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七 民主政治建设含14年学法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895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七 民主政治建设含14年学法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高考政治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七 民主政治建设含14年学法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高考政治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七 民主政治建设含14年学法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高考政治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七 民主政治建设含14年学法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高考政治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七 民主政治建设含14年学法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七 民主政治建设含14年学法分析.docx

《届高考政治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七 民主政治建设含14年学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七 民主政治建设含14年学法分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七 民主政治建设含14年学法分析.docx

届高考政治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七民主政治建设含14年学法分析

对本专题知识的掌握,主要围绕我国的政治制度展开,在复习中一定要做到具体与整合相结合。

所谓具体就是从政治制度的地位、内容、意义等方面对比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所谓整合,主要是围绕“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核心,系统理解我国的制度或政策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哪些特点与优势,明确政党与人大、人大与政协、人大与人民、政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等。

 

应试指导

年份

考 点

2010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政策(单选)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单选)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单选)

2011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单选)

人民政协的职能(单选)

民族团结的意义(单选)

2012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单选)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指导思想及其执政理念(单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单选)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单选)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单选)

2013

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理念(单选)

【命题特征】

(1)从知识的考查看:

纵观近4年高考,本专题的考查把握了一个核心、明确了两对关系、考查了三项制度、区分了四个主体。

一个核心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两对关系是区分人大与政府、党与政府,三项制度主要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四个主体强调人大、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和政协职能和权利的考查。

(2)从试题呈现方式看:

近年来试题考查呈现了“两个不变与三个转变”。

“两个不变”是指考查重点不变,重点考查人大与中国共产党。

考查方式不变,主要考查体现类、措施类和原因类试题。

“三个转变”是指,试题比重有所调整,2013年只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别的人大、民族、宗教问题都没有考查;题目设计由知识区分向材料理解转变;材料考查由具体化向整体化转变。

【学法指导】

(1)结合保障公民权益的案例,区分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政协的职能和权利。

同时,区分人大代表与公民的权利。

(2)结合“两会”、中纪委的相关会议等,认识我国国家权力如何运行。

(3)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分析三大政治制度的意义。

专题整合

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

代表

大会

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体系

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大由省、市、县、乡四级人大组成)

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全国人大拥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在人大闭会期间,由人大常委会行使人大部分职权

人大

代表

性质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产生

与任期

由民主选举产生,其中县级和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以上(不含县)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皆为五年

权利

与义务

权利:

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

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生产、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人民

代表

大会

制度

基本

内容

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进而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优越性

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了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知识拓展】

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如下列图示:

【典型例题1】 (2012·江苏卷)目前,我国的立法重点由制定新法转到修订旧法、抓紧配套方面。

2012年国务院计划完成“商标法修订草案”等33项法律的起草、修订,并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

这表明(  )

A.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

B.全国人大可以委托国务院行使立法权

C.国务院可以对所有法律进行修改

D.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对点训练1】 (2013·徐州一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组织和活动原则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等。

由此可见(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全民民主

B.我国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正确理解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均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人民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它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职能最广泛,但其职能又是有限的。

行政机关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不干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真正发挥好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管理者的作用。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以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但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同样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同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技巧方法】

对政党知识的考查一般聚焦《政治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两个模块,《政治生活》一般有三种设问方式:

一是党为什么这么做(党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二是党如何去做。

三是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

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一般立足对人民利益的维护,考查唯物史观的知识,常用的设问方式是:

党这样做的唯物史观依据,一般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人民群众的地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来分析。

【典型例题2】 (2013·六合模拟)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表决。

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

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③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对点训练2】 (2013·洪泽高级中学)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群众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

这说明(  )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③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人民政协、民主党派都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政协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作为政党组织、全国人大作为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全国人大、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首先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主张,然后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使其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实现党的领导。

党的主张通过全国人大上升为国家意志后,其贯彻执行也离不开党的领导,还需要依靠党在社会生活中的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全国人大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是相互依赖、相得益彰的,都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为共同目的。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和组织形式。

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互相独立,在法律上地位平等,它们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知识拓展】

1.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主体,分析人民民主的体现

公民

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行使民主权利

政府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科学决策,审慎用权

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大代表

由人民选举产生,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对人民负责

政协委员

可以履行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职能

  2.政治主体在政治体制中的关系

【典型例题3】 (2012·江苏卷)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

①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②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③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④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对点训练3】 (2013·无锡模拟)2013年是党立足民生促和谐的关键年,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

某校高三(5)班的学生,围绕党的职能,组织了一次社会调研,请你参与其中。

【人民生活有保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完善城乡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加大反腐力度促进廉政建设,加大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等。

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采取上述措施。

【方向保证、政策指导】

A县县委为促进本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在座谈、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并提交县人大审议通过。

同时,要求县政府尽快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尽快搭建服务平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运用有关政党的知识,分析材料中A县县委上述做法的依据。

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

在我国,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而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但这两种监督是有区别的。

人大监督

政协监督

性质不同

人大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其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

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其监督是一种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监督对象不同

人大监督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全国人大还监督宪法的实施,这种监督本身带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含义

政协监督的主要内容有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机关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等,这种监督不具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含义

监督方式不同

人大是通过其他国家机关向其报告工作的方式进行监督的,近几年来还探索出了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评议的监督形式

政协监督的基本方式是建议和批评

监督主体不同

人大监督

政协监督

监督结果不同

人大的监督既保证了它是“议行合一”的机关,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保证了国家机关之间能够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进行工作

政协的民主监督有利于协助国家机关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

  【典型例题4】 (2013·扬州模拟)有些全国政协委员认为,坐上了政协委员这个位置,就不是个普通人,就得对宪法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并建议委员们对宪法宣誓。

这说明(  )

A.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

B.政协委员有权依法制定宪法和法律

C.政协委员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履行职责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对点训练4】 (2013·泗阳模拟)2012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进行界别分组讨论时,政协委员就如何管理政府预算外资金、治理“小金库”展开激烈地辩论。

这种辩论是(  )

①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体现 ②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表现 ③政协委员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表现 ④政协委员参与政治协商的基本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民族关系、民族原则、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联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民族政策是民族原则的具体体现,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宗教对少数民族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因而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

这些原则和政策都是我国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保证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

同繁荣

民族

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宗教

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知识拓展】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因素

(1)根本前提:

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2)政治环境:

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贯彻落实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平等为实现民族团结奠定了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又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

(4)制度保障:

健全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发展了新型民族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

(5)合理的宗教政策: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自由。

【方法总结】

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考查,主要从原因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

原因主要考虑我国政治体制和我国的国情。

意义主要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自治制度实施与自制机关的关系,以及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典型例题5】 (2013·新沂模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这一事实表明(  )

①积极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是关键 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 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对点训练5】 (2013·赣榆高级中学)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繁荣的政治保障和促进力量,有了民族团结,有了社会和谐,我们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

因此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

这说明(  )

A.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B.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C.民族团结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D.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理解我国宗教政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宗教信仰自由的两个方面内容

既保护信仰宗教自由,也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在我国,公民不论信不信教,也不论信仰什么宗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

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民主与专政、自由与法律是辩证统一的

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另一方面,要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

对于公民来说,一方面,要珍惜法律赋予的权利;另一方面,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参加正常的宗教活动。

3.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一致

我国实行宗教事务自主自办方针,不允许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以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

4.从本质上分析宗教

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仍然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仍然不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仍然阻碍着人们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规律总结】 对宗教知识的考查,高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必须明确其内容包括信教和不信教。

二是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认识宗教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作用。

【典型例题6】 (2012·江苏卷)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这充分说明了(  )

A.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对点训练6】 (2013·淮安模拟)6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中国宗教界始终坚持爱国爱教方向,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时俱进、团结进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丰硕成果。

由此可见( )

①我国信教群众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 ②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③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为社会和谐作贡献 ④宗教信仰自由是尊重人权的重要体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洞悉热点

履行人大职责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 

【热点播报】

材料一 2013年6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

会议表决通过了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关于修改文物保护法等12部法律的决定。

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组织和举行联合反恐演习的程序协定》和《关于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境内组织和举行联合反恐行动的程序协定》。

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2012年中央决算的决议,批准了2012年中央决算。

任命安建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命王胜明为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免去其法律委员会委员、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职务;免去黄建初的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材料二 2013年3月8日,我国社保预算首次接受全国人大监督。

国家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些都被称为百姓的“养命钱”。

那么,这些钱共有多少?

收支情况如何?

正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财政预算报告首次将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这也是百姓“养命钱”首次接受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监督。

【命题透视】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加强立法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提示:

(1)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颁布和实施一系列法律有利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2)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全面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提示: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其他国家机关由其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依法享有提案权、质询权、审议权和表决权,同时也要履行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的义务,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3.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加快法治建设进程体现的哲学思想。

提示: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还有许多需要克服和解决的矛盾,政治体制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进程。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都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4)加强民主建设,有利于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现代化建设及我国的法制进程。

【典例剖析】 (2013·徐州一中)在我国,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

1953年我国制定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至今共进行了6次修改。

选举法的每一次修改都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更好地发挥。

(1)请简要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有人认为:

“只要充分发扬民主,就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选举法每次修改都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的哲学道理。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热点播报】

材料一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党员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材料二 2013年6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他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全党同志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命题透视】

1.加强党的建设的经济学意义有哪些?

提示:

(1)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加强党的建设、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