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四大名著中领导者用人之道.docx
《解读四大名著中领导者用人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四大名著中领导者用人之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读四大名著中领导者用人之道
解读四大名著中领导者用人之道
解读四大名著中领导者用人之道
得人才者得天下!
一切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选人用人,关乎事业的成败。
如何根据德才勤绩慧眼识人,如何量才而用,因材施用,如何用感情、待遇、制度、文化选用留人,如何选对人、用好人,本文将结合《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全新揭示选人用人大智慧。
《三国演义》
一、用人之首“三顾茅庐”
用人之首在于选人。
“三顾茅庐”可谓选人上的典范。
古人云:
“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不仅成就了诸葛亮旷世之才,也使得自己“三分天下”,成为了千古佳话。
《三国演义》选贤大致有三种渠道:
一是凭公认选贤。
刘备选用“卧龙”和“雏凤”这样的人才,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口碑。
像诚邀“卧龙”,主要是由于徐庶和司马徽的推荐;选拔“雏凤”则是出于鲁肃的举荐。
二是凭实绩选贤。
魏延作为降将,而且诸葛亮认为其“有反骨”,但刘备还是用其镇守汉中,就是出于魏延在战争中的赫赫战功。
三是广泛选贤。
曹操在选人上率先提出“唯才是举”,所以,曹操手下人才最多,谋士如云,战将如雨;孙权选人视野广阔,不论贵贱,“拔吕蒙于戎行,识潘璋于系虏”,所以手下出身“寒门”的大将很多。
二、用人之要“吴下阿蒙”
用人之要在于育人。
蜀国拥有“五虎将”这样的“将才”和诸葛亮这样的“帅才”为什么在刘备死后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在育人少了“传帮带”,造成无人可用。
而东吴自周瑜之后有鲁肃和吕蒙,吕蒙之后还有小将陆逊,就是因为孙权有“吴下阿蒙”的培养机制。
《吕蒙传》评曰:
“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
吕蒙所以能有此丰功妙计,是与孙权的精心培植分不开的。
吕蒙原来“少不修书传”,孙权督导吕蒙说:
“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
在孙权的指导下,吕蒙“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以致鲁肃发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慨。
三、用人之智“将功赎罪”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用人还需要学会容人,只有学会了容人,才能拴住人才。
《三国演义》刘备的“权记过,容将功赎罪”是用人中容人的智举。
在蜀国,关羽华容道放走了魏主曹操,算是犯了天大的错误了,可刘备还是原谅了他,“权记过,容将功赎罪”,以致关羽为蜀国出生入死,对刘备至死不渝。
在东吴,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也没有把周瑜怎样;鲁肃对刘备、诸葛亮心慈面软,外交连连失败,荆州始终要不回来,而且还始终在周瑜与诸葛亮之间和稀泥,孙权、周瑜也没有把鲁肃怎样,周瑜临终时还大力推荐鲁肃继任大都督。
所以,尽管东吴单个人才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形成的人才结构却稳定而高效。
四、用人之权“将主阃外”
充分信任、充分授权是人开展工作、成就事业的基本条件。
一个人如果处处被掣肘,那是无法放手放胆地开展工作,也无法打开工作新局面的。
三国中,孙权一句“阃以外,将军制之”把用人中的授权发挥到了极致。
孙权一方面信任人。
在蜀兵压境时,东吴诸葛谨利用与诸葛亮的关系去为孙权“说和”。
张昭向孙权进言,说诸葛谨会借机“背吴入蜀”,孙权则充分相信诸葛谨说,“孤与子瑜,有生死不易之盟,孤不负子瑜,子瑜亦不负孤”。
另一方面能够大胆放权。
孙权在授予陆逊大都督之职时,也把相应甚至更大的权力交给了他,他告诉陆逊“阃之内,孤主之;阃以外,将军制之”。
正是有了这种爱才的好机制,才有了黄盖拼着老命为孙权诈降,阚泽脑袋拴在裤腰为孙权下书,才有了韩当、甘宁拼死为孙权保驾。
五、用人之责“自贬三等”
人选人总会有选错用错的时候,重要的是要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弥补过失。
诸葛亮因为重用马谡镇守街亭,结果造成了街亭失守。
对此,诸葛亮勇敢地承担了用人之失,他挥泪斩了马谡,并上书刘后主“咎皆在臣,授任无方”,主动要求“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诸葛亮能够从“领导”角度痛悔自责,并动“真格”,是值得后人称道的。
《水浒传》
梁山108好汉,各个不同,那么宋江是怎么治理的井然有序的呢?
首先在管理上,宋江有一套办法。
梁山有两对英俊人物,一对是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一对是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胜。
四人不但年轻英俊,而且都在中军大营共事,都深得宋江赏识。
孔家兄弟是宋江亲传弟子,和宋江有师徒情义;郭、吕二人是宋江亲兵营统领,每天不离宋江左右。
双方相互不服,日积月累,终因孔家兄弟到吕方、郭胜把守的地方打猎不听劝阻,双方打了起来,致使孔亮受伤。
宋江知道后,把中军大营一分为二,分成两支队伍,一支由吕方、郭胜统领,跟着自己。
一支由孔明、孔亮统领,跟着梁山二号人物卢俊义。
用这种分槽喂马的方法处理矛盾,不但化解了矛盾,避免了冲突,而且给双方都提了职。
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李逵行事鲁莽,使起性子来,没人禁得住,是梁山上的一头蛮牛。
宋江对付李逵的办法一是“避牛”,不与他正面交锋,留些时间让其冷静下来;同时收集信息,搞清事情来龙去脉,做到胸有成竹,再行处理。
所以,当李逵砍倒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时,宋江叫卢俊义出面处理此事,自己避而不出。
第二招是“圈牛”,为防止事态扩大,在事发第一时间内,把李逵控制起来,使他不能肆无忌惮地继续捣乱。
三是“观牛”,在前面两招的基础上,把李逵拉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对质。
此时,情况已明,舆论有利于宋江,人心已定,威信已立,李逵蛮劲已消,言来语去,就把李逵问得哑口无言,伏地认错。
第四招是“牵牛”,对付李逵这头蛮牛的目的不是为了杀牛,而是为了促进矛盾转化,同时也教育大家。
所以,在取得决定性优势之后,宋江就转变工作方式,把雷霆暴雨式的打击变为和风细雨式的疏导,抓住最佳时机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第五招是“拴牛”,在真相大白之后,让李逵当众认错,自己做检讨,根据其表现决定其处罚轻重。
罚在明处,让众人心服口服。
如果确有立功悔过的表现,可以从轻发落。
但要讲清来由,告知大家下不为例。
还要当众立规,今后谁有类似行为,决不留情。
宋江几个回合,就把李逵这头蛮牛,治得服服帖帖。
其次在排座次上,宋江采取了用而不崇,重而不尊,尊而不重,用而不尊,既用又重且尊的办法。
如裴宣,从资历名望上看,属小字辈,但从能力上看,梁山找不出第二人可以代替他主管赏罚这一权力的了。
所以裴宣在108位好汉中排47,算是靠后的了。
宋江对裴宣就是用而不崇。
再一个是时迁,他的技艺可算一绝,但这个技艺是偷,沾了偷字,位置肯定不能往前排,无论他资历如何,贡献多大,因为座次是山寨的门面,所以,职位上也就不能安排重要的角色给他,因此时迁的座次就排在107位。
宋江对这样的人物则是待遇优厚,爱护有加。
对公孙胜则是有丞相之职,无丞相之权。
位置放在那里,但凡事都有军师吴用主持。
他居于军师之后,很少参与决策,这是典型的“重而不用”。
朱武则是有丞相之权,无丞相之尊,凡事都能参与,甚至也能主持,但位置很特别,只是参赞。
没有正式名分,这叫做“用而不尊”。
关胜则属于有丞相之尊,无丞相之职,只是位置在那里,却没有相关的职权,这叫做“尊而不重”。
只有吴用是既用又重且尊。
根据不同类型的人给予待遇,安排职务,赋予权力,这就是宋江用人之策的独特之术。
然后,挖人用人,为我所用。
宋江在挖人用人方面堪称一绝,比如秦明、关胜、呼延灼等原先都是朝廷军队的高级将领,后来都归顺和投靠了宋江。
他还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替天行道”、“仁义”、“兄弟情”、“忠孝”等,这在当时看来最受推崇的道德行为准则,被宋江发挥的淋漓尽致,对团结大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在用人方面如何向宋先生学习呢?
人才永远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而招聘正确的人是公司获得优秀人才的第一步。
要记住,我不是为某个职位而招聘人,而是为整个公司在招聘人才。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有两条:
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
用干部指的就是人才选用使用问题。
在国外还有一种说法,领导者的工作,十分之七的时间是在考虑选人用人。
可见选人用人对于领导者是多么重要。
在市场中做为优秀经理管理的对象是人,所有的工作任务也都要靠人来完成,所以,管理成败的关键,也就在于选人用人上。
企业竞争的要素许多,但究其根本,可以从两个指标加以评鉴:
一是人才的量,二是拥有人才之后的整合力量。
成功的企业为什么成功,失败的企业为什么失败,不同之处就在于以上两要件是否拥有优势。
所谓企业成也在人,败也在人,不过如此。
什么人不跳槽?
什么人潜力大?
什么人能力强?
什么人最可靠?
教会火鸡爬树,不如找来松鼠!
会用人不如会挑人,用好人不如挑对人!
一分钟识人选人,为企业迎进精兵良将!
《西游记》
在中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古老故事,师徒四人为了渡化世人,不惜千辛万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求取真经,它就是《西游记》。
在今天看来,《西游记》除了本身引人入胜的情节外,还包含了许多可以品嚼管理哲理与人生智慧让我们百吃不厌且久久回味。
为完成取经大任,在观音菩萨的安排下,唐僧成立了取经团队。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或许是中国古代配合最好、最成功的团队。
团队成员包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其中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团员。
而远在天庭的观音菩萨则是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者兼技术顾问。
唐僧作为项目经理,有很坚韧的品性和极高的原则性,取经路上虽然有诸多妖魔鬼怪、美女画皮,但他一心向佛,毫无动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同时他又很得上司支持和赏识,出发伊始,他便得到了唐太宗的任命,既有御赐袈裟,又有讨饭金碗。
后来,他又得到了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帮助。
在这个团队中,孙悟空无疑是员干将。
悟空有能力、有才干、有思想,对整个取经事业有自己的理解。
每当唐僧遇到危险时,悟空便手提金箍棒,脚踏筋斗云与妖精大战,常常只几个回合便把妖魔鬼怪打得落花而逃,因此,他是技术核心。
他的交际范围还非常广泛,如来佛祖、玉皇大帝、阎罗王、各界仙魔等,公共关系都搞得非常之好,而且很善于利用这些“关系”。
悟空的缺点是有“猴急”,性格极为放荡,回想他那大闹天宫的历史,恐怕作为普通人来说没有人会让这种人呆在团队里,但是取经项目要想成功实在缺不了这个人,只好采用些手腕来收复他。
这些手段是,首先,把他给弄得很惨;在他绝望的时候,又让项目经理去解救他于水火之中以使他心存感激;当然光收买人心是不够的,还要给他许诺美好的愿景;当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项目经理可以直接控制好他,给他戴个紧箍,不听话就念咒惩罚他。
在企业中也同样如此,企业对这类员工一定要用好和管好,用各种方式做好激励。
否则,如果悟空造反,不但整个取经事业将损失一员大将,对其他三人的负面影响也将是难以预测的。
“悟空”在企业中是不可或缺的,有几个有思想、有能力而且肯干的中层干部,企业的成长将是飞速的。
猪八戒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而且取经意志不坚定,取经的路上,每当唐僧遇险,几个徒弟一筹莫展的时候,他总是吵吵着“散伙”,回高老庄找那位高小姐。
从表面上看,他好像留在团队里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他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用处的,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而毫无负担压力。
最重要的是,他八面玲珑,是唐僧和孙悟空之间的润滑油。
现代企业要想正常有序的发展,猪八戒这类人必不可少,我们无须赶尽杀绝,只是不能因为这群人的个人因素而影响了整个企业的人才机构体系。
沙僧是个忠厚的“劳模”、老黄牛。
从开始到结束,沙僧干的始终最苦、最累的脚夫的角,全心全意的为团队而努力着,担子总得有人挑才行。
别认为沙僧天生就是挑担的料,他在流沙河里惩豪强的时候,不是连悟空和八戒也难以应付吗?
在现代企业中,沙僧这一群体应该来说是最基础的、也是占大多数的,别冷落了这些甘于奉献的小角色们。
多给点赞扬和肯定,他们的担子会挑得更稳。
在取经过程中,除了自己的艰辛劳动外,这个团队非常善于利用外部的资源,只要有问题搞不定,马上向领导汇报,或者通过各种关系,找来各路神仙帮忙,以搞定各种难题。
在一般人看来,《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一个胆小固执、有时还有些是非不分的人,但作为“取经”团队的领导人,他在团队领导方面有着许多过人之处,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