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名著阅读 单元测试1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829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名著阅读 单元测试1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名著阅读 单元测试1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名著阅读 单元测试1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名著阅读 单元测试1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名著阅读 单元测试1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名著阅读 单元测试1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名著阅读 单元测试1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名著阅读 单元测试1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名著阅读 单元测试1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名著阅读单元测试1Word版含答案

[文学名著阅读]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孔子的人格受到弟子的普遍敬仰。

子贡认为孔子如日月是不可以超越的,颜渊则认为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其后”。

孔子对弟子也是爱护的。

伯牛生了重病,孔子悲痛万分;颜渊死后,孔子更是呼出了“天丧予”的痛苦。

B.堂吉诃德看见路上来了十一二个被押解到海上做苦工的犯人。

他一一询问了被关押的原因,他同情他们的遭遇,于是他打倒了押解的士兵,解救了犯人,并让他们向自己的外甥女报告自己的功绩。

谁知犯人们恩将仇报,用石头把他打倒在地,并把他和桑丘的衣物抢尽分光。

C.正月十五元春归省,她在轿内看到园内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度,命换“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并将大观园各处分别赐名,让众姐妹分别题诗,元春极其赞赏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诗作。

D.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经过卧牛山,又收了周仓,前往古城,张飞误认关羽投降曹操,关羽斩杀了蔡阳,兄弟两才消除了误解。

【答案】:

B(不是给外甥女报信,是给自己的情人理想杜尔西内娅。

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中有不少论述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如: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则要求读书人敢疑善疑,独立思考问题。

B.《雷雨》中,繁漪勉强喝了一口四凤端来的药,因为嫌苦,把碗摔在地上。

这时二少爷周冲冲进屋向母亲请安。

他告诉母亲,自己爱上了年轻美丽的四凤,并希望父亲能把他的教育费分一半给四凤上学。

C.国王想试探哈姆雷特发疯的原因,请来一个剧团演出。

哈姆雷特借此修改了剧情,把弑君篡位的情节编入进去,演给国王和王后看,自己从旁察言观色。

国王、王后果然心中有鬼,不等戏演完便匆匆退场,哈姆雷特据此证实了鬼魂的话,决定替父报仇。

D.高尔基的《丹柯》所塑造的丹柯这一形象是人民英雄、杰出领袖的代表,他具有人性的一面,又具有神性的一面。

作者较多地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答案】:

B。

3.依次填入文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经常在生活或学习中,用俗语和成语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如:

“前怕狼后怕虎”和“瞻前顾后”,“①”和“欲盖弥彰”,“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和“②”,“③”和“信口开河”等。

A.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②后来居上③空口说白话

B.①此地无银三百两②后来居上③满嘴跑火车

C.①此地无银三百两②后继有人③空口说白话

D.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②后继有人③满嘴跑火车

【答案】:

B。

4.下面句子中,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某电视台就家风的话题进行采访,一位年轻人对记者说:

“我家家风很严,令尊常告诫我们,做人要诚实。

B.中文系学生小周被一句古诗难住了。

他对王教授说:

“我找不到满意的解释,只好不耻下问,向您请教。

C.公交车进站时,售票员提醒道:

“各位乘客请注意,由于雪天路滑,请您上下车时一定要注意脚下安全。

D.某同学的请假条中这样写道:

“因昨天风大,我外出时穿少了,今早咳嗽不止,请您务必准我一天假。

【答案】:

C。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子贡问友,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论语·颜渊)

子游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辱矣。

”(论语·里仁)

子曰: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23.从孔子回答子贡的话和子游的话中可以看出儒家什么样的交友观?

24.谈谈你对孔子以“匿怨而友其人”为耻的看法。

(4分)

【答案】:

23.交友要适度。

(1分)

24.孔子主张为人要真诚,他推崇“友直”、“友谅”,提出交友时要“忠告”、“善道”。

(1分)他虽然强调交友时要“不可则止”,但他憎恶哪些把仇恨或不满掩藏在心中,表面上装作很友好的人。

(1分)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

这种“匿怨”之人,具有“乡愿”的特征,不易识别,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1分)倘跟这种人交往,后果不堪设想,故耻于与这种人交往。

(1分)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倡导的并不是人必须拥有刚毅木讷的外表,而是在这外表之下的一颗仁爱之心。

这才是孔子青睐刚毅木讷的人的真正原因。

B.觉新结婚一个月后被父亲安排到公司上班,第一次领到薪水后内心充满欢喜和悲哀。

欢的是这钱是自己第一次挣来的钱,哀的是这钱是自己卖掉自己前程所得的代价。

(《家》)

C.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隐居隆中,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

后六出祁山伐魏,病死于五丈原。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相忠臣的代表,又是“仁”的化身。

D.由于卡西莫多被选为“愚人王”,所以大家都跑来看审判卡西莫多的笑话,因此审判过程中经常笑声不断。

(《巴黎圣母院》)

【答案】:

C是“智”的化身。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战乱以来,高家许多人跑去投靠亲戚,留在府中的人则聚在一起商量逃难的办法,瑞珏和琴都很恐慌,梅则冷冷地说“我只有这条命”。

(《家》)

B、1819年11月中旬,在欧也妮生日上,德格拉桑的儿子阿道夫给欧也妮带来了索漠城罕见的鲜花;特篷风送给欧也妮一个在上面用哥特体缩写欧也妮名字的针线盒。

(《欧也妮.葛朗台》)

C、韩孟翔临阵倒戈,把吴荪甫他们的计划暗地里向赵伯韬报告,这一点已经让吴荪甫眼冒黑星,再听到公债开盘又涨了的消息,吴荪甫终于承受不住,晕倒在交易所。

(《子夜》)

D、聂赫留朵夫年轻时做过不少荒唐事:

从同事手里把一个法国女人夺过来,和同事们挥霍、赌博花了很多钱,他还把大片土地分发给农民。

亲戚们不断责难和讥笑他,他的母亲为此伤心欲绝。

(《复活》)

E、爱斯梅拉达自从被弗比斯搭救后,心里就爱慕着他,用两个月的心血训练小山羊,教会了小山羊拼字母“弗比斯”,弗比斯从山羊加里的魔术里看出了少女对自己的爱慕,就约她在旅店幽会。

(《巴黎圣母院》)

【答案】:

BD(5分)

解析:

B项德格拉桑的儿子阿道夫送给欧也妮针线盒,特篷风送给欧也妮鲜花

D项从同事手里把一个法国女人夺过来,和同事们挥霍、赌博花了很多钱”这样的荒唐事得到了亲戚们的褒扬和肯定;而“把大片土地分发给农民”却遭到了亲戚们不断责难和讥笑。

8.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众军仰视,只见孔明立于火光之中,指众军而言曰:

“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

这里的“马”暗指的是谁?

“獐”暗指的是谁?

请简述这个故事。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平儿听了点头,想凤姐病里必是懒待见人,便说道:

“奶奶现在养神呢,暂且叫他等着。

你问他来有什么事么?

平儿说的“他”指的是谁?

后来凤姐把谁托付给“他”?

请简述这件事。

【答案】:

(1)一“马”指的是司马懿,一“獐”指的是张郃。

(2分)诸葛亮五出祁山,因李严误了军粮,只好急忙撤军。

(1分)张郃立功心切,领兵追赶撤退的蜀军。

魏延与关兴轮流和他交战,把张郃引入木门道。

(1分)此时天色昏黑,张郃知道自己中了诸葛亮的计,但已经进退无路,因此在木门道,被乱箭射死。

上面的这句话是诸葛亮对司马懿的嘲讽。

(1分)

(2)平儿说的“他”指的是刘姥姥,(1分)后来凤姐把她的女儿巧姐托付给“他”。

(1分)凤姐自知贾家败落,自己也活不长了,在临死前刚好刘姥姥进贾府前来请安,就见了她一面。

凤姐当着刘姥姥的面希望自己死后她能照顾巧姐。

(1分)因为以前刘姥姥受过凤姐的恩赐,而且她也喜欢巧姐儿,(1分)刘姥姥便一口答应了凤姐的请求,带巧姐回乡下。

(1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①曰:

“奚自?

”子路曰:

“自孔氏。

”曰: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②桀溺②曰:

“滔滔③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④,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耨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

③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

“无以为也!

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多⑤见其不知量也。

”(《论语·子张》)

[注] ①晨门:

掌管城门开闭的人。

②桀溺:

楚国隐者。

③滔滔,比喻天下纷乱的样子。

④而:

通“尔”,指子路;辟人之士:

指孔子。

⑤多,只是。

(1)请分别概括晨门和桀溺对孔子的评价。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贡以日月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观点的概括。

答题时,应先找出原文的对应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转述。

第一问较简单,只要将“知其不可而为之”转述为自己的话即可;第二问要根据“辟世之士”的含义,推断出孔子被称为“辟人之士”的原因是诸侯不采纳孔子的政见,孔子被迫周游列国,最后再推导出桀溺对孔子的评价。

(2)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分析,考生答题时,首先要细读文本,找出比喻的相似点是①“无得而逾”,②“何伤”(不可能伤害),然后再结合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参考答案:

(1)(3分)①晨门认为,孔子明知处境艰难,仍然不屈不挠,积极入世;②桀溺认为,孔子奔波游说各国,没有能力改变混乱的社会现状。

(每点1分,表达通顺1分)

(2)(3分)①日月比喻孔子,说明孔子崇高伟大,不可超越。

②用人们无法遮盖损害日月光辉的事实,说明了不自量力的人诋毁孔子,并无损于孔子崇高光明的形象。

(每点1分,表达通顺1分)

参考译文:

①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

“从哪里来?

”子路说:

“从孔子那里来。

”看门的人说:

“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②桀溺说:

“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

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

”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

孔子很失望地说:

“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

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③叔孙武叔诽谤仲尼。

子贡说:

“(这样做)是没有用的!

仲尼是毁谤不了的。

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

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

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10.下列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熙凤聪明、能干,却也贪婪、凶残、狠毒、狡诈。

她“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计害尤二姐”。

凤姐越是能干,就越加速了贾家这座破败大厦的崩塌,而王熙凤自己也同归于尽。

(《红楼梦》)

B.阴险小人希普企图占有维克菲律师的产业,还企图占有律师的女儿阿格妮丝,大卫的姨婆破产也是他捣的鬼,但最后他的阴谋并未得逞,大卫揭穿了他的罪恶行径。

(《大卫•科波菲尔》)

C.在高老太爷66岁诞辰的日子里,冯乐山向高老太爷提亲,要觉民娶自己的侄孙女。

觉民爱的是琴,他立即表示要自己的事自己作主,为了反抗祖父,他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下逃离了公馆(《家》)

D.孔子在去楚国的路上碰见了接舆,接舆边走过去边唱道: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孔子下车想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