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统练试题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1727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统练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宁夏银川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统练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宁夏银川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统练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宁夏银川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统练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宁夏银川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统练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统练试题二.docx

《宁夏银川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统练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统练试题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银川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统练试题二.docx

宁夏银川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统练试题二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二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相关的项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本卷共32个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

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

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

这一经济思想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B.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C.推行了重农的经济政策D.是要废除土地的国有制

2.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鲁、晋、楚、宋、郑五国有史可稽的共85位主政者中,世族占92%,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共计81位宰相中,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或本国宗室、王公室姻亲者26位,与其他国家王公有亲者8人,共计只占总数的42%。

此现象说明

A.王公数量大幅减少B.诸侯权力受到威胁

C.宗法制度日趋衰落D.官僚政治完全确立

3.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

A.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B.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

C.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D.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

4.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

例如,秦朝时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B.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5.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徽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

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

C.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D.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

6.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

“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

由此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

A.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B.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

C.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D.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

7.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

A.土地租佃制的确立B.农民地位不断降低

C.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8.隆庆元年(1567),明朝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番”进行贸易,史称“隆庆开关”。

这一变化的出现标志着

A.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   B.海上丝绸之路较以前有重大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面临着重大的转型   D.朝贡贸易渐为民间海外贸易取代:

Z§xx§

9.明清时期,“弃儒就贾”、“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而“豪杰有智略之人”则多志于商的“士商相混”现象相当普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官商勾结腐败严重B.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C.社会结构的变动D.已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

10.乾隆年间,太湖地区出产的“湖丝”经由商人之手大量出口,致使国内市场丝价日趋昂贵。

于是,乾隆帝谕旨:

“申明限制(出口),俾裕官民织衽”。

后在商民呼吁之下,朝廷宣布废除上述规定。

上述现象反映了

A.清政府顺应民意实行了短暂的开放B.海禁政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经济侵略

C.清政府限制湖丝出口保护国内市场D.商贸活跃地区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11.1840—1866年满汉官员比例变化为:

年代

满汉总督比

满汉巡抚比

1840年

1∶0.75

1∶2.3

1866年

1∶6.5

1∶12

对此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A.鸦片战争加剧了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晚清统治危机激化了满汉矛盾

C.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了清朝权力结构变化D.鸦片战争促进了满汉民族融合

12.迈斯基所著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史》中记载,据俄国海关统计,1891年至1908年期间,由俄罗斯输出到蒙古的货物总值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二,而同期由蒙古输入俄罗斯的货物总值却增加了百分之五百六十六。

对此状况合理的解释是

A.近代中国经济竞争力有一定提升B.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业化进程缓慢

C.中国内地市场为英美两国所占领D.当时俄国社会矛盾尖锐,阻碍其对外贸易

13.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大总统“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设立中央临时裁判所”等权力。

据此推断,修正“组织大纲”意在

A.迅速稳定国内局势 B.创建责任内阁制C.制约袁世凯专权  D.贯彻主权在民原则

14.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

“(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

”此语表明孙中山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15.下面是1869~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表中内容表明这一时期

A.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多变B.列强输华商品总体呈下降趋势

C.中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D.中国市场商品总量先增后减

16.有学者说:

“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

革命军了。

”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

A.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B.导致了国家政权的更替

C.将改变中国的社会主导力量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17.1920年,《新青年》从第八卷起成为中共

的机关刊物。

右图第一期的封面设计很好地

体现了全新的编辑意图:

封面正中是一个地

球,从东西两半球伸出两只有力的手,紧紧

相握。

这反映出

A.民主革命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B.新文化运动由启蒙向劳工和社会实践转向

C.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D.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得到了苏俄的大力支持

18.1923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国民党合作,对中共的反对意见未予理睬;孙中山则拒绝“联合”而认同“党内合作”,最终中共遵照组织原则,以“党内合作”方式实现国共合作。

这突出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A.中共领导层的软弱妥协B.特定内外形势的产物

C.孙中山的革命性丧失D.国民党对中共的合并

19.1937年底,美国某一周刊提出“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

”这表明

A.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蒋介石主持抗日大局的认可

B.其对于国民政府积极抗日的态度表示赞赏和肯定

C.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

D.其赞赏日本能够主动承担列强在亚洲的“负担”

20.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

如:

1956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

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前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B.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xxk.Com]

C.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D.较封闭导致世界史研究落后

21.有学者认为:

计划经济与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适合“臣民上义”的生存和发展,国民生活的每一细节都被绑捆在权力体制之中。

这从侧面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必然会伴随专制集权B.改革开放急需打破权力体制的束缚

C.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民生活是自由的D.经济体制改革与公民意识培养并举

22.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

“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

罗马法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

”由此可知

A.法律推理与研究的方法是自然法的体现B.各国法律的趋同现象表明自然法的实现

C.实定法是自然法抽象原则的具体化D.自然法不是为体现立法者意志而产生的

23.法国启蒙思想家除了出版专门的学术,理论著作外,还出版了普及性的通俗读物,创作并发表了许多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作品,在群众中引起很大反响。

启蒙思想家的所为意在

A.弘扬传统文化主流思想B.矛头直指欧洲君主制度

C.摧毁罗马天主教会权威D.动员群众构建理性王国

24.对下图时间轴所列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地理大发现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内在动力

B.殖民扩张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推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化形成

25.当各州对西部土地争夺难决的时候,应各州要求,1780年10月邦联国会决定,凡可能割让或转让予合众国的土地,“其日后的处理应符合于合众国的公共利益”。

纽约等州因此放弃其西部土地权,使之成为国家的“公共土地储备”。

从中得到的借鉴是

A.中央扩权有利于缓解各州纠纷   B.联邦制能够维系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C.邦联制有利于强化中央控制力   D.向西扩张领土可提升国家的凝聚力

26.19世纪70年代初,即法国工业革命完成时,平均每家企业雇佣工人还不到3人,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只有100多家,而雇佣一二人的小企业多达数1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

这种状况表明法国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是

A.工业成本昂贵,重工业发展缓慢B.小企业大企业并存,企业经营分散

C.流动资本不足,工业企业投资少D.小农经济发达,劳动力供应不足

27.《共同纲领》第十七条规定:

“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

”该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源自

A.巴黎公社B.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D.1954年宪法

28.《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

”这表明列宁

A.主张暴力推翻沙皇政权B.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C.强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D.已认识到俄国的革命道路问题

29.1933年,德国推行“四年计划”,挪威社会民主党派开始采用“计划”一词,英国政府部分官员组织了一个不分党派的智囊团体,称作“政经计划会”。

这表明

A.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共识B.国家干预经济渐成为共识

C.经济危机逐渐得到缓解D.各国陆续推行法西斯体制

30.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

……从此以后,美国合法地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和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

因此对美国产生的影响是

A.美国经济发展缓慢B.成为最大的债权国

C.资金流入有利于企业和个人融资D.通过货币体系控制世界经济命脉

31.二战以来,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与机构所确定的规范、原则、制度己经日益成为衡量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国际行为主体的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依据。

其主要原因在于

A.联合国是世界影响力最大国际组织B.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关系制度化

C.世界经济形成多极化的国际格局D.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2.朝鲜战争期间,苏联空军先后出动了12个空军师,直接与美国空军空战1872次,共击落1097架美国飞机;派出高射炮兵进入朝鲜作战,共击落212架敌机。

对此华盛顿与莫斯科达成默契,共同保守苏联空军参战的秘密。

这种默契

A.体现苏攻美守的态势B.旨在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C.说明美苏冷战的缓和D.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3题、3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5题、36题、3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法制起源较早。

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

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

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

……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

……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

1902年,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

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

清政府随后下诏:

“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

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惟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

——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

(13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空轴上的秘密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20世纪的“政策探索与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

3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中血汗工厂大量存在,工人过着奴隶般的生活,童工普遍,贫困、犯罪、疾病蔓延,城市管理低效无能。

为了获得工程承包合同、逃避税收,大企业大肆行贿市政府。

还获得了对政党核心集团的控制,这种集团控制了大多数城市。

这些被称为“城市之羞”,联邦政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1890年代一些城市开始了市政改革运动。

首先建立由人民直接提名政府候选人的制度,取代党魁控制的代表大会提名的旧制度,依靠都市选举人联盟驱除“党棍”,选出进步市长,组成“诚实政府”。

继之进行机构改革,“还政于民”,使公众能有效参与政治,力图建立大公无私的政府。

最后实施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许多城市开始尝试接管公用事业,到1915年,全国所有城市的水厂当中,将近2/3收归公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城市之羞”出现的主要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市政改革的意义。

(9分)

3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发人深省的教训是,即使没有人愿意或想要战争,战争仍有可能爆发。

英国、法国以及后来参战的美国都坚信,“普鲁士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肿瘤。

而德国人相信,他们嫉妒的邻居们阴谋包围并摧毁一个国家,而这个国家唯一的罪责是经济上获得成功,然后,也出现这样的理论:

资本主义制度远非和平的力量,正是它策动了战争。

因为战争有利可图或者是因为存在着对市场和原材料的战争。

……在保卫国家方面,人们越来越有更大的利害关系。

这是民主化和财富增加的必然结果。

尽管结果往往是不完美和不平等的,但是大多数市民都有意愿保卫自己参加其中的政治团体。

1914年证明,当他们想到自己的国家正遭到攻击时,整个欧洲所有国家的群众和阶层都非常激进爱国……欧洲的人们用狂喜而不是悲伤来迎接战争,这一事实在最后的分析中要比所有的外交细节都能更深入地解释战争的到来。

——摘编丹尼斯•舍尔曼著《西方文明史读本》

(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提出的导致“战争”爆发的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战争”给予我们的历史启示。

(6分)

3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阮元,生于扬州府城一个文武兼备的家庭。

幼年、少年时代受父母的精心教育,为日后的学业精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阮元的家乡扬州府地处南北大运河咽喉之要津,讲学与办学之风甚盛,外地文士与当地士人结合,切磋学问,既培养了人才,也造成文风兴盛。

阮元在家乡有机会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及与友人研讨学问,离开故里也能向乡前辈讨教。

阮元是一个勤奋的人,聪明好学,在读书时多少注意学以致用,不间断地研究学问,在治学中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做,不是为标新立异而创异说。

经学、文字学、金石学、天文历算学、史学、地理学、校勘学,无不涉猎,尤专于经学,编撰有《掌经室集》《畴人传》《十三经校刊记》《经籍幕话》《积古斋钟鼎弃器款识》《国史儒林传》等巨著。

李元度说:

“以经术文章主持风会,而其人又必聪明早达,扬历中外,兼享大年,其名位著述足以卉冕群才,其力尤足提倡后学,若仪征相国,真其人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阮元取得突出的学术文化成就的因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阮元学术文化成就的影响。

(9分)

2018届高三统练二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C

B

D

C

C

A

C

D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A

A

D

C

C

B

B

C

B

D

D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D

B

A

B

A

C

B

C

B

B

33.

(1)差异:

①中华法系礼刑结合(侧重公法),维护国家、家族利益;古罗马法私法发达,保护个人权利。

②中华法“法”自君出,权尊于法,人治;古罗马法权力服从于法律,法治。

③中华法系侧重于无讼、和谐的价值取向;古罗马法追求正义。

(6分)

原因:

①经济:

中国自然经济,古罗马商品经济发达。

②政治:

中国宗法制度,专制统治;古罗马城邦政治,帝国时代疆域扩大,社会矛盾复杂。

③思想:

中国法家,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古罗马自然法思想,平等、公正、正义。

(6分)

(2)背景:

①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②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③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④试图收回领事裁判权。

(8分)

评价:

晚清的司法改革借鉴了近代西方法律原则制度,同时兼顾了儒家礼教传统,有利于法律近代化;但其目的是为了维护集权专制统治,加之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改革困难重重。

(5分)

34.(12分)观点一: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管理模式的相互影响。

观点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观点三: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案例: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模式的相互影响.

论述:

(1)大危机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成功摆脱困境,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盛行.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借鉴了西方市场经济管理的合理成分,逐渐形成了国家宏观调控为主,逐渐推行市场发展模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西方国家大多推行混合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3)经济管理模式并无国界之分.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5.

(1)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垄断资本兴起,控制政治;联邦政府奉行自由放任政策,没有及时调整统治政策。

(6分。

(2)减少了社会罪恶,抑制了市政管理中的腐败;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维护了责任制政府的发展(或者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更加有序、公平的环境,利于经济进一步发展;改善了民生,缓和了阶级矛盾;为以后美国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任答三点得9分。

36.(l)原因:

从国际关系看,英法美与德国矛盾激化;从制度因素看,资本主义自身的侵略扩张性所决定的;从国内民众看,激进的爱国主义情绪的煽动。

(9分)

(2)启示:

加强国际交流沟通交流与合作;警惕军国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坚持和平外交,理性爱国。

(6分)

37.

(1)因素:

早期良好教育的培养;个人努力且善于学习,浓厚的学风氛围的熏陶;得到了前辈的有力指导。

(2)影响:

成为研究阮元学术思想和成就的直接资料;成为研究古代文化史的宝贵资料;也是方便研究者利用的工具书;为我国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

(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