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工作汇报与安委办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报告汇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368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工作汇报与安委办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报告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工作汇报与安委办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报告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工作汇报与安委办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报告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工作汇报与安委办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报告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工作汇报与安委办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报告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工作汇报与安委办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报告汇编.docx

《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工作汇报与安委办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报告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工作汇报与安委办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报告汇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工作汇报与安委办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报告汇编.docx

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工作汇报与安委办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报告汇编

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工作汇报与安委办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报告汇编

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工作汇报

一、及时传达会议精神

全县召开安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后,我局于2月9日上午召开了全局职工会议,会上,分管安全副局长何志安同志首先对县领导在安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向参会人员认真学习传达,同时结合我局实际,部署了XX年环境安全工作,并对当前的环境安全工作做了安排,要求各股室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强调按县委政府要求做好环境安全工作。

二、全力推进重点工作

(一)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及放射性废物监管

通过加强日常环境监管和专项执法,对县内医院及医疗机构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及放射性废物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我县主要是X射线)装置使用过程中符合规定,不污染环境,不发生辐射安全事件。

(二)加大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力度

对县内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和产生医疗废物的医疗机构进行严格监管,督促县内企业和医疗机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处置危险废物,不发生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事件。

(三)加大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处置力度

加强日常环境监管和专项执法工作,对群众反映强烈、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的企业进行严厉查处,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和县内环境安全。

(四)逐步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及处置能力

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全县的突发环境事件和生态破坏事件的应急预案。

督促辖区内重点涉污企业、水电站编制《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评估和备案工作;严格按照《突发环境事件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县内涉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的企业加强环境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强化人员培训和演练,不断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确保我县环境安全。

(五)全力保证集中式饮用水安全

采取多项措施对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进行保护,确保全县人民的饮用水安全:

一是对新上项目的选址严格把关,对涉及集中式水源保护区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从源头上保证饮用水安全;二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多部门联合执法,关停取缔了对集中式饮用水源有影响的畜禽养殖场等排污企业;三是实行规范化管理,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置了界桩和取水口的标识牌、告示牌和警示牌,提醒群众保护饮用水水源;四是加大了对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监测力度,每季度定期对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进行例行监测,及时掌握饮用水水源情况;五是部门联动,共同做好饮用水源地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的清运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饮用水源地的退耕还林还草及水土治理工作,确保饮用水安全;六是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6.5世界环境日、12.4法制宣传日等节点广泛宣传《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普及饮用水源保护知识,提高了群众的饮用水源保护意识。

三、加强单位内部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内部安全

局领导高度重视机关安全生产工作,及时传达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在职工会上要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并明确各股室职责,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落实。

同时加强局机关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特别是节假日,领导要带头值班,并对电脑、文档室、财会室、会议室等设定专人管理和使用,消除隐患,确保了内部安全。

安委办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报告

1.1市位于半岛中部,隶属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县市,位于三大沿海开放城市之间,居省正在建设的半岛城市群和半岛制造业基地中心,在市“一小时经济圈”内,素有“后花园”之称。

市辖区内有人口72、82万,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56883公顷,全市划为11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辖861个行政村。

市近几年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年完成生产总值3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316元,农民人均收入10197元。

市在工业上已经形成了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橡胶化工、矿产建材、电子制造等6大产业,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水平。

1.2市辖区内共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业企业343家,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投资企业的引进,新产业在不断增加,职业病危害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和变化,全市职业病危害的本底情况一直没有建立起真实、客观的数据,不利于开展职业卫生工作和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为彻底摸清全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本底情况,为职业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市安监局的统一安排,在全市开展了市第一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本情况普查与申报。

自年4月起到年10月,共调查了全市正在生产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全部的343家企业,本文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职业病防治的对策。

2、资料与方法

2.1调查对象和内容

调查对象是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正在生产中的343家工业企业,内容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地址、经济类型、行业分类、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接毒人数、职业病发病情况、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艺或材料、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配备;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业危害告知等规章制度等。

2.2调查方法

统一采用召开各乡镇安监站培训班及各乡镇辖区内用人单位的现场培训以及结合现场调查的方法,调查员逐个企业现场实地调查,填写全市统一的《市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普查表》与《市职业危害申报表》(含电子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健康检查数据以有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报告为准,职业病以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诊断鉴定为准。

收集资料后,通过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申报单位登录职业危害申报系统软件录入,导出后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3调查过程

年5月11日,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组全部成员开展了此项工作,对部分乡镇进行了普查动员,年6月起进入普查全面实施阶段。

由市安监局即时进行对各乡镇报送的普查表进行质控把关并抽取部分用人单位开展现场复查审核。

3、结果与分析

3.1基本情况

全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343家,职工总数46495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12882人,农民工37349人,接害职工中女职工5561人。

自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全市总计确诊职业病人63例,年新增4例(其中苯系物所致的白血病1例,金属尘肺3例),疑似职业病1例。

3.1.1行业分布

全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主要分布于19类行业,其中农、林、牧、渔业12个,采矿业13个,制造业255个,电力、燃气及不的生产和供应业6个,建筑业2个,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个,批发和零售业6个,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个,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个,其他24个,共计343个企业。

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危害较大的制鞋、皮革、箱包、游艇制造、化工、橡胶占企业总数的20.12%,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6448人,占职工总数的13.87%,占接害职工总数的50.05%。

接害职工中农民工比例较高,占接害职工总数的84.80%。

接害职工中男职工占接害职工的54.47%,女职工占接害职工的45.53%。

体检人数岗前为9015人,岗中为13503人,离岗为1074人,离岗查体率低下。

3.1.2市职业卫生按注册的经济类型统计情况

接触化学毒物的职工主要集中于制鞋皮革箱包制造、化工、机械、橡胶游艇、轻工行业,其中化工行业体检率最低为36.58%;接触粉尘的职工主要集中于机械、轻工、橡胶游艇、建材、化工、纺织,其中化工行业体检率最低为42.75%;接触物理因素的职工主要集中于纺织、制鞋皮革箱包制造、机械、轻工、化工,其中化工行业体检率最低为49.87%。

在所有行业中化工行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体检率最低,是今后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的重点。

3.1.3职业病危害因素

接触的化学毒物以有机溶剂为主,其中接触混苯的职工最多,其次是正己烷、丙酮、锰(电气焊)、硫酸、盐酸。

共有64类物理与化学职业危害因素。

粉尘类的危害因素以电焊尘、金属尘、木尘、打磨尘、矽尘为主,其中金属尘的危害最大,已诊断出4名金属尘肺病人。

物理因素类噪声的危害最为广泛,其次是高温。

3.1.4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成立职业管理机构的企业102家,配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247家,共279人,其中专职12人,兼职267人。

建立职业病管理措施的119家,配备医务人员11家共25人(见表8)。

107家进行了申报,30家进行检测,检测覆盖率为全都企业的12.15%(以有检测评价报告书为准),23家超标。

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的企业148家,共培训22413人次。

188家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90家有警示标识,232家有职业病防护设施。

向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发放个人防护用品的企业189家,其中92家企业职工能在工作时正确使用。

劳动合同中写明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59家,未写明163家,写明但告知不全25家,职业卫生档案比较齐全107家,没有的30家,有档案但不健全的有110家。

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比小型企业好,配备了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卫生档案与警示标识也比较齐全。

中、小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低。

化学毒物、粉尘、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5.63%、84.00%、76.68%。

大型企业(1家)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最低为51.85%,主要是噪声超标。

4、讨论及防治对策分析

4.1市职业病危害的特点

市用人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人数多,占调查企业职工总数的52.34%,农民工所占比例大,尤以女职工多,接害职工年龄小、工龄短、受教育程度低,接害的企业以外资企业最多,以小型企业为主;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的化学毒物以有机溶剂为主,噪声的危害最为广泛,粉尘类的危害因素中金属尘的危害最大,中小企业检测率(11.79%)低的问题尤为突出。

4.1.1我市接害职工中农民工及女职工占接害职工的比例大

从行业分布调查来看,农民工所占比例大,占接害职工总数的91.39%,尤以女职工多,占接害职工总数的65.12%,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企业里最苦、最累、危害最为严重的职业。

行业主要是橡胶制品业、制鞋、皮革、箱包制造业、游艇制造、化工、机械等行业。

由于这部分职工文化程度较低,集中在初中及初中以下;接害年龄小,集中于18-28年龄段;工龄短,集中于5年以下,流动性大,自我保护意识差,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杂,这是我市职业卫生工作的难点。

4.1.2我市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和噪声为主

调查显示市企业存在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类为主,其中混苯类的接触人数最多,噪声的危害则具有普遍性,粉尘类的金属尘危害最大。

这与其它地区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不同,主要与市企业的行业分布特点有关。

接害职工主要集中于制鞋皮革箱包制造、游艇制造、工艺品加工、纺织、电子、机械等行业,这些行业或者大量使用有机溶剂或者噪声危害严重。

4.1.3检测率低、体检率低

调查的343家企业中,仅有30家进行了作业场所的检测,未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企业有313家,检测率仅为0.91%,,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共有12882人,体检率仅占27.71%。

检测率与查体率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职业卫生服务机构限于检测设备与仪器的不健全,缺失了主动性;二是个别企业法律意识和职业病防护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的重要性;三是监督与处罚力度跟不上;四是宣传不到位对职业危害认识缺位;五是目前职业卫生监管的法律依据尚不充分,缺乏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有效工作协调与监管。

4.1.4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企业是外资企业和小型企业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外商投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9%,职工数占调查企业职工总数的73.61%,接害职工最多,占接害职工总数的75%;小型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92%。

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和噪声为主,多数企业不重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和评价,有警示标识和工作时正常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企业数量少。

充分说明我市的职业卫生工作重点,应放在外资企业和小型企业,而且应重点关注橡胶制品业、制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