河、古黄河、盐河等四河穿城更构筑了今日淮安城市空间格局的整体特色,同时也赋予了这座城市很多细腻的空间机理。
品读淮安的城市发展历史,则不难发现,这是一座因水而兴、却又常患于水的城市。
“水”赋予了这座城市丰饶,也数次带来灾难。
这样的往复境遇几乎贯穿了整个淮安建国前的历史。
水的“利”与“害”演绎着自然的辩证法则,并催生了淮安柔韧、广爱、友善的人文性格。
在丰富的淮安文化遗产中,也许不难捕获很多可以在现代设计中演绎的元素,但是相对于这座城市,很难有一种元素能比“水”更富于信息的包容性、更能综合体现这座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和发展关联。
1.2关于柳树湾
柳树湾生态园地处淮安西城区(属清河区管辖),占地面积约2300亩,这里原是古黄河畔的一个半垦半野之所。
虽为“柳树湾”,但柳树的面积仅限于古黄河漫水滩中的一段(水杉、槐树、意杨、各类果木要远比柳树更多)。
经过多年的经营,柳树湾已成为以观光农业、生态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休闲场所。
随着城市的发展,柳树湾正被繁华包围,其作为城市共享资产的价值更加凸显。
而动物园的迁入及其它城市公共设施在其周边布局规划的确立,使这里作为城市户外休闲的吸纳功能正在越来越强。
但是,整个柳树湾的服务设施却相对落后,人在园区中游历、休闲时会有很多不便,因而在此规划一座“综合服务站”,已在情理之中。
2场地的选取及基本空间条件分析
柳树湾可用于建设大型服务设施的建筑场地较多,但从“中心服务”的功能角度讲似乎较佳的场地只有两处:
一是入口处,另一个则是古黄河边中间段(现辟建有一座中心广场)。
经过多方面的比对,本方案场地选择了后者(广场西侧)。
所选场地为一个近似长方形,面宽(东北-西南走向)约164米,进深(东南-西北走线)约88-76米(其中东头88米、西端处76米),场地分为三部分局部地貌:
一、平整场地部分,进深约52米;二、古黄河南岸护坡部分,水平投影平均约30米,其中南坡面地形缓缓升起,坡长约10米,坡顶处与平整场地最大垂直高差约3米(平均高差约2.8米)、与古黄河洪水线垂直高差约5米;三、护坡坡顶部分,相对平整面的宽度约15米。
北坡面较陡,坡下便是古黄河,在此处岸边是漫水滩。
场地中,平整部分除零星树木外基本为草皮覆盖,坡顶及北坡树木较多(多为槐树和意杨);漫水滩中多柳树、水杉、芦苇。
选择这块场地主要是因为这里地处柳树湾最深处的中心区域,是柳树湾“T”字形主干道路的交汇点,对整个空间的功能辐射作用十分明显。
当然除了功能上的考虑,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这里紧邻古黄河。
古黄河是明代黄河夺淮入海时留下的记忆,黄河夺淮入海时曾给这里带来巨大灾害,但同时也带来肥沃的土壤。
作为穿越城区的4条干河中的唯一条自然原生性河流,古黄河与淮安城市的关系浓缩着这座城市与水的生存关联以及人与自然的辩证情感。
3建筑造型风格的确立
如果把柳树湾比作整个淮安市的“大客厅”,那么其中的服务站则好比客厅中的核心。
因此这座服务站在承载柳树湾的功能需要的同时,还应着眼于整个淮安城市的“整体”立场。
在这样一个有着历史文化语境和相对自然属性的场所里建设一个目标体,其风格的确立并非易事。
因为,尽管相容于城市的文化背景和场地的自然条件无可厚非,但落实到具体的造型风格中,则很难在传统或现代、自然或人为的取向中抉择:
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筑是应该传统古朴还是彰显时代特征;是应该隐没于周边环境,还是与环境辩证关联?
如果在传统中谋求风格和立意则很容易把这座服务站的“城市性”做小,如果完全追求自然的野趣则又容易把空间的文化性做失,如果站在时代的立场,则又很可能遭到来自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的挑战。
体现文化传统、与自然和谐相生,在空间设计中究竟如何处置,恐怕需要的是不断探索,而无定理般的遵从。
值此,笔者不禁联想到很多在造型上具有争议性的案例,比如国家大剧院、新卫城博物馆(雅典)等等。
用“传统”传承传统、用“自然”呼应自然,也许天经地义,但是“现代”的空间视觉未被就与传统的内质、自然的天成格格不入。
因为,与环境的统一可以是协从性的,也可以是对比性的;可以是形式上的,也可以是意向上的。
用现代的技术和审美去探寻传统的气质、用对比的视觉去解读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也许会遭到质疑,但对于学习者并非无益。
此外,现代的人做现代的设计也许同样无可厚非。
“破界而融”会有很多挑战,但对于学习者的价值或许就在其中。
4设计目的
本次设计意图借用空间语言诠释对水与淮安城市发展关系的解读、诉求个人对自然环境与人的辩证关系的理解,表达:
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现代、面向未来的设计主张。
同时借此,锻炼自己用空间语言来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5方案概述
5.1创意与寓意
方案的创意灵感来自于“水”,“水”既是淮安城市发展信息中的核心要素,也是实际场地环境中的重要条件(古黄河)。
整个建筑形态像凝固的“水”,蜿蜒起伏于地面,建筑与地形可以最大限度的关联:
“水”由古黄河中“升起”,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由大地流向古黄河,建筑在陆地部分也最终化作一池池水,营造出一种生于场地又消融于环境的空间视觉,并从意向上传达空间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的统一。
借此寓意淮安城市文化流传不息、与时俱进。
方案力图营造一种充满流动性和形态有机生成、充满变化的视觉和行动体验,借此隐喻“水”所带来的“美好”,当然人行进于“水体”之中,亦会感受到些许空间的压力,如此设计旨在提醒人们要多一份对自然的敬畏。
而两者结合起来则象征着水与淮安城市发展的历史关联。
5.2主体建筑部分
主体建筑形似两股交叉在一起的“水流”,以柔和的曲线辅以少量直线进行形态塑造。
多处三向性的曲面及曲度空间不仅加强了“水体”的感官性,而且也使整个建筑更加轻盈、流畅。
整个建筑室内有两个总体层面:
其中一层空间地面因为不同区域不同深度的下沉而富于起伏变化。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整个建筑内部形态与外形有机关联,以强化整个建筑的“水流”感。
入口大厅是整个建筑的内部交通枢纽(其东北向为整个建筑的主入口),设计时尽量在削弱这里与室外的分界感。
这部分空间尽管覆盖于屋顶之下,但是设计时引入了传统建筑中门厅及过厅的处理技巧,目的是加强其与外部环境的交融性,以尽量削弱其“室内”的空间感受。
建筑东南角室内下沉部分,是建筑室内部分的概念诉求核心。
该空间大部分位于水池之下,屋顶(即池底)设计了用以营造“开裂”效果的玻璃天窗,光线透过水池,穿过这些玻璃进入室内,营造出充满变幻的光影,这些“裂缝”在顶棚最终汇集成一个大的“口’,此处下方设置了一个室内景观装置(一个浅水池中置放了一棵枯树)。
人在此领略视觉美奂时,亦可感受到来自顶面的(水体)心理压力,同时可以产生无限的遐想。
5.3周边环境部分
为强化建筑与环境的相容性,周边环境的设计延续了建筑的形态,从建筑主体延伸出来的部分,或变成通往不同方向的道路,或变成一汪汪池水。
所有室外建造性设施(包括道路、水池、墙门、路牙、座椅、维护体等等)在设计时均试图让其在形态上相邻物体有机关联,比如道路局部曲缓提升演变成休憩座椅、文化墙等等。
其中,建筑中在局部顶面和多处立面采用了有色(蓝色)玻璃,这些玻璃在加强空间的通透性和“水”的意向传达时,则可倒影周边环境。
而建筑消失于地面部分则延续了建筑的曲线和该处顶面玻璃形态设计(这些水池同样也可倒影周边的环境)。
水池均比较浅,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观赏性水池,设计漫水深度45厘米,池中设有景观装置(水墨“结晶体”),池内可以养一些观赏鱼;另一类是兼顾观赏性的嬉水池,设计漫水深度为10厘米,池内设想有漫雾喷泉,人可赤足进入池内嬉耍。
在西侧戏水区西面的人工池和道路相结合,道路的一部分和建筑这一大的“水体”相结合,打破了规整的道路形式,使之在平面构成上更显丰富。
5.4空间辅助装置和部分软饰
该部分的设计主要是用以强化空间的文化意境,其中实验性的利用了水墨的元素,比如,入口穹窿上及多处室内交通节点处墙面的水墨修饰,室外水池及部分室内景观中“结晶体”装置上的“水墨”、地下一层空间墙面上的通体“水墨”。
此外,整个方案中还引入了一些在淮安历史建筑中提取的元素和空间处理手法,比如立于路边的门墙、室内主要通道旁的楼空墙面纹样。
在添加性景观植物的选择上,则用了极具文化品读性的竹子(本地区历史上就有种植)和江淮地区常见的植物比如芦苇、香蒲等。
6创新与不足
方案用现代人的立场来思考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城市属性”,并尝试着用有机的形态来推敲和验证建筑空间与场地环境生成关联、打破建筑“内、外”界限的设计方法。
同时以“城市客厅”定位空间的公共属性。
表达了笔者对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为的浅显思考。
由于学识和能力所限,方案在进行概念造型设计时,有很多放不开和顾及不足的地方,比如,在构思过程曾有相当一段时间徘徊于纯主题性概念造型表达和实用功能设计两个方向之间,亦曾贪图将二者统筹设计,结果既浪费了很多时间,亦影响到“概念”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探新。
另外,在传统元素的提取和演绎方面亦走过很多弯路,同时也暴露出自己在这方面能力上的欠缺。
结论
城市公共场所不仅要满足共享性,还要有其专属性。
这种专属性根植于客观的城市历史和自然条件。
很多现代建筑的过失并不于其强调现代技术和追求功能,而是除此之外,无视了建筑对城市专属性的尊重和体现。
体现城市专属性的设计方法并不确立,你可以用来至这座城市既有或特有的具象语言来体现,也可以通过从众多信息的内在关联中萃取、演化而获得。
城市在传统发展时期之所以保持相互间的属性,多数不是那时的人有此意愿,而是客观的生存环境直接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今天“人”已变得的很强大,以致自然环境对“建筑行为”的制约性不断削弱,今天的城市空间生成要想保持其城市的专属性,更多的需要依赖人的直觉与自律。
我们生活在一个走向现代、走向文化母体自知和复兴、环境意识觉醒的时代,也许每一个个体都可以义无反顾的走向现代,但是整体上却不能无视文化发展的历史轴线和生存环境的未来演化。
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最深的体会是:
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用心是成功的基础。
一步一个脚印才会使自己不断的成长,而成长又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相信这次设计经历将是我以后学习、工作、生活的宝贵财富。
当然,由于能力所限,本次设计不免有很多不足之处,这虽是一种遗憾,但也使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这将是我下一阶段要为之努力的目标。
致谢
随着毕业设计的完成,大学四年也即将画上句号。
值此,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指导老师吴建勇先生,从开始选题到作品的完成,吴老师付出了巨大心血,而除却专业上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生活中吴老师同样给予我们很多的帮助。
当然我亦不会忘记四年来所有教过我课的老师,是你们的传道授业,让我对专业的认识一点点清晰起来,并为最终的毕业设计打下了基础,在此,向各位老师真诚的说一声:
“谢谢!
”。
此外,我还要感谢艺术106级同学和工作室中的所有成员,与子同窗,人生之幸!
最后我要向我亲爱的爸爸、妈妈说一声:
“养儿23载,该是你们享福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