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0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师备选题库.docx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0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师备选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0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师备选题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10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师备选题库
教师备选题库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郝立斯
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或表现方式。
文化大体上存在着精神形态(如观念等),实物形态(如器物等),以及实践形态(如生活方式、精神生产、文化产业等)。
剥开文化的外壳,我们会发现,深藏其内并持久发生重要作用的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并渗透在文化的各种形态中。
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
虽然不能把所有文化都归结为价值观念,但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以至于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是指特定的价值观念。
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孟老庄之学之所以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把国家政治价值理念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并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时代文化的最重要特征。
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制度和实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出现过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至今为人们所重视。
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机器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消除了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既催生了“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培育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都带有民族和时代的印记。
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中国特色社会实践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伴随着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运而生。
当代中国价值观表达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
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观念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经济成功的当代中国,需要继续整合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优秀思想资源,弘扬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相和谐的价值理念。
在全球化趋势继续扩展、各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日益传播的情势下,我们更应大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既使之普及于国民,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2月19日,有删节)
1.下列对于“价值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价值观深藏在文化存在的形态和表现方式中,并能够持久发生重要的作用。
B.价值观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反映了所有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
C.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的最重要特征。
D.价值观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是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依据文章第二段的开头“价值观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可知选项B的表述以偏概全,价值观是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不是“所有”。
【答案】 B
2.关于“价值观”与“文化”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价值观念就是指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并得到认同。
B.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必然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民族的诉求与时代的局限性都制约着价值观念的形成。
C.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因此要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
D.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够散发着恒久的魅力,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价值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同。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原文第二段中“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特定的价值观念”由此可见不能把“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中重要”等同,他们指的是“特定的价值观”。
B项,依据文章第三段“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由此选项中“必然”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往往”。
D项,依据文章第二段“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可知,原因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而不是“这些价值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同。
”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根据约瑟夫·奈对价值观的理念,国家政治价值理念是一种软实力,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文化力量。
B.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曾出现过的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也带有时代的印记。
C.文化的本质是实践,因此离开实践就产生不了真正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也不例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
D.要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为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是中国价值观的唯一表达。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选项D无中生有,相应内容在文章的第四段,选项中说“唯一表达”在文中没有根据。
【答案】 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中东部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日趋严重,雾霾天气及其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
雾是一种低能见度天气现象,雾的形成过程就是水汽达到并超过饱和状态产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
霾也是一种低能见度天气现象。
霾现象的本质就是气溶胶【注】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污染。
通常情况下,自然界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直径在10微米以下,肉眼不能分辨,因此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而在特定的大气条件下(如微风、逆温等稳定大气状态下),如果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过多的污染物质,使空气中的气溶胶不断在某一区域聚集致使其浓度过大,产生可见的光散射作用,人们就能感觉到大气混浊、视野模糊。
当其严重到一定程度,即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时,就形成霾。
因此,霾的形成需要较为稳定的大气条件和较高的气溶胶浓度。
从雾和霾的定义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天气现象,其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条件也显著不同。
从物理上讲,雾是液滴,霾是气溶胶,二者的物理状态不同。
雾的厚度一般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两百米。
雾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
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
霾与雾不一样,它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
由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雾和霾有时也可以相互转变。
当雾中溶解的颗粒物较多时,如果遇到天气条件变化如气温升高导致液滴中的水分蒸发,则雾消散,但若风力较小,较多的气溶胶存在仍可能使能见度低于10千米,此时转变为霾。
反之,如果相对湿度上升到超过饱和,霾中的气溶胶则可能吸湿转变为液滴,霾就转变为雾。
雾向霾的转变一般发生在日出后,此时气温升高,相对湿度下降;霾向雾的转变多发生在凌晨,由于气温下降而造成相对湿度上升。
雾和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视程影响,雾、霾天气出现时,水平能见度和垂直能见度都较差,容易对交通产生影响,包括地面交通、航运及飞机低空飞行;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如使人感觉压抑。
二是健康影响,雾和霾的健康影响主要来源于它们含有的有害物质,会诱发或加重疾病。
(有删改)
【注】 气溶胶:
大量十分细小的固体或液体粒子,均匀地分布在气体(常为空气)里构成的稳定混合物。
4.下列关于“霾”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霾可以由雾转变而来,气温高风力小时,雾就可能变成霾。
B.霾能使人视野模糊,但人无法直接看到形成霾的细微颗粒物。
C.霾的形成一般发生在日出后,此时气温升高,相对湿度下降。
D.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并不一定就是霾。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见原文第四段,应该是“雾向霾的转变一般发生在日出后”。
【答案】 C
5.关于雾霾天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雾霾危害越来越严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B.雾和霾有时也可以相互转变,霾其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雾。
C.雾和霾很相似,但从定义上看却是毫不相关的两种天气现象。
D.雾和霾会对交通和人类健康产生影响,是有害的天气现象。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见原文第三段中“从雾和霾的定义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天气现象”,可知B错误。
【答案】 B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雾在形成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水汽,人在雾中会有潮湿的感觉。
B.霾离不开细微的悬浮颗粒,形成时空气中水汽不起关键作用。
C.霾的厚度比雾要大,且霾边界不明显,呈黄色或橙灰色。
D.雾散射波长较短的光比较多,因而雾看起来呈白色或青白色。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见原文第三段中“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可知D项错误。
【答案】 D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重建良善社会,得靠底层平民
杭州司机吴斌在驾驶大客车的过程中不幸被飞来的铁块砸中,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停稳客车救了一车人的性命,自己却不治身亡。
“最美司机”和前不久媒体报道的因救孩子而断腿的“最美女教师”等平民中的伟大人物,让我们在反思这个社会的冷漠和不信任的时候,觉得应该将重建良善社会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底层。
诚然,今天的世界,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与人的纽带弱化,社会缺乏互信,这已成为世界通病。
有人认为,权力与市场,严重腐蚀了今天的中国社会。
笔者以为,我们中国底层普通市民之中,仍然存在传统的美德、责任与信赖的基础。
上述事实也说明,中国社会底层存在广泛而深厚的良善社会基础。
有人将良善社会重建的重任寄予我们的知识阶层,笔者不敢苟同。
北大教授钱理群直言,现行中国教育制度培养出一大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批判的是某些知识分子向权力奴颜婢膝的现状。
这些年,教育制度过分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人格成长。
钱教授这番话不能不让我们追问,在中国,如何恢复独立人格的价值、社会彼此信任这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
数千年来,中国能屡遭入侵而不亡,这有赖士大夫阶级对中国主流价值的捍卫、传承。
具有高度历史责任感的中国知识阶层引领了近代历次革命。
当年的知识阶层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独立人格。
现代国家建立之后,知识阶层容易成为权力附庸、市场奴仆。
国立大学成为培养知识权贵的基地。
明治维新之后,东京大学成为培养官僚的学府。
对此,一个来自地方的政治家创办了早稻田大学,他认为日本不能成为官的天下,应该成为民的天下。
他决定在这个大学要培养两类人:
一类是新闻记者,另一类是全国的村长。
因为他认为,权力不能没有监督,国家不能没有基础。
今天中国面临一个重建良善社会的任务,我们应把希望寄托于普通公众,把更多的精力、热情投放在基层。
我们重塑中国地方,应该从中国的传统之中汲取养分,培养公共精神。
在这个方面现代社会资本理论值得参考。
什么是社会资本?
美国政治社会学家罗伯特·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如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及社会网络。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人们的互利协调、合作。
他认为,社会资本其实就是一种道德资源。
一个有效的政府,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一个很低的犯罪率,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社会的普遍信任、合作与广泛参与。
怎样恢复、重建现代社会的社会资本?
答案是推动民众发扬真诚合作的公共精神。
迄今为止,中国改革取得的成就,是汲取了各个地方发展的经验。
今天我们面临新一轮更大更艰巨的改革,这场改革需要建立在一个全新的社会基础之上。
我们如果要发挥地方活力,必须在基层培养类似吴斌这种具有公共精神的市民。
一个人具有公共精神,则意味着他并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人,而是把自己认同于一个与他者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整体,以维护和实现共同的利益、价值和秩序。
只有这样的人多起来,那么这时候才能再度回归合作、互信、互助的社会。
(节选自《环球时报》)
7.下列有关“社会资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罗伯特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如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及社会网络。
B.社会资本的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与社会网络等因素共同促进人们的互利合作。
C.社会资本就是一个有效的政府,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一个很低的犯罪率。
D.本文作者认为,恢复和重建现代社会的社会资本必须要推动民众发扬真诚合作的公共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原文说的是“一个有效的政府,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一个很低的犯罪率,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社会的普遍信任、合作与广泛参与”,而C项说“社会资本就是一个有效的政府,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一个很低的犯罪率。
”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是中性概念,故该项的表述与文意不符。
A、B、D都可从文章第七段中找到依据。
【答案】 C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最美司机”吴斌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典型事例充分说明重建良善社会的希望应该寄托在中国底层。
B.知识阶层之所以不能承担重建良善社会的重任,是因为知识分子缺乏责任感,并习惯于向权力奴颜婢膝。
C.只有具有公共精神的人多起来,这个社会才有希望,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回归合作、互信、互助的社会。
D.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成绩,是因为汲取了各个地方发展的经验。
重建良善社会,需要有全新的社会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习惯于向权力奴颜婢膝”错,原文说的是“他批判的是某些知识分子向权力奴颜婢膝的现状”。
根据文章第一段内容可知A项符合原文意思;根据文章最后两行的内容可知C项符合原文意思;根据最后一段前两行的内容可知D项符合原文的意思。
【答案】 B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大教授钱理群认为,现行中国教育制度忽视人格成长,培养出一大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B.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独立人格,捍卫和传承了中国的主流价值。
C.早稻田大学的创办者希望能为日本培育出权力监督的火种和基层行政人员,以便制约官僚、权贵。
D.一个具有公共精神的人,往往把个人置于整体中,维护和实现共同的利益、价值和秩序。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原文说的是“当年的知识阶层”,并非中国知识分子阶层。
根据文章第三段前两行内容可知A项符合原文意思;根据第五段第三、四、五行的内容可知C项符合原文意思;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第三、四、五行的内容可知D项符合原文意思。
【答案】 B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中国古地图
冯博 蹇菀林
在古代,先民们在器皿或岩石上绘制质朴的图画,以此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些简单、粗糙的图画承载着延续文明的使命,部分图画演变成了文字,而另一些表示一个区域地理信息的图画则成为地图。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具有独特的文化发展脉络,地图的发展亦是如此。
由于年代久远,传世的早期古地图已是凤毛麟角,且完整度极低,不过人们通过古籍的记载,还是可以去发现一些早期地图的印记。
相传大禹铸九鼎,将各地山川与物产铸于其上,作为拥有九州之象征。
《左传·宣公三年》便记载了楚庄王“问鼎”之事,可见地图对于当时中国政治活动象征意义重大。
到了战国时期,《管子》中已专门设立地图篇,将军事活动与地图的使用充分结合,阐述了如何利用地图进行军事行动,如何利用地形指挥军队攻守,充分体现了地图在中国古代军事上的重要作用。
然而这些记录下祖先智慧的珍贵地图已经消散在历史尘埃之中,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古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努力追根溯源。
由这些简略的地图可知,战国之前的地图为中国地图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基础。
文字的描述即便详尽,终究无法展现出地图的形象,古地图的出土和发现让我们可以亲眼见证其发展的真实轨迹。
《兆域图》1983年出土于河北省,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距今约2400年)的地图,早于古罗马帝国最早的地图600年。
《兆域图》是战国时期中山国贵族墓穴的设计图,但它已具备了地图的特征。
《兆域图》也是我国最早采用比例尺绘制方法的地图,它的发现将中国缩尺制图的历史大大提前,是中国地图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
1986年出土于甘肃的《放马滩地图》则体现了现代意义上地图的要求和标准。
地图线条清晰,用墨线绘制于四块松木板的两面,是对当时地区水系的一个总体描述。
符号的出现突显出这张地图的珍贵价值,地形、水系、居民点、交通线等地理要素均使用地图符号标出,这不但丰富了地图的内容和可读性,也代表着中国古地图绘制方式的一大进步。
随着地图测量技术和绘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地图的学术理论体系也逐步形成。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西晋时期的学者裴秀,以及其提出的“制图六体”理论。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裴秀绘制出了目前所知的中国第一部历史地图集——《禹贡地域图》。
但随着西晋灭亡,地图集因分裂、战乱而流失。
万幸的是,“制图六体”等制图理论却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地图绘制的标准。
与“制图六体”同时代出现的“计里画方”制图法同样出自于裴秀。
他通过缩编《天下大图》,完成了《地形方丈图》。
“计里画方”是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的一种方法。
绘图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中边长代表实地里数——相当于现代地形图上的方里网格,然后按方格绘制地图内容。
在藏于西安碑林的宋代石刻《禹迹图》上,“计里画方”的制图技术清晰可见。
图上有“计里画方”的格网形式和“每方折地百里”的详细记注。
《禹迹图》的轮廓已经与今天所绘制的现代地图十分相近。
受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的影响,以及“计里画方”方法广泛运用的促进,中国地图绘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0.下列关于“中国古地图”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地图起源于古代先民在器皿或岩石上绘制的粗糙但承载延续文明使命的表达先民内心世界的图画。
B.中国古地图的发展虽有独特的脉络方向,但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在当今还能看到的地图特别少,也不完整。
C.虽然一些中国古地图已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我们可以通过古籍的记载发现一些早期古地图的印记等。
D.探寻中国古地图的发展脉络时不能忽略了裴秀,他提出了“制图六体”理论、“计里画方”制图法等,并且编制有地图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项,流传下来很少且完整度较低的是中国早期古地图,不是所有的中国古地图。
【答案】 B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相传大禹铸九鼎,把各地山川、物产等铸在上面,这种地图现在看来十分简略,但在当时还是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和意义的。
B.通过阅读古籍了解中国古地图缺乏形象性,文字描述再详尽也无法全部展现地图,而出土的古地图能让我们见证地图发展过程。
C.河北省出土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地图,比古罗马最早的地图还早600年,是我国最早使用比例尺绘制的地图。
D.中国地图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促进了地图测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裴秀的制图理论和方法的出现,使中国地图绘制到唐宋时达到一个高峰。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项,应该是地图测量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地图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
【答案】 D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图对中国早期社会的政治和军事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可以从《左传》有关“问鼎”的记载以及《管子》的地图篇中得到证明。
B.《放马滩地图》是能够比较准确地体现现代意义上地图的要求的一幅地图,它线条清晰,符号多种多样,极大地丰富了地图的内容以及可读性等。
C.目前所知的我国第一部历史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因分裂、战乱而流失,不过由绘制此地图集而总结出来的“制图六体”理论流传了下来,成为中国地图绘制的标准。
D.裴秀缩编完成的《地形方丈图》和藏于西安的宋代石刻《禹迹图》都使用了“计里画方”的绘制方法,《禹迹图》的轮廓已和现代地图很接近。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禹贡地域图》的绘制是在“制图六体”理论指导下完成的,不是因《禹贡地域图》的绘制才有了“制图六体”理论的产生。
【答案】 C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圣贤政治”五种境界
萧祥剑
在中国历史上,“圣贤政治”有几个不同的境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治理的层次境界有高有低,通常讲的是道、德、仁、义、礼五个不同的境界。
《群书治要》节选的《老子》《庄子》里面都讲到:
“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也。
”最早圣人主持政事,治理天下,行的是不需要言传的教化,遵的是无为而治,他们的治国之道用语言讲不出来。
后来由于丢失了这个道,才有德。
《老子》里面讲到: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
在尧帝以前,伏羲氏、黄帝,甚至更早的帝王,都是以道治天下,后来失了道,人们就只能通过德来治理天下。
以德治理天下就是,教导人们自己修德,从而教化大家都来修德。
尧帝、舜帝、禹帝他们都是在以德治理天下。
这个时候人人为公,这就是孔老夫子讲的大同社会。
后来从夏朝夏启开始,大同社会里的禅让制没能够继续,开始出现了“家天下”,这个时候叫“失德而后仁”。
夏、商、周的开国君主都是圣人,大多数君王都很贤能,办理政事是以仁为核心。
仁是讲仁爱,大家都非常仁爱,社会也很好。
夏、商、周每一个朝代都是好几百年。
但这个时候人开始有了私心,这是我们讲的“小康治”。
后来周幽王昏庸,西周变为东周,东周又分春秋战国。
东周时期仁没有了,但大家还讲义。
春秋战国是以义来维系的社会,出现了很多义士,人人都很讲道义。
虽然是诸侯争霸,但是名义上还是属于周朝,义还存在着。
后来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起来,采用的是法治,用严苛的法令来治理国家。
虽然是很快强大起来,并且统一了六国,但用法治理国家,收效虽快,灭亡速度也很快。
秦朝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就被推翻了。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以法治国的唯一一个例子,纯粹用严苛的法律来治理国家,结果国家很快就灭亡了。
汉朝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以后,他吸取秦朝亡国的教训,采用儒家思想,把伦理道德的教化恢复起来。
但是人心已经大大不如以前了,义没有了,所以就制定礼。
从汉朝一直到清朝,维系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就是一个“礼”字。
礼就是秩序,这是维系社会的最低标准。
以上是中国古圣先王治理国家的五个不同的境界。
最高的境界是以道治国,最低的是以礼治国。
如果礼没有了,礼崩乐坏,社会风气就马上转向衰败,人人自私自利,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我们学习《群书治要》,首先要对这五种治国境界有大致的了解,知道古圣先王是如何来治理国家的。
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把道德仁义礼开始恢复起来。
我们虽然是庶民,但我们可以通过道德仁义礼来修身。
身修好了自然家齐,家齐然后国治。
(选自《国学》2014年第4期)
13.下面对于“圣贤政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圣贤政治”的五个境界分别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层次也有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