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571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9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栽培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作物栽培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作物栽培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作物栽培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作物栽培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试题.docx

《作物栽培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栽培学试题.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物栽培学试题.docx

作物栽培学试题

《作物栽培学》第一章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驯化

2、引种

3、作物栽培学

4、喜温作物

5、短日照作物

6、食物安全

7、可持续农业

8、作物生长模拟

9、作物的起源中心

二、单项选择

1、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首先是()。

A.环境B.措施C.品种D.肥料

2、研究作物栽培的基本方法是进行()。

A.田间试验B.温室试验C.实验室栽培D.大田示范

3、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的天数测定植株的生长状况,如稻、麦分蘖消长、穗分化状况等,这种研究法称为()。

A.生物观察法B.生长分析法C.发育研究法D.生长发育研究法

4、()的具体做法是,间隔一定的天数,在田间进行取样调查,测定叶面积消长和干物质动态,有时还将植株各不同器官分别进行测定。

A.生物观察法B.生长分析法C.发育研究法D.生长发育研究法

5、()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以及各个地区的作物(品种)多样性,促进了作物生长的发展。

A.作物育种B.作物引种C.作物栽培D.作物生产

6、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

A.5℃左右B.10℃左右C.15℃左右D.20℃左右

7、作物种植三元结构为()。

A.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

B.谷类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

C.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

D.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作物

8、现在自然界还存在很多与作物亲缘关系很近的野生植物,被称为()。

A.作物的原始祖先B.作物的野生种C.作物的近缘种D.作物的原始种

9、作物原产地与引种地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大,或者由于被引种的作物本身适应范围较广泛,不需要特殊处理和选育过程,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并繁殖后代,这叫做()。

A.驯化引种B.风土驯化C.简单引种D.气候驯化

10.国际上普遍认为,当人均耕地面积在()时,即说明耕地承载力已经处于临界状态。

A.667.7m2B.800.7m2C.1001.6m2D.1334m2

三、多项选择

1、作物栽培包括()三个环节。

A.作物B.播种C.环境D.措施E.化学控制

2、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产理论和技术措施的科学。

A.高产B.稳产C.优质D.高效E.低耗

3、作物栽培业的(),决定了作物栽培学这门科学的内容不但十分丰富,而且需要不断充实和更新。

A.复杂性B.季节性C.地区性D.变动性E.低值性

4、作物栽培科学常采用()研究法对作物自身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进行研究。

A.生物观察法B.生长分析法C.发育研究法D.生长发育研究法E.模拟试验法

5、下述作物中,()为起源于我国的本土作物。

A.水稻B.马铃薯C.苦荞D.玉米E.蚕豆

6、()是起源于美洲而后传入我国的作物。

A.玉米B.甘蔗C.甘薯D.烟草E.香蕉

7、()为喜温作物,其生育的最低温度为10oC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A.水稻B.小麦C.玉米D.油菜E.棉花

8、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几种。

A.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C.中性作物D.定日照作物E.喜光作物

9、谷类作物绝大部分属禾本科,如()。

A.水稻B.小麦C.荞麦D.玉米E.燕麦

10、在作物生产中下列以子实为主要用途的作物有()等。

A.马铃薯B.水稻C.玉米D.甘薯E.洋葱

11、在整个原始农业时期,采集和渔猎仍占据重要的地位,例如()等都大量出土了野生植物种子、猎获的动物遗骨。

A.河北磁山遗址B.陕西西安半坡遗址C.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D.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E.河南安阳殷墟

12、起源于中国本土的作物有()。

A.小麦B.蚕豆C.高粱D.谷子E.马铃薯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有()。

A.生态系统多样性B.生物种类多样性C.驯化物种及其野生近缘种多样性D.地域类型多样性E.气候多样性

14、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分为()。

A.喜温作物B.耐寒作物C.三碳(C3)作物D.四碳(C4)作物E.钝感作物

15、在生产上,因播期不同,作物可分为()。

A.春播作物B.夏播作物C.密植作物D.中耕作物E.秋播作物

四、填空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理论和技术措施的科学。

2、栽培作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

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首先是___________。

3、作物栽培学的任务是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___________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____________措施,使作物品种的_____________得以表达,使其________得以发挥。

4、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其错综复杂,变化多端。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作物科学常采用的研究方法。

6、引种是作物的____________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作物的种类很多,世界各地栽培的大田作物约_________余种,我国种植的有_________余种。

8、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协调统一是作物引种成功的关键,也是引种的基本原则。

9、耐寒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约在___________,需求积温一般也较低。

10、按作物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和等。

11、作物栽培学是在充分掌握规律以及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科技成果。

12、按照生物观察法研究作物,作物生产的过程是作物、、和的过程。

13、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和等。

14、农业自然资源是指与有关的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如、、和、等。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我国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需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

2、()作物栽培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地改善环境,创造条件,使作物的遗传潜力得以最大表达。

3、()薯类作物主要用于生产淀粉类食物,都属于植物学的茄科。

4、()三碳作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低,而四碳作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高。

5、()豆类作物主要提供植物性蛋白质,均属豆科。

6、()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5oC左右。

其全生育期需要较多的积温。

7、()作物与环境协调统一,是引种成功的关键。

8、()不同纬度地区间相互引种,重点应当了解作物的感温性,否则可能造成引种失败。

9、()不同经度地区间相互引种,要注意海拔高度。

因海拔高度带来来的温度、光照差异可能对作物(品种)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导致引种不成功。

10、()我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均起源于我国。

11、()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首先是环境。

12、()不同纬度地区间引种,应当了解作物(品种)对光周期的反应。

13、()不同经度地区间相互引种,要注意海拔高度。

14、()耕地资源是各种资源的载体。

15、()粮食的最低安全系数是,储备量至少应占需要量的17%~18%。

六、简答

1、作物栽培有何特点?

2、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研究常采用哪些方法?

3、作物引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4、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法如何将作物进行分类?

5、作物栽培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6、什么是可持续农业?

7、我国作物多样性的特点是什么?

七、论述

为什么说中国有能力解决粮食自给问题?

《作物栽培学》第一章习题集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驯化:

原产地和引种产地之间的自然环境相差较大,或者后者由于被引种的作物本身适应范围狭隘,需要通过选择、培育,改变其遗传性,使之能够适应引种环境,叫做驯化。

2、引种:

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国外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3、作物栽培学: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4、喜温作物:

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5、短日照作物:

凡在日照变长时开花的作物称短日照作物。

6、食物安全:

食物安全是指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

7、可持续农业:

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的改革,以便确保获得和持续满足目前几代人的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

8、作物生长模拟:

作物生长模拟是通过对作物生育和产量的实验数据加以理论概括和数据抽象,找出作物生育动态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动态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作物在给定的环境下整个生育期的生长状况,借以指导实际生产。

9、作物的起源中心:

地球上很多种作物的起源地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度之间,被高山、沙漠和大河所隔开,形成天然隔离区,促成了植物区系的独立发展,成为作物的起源中心。

二、单项选择

1、C

2、A

3、C

4、B

5、B

6、B

7、C

8、C

9、C

10、B

三、多项选择

1、ACD

2、ABCD

3、ABCD

4、ABCD

5、AC

6、AD

7、ACE

8、ABCD

9、ABDE

10、BC

11、ABC

12、ACD

13、ABC

14、AB

15、ABE

四、填空

1、高产、稳产、优质、高效

2、作物、环境、措施、品种

3、栽培技术、基因型、遗传潜力

4、作物、环境、措施

5、生物观察法、生长分析法、发育研究法和生长发育研究法。

6、人工迁移、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或风土驯化、气候驯化)

7、90、60

8、作物和环境

9、1-3℃

10、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11、作物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条件要求和反应规律以及产量形成规律

12、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形成和物质积累。

13、短日照作物、长日照作物、日中性作物和定日作物。

14、农业生产光、热、水和土地、生物等。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六、简答

1、作物栽培有何特点?

答:

(1)复杂性多种多样的作物都是有机体,而且各自又有其不同的特征特性;

(2)季节性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天时和农时不可违背,违背了天时农时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可能影响全年的生产,有时甚至将间接地影响下一年或下一季的生产;

(3)地域性作物有具有严格的地域性。

虽然随着新品种的出现和人们对环境条件繁荣改善,作物栽培的地域性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动:

但作物生产的贬低余兴这个大原则仍然是起作用的。

(4)变动性随着人们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认识的加深,随着新品种的引种和创新,以及随着新技术新措施的引进,作物栽培的方法措施等也要不断变化,不可墨守成规。

2、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研究常采用哪些方法?

答:

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研究常采用方法:

(1)生物观察法即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形成和物质积累的过程进行跟踪观察。

(2)生长分析法生长分析法的出发点是,作物的生育进程一植株的干物质来衡量,干物质积累又和光和面积(叶面积)有直接的关系。

(3)发育研究法发育研究法是在作物发育期间,每隔一定繁荣天数测量植株的生长状况。

(4)生长发育研究法生长发育研究法是在生长分析法和发育研究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通过生长发育状况的分析,可以评估某种栽培技术措施的作用和优劣,进而制定相应的促进或控制的措施。

3、作物引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

作物引种的基本原则是被引种作物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引种地各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协调统一,或者简言之,作物与环境协调统一,是作物引种的关键。

其具体内容包括:

(1)生活条件需得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每个阶段都要求相应的生活生态条件(光、温、水、土、养分、生物等)与之相协调,这里包括诸如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高低、光周期长短、降雨量多少等要求均得到满足;

(2)克服限制因子的影响,作物原产地与引种的生境往往不完全一致,而引种的某一个生态因子可能成为引种的障碍(即限制因子),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通过改变栽培措施(如调节播种期、水肥调空、施用激素等)或者选择和营造局部小环境,克服限制因子的影响,使作物适应新的环境;

(3)被引种作物对引种地的环境有逐步适应的过程,它能够不断地改变本身的某些习性,与新环境中各个生态因子相适应,这种改变了的习性和抗性经长期积累后,被引种作物就会完全适应引种地的生境和栽培条件了。

4、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法如何将作物进行分类?

答:

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法将作物进行分类:

1粮食作物(或称食用作物)其中分三类

(1)谷类作物(也叫禾谷类作物),绝大部分属禾本科。

(2)豆类作物均属豆科,主要作物提供植物性蛋白质。

(3)薯芋类作物(或称根茎类作物),属于植物学上不同的科,属。

2经济作物

(1)纤维作物其中有种子纤维、韧皮纤维、叶纤维等。

(2)油料作物常见的有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蓖麻、苏子、红花等。

(3)糖料作物南方有甘蔗,北方有甜菜,此外还有甜叶菊等;

(4)其他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花、代代花等,此外还有挥发性油料作物,如香茅草等。

3饲料和绿肥作物

豆科常见的有苜蓿、苕子、紫云英、三叶草,沙打旺等;禾本科中常见的有苏丹草,黑麦草.雀麦草等;其他如红萍、水葫芦、水花生等也属此类。

5、作物栽培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答: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生产理论和技术措施的科学。

6、什么是可持续农业?

答:

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的改革,以便确保获得和持续满足目前几代人的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

这种(农业、林业和渔业部门的)持续发展能保护土地、水资源、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而且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技术上适当,经济行可行,能够被社会接受。

7、我国作物多样性的特点是什么?

答:

我国作物多样性的主要特点是:

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种类繁多、驯化物种及其野生近缘种丰富。

七、论述

为什么说中国有能力解决粮食自给问题?

答:

1.具备农业资源潜力,可开发的草原、宜农荒地、沿海滩涂等国土资源、耕地中的中低产田改造等均有潜力可挖;2.我国科技进步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份额目前只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也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3.实施粮食、经济、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工程也将使食物总量增加;4.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进展也将提高农业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作物栽培学》第二章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生长

2、发育

3、生育期

4、生育时期

5、作物的物候期

6、作物温光反应特性

7、作物的感温性

8、作物的感光性

9、基本营养生长期

10、作物的种子

11、授粉

12、叶面积指数

13、作物器官同伸关系

14、作物群体自动调节现象

15、叶龄指数

16、种子的寿命

17、种子的休眠

18、叶的功能期

19、春化作用

20、根冠比

21、作物群体

22、作物的同伸器官

二、单项选择题

1、禾谷类作物按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可分为麦类作物和粟类或黍类作物,其中粟类或黍类作物所具有的特征特性是()。

A.属长日照作物类型B.有冬性及春性类型

C.对温度要求较高D.籽粒腹部有纵沟

2、豆类作物的花序属()。

A.穗状花序B.总状花序C.肉穗花序D.圆锥花序

3、甘薯的各类根中,毫无利用价值,并应尽量防止发生的是()。

A.细根B.块根C.牛蒡根D.纤维根

4、我国油菜有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三大类型,其中()是白菜型油菜区别于其它油菜类型的显著特征特性。

A.主茎下部叶短叶柄,部分抱茎着生B.叶形呈披针形、匙形

C.叶面密被茸毛D.种子黑色或黑褐色

5、甘蔗生长过程中能长期为甘蔗生长发育提供养分的根是()。

A.种根B.苗根C.气根D.初生根

6、甜菜块根上由子叶下胚轴演变而成的缩短茎,并丛生叶片的部分为()。

A.根头B.根颈C.根体D.根尾

7、作物器官、个体、群体等的生长均呈()趋势。

A.直线增长B.指数增长C.抛物线增长D.S形增长

8、作物生育期的准确计算方法是()的天数。

A.播种至收获B.出苗至成熟C.出苗至收获D.播种至成熟

9、对作物生育期长短影响最大的环境条件是()。

A.密度高低B.营养条件C.水分条件D.光温条件

10、通常禾谷类作物发芽的标准是指种子萌发后胚根长至与种子等长,胚芽长达种子()时。

A.1/4B.1/2C.3/4D.等长

11、在作物种子播种后,由于下胚轴的伸长而必然出现子叶出土的作物是()。

A.大豆B.蚕豆C.豌豆D.饭豆

12、作物种子休眠的最主要原因是()。

A.种子含有抑制发芽的物质B.不良的环境条件

C.胚的后熟D.种皮硬实

13、()茎的生长按合轴生长方式生长。

A.向日癸B.棉花营养枝C.棉花果枝D油菜

14、禾谷类作物叶片的功能期通常是指()所持续的天数。

A.叶片平展至1/2叶片变黄B.叶片达定长的1/2至1/2叶片变黄

C.叶片平展至全叶变黄D.叶片达定长的1/2至全叶变黄

15、以下作物中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水稻B.大豆C.向日葵D.棉花

16、假设大豆生育转变的临界日长为14h,冬小麦为12h,若给予13h日照则()。

A.仅大豆开花B.仅小麦开花C.两者都开花D.两者都不开花

17、下列哪种情况最能在两地间相互引种成功()。

A.同经度的两地B.同纬度的两地C.同海拔的两地D.同生产水平的两地

18、不同的矿质元素对作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影响不一致,对地下贮藏器官生长起促进作用的矿质元素是()。

A.氮素B.磷素C.钾素D.铁素

19、对于作物群体物候期的判断标准是:

当()左右的植株达到某一物候期的标准时称为这一物候期的始期,()以上植株达到标准时称为这一物候期的盛期。

A.10%;50%B.20%;50%C.20%;80%D.20%;80%

三、多项选择题

1.对许多作物由营养体向生殖体转变有特殊作用的因素是()。

A.水分的多少B.温度的高低C.体内C/N比的大小D.日照的长短E.肥料的施用量

2、下列属于高温—短日型的作物有()。

A.水稻B.小麦C.玉米D.大豆E.油菜

3、下列属于低温—长日型的作物有()。

A.水稻B.小麦C.玉米D.大豆E.油菜

4、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下列器官()。

A.种子B.果实C.块根D.块茎E.茎段

5、引起作物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有()。

A.胚末成熟B.硬实C.环境条件不良D.发芽抑制物存在E.土壤养分匮乏

6、属于完全叶的作物有()。

A.甘薯B.油菜C.大豆D.棉花E.向日癸

7、作物同一花序上花的开放顺序以上部花先开,然后逐渐向下开花的作物有()。

A.油菜B.花生C.水稻D.高粱E.大麦

8、豆类作物有如下特点()。

A.主茎产生的第一真叶多为单叶,以后为复叶,每节有一片真叶

B.下部节上叶腋腋芽常萌发成分枝,中上部节上腋芽则发育成花序

C.大部分属于自花授粉作物

D.群体的2/3植株每株出现两朵以上花时,称开花始期

E.有子叶出土、半出土和不出土之别

9、打破薯块休眠的方法有()。

A.保持适宜温湿度进行人工催芽B.赤霉素处理

C.低温贮藏D.奈乙酸甲脂处理E.切块

10、作物“S”形生长曲线按作物种子萌发至收获来划分,可分为()

A.缓慢增长期B.缓慢下降期C.快速增长期D.减速增长期E.稳定生长期

12、作物“S”形生长进程主要应用于()。

A.检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是否正常

B.提示促进或抑制作物生长的措施的应用时间

C.注意同一栽培措施对不同器官的影响

D.判别作物产量的高低

E.预测某一生育时期到来的时间

13、()是稻、麦类作物生育时期划分的生育时期名称。

A.拔节期B.鼓粒期C.抽穗期D.现蕾期E.乳熟期

14、麦类作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特性有()

A.茎通常空心B.对温度要求较低C.籽粒腹部无纵沟

D.短日照作物E.小穗中下部小花能发育结实,上部小花不结实或退化

15、豆类作物具有的共同形态特征有()。

A.都属圆锥根系B.为总状花序C.荚果由一个心皮组成

D.真叶为不完全叶E.为无胚乳种子

16、通常可将马铃薯的茎分为()。

A.地上主茎B.匍匐茎C.地下茎D.地上分枝E.块茎

17、马铃薯的主要形态特征有()。

A.属自花授粉作物B.果实为浆果,呈圆形或椭圆形C.花冠5瓣合瓣

D.花序为总状花序E.奇数羽状复叶

18、甘薯的根因内部分化状况不同而发育为()。

A.细根B.气生根C.不定根D.块根E.牛蒡根

19、油菜较为显著的外观形态特征有()

A.强大的圆锥根系B.有贮藏器官的养分根颈

C.花盛开时平展呈十字形D.果实称角果E.真叶系不完全叶

20、作物种子的萌发过程可划分为()。

A.吸胀B.破胸C.萌动D.出苗E.发芽

21、种子和用以繁殖的营养器官能否发芽,主要取决于(),它们缺一不可。

A.种子发芽力B.温度C.水分D.空气E.土壤

22、鉴别种子生活力的方法有()。

A.利用组织还原能力B.利用细胞液中的酶活性C.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D.利用原生质的着色能力E.利用细胞中的萤光物质

23、影响作物根系生长的因素主要有()。

A.土壤水分B.土壤阻力C.土壤通气

D.土壤养分E.土壤温度

24、有利于作物叶片宽度和厚度增长的条件有()。

A.较高的气温B.较低的气温C.较强的光照

D.较弱的光照E.充足的水分

25、影响作物花器官分化、开花授粉受精的主要外界条件有()。

A.营养供给B.光照强弱C.气温高低

D.水分保障E.风力及降雨大小

26、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品种对低温要求的程度和时间不同,可将其划分为()。

A.冬性类型B.半冬性类型C.冬播类型

D.春播类型E.春性类型

27、作物在温光诱导下将发生的变化有()

A.植株形态上的变化B.组织结构上的变化C.生理生化上的变化

D.光敏色素数量上的变化E.植株生态需求上的变化

28、禾谷类作物常利用器官间的同伸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