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专业论文 浅谈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处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712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 浅谈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 浅谈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 浅谈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 浅谈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 浅谈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 浅谈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处理.docx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 浅谈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专业论文 浅谈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处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 浅谈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处理.docx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浅谈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处理

中国网络大学

ChineseNetwork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处理

 

院系名称: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

2019年04月15日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建筑垃圾的处置处理现状和措施,分析了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重点提出了各种解决和利用建筑垃圾经济有效地处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处置;建筑垃圾的处理

 

ABSTRACT

 

Withtheaccelerationoftheurbanizationprocesshasbroughtalotofconstructionwaste,exacerbatedthetensionsofurbanland,resources,andaseriousimpacton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thesocialeconomyandecologicalenvironment.However,thevastmajorityofconstructionwastewithoutanytreatment,thentheconstructionunitshippedtothesuburbsorrural,opendumpsorlandfill,consumealargeamountoflandacquisitionfees,garbagefees,constructionexpenses,meanwhile,removedandstackeddust,dirtflyingandotherissuescausedseriousenvironmentalpollution.Inthispaper,theprocessingstatusandmeasuresofdisposalofconstructionwasteathomeandabroad,analysisoftheproblemsandsolutionsoftheconstructionwastedisposalinChina,focusonputsforwardthesolutionsandtheuseofconstructionwasteeconomicallyandeffectivelyprocessingmethod.

Keywordsconstructionwaste;disposalofconstructionwaste;theprocessingofconstructionwaste

1引言

 

在我国,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二十余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相应的,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也空前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其数量已经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我国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量高达数亿吨。

而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是直接被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其结果是大量占用土地资源,这使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显得更加严峻。

同时,建筑垃圾中具有大量的可再生资源和可观的利用价值,如果不加处理的任其随意埋弃,无疑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另外,大量的建筑垃圾被施工单位沿着空地、道路两旁、江边甚至湖边卸倒,不仅破坏环境美感,而且影响市容市貌、危害人类健康,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因此,采取科学的手段处置和处理利用建筑垃圾已经刻不容缓。

 

2建筑垃圾概况及国内外处置处理现状

 

2.1建筑垃圾的定义

狭义界定是指建筑垃圾是旧建筑物及构筑物拆除以后废弃物部分。

广义界定建筑垃圾应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①建筑物拆除下来的砖;

②旧建筑拆除后不能再使用的废弃部分;

③建筑物建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未用完的材料、落地砂浆、混凝土、有色金属制品、钢筋头、塑料制品、小五金等;

④建筑物建造施工中,开挖基础的基坑土、边坡土或碎石等;

⑤家庭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料;

⑥道路翻修产生的废料。

2.2建筑垃圾的特性

建筑垃圾一般具有以下特性:

①一般丧失直接再利用价值;

②一般不具有腐蚀性;

③面广量大,占用场地大;

④除钢材、木材、竹材及塑料制品外,都具有粉碎性,并可分选形成粗、细颗粒;

⑤经过粉碎的建筑垃圾可作为再生粗、细骨料加以资源化利用;

⑥它是破坏影响环境的因素,也是弄脏城市道路和粉尘大污染源之一[1]。

2.3建筑垃圾的危害

建筑垃圾的危害有:

①占用土地,破坏土壤。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而直接运往郊外堆放。

据估计,每堆积1万吨建筑垃圾约需占用67m2的土地。

我国许多城市的近郊常常是建筑垃圾的堆放场所,建筑垃圾的堆放占用了大量的生产用地,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会越来越大,如不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建筑垃圾侵占土地的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

甚至于还出现随意堆放的建筑垃圾侵占耕地、航道等现象。

2006年7月,重庆巴南区李家沱码头被倾倒了1万余吨建筑垃圾,侵占了约30m长江航道,一旦长江出现大雨或洪水,它将会使过往船舶陷入搁浅危险。

此外,堆放建筑垃圾对土壤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

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外力作用下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建筑垃圾中重金属的含量较高,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引起附近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提高[2]。

②污染水体。

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

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污水——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废砂浆和混凝土块中含有的大量水合硅酸钙和氢氧化钙、废石膏中含有的大量硫酸根离子、废金属料中含有的大量金属离子溶出,同时废纸板和废木材自身发生厌氧降解产生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有机酸,堆放场所建筑废弃物产生的渗滤水一般为强碱性并且还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硫化氢以及一定量的有机物,如不加控制让其流入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就会导致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

水体被污染后会直接影响和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一旦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③污染空气。

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物质会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

例如废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成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的有机酸。

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吹扬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少量可燃性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又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造成对空气的二次污染。

④影响市容。

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很低,许多地区建筑废弃物未经任何处理,并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及时转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一旦遇到雨天,脏水污物四溢,恶臭难闻,往往成为细菌的滋生地。

而且建筑废弃物运输大多采用非封闭式运输车,不可避免地引起运输过程中的废弃物遗撒、粉尘和灰砂飞扬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容貌和景观。

可以说城市建筑垃圾已成为损害城市绿地的重要因素,是市容的直接或间接破坏者。

⑤引发安全隐患

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且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因此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造成安全事故[3]。

2.4国内外对建筑垃圾的处置处理现状

2.4.1国外建筑垃圾处置处理现状

国外建筑垃圾大多施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消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已经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的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4]。

美国是较早提出环境标志的国家,美国政府制定的《超级基金法》规定:

“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

美国一家建筑公司利用回收的废混凝土、金属、纸板、木材等建筑垃圾建造房屋,被称之为“资源保护屋”,俗称“垃圾屋”,并荣获了美国住宅营造商协会颁发的“住宅风格奖”,较好地解决了废物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5]。

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缺乏,因此,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而重新开发利用,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

1991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

日本建设省于1997年10月7日做出规定,在施工中建设工地所产生的混凝土块和污泥土等所谓的建筑垃圾,要实现其资源再利用,制定出“建设资源再利用推进计划”和“建设工程材料再生资源化法案”。

根据这项“法案”的规定,在规定的建筑面积以上的建筑物,拆除解体时,要把混凝土、木材、玻璃等建筑材料,在现场分类收集,然后资源再生利用,把其作为建筑物业主及拆除解体商的附加义务[6]。

2011年3月份日本大地震后,于3月18日成立了《废弃物资源循环学会》,这个学会主要是调研并分类处理震后的垃圾处理。

这次震后,日本马上出台新的废弃物管理的政策,建筑垃圾一般重新利用。

剩余的建筑垃圾填海,有的还不够用。

现在福岛县由于有核辐射的问题,浓度超标的话就成为辐射废弃物了,这样就要采用辐射废弃物的方法和标准处理了。

从以上不难看出:

日本处理建筑垃圾的原则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尽可能要重新利用建筑垃圾,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处理,并且对于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理政府的政策是在第一时间支持的[7]。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环境标志的国家。

德国的每个地区都有大型的建筑垃圾再加工综合工厂,仅在柏林就建有20多个。

法国利用碎混凝土和碎砖块生产出了砖石混凝土砌块。

英国已开发了专门用来回收湿润砂浆和混凝土的冲洗机器。

北欧各国如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等1989年实施了统一的北欧环境标志。

2.4.2国内建筑垃圾处置处理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总量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

绝大部分垃圾未经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

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遗洒和粉尘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8]。

全国人大于1995年11月通过了《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要求产生垃圾的部门必须交纳垃圾处理费。

但这种收费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和堵住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的源头及出口,建筑企业交了垃圾处理费,照样在城市周边的土地上四处倾倒,占用耕地和污染环境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在上海、武汉、石家庄等一些城市,动辄投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引进外国设备兴建了大型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厂,由于建筑垃圾价值低、运途远、运费高,且在建筑垃圾清运过程中遗撒和扬尘仍会严重影响环境,加之处理过程费用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