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00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

文综-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年5月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远近之别,祭祀用品也有简单与隆重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人的祭祀。

这说明商代

A.男性与女性均成为重要受祭对象

B.形成了宗法等级制和贵族分封制

C.是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

D.注重借助人伦秩序维护专制王权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商代开始了对祖先的祭祀活动,对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C符合题意;由材料“祭祀用品也有简单与隆重之分”可以得出对男性和女性的祭祀有着一定的区别,A不正确;B是在西周时期;商朝尚未建立专制统治,D不正确。

2.目前,在山东、四川、陕西、安徽、河南等地出土汉代普通百姓墓葬的画像石或画像砖上均发现有“射雀射猴”画像。

如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树下两人持弓仰射,树上共计有20多只雀与猴。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汉代民间形成了浓厚的尚武风气

B.麻雀与猴类对小农经济破坏最大

C.汉代的仕途开阔权力向下层开放

D.黄河下游逐渐成为政治经济重心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鸟亦称雀,“雀”、“爵”相通,故“射雀”为“射爵”。

“猴”便是“王侯”之“侯”,表示物主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体现了汉代察举制下仕途向下层开放的现象,C符合题意;A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B与材料无关;材料反映的不仅是黄河下游地区的情况,D不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汉代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射雀射猴”的含义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汉代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加以作答即可。

3.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建起众多皇家粮仓(见下图),其中含嘉仓至唐天宝八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

这反映了

A.均田制推行防止了土地兼并

B.隋唐时期对农民剥削最沉重

C.大运河开通有利于南粮北运

D.隋唐结束分裂北方长期稳定

【答案】C

【解析】

由图片信息可以得出,洛阳地区地处隋唐大运河的枢纽,因此以洛阳为中心,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皇家粮仓,用以储存南方运来的粮食,体现了运河开通对南粮北运的重要作用,C符合题意;图片所示与均田制无关,A不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对农民的剥削沉重与否,B不正确;D与史实不符。

点睛:

本题考查了隋唐时期经济的相关知识,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南方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地位逐渐提高,北方战乱农业生产经常遭到破坏,因此出现了南粮北运的现象,大运河的开通则满足了南粮北调的需求。

4.康熙帝时将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

理藩院的主要职责一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二是处理与俄国的关系。

这反映当时

A.蒙古、新疆地区叛乱频繁不易管理

B.满族主要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

C.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

D.清朝统治者的天朝上国观念浓厚

【答案】D

【解析】

由机构名称“理藩院”可以得出,其处理的是与清王朝有宗藩关系的民族或国家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比较浓厚,D正确;A与史实不符;B说法本身不正确;元代宣政院主要管理西藏事务,二者职能不同,C不正确。

5.近代以前,全国最重要的交通线是连接首都的交通线。

在各地区,通往行政中心所在城市的道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道路。

到了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无论轮船、主要公路还是航空,大多或以港口城市为起点,或与通往港口城市的道路相连接。

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解体

B.中西贸易发展

C.经济结构变迁

D.社会动荡加剧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可知,近代以前的交通往往以行政中心为中心,主要是方便政治上的管理和控制,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交通运输也转向以港口城市为起点,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与史实不符;材料所述为国内交通变化情况,C不正确;D与史实不符。

6.表为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不同派别关于当时社会性质的历史认知。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这一时期

代表人物

基本主张

主要刊物

陶希圣等国民党改组派

认为中国的社会性质不能被笼统地称为宗法社会或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宗法封建社会。

“新生命派”成员多属于国民党改组派,所以也有“改组派”之称。

《新生命》杂志

李立三、张闻天等中共领导和一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工作者

指出封建半封建经济在中国占支配地位,认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他们被称为“新思潮派”“中共干部派”。

《新思潮》杂志

任曙、严灵峰

与“新思潮派”针锋相对,他们都主张中国经济已经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当时也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动力》杂志

 

A.南京国民政府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

B.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

C.社会走向成为学界和政界关注的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各派在确定社会性质的时候,均与社会发展走向作为重大参考,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与史实不符;B与第一和第三则材料信息无关;D与第一二则材料信息不符。

7.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把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把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把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把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

中央军委的这决定

A.旨在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B.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需求

C.落实了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总方针

D.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所述可知,改变以前各军地域性质和色彩太浓,不能适应解放全中国的新形势的需求了,改编后的各军突破了度与限制,有利于全国解放的需求,B符合题意;1949年1月三大战役基本结束,国民党主力已经被消灭,A不正确;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3月,C不正确;材料所述与人民民主专政政体的形成无关,D不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的理解和掌握,依据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用排除法作答。

8.下图为中国与日、美、欧、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据此可推知

A.欧盟在国际经济地位上已有超越美国的趋势

B.区域集团化组织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全球化

C.大国间政治关系成为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关键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

【答案】D

【解析】

材料表明从2000年以来,我国与四国出口贸易总额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推动了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增长,D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为中国与四国的出口贸易情况,不能得出欧盟与美国的经济地位的比较,A不正确;材料与区域集团化无关,B不正确;C与史实不符。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解题的关键在于对表中数据的演变趋势的认识,结合新时期中国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

9.古雅典有关受贿的法律规定:

“任何雅典人接受他人贿赂,或本人向他人行贿,或通过承诺腐蚀任何人,损害了人民的总体利益,或以任何方式和方法,损害任何个人的利益,则他将与自己的孩子一道被剥夺公民权,他的财产将被没收。

”这从本质上说明古代雅典注重

A.对贪污受贿实行严厉的惩罚

B.维护大多数雅典居民的利益

C.构建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环境

D.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公民权利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则他将与自己的孩子一道被剥夺公民权,他的财产将被没收。

”对受贿人的处罚以剥夺公民权和剥夺财产为主,有利于营造民主政治的良好环境,C符合题意;A与材料所述不符;古代雅典维护的是雅典公民的利益,B不正确;D与材料所述无关。

10.1850年时巴斯夏这样描述祖国的种种乱象:

“一贯性的反对、议会斗争、街头起义、革命、意想不到的变故、小集团、幻想、人人可以提出的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治理的要求……政策对一切事务的人为干预、资本和劳动人为的错误配置、引发无谓的摩擦、波动、危机和损失的根源等等。

”这反映出法国

A.政治动荡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B.工业革命发展缓慢成果不能共享

C.人们受启蒙思想影响渴望民主政治

D.外敌入侵激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答案】A

【解析】

材料“一贯性的反对、议会斗争、街头起义、革命、意想不到的变故、小集团、幻想、人人可以提出的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治理的要求”反映了当时政局动荡的社会现实,材料“政策对一切事务的人为干预、资本和劳动人为的错误配置、引发无谓的摩擦、波动、危机和损失的根源等等”体现了社会不稳定,由此可以得出,当时政治动荡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工业革命的信息,B不正确;CD均与材料无关。

11.下图为关于苏联的一幅漫画,漫画反映的主题可能是

A.苏联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

B.斯大林脱离苏联实际漠视民生

C.赫鲁晓夫改革使苏联取得成就

D.戈尔巴乔夫改革葬送苏联事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内容,依据图片左下角的送葬队伍的信息可以得出,所述应该是戈尔巴乔夫改革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D符合题意;ABC均与图片信息不符。

12.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统治地位衰退以来,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

有人认为,世界秩序正在进入一个相互依存式主导权的时代。

这意味着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松动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

C.新兴大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D.经济全球化让大国间相互依存

【答案】C

【解析】

材料“,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

”表明新兴大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C符合题意;A“开始”的说法不正确;B与史实不符,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D与材料主旨不符。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认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

有人认为,世界秩序正在进入一个相互依存式主导权的时代”的理解和掌握。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中国的皇权专制政体如此无懈可击、无缝可钻、坚如铁桶?

国家原则和家庭伦理同构的高度垄断的国家学说和意识形态、具有共同信仰和基本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对经济生活无孔不入的行政控制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三大支柱。

中国古代皇权从来没有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被分割过,无论君权是君主一人独享还是实际上被别人分享甚至被完全架空,但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兴起,但是这些宗教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组织和政治力量和中国的皇权对抗,相反,它们很快被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当中。

材料二在西欧封建社会,王权实际上处于和贵族、教会、自治的城市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权力并存的局面,它们既配合,又斗争,即使在以“神授王权”为标志的君主专制最典型、君主权力最集中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