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专题2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8599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专题2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专题2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专题2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专题2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专题2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专题2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

《高考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专题2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专题2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专题2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

高考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专题23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3)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考点1】区域含义及区域划分

 (2012福建卷文综5~7)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3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答案】C 

【解析】本题组综合考查等值线图判读、农业的区位因素、地理信息技术。

本题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说明比同纬度其它地区的光热条件优越,A错;本地区同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大气环流性质一致,B错;甲地区为平原,两侧为山地,平原地区比山地高原地区光热条件好,C正确;距海远近对光热条件的影响不大,D错。

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答案】A 

【解析】对玉米生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素中热量条件。

3.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答案】B 

【解析】对空间信息的获取和分析采用的手段是地理信息系统。

(2012上海卷地理(十))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

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

回答4-6题。

4.“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②光照资源丰富③降水丰沛④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考查银川平原引黄灌溉农业的区域优势。

“塞上江南”地区西北内陆,由等降水量线判读降水量较少,但光照强,沿黄河两岸地势平坦,引黄河水灌溉,水源充足,所以其优势条件为①③④。

选D.

5.在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宁夏农业主要属于

A.游牧畜牧业B.牧场畜牧业

C.旱作农业D.水田农业

【答案】:

C.

【解析】考查“塞上江南”农业地域类型。

宁夏平原虽然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但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黄河流经此处,灌溉水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很好,主要以旱地种植业为主,因此选C.

6.宁夏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了

①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

③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

④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考查宁夏农业地域类型南北差异变化。

宁夏地处黄河流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南部降水超过400mm,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为半湿润地区,农业多以种植业为主,越往北,降水愈少,逐渐变为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也转为畜牧业为主,因此A项正确。

7.(2011江苏卷,28⑴⑵⑶,9分)左图为广东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右图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2分)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4分)

 (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

(3分)

【答案】

(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

(3)便于企业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解析】

(1)根据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中不同产业的位置分布,可知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可以参考教材相关知识(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来回答。

(3)顺德区家具高度集中,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可参照教材中意大利工业区相关知识点来回答,高度集聚、分工明确,便于企业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考点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12新课标全国卷3)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题。

1.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答案】D

【解析】河南省是我国产粮大省同时也是我国人口大省,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地广人稀,人口相对较少。

(2012安徽卷文综、23~25)图7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

完成2~4题。

 

 

2.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考查提取信息能力,由图7耕地面积有下降的态势,但粮食产量除2003可能受自然灾害影响,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升,说明科技支撑和惠农政策的影响较大。

安徽粮食主要是冬小麦和水稻,冬小麦受劳动力因素影响较小,季风稻田种植业虽为劳动力密集型,但科技兴农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业劳动力的可能性不大。

综上选D.

3.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 B.市场 C.土壤 D.机械化

【答案】B

【解析】蔬菜瓜果受市场影响大,其播种面积变化也大。

选B.

4.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考查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遥感技术平台能动态监测耕地变化,调查农作物分布和病虫害,监测农作物长势而估测粮食产量等(产品的市场跟踪是GIS的功能),选A.

5.(2012重庆卷文综36)(36分)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

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

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设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10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

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

图10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1)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8分)

【答案】①土地盐渍化;②土地荒漠化;③水资源短缺加剧;④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西北地区降水稀少,若采用大水漫灌可引起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加剧、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注意题干要求是回答生态环境问题而不是环境污染问题。

(2)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         。

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壤水分含量          。

(4分)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8分)

【答案】亚寒带针叶林;高①热力条件得到改善;②适宜农作物生成的时间延长;③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④农作物可利用的水分增加(降水增加)

【解析】 俄罗斯位于高纬度地区,植被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俄罗斯远东地区降水比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要多,因此水分条件比我国西北地区要好;是从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有利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大豆是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之一。

从土地资源和市场因素分析中国某企业拟在俄罗斯租地种植大豆的原因。

(12分)

【答案】①我国耕地资源短缺,后备耕地资源有限,俄罗斯耕地资源充足;②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能力增强,市场需求大。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是从土地资源和市场两方面回答中国某企业在俄罗斯种植大豆的原因,回答此题可围绕我国人多地少以及经济发展迅速这两个国情进行回答。

(4)归纳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耕地利用的积极影响。

(4分)

【答案】减轻耕地资源利用强度或有利于因地制宜优化调整耕地利用结构。

【解析】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的积极影响可从对我国土地利用强度以及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两方面回答。

6.(2012四川卷文综39).(60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12分)

材料二某大型末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16)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17)

(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有点。

(8分)

 

【解析】

(1),根据经纬度和山脉走向可以判断,甲地形区位于青藏高原,乙地形区位于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热量不足,因此种植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加上山脉的阻挡,气候干燥,水源不足,因此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灌溉水源充足的山麓地带。

(2)从图16可以看出不同海拔的地区,农业类型不同,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图17农业生产既有“麦、棉、果种植”又有“禽、畜饲养”,属于混合农业类型,因此调动书本混合农业的优点并结合当地实际回答即可。

【答案】(20分)

(1)(12分)

特点:

甲地形区:

分布在河谷地区(2分);

乙地形区:

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2分)。

原因:

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2分),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2分),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

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2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2分),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

(2)(8分)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2分);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2分);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2分);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2分)。

7.(2012大纲全国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12分)

[答案]

(1)分布规律:

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分布规律及农业的区位条件。

描述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时关键是找出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结合经纬度及图例可知该区域为位于南疆的塔里木盆地,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从光照、热量等气候条件及水源条件去分析。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6分)

[答案]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审清题干。

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说明与棉花易储存、易运输有关。

南疆的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广阔。

(3)说明该区域上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6分)

[答案]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棉花的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本地区人口较少,劳动力不足。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2分)

[答案]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问题。

该区域位于干旱地区,缺少水源,如果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造成河流下游水量减少,荒漠化严重,不合理的灌溉还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渍)化。

 

【考点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2011广东卷,41.(28分)地处长江人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一(5)题。

    材料一:

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图9)。

 材料二:

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图10)

 

(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处,水深大于5m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处。

(4分)

 

(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和

________。

(4分)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

(6分)

 (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

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6分)  

 (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

(8分)

【答案】.

(1)乙、丁;甲、丙

(2)旱地、建筑用地

(3)沿海港口分布;技术(科技)

(4)地处洋山国际深水港、有铁路、高速公路经过,紧靠浦东国际航空港,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以上海为依托,周围经济腹地范围广,市场广阔;地处海滨,环境优美;国家政策支持;旅游资源丰富。

(临港,利于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和对外贸易。

(5)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构建产业链,防止产业结构单一;引进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建设绿地,治理工业“三废”,防止环境污染严重;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避免产业过于集中;完善道路、住房、通信等设施的建设,防止配套设施不完善;建设污水处理厂,防止造成海洋污染;适当保留空地,避免缺少工业发展余地;建设海防堤坝,防止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

【解析】

(1)根据等深线的分布可知,淤积作用明显是水深较浅的乙、丁两处,水深大于5m的是甲、丙两处。

(2)此问可从图10中直接看出:

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旱地和建筑用地。

(3)从图中可知,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础都是分布在沿海港口附近。

微电子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则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技术。

(4)结合材料提示“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和所学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来回答。

(5)抓住关键词“F围垦区”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重点从生活环境和环境污染方面来分析回答。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评析】

(1)本题主要考查等深线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从图中数值不难读出甲、丙深度大于5米,乙、丁深度小于5米。

(2)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难度较小,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答案。

(3)本题考查考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从图中不难读出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业工业基地的布局;影响微电子产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技术。

(4)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国家政策等。

结合材料和图中信息不难得出答案。

(5)可持续发展包含三个方面:

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的时候,必须考虑工业区的产业结构、工业产生的“三废”等环境问题,F围垦区位于沿海位置,所以还要考虑全球变暖等对该区的影响

(2012新课标全国卷1~2)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2题。

2.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答案】B

【解析】该题组考查中国农业及其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

本题根据题干的提示“耕地不断被挤占”,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

原因是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和完善了粮食

流通体系对

粮食增产

影响不大。

3.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

【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太湖平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水平较高,大量

耕地被占用为建设用地,因而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

4.(2012广东卷文综40.(3)一(4)) (28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

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图8),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题。

 

(1)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酿造而成。

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

(10分)

 

(2)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卡早,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

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8分)

【答案】

(1)地处河谷地区,热量充足;位于河谷,多河没滩平原,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处于山脉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养分积累;地处中纬高山气候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利于形成冰冻;地处高山河谷地区,葡萄病虫害较少.

(2)退耕还林还草;兴修水利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合理放牧,种植人工草场;防治土地退化;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实行轮牧、舍饲养殖,限制载畜量,种植人口草场;封育沙漠化的弃耕地和草场退化,恢复植被等。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和探讨农业区位及影响的能力。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生物(病虫害)等。

结合该地的位置组织回答。

(2)造成土地荒漠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的,结合材料信息不难得出答案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