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排水设计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5394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场馆排水设计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体育场馆排水设计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体育场馆排水设计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体育场馆排水设计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体育场馆排水设计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场馆排水设计技术规范.docx

《体育场馆排水设计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场馆排水设计技术规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育场馆排水设计技术规范.docx

体育场馆排水设计技术规范

 

体育场馆排水设计技术规范12.2.1设计参数。

1卫生器具设置标准

1)贵宾席和观众席的厕位最低标准应符合表12.2.1—1、2

规定。

表12.2.1-1贵宾厕位指标(厕位/人数)

贵宾席规模

100人以内

100〜

-200丿

.200〜500丿

.500人以上

每厕位使用丿

<20

25

30

35

表12.2.1-2观众总厕位指标(个/千席)

注:

1男女比例2:

1,男厕大小便厕位比例1:

3

2当体育场馆还可作非体育比赛时,最低厕位数标准可

参照相关标准。

2)体育场(馆)每一个卫生器具使用人数参见表12.2.1—3

选用。

洁具

使用对象

大便器

小便器

就脸盆

淋浴器

体育场

运动员

50

30

50

每6个厕位

20

观众

小型

中型

大型

500

750

1000

100

150

200

100

150

200

(大小便器)

设1个

体育馆

运动员

30

30

30

每6个厕位

10〜15

观众

100

50

50

(大小便器)

设1个

注:

1男女比例按要求确定,一般为2:

1。

运动员人数按最多人数计算。

2体育场规模,20000人以下为小型,20000〜40000人为中型,40000人以上为大型。

30.5m长小便槽可折算成1个小便器。

4每个卫生间至少设1个洗脸盆和1个污水池。

5运动员更衣室内浴室的淋浴器按每3个人设1个,

但最少不少于10个。

3)兴奋剂检查用的男、女卫生间至少应各设一个坐便器。

务室应设洗手盆。

2场地排水设计参数。

1)体育场雨水设计重现期按表12.2.1—4选用。

2)体育场的雨水径流系数按表12.2.1—5选用。

表12.2.1-4体育场雨水设计的重现期

比赛场地级别

重现期(a)

国际比赛场地

10

大型运动会场地

5、10

般比赛场地

2、3

训练场地

1、2

屋面、看台区

中、小型

2、3

大型

5

特大型

10

表12.2.1—5体育场的雨水径流系数

 

覆盖种类

径流系数(书)

塑胶跑道及混凝土铺面

0.9

煤渣跑道

0.6

非铺彻底面

0.4

草地

0.25

沙坑

0.0

表12.2.1—6体育场的地面坡度

比赛场地

坡度

横向

纵向

足球场

<7/1000

<7/1000

<4/1000

<4/1000

跑道

<1/100

<1/250

<1/1000

田径跳越

<1/100

<1/1000

田径投掷

<1/100

<1/1000

注:

设计中应以体育工艺要求为准。

12.2.2系统设计要点。

1生活排水系统。

1)排水系统可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

采用何种方式,

应根据污废水性质、污染情况,结合室外排水系统体制、综合利用及水处理要求等确定。

具体划分参照第4.1、4.2

节。

2)卫生器具。

1观众厕所间坐便器与蹲便器的比例一般为1:

1。

坐便

器宜选用加长型坐式大便器。

2大便器应采用节水型冲洗水箱或带有真空破坏器的延时自闭式冲洗阀冲洗。

自闭式冲洗阀的给水压力不得小于

0.10MPa。

3小便器应采用红外感应自动冲洗装置、自闭式小便器冲洗阀或自动冲洗水箱进行冲洗。

自闭式

小便器冲洗阀的给水压力不得小于0.05MPa。

4小便槽应设置自动冲洗水箱定时冲洗,自动冲洗水箱容量按表12.2.2选用。

表12.2.2小便槽自动冲洗水箱容量

小便槽长度(m

n买4

<6

<10

水箱存量(L)

15

20

30

⑤观众厕所间内设置成组小便器或小便槽时,自动冲洗水箱

定时冲洗间隔时间采用10〜30min。

同一厕所间内的小便器分组冲洗时,每组小便器的数量应一致,但每组最多不得超过5个。

3)管道布置敷设应符合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有

关的要求,相应的技术措施参见第4.6节。

4)生活排水管道均应设置伸顶通气管。

通气管设置条件、连

接方法和管径应符合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

设置的相关技术措施参见第4.8、4.9、4.10节。

2体育场地排水系统。

1)排水流域划分。

比赛场地沿跑道内侧和全场外侧各设一道环形排水明沟,把

整个体育场地划分成三个排水区域。

一区排除看台及跑道外侧雨水,主要采取地面径流方式将地面水排入外侧明沟。

二区排除径赛跑道及南北两端半圆田赛场地雨水,当跑道为塑胶跑道时采用径流排水方式,将地面水排入跑道

内侧排水明沟,当跑道为炉碴跑道时采用排渗结合方式排入内侧明沟。

三区是跑道内侧和田赛场地以内区域,包括足球场及其缓

冲地带,一般采取排渗结合方式。

排水区域划分见图12.2.2

—1。

2)地面径流排水方式。

1径流排水用于看台、一区、塑胶跑道排水。

对于排水要求

不高的足球场、小型比赛场地、训练场也可用此法。

2径流区域地面必须平整,坡度均匀。

比赛场地坡度见表

12.2.1—6,其他地面做0.5%〜1%的坡径流向排水沟。

3环形排水沟宽度一般为0.4〜0.6m,沟内纵坡一般为2%。

〜3%。

外侧明沟应做格栅盖板,内侧明沟面应设进水口。

明沟做法见图12.2.2—2。

3)排渗结合方式。

1排渗结合排水方式用于足球场草坪排水,炉碴跑道也可

用此法。

2足球场地一般采用5%。

的鱼背式坡度坡向内侧环形排水沟,盲沟排水管的坡度应与球场坡度一致。

常规盲沟布置见

图12.2.2—3。

3足球场草坪下应设渗水层,其滤料应整洁,层次分明。

滤料种类、粒径配比、滤层厚度均与场地草皮种类有关,一般由草皮供货商提供。

足球场渗水层常见分布见图12.2.2

—4。

4盲沟优先采用有滤管盲沟,也可采用无滤管盲沟。

盲沟

一般做法见图12.2.2—5。

5盲沟排水滤管管径为DNI00〜DNI50,其间距为5m〜

10m。

排水滤管的外壁宜包扎粗织尼龙网布一道,以防止细

微泥砂进入内侧环沟。

4)田赛场地排水。

1跳远及三级跳远的砂坑排水采用地下渗流。

做法见图

12.2.2—6。

2障碍跑水池排水做法见图12.2.2—7。

3撑杆跳高插斗排水口应避开运动员撑杆位置,宜做侧向

排水。

场地排水做法见图12.2.2—8。

4铅球、铁饼、链球场地排水做法见图12.2.2—9。

5田赛场地泄水管管径应大于等于DN80,泄水管以5%。

的坡

度就近排入内侧环形排水沟。

6田赛场地局部设施排水标高要和场地排水系统标高相协

调,环形排水沟的深度应满足局部设施排水管埋深要求。

5)附属构筑物。

1进水口:

一般设在内侧环形排水沟盖板上,采用20mm宽

的环形缝。

见图12.2.2—10。

当场地设有跑道牙时,在牙上每隔10m设过水孔或格栅孔。

2雨水口:

对于排水要求不高的足球场、训练场,地面径

流基本上采用雨水口截流。

内圈雨水口一般布置在跑道内侧

和足球场边之间,足球场守门栏二侧应设置,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

雨水口间距一般为15〜20m。

雨水口铸铁盖上应铺

塑胶垫,垫面应与附近地面平。

3暗井:

当内圈采用雨水管道排水时,盲沟与盲沟、盲沟

与管道、泄水管与管道交接处均需设暗井,暗井不考虑工作

室。

盲沟接入管道的交角应大于等于90‘,否侧应有落差。

4检查井:

考虑养护、维修及观察的需要,在不影响比赛

前提下,场地内允许设置个别的检查井。

井盖上需铺与附近

地面齐平的塑胶垫,保持场区美观。

5沉泥井:

管道最后一个井应设计为沉泥井,井底比管底

低0.5m,便于清掏泥砂。

3其他比赛场地排水。

1)室外网球场。

1室外网球场一般采用径流排水方式,三合土类及全天候

(透水)型场地也可采用排渗结合排水方式。

2一般沿档网设置排水沟,沟大小应根据当地降雨量及网球场的块数决定,沟上应有雨水蓖。

3场地应有2%。

一5%。

的地面倾斜度,斜度应坡向明沟。

4不同类型场地排水沟断面、平面布置见图12.2.2—

11—14。

5当场地采用排渗结合排水方式时,盲沟做法参见足球场盲沟。

2)自行车赛道。

自行车赛道一般在内侧设排水暗沟排水,做法见图12.2.2

—15。

3)人造冰场。

人造冰场排水主要考虑化冰时排水,在冰场两侧应设倒冰口和排水沟,倒冰口内应设有喷水口。

倒冰口、排水沟做法见图12.2.2—16。

4屋面、看台雨篷雨水排水系统。

1)屋面、看台雨篷雨水应通过独立的排水管系排至室外雨水

管或回收利用。

2)屋面雨水系统应优先考虑采用外排水系统。

对于汇水面积

大、结构跨度大或屋面结构形式特殊(如膜结构)的大型场馆,宜

采用压力流排水系统。

3)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设置雨水斗,重力流排水系统应采用重力流排水型雨水斗,压力流排水系统应采用压力流排水型雨水斗。

4)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设置溢流设施,可采用溢流管道、溢流口等方式。

5)雨水管布置,应将雨水以最短距离排至室外。

6)埋地管道起始检查井的起始管段管径不得小于200mm。

7)立管在地面1)2J2lm处及长度大于15m的悬吊管、

埋地管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检查(清

扫)口间距不得大于20m,设置位置应便于清通。

8)当采用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管系时,悬吊管应按非

满流设计,其充满度不宜大于0.8,管内流速不宜小于0.7m/s。

埋地管按满流设计,管内流速不宜小于0.75m/s。

9)当采用压力流屋面雨水排水管系时,其排水管道应符合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10)雨量及管道水力计算、雨水斗选择和布置、管道敷

设和连接详见第5章。

12.2.3设计计算。

1生活排水计算。

1)生活排水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qp=為q°n°b(12.2.3—1)

式中gp计算管段排水设计秒流量(L/s);

qo----同类型的一个卫生器具排水流量(L/s);

no――同类型卫生器具数;

b――卫生器具同时排水百分数,按表2.4.10—1采用

冲洗水箱大便器的同时排水百分数应按12%计算。

注:

当计算排水流量小于一个大便器排水流量时,应按-

个大便器的排水流量计算。

2)体育场馆排水管允许负荷的排水当量总数经验值按表

12.2.3—1选用:

表12.2.3-1体育场馆排水管允许负荷的排水当量总数

排水管道名称

允许负荷当量总数

DN50(m

nD)N75(m

m)100

(mm)

DN150

(mm)

横支管

无环型通气管

有环型通气

12

12

6

4

o

卜o卜

CMlC\l

底层单独排

出管

横干管

——

12

80

1000

立管(仅有伸顶通气)

3

35

60

800

注:

将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排水当量数相叠加,再查本表即可确定管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