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0080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名称:

XX路大修工程

施工单位:

XX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年月日

第一章前言

一、编制说明

我公司经过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仔细考察工程现场,针对工程所处位置的交通状况、地上地下综合管线进行调查并结合我们在历次道路改造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施工工艺技术,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在本工程组织设计编制中,充分考虑了各关键部位和重点工序及相互间的衔接、协调的可行性,及其实现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工艺操作方法,特别是针对工程现场的交通情况、地上地下管线和可能对本工程产生的影响,作了充分的估计和准备。

确保在业主要求的总工期内完成本工程的施工,工程质量确保“优良”并达到市级优质工程标准。

同时争创市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和市级优质工程。

二、编制依据

(一)、根据中交一公局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图纸。

(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

(三)、《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四)、《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092-96;

(五)、《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六)、《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七)、《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八)、《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九)、《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十)、现行的地方其它相关行业规范和规程;

(十一)、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我公司实际施工经验能力,机械设备装备能力,

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我公司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及管理经验;

(十二)、依据GB/T19001-2008-ISO9001:

2008、GB/T24001-ISO14001:

2004、

(十三)、GB/T28001-2001质量、环保及安全管理的三维一体管理体系。

三、编制原则

(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

在安全措施及费用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二)、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

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施工中加强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三)、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中,对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四)、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业主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

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

(五)、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

行科学配置,选派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选择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

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六)、合理布置的原则

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苗木破坏、搞好环保工作,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

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布局,做好环境保护和营区绿化。

工程完成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搞好环境美化。

(七)、突出环境保护的原则

结合工程的特殊环境,我们采取积极、严密的环境保护措施。

认真执行有关环境管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有关法规的规定,依法文明施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概述

本次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为天山矿区与周边自然村居民出行的主干道,是上兴镇政府为缓解交通“行路难、运输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大举措。

它的建成对提高城镇品位,改善交通环境,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溧阳市上兴镇,起点天山矿区,终点为方山路,全长3.67公里,设计路面断面7米+2*0.75米土路肩,主要为天山矿区用原料运输道路,沿线分布几个自然村庄,全线无桥涵,K1+0.980处涵洞予以保留。

本工程全线穿过农田、村庄为老路改造,原有一7米宽混凝土道路,现经矿区运输车辆碾压,原老路破损严重,急需修复,以满足周边村民和矿区车辆的正常出行,附注:

K2+290至K2+799段现状老路考虑利用。

1、道路改造工程

本次改造道路全长3667米。

为东西方向,起点由西天山矿区,沿线经祠堂村,迟荷村,至终点方山路。

(一)、道路工程

改造后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为:

7.0米+2*0.75土路肩,原有老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严重,全部拆除新做;部分现状较好的路面加以利用,道路基层设计采用40cm厚碎石土20cm+20cm厚4.5%水泥稳定碎石层,1cm下封层,(下设粘层乳化沥青)+8cm厚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cm厚沥青马蹄脂细粒式碎石混合料SMA-13(Ld=28)

(二)、排水工程

道路排水工程分两部分,局部靠村排水明沟采用混凝土盖板、其余为土边沟,直接排入低洼处,过村支路D600涵管,过主道为D800涵管。

三、工程地形地貌

本工程位于丘陵地带区域,高低起伏大,线路弯曲,沿线交叉支路村庄农田多。

四、工程特点

经研究设计施工图等相关资料,结合现场实地踏勘,对周边环境等因素的调查,该工程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本工程路线全长3.67公里、担负天山矿区生产原料的运输干道,及周边村民的出行。

沿线道路交叉口众多,车流量大,交通繁忙,施工交通组织困难,施工干扰大。

(二)、因该道路为改造工程,施工时不能影响正常的车辆运输和行人的出行,在顾全交通组织的前提下,施工场地范围变得相当狭窄,须认真做好场内组织,科学合理地安排各工序的先后施工顺序,综合考虑土方平衡,余土外运,原混凝土道路的破碎外运时间、线路,设备计划和各种材料的调配运入计划。

五、施工难点及对策

本工程在现有道路上进行改造,由于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必需确保天山矿运输车辆的通行,所以本次采取半幅施工,施工期间拟实行交通半封闭,交通组织及施工顺序的紧密协调、配合尤为重要,是本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之一。

经周密考虑,为了节约成本采用静塑网隔离,用1.2米高卷状静塑网进行全长隔离,静塑网紧贴没有破碎的混凝土边埋设,3米埋设一根Ø20钢筋固定网片埋人地下300mm。

施工顺序由西向东,先左侧施工,起点为天山矿区至终点方山路,原混凝土老路分段破碎挖运,间隔一段预留,双向会车,K0+000.00-K0+500为第一破碎段K0+500-K0+600预留100米,K0+600-K1+060为第二破碎段,K1+060-K1+160预留100米,K1+160-K1+380为第三破碎段,K1+380-K1+440预留60米(K1+380-K1+440为后午村),K1+440-K3+667.187左幅一次破碎挖运,右幅留给重车单向出行,空车可以走迟荷绕道方山至后午(K1+380-K1+440)进天山矿区,本次破除半幅后剩余半幅仅为3.5米,运输车辆宽度已接近路宽,原混凝土道路本身破碎严重,矿区载重车辆行车频率又较高,极易把混凝土块挤压下陷移位,造成车辆侧翻,当是群众的电瓶车及人员无法天山矿区的运输车辆会车,为确保群众的出行安全,将后施工的半幅道路局部加宽0.5米,加宽的0.5米路面采用用道渣铺填压实,便群众出行过程中会车安全(具体位置详附图)。

交叉口:

根据道路布局、沿线企业和居民区分布情况和施工需要,合理布置施工段落,预留交叉道口。

在主要的交叉路口设置施工、慢行等标志。

拟定采用分阶段施工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第三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施工试验与施工测量

(一)、施工试验

工程试验是保证工程使用合格材料的唯一检测手段,为了安全、优质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本公司将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

1、试验单位的选择

(1)、本工程将委托具有试验资质的试验检测单位来完成总试验工程量的70%,其余30%的试验工程量由市质量监督总站所指定的试验室来完成。

(2)、工程开工前,将打算委托试验室的所有资质证明及市质监站指定的试验室的几家资质证明上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由业主、监理工程师最后审核决定试验单位。

2、试验数据管理规定

(1)、试验数据管理按要求写入“材料进货检验和试验计划”,保证试验数据采集及时性、真实性,并使试验数据文件管理由专人负责;

(2)、注重对原材料的技术证件(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等)数据的验证,技术指标确认后,证件的原件要有分供方(或厂家)相关印章,作好备查统计台账;

(3)、加强工程试验与检验(砼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按规定频率进行,取得的数据按规范认真进行统计技术分析,及时并向质检和材料供应部门反馈其结果;

(4)、严格按业主、监理单位要求,使试验数据按规定表格及时向监理报验,相关数据文件得到批复后方可对相应进场材料、施工工序放行;

(5)、做好采购产品技术证件、物资验收记录、试验报告的质量记录的整理归档工作,使检验和试验工程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6)、所有检测项目在取样中,均在监理工程师的旁站下,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并填写“见证取样单”后送试验室进行检测,工程试验取样采用100%见证取样制度。

(7)、按进货检验和试验计划对采购产品技术证件、物资验收记录、试验报告等质量记录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使检验和试验工作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二)、测量机构的设置

1、项目部测量组具体负责工程范围内的设计导线点、桩位、水准点复测,以及对各施工队测量放样成果的复核,并负责对各测量工作的协调,施工队测量小组负责本施工队的工程施工放样,配合项目部进行控制性测量。

2、测量仪器的配备

本工程中配备拓普康GTS-701全站仪1台,经纬仪2台(J1型),水准仪3台

3、控制测量

(1)、交接桩

在业主主持下,由设计单位、控制点测设单位(勘测单位)负责向公司项目部提交本工程控制网的布置及书面资料,我们将派施工和测量技术人员实地接桩。

接桩时,对照资料弄清每个控制点的桩号、位置及其坐标,并检查各控制桩的稳定性,标注的清晰度,如有问题及时与业主联系,采取措施。

对已移交的桩位,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被移动或破坏。

(2)、控制网的复测

施工人员进场之后,首先组织进行控制网的复测工作。

复测分两部分进行,即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和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为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对原控制点进行插点法加密,即布设次级的施工控制网。

加密点可在施工现场附近选取较为稳固并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埋设,且满足通视条件,加密网中各三角形的内角座在30。

~120。

之间,困难地区也不应小于25。

对于布设的加密控制网,用三角测量法进行观测,并经内业平差,从而确定各点的坐标、高程,并绘制控制网点平面布置图,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测审查后备用。

各个控制网点及加密网点均采用四周打钢管及护栏杆插旗挂牌作保护,以防止碰撞、碾压等外界原因影响其精度。

4、施工测量

(1)、道路工程测量

道路坐标及路口圆弧点等定位均由全站仪来进行定位,高程采用水准仪控制。

(2)、竣工测量

①、做好竣工后的贯通量测,包括道路的纵向、横向和方位角贯通测量误差以及高程贯通测量误差。

实测纵、横向贯通误差应分别投影到线路和线路的法线方向上。

高程贯通误差应由两侧控制水准点测定贯通面附近同一水准点的高程较差确定。

②、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测量的竣工资料。

③、认真做好竣工后的复测,为工程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

二、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一)、排水工程概况

1、施工前应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充分掌握现场地形及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有关资料;气象等资料;工程施工机械和工程资料落实情况。

2、沟槽开挖拟选用1.0M3挖掘机,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方法,挖掘机挖至槽底以上20cm左右时,应采用人工挖底,严禁超挖、扰动基底原状土。

若遇淤泥土或管基下为老河道及暗浜,若淤泥厚度小于1M时,则需挖除至原状土,超挖部分采用碎石土分层压实回填至沟槽底,然后再做基础;若淤泥厚度大于1M时,则采取大块石加固槽基。

管道穿越老河道,则应挖除淤泥至老土层,超挖部分采用大块石回填,至管道基底,宽度同垫层。

3、钢筋砼基础,D600、D800管采用钢盘混凝土承插管,其中过支路管道考虑覆土60㎝,采用C20混凝土回填至上层水泥碎石层底,过主路管道考虑覆土90㎝,采用C20混凝土回填至上层水泥碎石层底;基础:

管道基础均采用120°混凝土基础,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

本工程所用的砼全部采用商品砼并用振捣机械捣密实。

浇筑护管砼前应将平基顶面凿毛。

平基砼采用平板振捣器振实,护管砼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井底板砼基础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砼。

3、道路工程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清除表土及原路边杂草垃圾→破碎挖运原混凝土路面→破碎挖运原水泥稳定碎石层→路基土方挖运→人工清理基槽→分层摊铺碾压40厘米厚碎石土→过路涵管埋设→分层摊铺碾压40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养生→沥青砼施工→土路肩→土边沟。

施工工艺

1、测量放样

1)交验工作

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及协助下,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交接验收,通过书面交验单和现场测试、查勘误差等几个方面签字后交验。

随后在监理正式签署验收合格后,方得正式开工。

2)轴线测量

控制网的测量。

另外,还需考虑控制的精度,控制网采用2秒级。

在布置控制点位置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的施工阶段和施工作业场地的需要。

对于交接单位和设计院的测量交底均应进行复核,复核时应注意相邻控制点的校核,复核结果经监理认可后方可使用。

3)为了确保控制网的可靠性,将根据现场条件把控制点都选定在施工作业范围以外地势较高处,通视性良好,符合施工要求,控制点后经过实测和导线闭合平差计算把整个工程范围内的控制点坐标定下来。

4)标高测量

①按照施工图以及技术规范要求,引测临时水准点,定期复测。

②对于已建构筑物,如桥涵、通道等,标高应按设计图进行复测,并经监理认可,方可引测,防止差错。

③充分考虑路线的类型、横坡、落水方向、施工工艺来选择标高点位置密度,标高的测设关键是选点。

④临时水准点的选点应较牢固,不易被损坏和走动。

⑤测量采用三级复核制,即作业段测量员测放→项目部质检员复核→公司质监部抽复。

2、清理表土

因本工程为改造工程,原路边有绿化植被,周边村庄、人口密集,路边乱扔的垃圾杂物较多,故在工程施工范围内清表层全部挖运到指定地点打堆。

3、破碎挖运原混凝土路面

原混凝土路面破碎前按实际情况预留会车点,并张挂静塑网安全隔离,悬挂彩旗绳,路口晚上开启警示灯,破碎时派专人负责安全巡视,采用挖机风镐破碎,为避免噪音扰民采取白天破碎施工,直接装车外运至指定地点。

4、破碎挖运原水泥稳定碎石

采用挖机风镐破碎,采取白天破碎施工,直接装车外运至指定地点打堆。

5、路基土方挖运

①、因本工程原道路两边均为村庄农田,现场无法堆放,开挖土方全部要装车外运到指定地点打堆。

②、依据路基深度、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开挖前做好技术和安全交底,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人员与司机配合。

并及时测量槽底高程和宽度。

③、路基开挖采用人机配合的方法,机械挖槽应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

④、由于机械不可能准确地将槽底按设计高程整平,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5cm左右一层不挖,用人工清底。

⑤、开挖时保持基槽无积水,分段开挖,路基顶面因形成2%-4%横坡以利施工期间排水,严禁出现坑塘及凹面,沟槽两侧设立警告标志,夜间悬挂警示灯灯,警示灯的间距约为30米每对。

6、人工清理基槽

因机械开挖时基底留有少量松散碎土,人工用铁锹铲除清理。

7、碎石土施工

①、碎石土中碎石与土的比例7:

3(质量比)土的塑性指数因在15-20之间,碎石的颗粒最大粒径不大于5厘米,塑性指数小于9,压碎值不大于40%.级配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008)>

②、碎石与土充分拌匀,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二层填筑压实,压实系数必须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8、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厚40厘米,分二层铺筑碾压,施工采用集中拌合,摊铺机摊铺的工艺,碾压时按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碾压方法进行,压实度达到98%.

9、水泥稳定碎石养生

应尽快洒布沥青封层;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湿水,应封闭交通,派专人看护,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

10、土边沟施工

土边沟应平整、压实,沟内无杂土确保排水通畅。

沥青施工

6.1、在沥青砼摊铺前,要在水稳层(或水泥混凝土面层)表面喷洒一层施工透层油,以达到阻断地表水下渗和地下毛细水上升的作用,喷洒透层沥青采用沥青洒布机,个别地方由人工用扫帚扫匀。

本工程在机动车道沥青砼摊铺前应满铺玻璃纤维格栅,并在纵横向处加防裂贴。

本工程的玻璃纤维格栅采用带自粘胶,可直接在已平整的基层上予以铺设。

玻璃纤维格栅的搭接距离:

纵向搭接不小于20cm,横向搭接不小于15cm,纵向搭接应根据沥青摊铺方向将前一幅置于后一幅之上。

6.2、沥青砼的拌和

沥青砼采用1000LB沥青搅拌站进行集中拌合、供料。

每小时沥青出料为60t,每天供料达600t~800t。

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沥青用量和集料规格及技术要求均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中“沥青级配,混合料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范围表”结合马歇尔试验确定。

其中AC-10、AC-13、AC-16采用Ⅰ型密实级配,AC-25采用Ⅱ型级配。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选用符合规范和规程要求的材料。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的机动车道4cm厚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中的碎石,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的碎石,并应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石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能。

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TJT036-98)中“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规定的标准。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稳定度(KN)

Ⅰ型沥青砼

≥5.0

Ⅱ型沥青砼

≥4.0

流值(0.1mm)

Ⅰ、Ⅱ型沥青砼

20~45

沥青饱和度(%)

Ⅰ型沥青砼

70~85

Ⅱ型沥青砼

60~75

浸水马歇尔试验(48h)

残留稳定度(%)

Ⅰ型沥青砼

≥75

Ⅱ型沥青砼

≥70

高温稳定性

(60℃、0.7MPa)(次/mm)

Ⅰ、Ⅱ型沥青砼

≥600

6.3、沥青砼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采用30-50辆25~50t自卸汽车运至摊铺工地,运送沥青混合料车辆的车厢底板面及侧板内面保持清洁,无有机物,并涂刷一层柴油:

水为1:

3的油水混合液,运料车用蓬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运至摊铺工地的混合料温度保持在125℃~145℃,混合料在出厂和抵达工地时设专人检测温度,并详细作好记录。

6.4、摊铺

沥青砼摊铺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在水泥稳定层(或水泥混凝土面层)上均匀喷洒透油层或下封层,沥青用量为0.6~0.8kg/m2。

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采用一台摊铺机摊铺,单侧路面全幅一次铺完,摊铺不到的部位采用人工摊铺,摊铺温度控制在110℃-130℃之间。

雨天或表面有积水及平均气温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

6.5、碾压

压实机械选用二台光轮YZJ12压路机和一台2Y8/10皮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对混合料不均匀或有少量离析现象处及时由人工进行调整(施工时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可人工筛出部分细料予以补充)。

碾压后,沥青砼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脱落脱落、掉渣、腿挤、烂边、粗细集料集中等现象。

压路机压实后,不得有明显的轮剂。

碾压分初压、复压和终压。

压路机匀速行驶,其碾压速度、压实遍实及压实温度按下表控制。

项目

压实程序

机型

压实遍数

行驶速度

(km/h)

压实温度

(℃)

初压

2Y8/10

2

2-3

100-120

复压

YZJ-12

(振)2

3-5

90-100

终压

YZJ-12

3-4

5

70-90

碾压沿纵向由低边向高边慢速均匀地进行,压路机后轮每次重叠宽度为30cm。

混合料碾压结束后,摊铺机向前移,压路机则向后退至前一天碾压成型的路面停放。

压路机碾压时,应采取自动洒水装置。

顺序为先轻后重,先边后中。

工作轮以重叠轮宽1/3。

遇纵缝为热缝时,压路机碾压要离边20cm,避免压坍边缘影响整体平整度。

6.6、沥青砼路面的技术要求:

顶面容许弯沉值(mm)

0.5

压实度(马歇尔试验)(%)

≥94

平整度(mm)

≤5

摆值(BPN)

≥45

构造深度TD(mm)

0.40~0.60

6.7、横向接头处理

将前一摊铺段端部压实部位切成垂直面,并暴露摊铺层的总深度,在接缝上刷一层热沥青,然后紧贴着先前压好的材料加铺混合料。

碾压时用压路机轮宽的10-20cm在新铺的混合料上来回碾压,压路机逐渐横移直到整个轮子进入新料,必要时启动振动,然后再纵向碾压。

6.8、交通管理措施

沥青混凝土面层铺筑完成冷却后即可开放交通,初期通车时尽量使车辆在路面全幅范围内均匀行驶。

6.9、质量标准(见下表)沥青混凝土面层检验项目表: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95

密度法:

每2000m2×1处

2

平整度

(mm)

标准偏差σ

1.8

平整度仪:

全线连接按每100m

计算σ值

最大间隙h

5

3m直尺:

每200m处×10尺

3

弯沉值(0.01mm)

设计计算值

贝克曼梁、每车道50m测2点

(左、右车轮各1点)

4

抗滑

摩擦系数

符合设计要求

摆式仪或摩擦系数测定车

纹理构造

深度

砂铺法:

每20m×1处

5

厚度(mm)

+20,-5

钻芯或挖验:

每2000m2×1点

6

中线平面偏位(mm)

20

经经纬仪:

每200m×4点

7

纵断高程(mm)

±10

水准仪:

每200m×4点

8

高度

(mm)

有侧石

±20

钢尺量:

每200m×4处

无侧石

不小于设计值

9

横坡(%)

±10mm且≤0.3%

水准仪:

每20m×1断面

6.10、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沥青加热温度150℃-170℃,沥青混合料出厂正常温度140℃-165℃,运到施工现场不低于120℃-140℃,摊铺在正常施工下不低于110℃-130℃,不超过165℃;低温施工情况下不低于120℃-140℃,不超过175℃,碾压不低于110℃,碾压终了不低于70℃。

6.11、道路面层确保不出现纵向冷接缝,面层摊铺在10℃以上的气温条件下进行,连续不停顿作业,以利接缝密合,接缝应消齐平整,摊铺时应控制好摊铺距离,并控制好摊铺料的温度。

第四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一)、测量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对所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要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定,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应立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定,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

2、对设计单位交付的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问题及时补测,重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设计单位及现场监理工程师。

3、施工基线、水准线、测量控制点,应定期半月校核一次,各工序开工前,应校核所有的测量控制点。

(二)、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1、对供货方质量保证能力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