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管理方法与艺术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595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管理方法与艺术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6管理方法与艺术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6管理方法与艺术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6管理方法与艺术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6管理方法与艺术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管理方法与艺术复习题.docx

《6管理方法与艺术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管理方法与艺术复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管理方法与艺术复习题.docx

6管理方法与艺术复习题

2014.6管理方法与艺术练习

(复习范围)

一、名词解释

1、管理就是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由管理主体遵照一定的基本规律、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对象行使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沟通等一系列职能与方法从而达到一个确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方法与艺术是管理者在掌握一般管理理论、职能与方法的基础上,面对不同的对象、任务、情景、关系等,为了更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灵活地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

因此管理方法与艺术主要体现为管理的应用性、实践性、技巧性。

3、管理的直接经验是指管理者亲身投入管理活动、实践所获得的经验。

4、管理的间接经验是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他人的管理实践而获得的经验。

5、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一方面,管理是合理组织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人们共同劳动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共同活动的需要,这体现为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协调社会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这体现为管理的社会属性。

6、任务管理是构成科学管理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由以高效率为原则科学地规定作业标准、实行最佳的标准化作业、实行奖励工资制以及岗位责任等内容所构成的。

7、职能组织原理概括起来讲就是分解管理劳动,使所有管理人员都尽可能少地分担管理职能,使管理职能专门化,同时每个管理职能部门(人员)都可以在自己特定的职能范围内直接向下达命令,进行指挥。

8、例外管理原理的含义是:

不是把所有的权限都集中于上层经营者的手中,而是尽可能地分散给下级管理阶层的管理人员。

上层经营者只保留例外事项的决定权或控制权。

9、管理基本原理是指对管理实质和基本规律的表述,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控制原理和效益原理。

10、管理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延伸出来的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行动准则。

11、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和科学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探索影响生产率因素的管理理论,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

12、管理科学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减低结果的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目前较为成熟的管理科学模型有:

决策理论模型、盈亏平衡点模型、库存模型、网络模型、排队模型、资源配置模型,对策模型等。

13、系统原理是指从管理的对象是一个系统这一根本性质出发,按照系统特征的要求,对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从而最佳地实现管理的目标。

14、系统指的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5、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也称经营管理系统。

它是以企业系统的生产技术经营活动为管理对象,由许多相关的生产要素、生产环节、经营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集合而成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网络体。

它的实质是对企业这个系统的运营,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综合管理系统。

16、整分合原则是指要实现高效率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再进行有效的整合。

17、分层管理是指一个大的管理系统必须含有多层子系统。

各层子系统之间,必须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正确发挥各自的功能。

18、控制原理是指根据现代管理对象、管理活动以及管理目标具有动态性这一特点,管理的过程就是围绕目标对管理活动过程进行动态的控制。

19、控制是指控制者按照给定的条件和预定目标对控制对象(一个过程或一序列事件)施加影响的一种行动,其目的是为了保持事物状态的稳定性或促使事物 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换。

20、相对封闭原则是指作为一个组织的管理系统,其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管理制度等必须构成相对连续封闭的回路,从而保证信息反馈,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

21、反馈是指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拾取信息返回送入系统的输入端,使之对控制系统的输入端发生影响,起到控制修正的作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2、弹性原则是指由于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管理活动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以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23、人本原理是指一切管理工作都应该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作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24、能级原则就是指根据干事能力的大小来分层、分级,为了使管理得以有规律地运动,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率和效益。

25、动力原则是指管理是一个活动过程,必须具有强大的动力才能运转,必须正确运用动力才能持续有效地运转。

26、行为原则是指在对管理对象中各级各类人员的基本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管理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们的积极性。

27、效益原理,就是指在任何系统的管理中,都必须讲求实效,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来实现系统的总目标,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28、价值原则指在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要紧紧围绕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个中心,科学地、节省地、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时间资源,以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9、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

一个组织中的管理者通常是指在组织中担负对其他人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等工作的人员。

30、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技术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即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的技术和方法。

31、人事技能指与人打交道和与人共事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32、概念技能是指洞察组织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的能力。

33、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其组织活动中,长期倡导和实践并为全体成员普遍奉行的共同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总和。

34、信息沟通是指信息的发送者通过多种渠道把信息传递给接收者,并使接收者接受和理解所传递的信息的过程。

35、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外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它不受组织监督,任意选择沟通渠道。

36、正式沟通渠道是对信息传递的媒介物和线路作了事先安排的渠道,是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和组织结构而建立起来的,如请示汇报制度、工作会议制度等。

37、控制就是不断地接受和交换组织系统内外信息,按照既定标准来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38、控制系统是指由控制的目标体系、控制的主体、控制的客体、控制的制度、控制的技术方法等要素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组织系统。

39、领导是指一种影响下级或团体实现一定目标的管理工作过程。

40、权力性影响力是指由社会组织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等条件所构成的影响力。

41、领导方法是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指导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领导方法是由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方法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42、特殊领导方法是只适用于某一特定领域、解决某种具体问题的方法。

43、领导艺术是指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的、有创造性的、给人以美感的领导技能。

44、管理幅度也叫管理跨度或管理宽度,是指一个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监督的下属人数。

45、指挥链:

一个组织从最高主管到最基层主管之间形成了一种直线的命令和服从关系,即一条从上而下的权力线,这条线被称为指挥链。

46、授权是指主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为充分利用专门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或在出现新的业务的情况下,将部分解决问题、处理新业务的权力委托给某个(或某些)下属。

47、人员配备就是用合格的人力资源对组织设计确定的各层次、各部门的职位进行填充和不断填充的过程。

48、激励是指根据人的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如欲求、需要、希望、动力等,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采取一定的措施,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49、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络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是分层次的,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另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占据主导地位,需要是逐层上升的。

50、公平理论认为员工首先思想自己收入与付出的比率,然后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与相关他人的收入——付出比进行比较。

如果员工感觉到自己的比率与他人相同,则为公平状态,如果感到二者的比率不同,则产出不公平感。

51、强化理论主要研究人的行为同外部因素的关系,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因素控制的。

控制行为的因素称为强化物。

强化物分为两类:

能增强某种行为出现频率的因素称为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为表扬、奖励、提薪、提升等;能减弱某种行为出现频率的刺激物为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为批评、惩罚、降职、降薪等。

52、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二、单选题

1、______是管理过程的重要特征。

实践性;动态性;时间性;成本性。

B。

2、系统的范围大小完全取决于我们研究或处理问题的______而定。

任务;紧迫性;效益性;特定对象。

D。

3、系统分析方法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______。

整体观点;层次观念;时间观念;资源观念。

A。

4、系统的组成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被称为系统的______。

层次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C。

5、、动态性要求对管理过程实施______。

控制;指挥;沟通;组织。

A。

6、“计划赶不上变化”是指管理目标的______。

稳定性;动态性;连续性;效益性。

B。

7、根据人本原理,在各种管理活动中,都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______。

首要位置;次要位置;重要位置;无关紧要位置。

A。

8、______是贯彻行为原则的根本要求。

目标规划;战略方针;矩阵组织;责任制。

D。

9、《有效的管理者》作者是______。

杜拉克;佛鲁姆;戴明;法约尔。

A。

10、社会系统学派是由______首创的。

佛鲁姆;西蒙;巴纳德;杜拉克。

C。

11、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______系统。

协作;管理;要素;物质。

A。

12、决策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

西蒙;卡斯特;孔茨;杜拉克。

A。

13、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属于______。

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个人决策;集体决策。

B。

14、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杜拉克;孔茨;奥唐奈;莫尔斯。

A。

15、管理者按其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可分为综合管理者和______。

专业管理者;技术管理者;行业管理者;一般管理者。

A。

16、组织环境具有差异性、动态性和____三个特征。

不可测性;稳定性;连续性;可测性。

D。

17、时间的特性之一是______。

不可伸缩性;可伸缩性;可再生性;有弹性。

A。

18、非正式沟通的主要目的是协调关系、增进团结、维护健康、鼓舞士气和______。

组织目标的确立和下达;协调组织的各项活动;指导和激励员工;满足需要,改变行为。

D。

19、正式沟通渠道一般有下行、上行、横向和______沟通四种形式。

平行沟通;斜向沟通;交叉沟通;双向沟通。

B。

20、代沟是沟通中的______。

角色障碍;组织障碍;语言障碍;心理障碍。

A。

21、环境对系统的作用和影响被称为______。

输出;输入;转换;控制。

B。

22、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是由______提出来的。

法约尔;西蒙;德鲁克;泰罗。

A。

23、管理就是决策是______的观点。

德鲁克;法约尔;西蒙;韦伯。

C。

24、管理的任务是______。

实现组织确定的目标;协调人际关系;节约资源;平衡组织内外矛盾。

A。

25、管理学是一门______学科。

理论性;应用性;基础性;实验性。

B。

26、管理学基础与各专业管理学的关系是______。

一般与特殊;少数与多数;上层与下层;内核与外层。

A。

27、控制职能又称______。

指挥;组织;计划;监督。

D。

28、随科学技术、专业分工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企业控制结构主要表现为______。

金字塔式;集团式;扁平式;混合式。

B。

29、传统落后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种______管理思想、方法。

小生产;开放式;小集团;封闭式。

A。

30、正是因为管理的______,所以我们才必然学习国外一切先进的管理知识与方法和手段。

自然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政治属性。

A。

31、法约尔最早提出管理能力是______。

可资教育的;先天禀赋的;向别人模仿的;实践造就的。

A。

32、高层管理者应更多地掌握______知识。

专业管理;管理技术;管理学基础;人才管理。

C。

33、管理案例分析是一种______方法。

教学和学习方法;调查与实践方法;组织与分析方法;阅读与理解方法。

A。

34、事后控制的最大弱点是:

______。

费用高;实际操作难度大;滞后性;对人员要求较高。

C。

35、领导有效性等于______×领导效率。

质量;控制;目标方向;团队力量。

C。

36、领导权变理论是由______提出的。

费德勒;科曼;巴纳德;大内。

A。

37、职位丰富化是指______。

使工作更加容易完成;从横向扩展工作内容;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任务有一定的决策权;职位轮换。

C。

38、工作团队的特征是______。

有一个严密的指挥系统;每个成员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分工明确;作为一个集团来承办某项事务或解决某一问题。

D。

39、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适用于______。

实行多角化经营的大型企业;技术简单、业务单纯、人员数量少、规模较小的企业;规模不大但任务较复杂的企业;业务种类比较单一,环境比较稳定的中小型组织。

A。

40、______需要是最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

A。

41、下列因素中,属保健因素的是______。

晋升;工作成就;薪水;责任感。

C。

42、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中的三种需要不包括______。

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关系需要。

D。

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物质激励比精神激励作用更大;精神激励有时比物质激励更重要;惩罚不能产生激励作用;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是相一致的。

B。

44、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______。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技术决策。

A。

45、该项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和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有大量不确定因素,其方法和步骤也难以程序化和标准化,这项决策就是______。

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

C。

46、投资决策属于______。

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战术决策。

A。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管理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是长起以来人门在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发展。

人们将这些作以分析,整理并形成系统,成为理论,因此它是当之无愧的科学。

何况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开设管理学、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课程,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说管理是一门艺术是因为管理具有实践性。

我们谈管理,不只是单纯的形式上的管理、理论上的管理。

而是多姿多彩的、管理实践,在实际管理中,因为管理的对象首先是人,而不是机器,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是艺术了。

有些管理者懂管理理论,但不会做人的工作,结果与愿望相反,有些管理者可能不是很懂理论,但会做工作,结果与希望相一致。

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所在。

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自然,管理是在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一项职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有管理学、管理方法、管理理论等形态;从艺术角度来看,则有具体的管理艺术,特别是在度的把握以及在具体应用时一些微妙的变化,所以说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2、试述管理者魅力的内容及提高途径

管理者魅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高瞻远瞩的眼光。

特别是高级管理者是决定组织未来的,因此一定要具备超人的眼光,即所谓善于发现潜在利润,无论是经营还是用人都是如此。

面对激烈竞争和纷繁变化的世界,他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带领部下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此外,他还要有合理的冒险精神,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只墨守陈规是无法适应新世纪的竞争的。

二是睿智敏锐的头脑。

知识管理的时代,很少员工没有自己的事业规划,从而不会把一生的命运交给某个组织。

睿智是指做为高级管理者,首先应当有清晰的人生观,引领自己克服人生的困难;其次要有洞察力,在员工面临人生选择时为他们提供好的指导,这会极大提高管理者的威信和组织凝聚力。

敏锐是指做为高级管理者,应当善于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主要矛盾,界定问题保证方向不被偏离;其次要有创新精神,能及时从其他组织和其他人那里发现对自己组织有利的事物,善于学习和运用,保持组织的活力。

三是海纳百川的胸怀。

首先要听得下意见。

人人都明白“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但现实中许多领导还是在重复这种错误。

因此,一定要身体力行,广开言路,保证每个成员都可以坦白诚实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好的意见会得到鼓励。

时间久了,组织内部会形成一种诚实的文化,这也是提高决策效率的最好办法之一。

其次要容得下缺点。

知识员工的个人特点往往比较鲜明,做为高级管理者一定要取人之长,为员工创造好的环境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当然,如果某人的个性到了伤害组织文化的程度,也不可以姑息。

四是从容优雅的风度。

所谓从容,是指面对变化和困难表现出来的强烈自信和快速反应能力。

首先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将风度,管理者要以自己的信心和能力推动组织前进。

其次要有风趣高雅的谈吐和得体的举止,因为高级管理者是组织的形象代言人,需要用自己的良好形象为组织得到尽可能多的认可,这对个人和组织拓展事业都有益处。

那么怎样提高魅力呢?

魅力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邯郸学步也是行不通的。

我想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要勤于积累。

首先要多从书本学习。

管理者需要是通才,对天文地理等各方面都应当有所了解,因此一定要养成学习的习惯。

其次要多向别人学习。

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要善于通过与别人的交流来提高自己,无论是高人还是凡人,都有闪光点,可以成为管理者知识的源泉。

二是要勇于实践。

魅力同其他真知一样,需要反复提高的过程。

魅力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对度的把握,这没有长期的磨炼是达不到的。

同时,魅力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年轻时意气风发是魅力,中年时坚定果断是魅力,老年时睿智纯真才是魅力。

只有不断实践,才能真正达到自觉。

3、简述价值链理论。

企业实施竞争战略的过程就是寻求、维持、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

为了系统地识别和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波特提出了“价值链理论”。

他认为,每一种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以独特方式联结在一起的九种活动类别构成的。

具体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五种基本活动和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四种辅助活动。

一个企业与其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差异就代表着竞争优势的一种潜在来源。

4、简述核心竞争能力及特点

核心竞争能力——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

核心能力具有:

①外延性——通过发散作用,将能量不但扩展到最终产品上,从而为顾客源源不断提供创新产品,使消费者需求满足。

②耐久性——指其提供利润的持久程度。

③独特性——不易被人轻易占有或转移、模仿。

5、如何实施产业创新战略

实施产业创新战略的关键包括:

培育产业先见:

① 摆脱现有的产业市场、产品观念的束缚

② 超越顾客导向

③ 突破成本限制

培育核心能力:

① 借助资源杠杆

② 合理使用关键人才以创造核心能力

③ 有效整合现有的核心能力

6、试述战略管理过程

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五个重要阶段:

环境分析、战略设计与选择、制定政策、调整组织结构、指导战略实施等。

(1)战略环境分析

战略环境分析的目的是展望企业的未来,这是制定战略的基础,战略是根据环境制定的,是为了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与环境变化和企业能力实现动态的平衡。

企业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外部环境分析是为了适时地寻找和发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和动机,并有针对性地改善内部条件,克服存在的威胁,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是为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各种资源。

(2)寻找企业在竞争领域里的优势。

寻找优势旨在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优势与劣势都是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较而言的。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占尽一切优势。

因此,优势既是现实存在的,也是可以创造的。

(3)决定战略方案。

战略方案要从客观环境和创造性出发,达到发展优势、保持优势和弥补劣势的目的,以保证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4)调整组织结构

企业的经营战略必须通过组织去贯彻执行,因此说组织是战略实施的基础,组织结构一般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①组织的集权化问题。

这是指企业领导层所拥有的决策权的大小。

②组织的专业化问题。

是指组织活动职能化的程度。

③组织的刚性问题。

这是指组织的软硬程度。

有的组织结构较为死板,有的则较为灵活。

(5)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是为了贯彻执行已制定的经营战略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战略实施则是需要通过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方能达成的艰巨任务,它带有很强的管理性和实践性。

7、简述时间这一资源有哪些特性

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它具有以下特性;

1.不可伸缩性。

时间不象其他资源,需求量增加时,它们的供给也会相应增加。

时间不能伸缩,时间的供给丝毫没有弹性。

时间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我们无法对其“开源”,我们只能设法避免无端地浪费时间,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

2.不可贮存性。

时间处在永不停止的运动之中,不象别的资源可以贮存,以备急需。

所以说,时不我待,只有只争朝夕,科学地安排时间,才能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非同寻常的成就。

3.不可替代性。

时间的稀缺性是不可替代的。

它不象其他稀缺资源,在一定条件下,某种资源缺少了,可以用另一种资源代替。

但我们找不到任何一种东西可以来代替时间。

4.不可估价性。

人、财、物,包括信息,尽管有时很难衡量其价值,但毕竟可以定价,且进行交换。

唯有时间是无法估价的。

8、时间管理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时间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列出目标

领导者首先要确定本部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要实现的目标,并逐个列示出来。

2.按重要程度对目标进行排序

必须应该明确哪些是首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3.列出实现目标所需进行的活动

根据所罗列的目标,确定应该开展哪些活动,并将这些活动也列示出来。

4.对实现每个目标所需进行的活动进行排序

根据所排列的活动的先后顺序,每天都要列出所要进行的活动的清单,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但一天内所安排的活动不能太多,以免完不成计划或抓不住重点。

5.将时间表付诸实施

6.回顾和总结

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要回顾一下这一天的时间运用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以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然后,安排第二天的活动。

9、管理者在时间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时间管理中,管理者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遵循10/90法则

大多数管理者90%的决定是在他们的10%的时间里做出的,管理者们很容易陷在日常事务中。

所以,一个组织的管理者,要想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就必须确保最关键的10%的活动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2.掌握自己的生物周期

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自己效率最高的时间段里,而把日常事务或不重要的事情安排在生物钟处于低潮的时段。

3.掌握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表明:

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地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

根据这一定律,管理者不能给一项工作安排过多的时间,否则,就会使工作缓慢进行,直到用完安排的所有时间。

4.提高会议效率

在管理者的时间表中,会议占有较大的时间份额,因此,如何提高会议效率是时间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应在会前事先规定好会议的内容和相应的时间安排,并在会议中严格执行。

5.避免把整块时间拆散

6.把不重要的事集中在一起

10、请谈一下管理工作中的“谋人”包括哪些方面。

“谋人”包括如下内容

1要认真了解各个部属的特点,充分用人所长,要力求把人用好用活。

2要搞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