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百花酒店A座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5765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阳百花酒店A座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信阳百花酒店A座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信阳百花酒店A座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信阳百花酒店A座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信阳百花酒店A座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阳百花酒店A座设计说明.docx

《信阳百花酒店A座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阳百花酒店A座设计说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阳百花酒店A座设计说明.docx

信阳百花酒店A座设计说明

信阳百花酒店A座设计说明

第一篇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由业主提供的用地红线及指标;

2、《信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其他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地块东至新十街,北临新七大道,西至新八街,南邻住宅小区,总用地面积约46295.65平方米,净用地面积约33063.17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约49475.75平方米,主楼26层,功能为酒店式公寓及办公用房;裙房3层,功能为商业用房。

三、设计目标

协调周边城市环境与酒店式公寓的空间关系,致力于建造城市标志性形象建筑,设计高品质公寓建筑,营造科学合理的商业形态。

四、设计概念和设计原则

1、合理分区并有机组织各条流线,完善酒店式公寓与裙房商业功能的运行,并避免南侧居住建筑与酒店式公寓相互之间的干扰,

2、合理布局,满足酒店式公寓及办公的实用性与合理性。

3、优化酒店式公寓环境,体现人性化空间设计,使入住显得更加自然顺畅和轻松愉快。

4、关注环境及景观设计,保证内外景观、空间的和谐与高品质。

五、总平面及建筑平面设计

酒店式公寓位于会展中心西侧,与东侧的五星级酒店遥相呼应。

北侧为城市行政办公建筑群,所处区位极其重要,该区域具有极为显著的轴线秩序,故酒店式公寓的总平面布局充分呼应周围区域的建筑整体秩序和轴线关系。

酒店式公寓布置于基地中心位置,沿中轴线对称式布局,主楼高耸挺拔,商业裙房序列布置,整体形态现代大方。

建筑包括3层商业裙房及23层高层公寓及办公主体,板式主楼南北向布局,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和建筑标志性。

商业入口沿新七大道、新十街、新八街三条干道设置,酒店式公寓及办公入口设置在基地南侧,基地东、西两侧沿道路均设置车行出入口,为车流、货流及公寓、办公人流入口。

建筑一至三层设置商业用房,力图营造出灵活多变的新型商业形态。

五至十五层为公寓客房,力求做到尺度完美,空间舒适。

十六至二十六层为办公空间,大空间设置,灵活分格空间。

地下空间设置了地下停车以及设备用房、人防工程等辅助功能。

六、建筑造型及风格设计

本项目建筑形态在协调周边建筑的基础上使酒店式公寓与会展中心东侧的五星级酒店遥相呼应,形成双子楼,力求兼顾现代感和挺拔大气感,力求具有较强的建筑表现力,玻璃,钢材等现代的建筑材料以及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的使用使建筑又不失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商业氛围。

七、经济技术指标

1.用地面积:

46295.65㎡

2.净用地面积:

33063.17㎡

3.建筑占地面积:

7659.85㎡

4.地上总建筑面积:

49475.75㎡

5.地下总建筑面积:

6959.41㎡

6.建筑密度:

23.17%

7.容积率:

1.50

8.绿地率:

35%

9.地面停车位:

164

10.地下停车位:

144

第二篇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依据的主要规范: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河南省有关建筑设计标准、规程及信阳地区有关规定。

2、主要设计参数: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

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地下室人防等级为甲类六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3、建筑及设备专业提供的资料。

(二)自然条件

本工程所在地区基本风压为0.40KN/m2,基本雪压:

0.65KN/m2

地面粗糙度为B类。

本工程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三)荷载取值(活荷载标准值)

商业:

4.5KN/m2

公寓:

2.0KN/m2

卫生间:

2.5KN/m2

储藏:

5.0KN/m2

楼梯(消防疏散):

3.5KN/m2

通风机房,电梯机房:

7.0KN/m2

机动车库:

4.0KN/m2

消防通道:

20.0KN/m2

上人屋面:

2.0KN/m2

不上人屋面:

0.5KN/m2

(四)结构选型及布置

本项目地上主体结构为二十六层,设有裙房及单层地下室。

结构型式:

主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均为三级,裙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

楼盖主要采用主次梁形式。

混凝土强度等级:

柱墙C40~C25,自下而上依次降低;梁、板、承台、地梁、地下室底板、侧壁及地下室混凝土隔墙为C30;地下室底板及外墙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

外填充墙采用烧结页岩多孔砖,内隔墙均采用加气混凝土砖块。

(五)基础设计

根据周边工程设计经验,设计拟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或桩筏基础,独立或联合式承台。

基坑维护初步确定采用喷锚方式。

(六)投资控制技术措施

(1)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上的优化比构件的优化更重要,能够在总体上对工程投资有一个控制。

(2)采取简洁均匀的结构布置,构件传力途径明确,精确计算结果,提高构件的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放大系数,尽可能减轻结构自重,以减小地震作用力。

(3)合理确定桩基础参数,采用不同桩径组合布置,提高布桩效率,以节约基础造价。

(4)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减轻自重,节约上部结构及基础造价。

第三篇给水排水设计

1、给水设计

1)水源

本工程供水水源为市政水源,拟从市政道路给水管上分别引入两条DN200给水管,各自经水表后,在红线内连成环网。

2)用水量

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估算为500.0m3/d。

本工程消防用水量为100.0L/s。

其中: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0.0L/s,火灾延续时间为3h;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0L/s,火灾延续时间为3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为30.0L/s,火灾延续时间为1h。

3)给水系统

本工程给水竖向拟分为四个区,一区为地下室-地上三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二区为五层-十一层,由地下室低区变频调速供水设备供水;三区为十二层-十九层,由地下室中区变频调速供水设备供水;四区为二十层及以上,由地下室高区变频调速供水设备供水;供水方式均采用下行上给供水方式。

4)热水系统

a、拟采用锅炉房的高温热水作为本工程的热源。

最大小时耗热量估算为700KW。

b、系统竖向分区同冷水给水系统,以保证各用水点水压稳定。

5)节水节能措施

卫生洁具选用冲洗水量小于6L的坐式大便器,节水型水嘴,以节约用水。

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

各用水部门均设置计量装置。

选用高效、节能型水泵等产品。

2、排水设计

本工程室外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水拟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污水经化粪池处理,与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a、污水系统

本工程室内采用污废水分流系统,地面以上的生活污水依靠重力流排出,其余排水分别设置集水坑,用潜污泵提升后排出室外,为保证较好的室内环境,卫生间污废水管道系统设有专用通气立管。

b、雨水系统

雨水设计重现期P:

屋面P=10年;室外P=2年。

屋面雨水由87型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管道排至室外雨水井;道路雨水由雨水箅子收集后与屋顶雨水一起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第四篇电气及弱电设计

(一)设计依据

本工程电气专业是根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而设计。

(二)设计范围

强电系统设计包括10/0.4kV变配电系统;照明、动力配电系统;建筑物防雷保护,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三)负荷等级

本工程属一类高层建筑物,其有关的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排烟正压风机用电、应急疏散照明等消防用电为一级负荷;客梯、生活水泵、智能安保控制系统等设备用电为二级负荷

(四)负荷计算

本工程其他用电均为三级负荷

其中地上面积49475m2,负荷密度按80W/m2,考虑地下室6959m2。

负荷密度按20W/m2考虑

本工程总用电负荷约为4097KW。

(五)变配电

根据负荷情况设置一座4X1000KVA的干式变压器.

市电引入两路10KV电源.满足一级负荷两路供电要求.

高压柜、低压柜、变压器分别选用真空中置开关柜、MNS组合柜和SC10型干式变压器。

(六).低压配电系统

(1)从变配电所至各层照明,动力采用母线树干式供电,

(2)电梯.消防用电采用双电源放射式供电,末端自动切换。

(3)从变配电室至各层,及地下室采用桥架敷设,电缆采用阻燃型电力电缆。

室内配电支线采用铜芯线穿电线管暗敷。

(4)地下汽车库消防设备配电采用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

两路电源分别引自不同的两段低压母线。

(七).照明设计

1.本工程照度标准选用国家民用建筑照明标准为基准。

2.照明光源,根据国家节能要求选用高效、低耗节能灯。

3.本工程设有普通照明,事故照明、疏散照明。

事故照明、疏散照明灯具采用自带电源的应急灯照明。

本工程防雷按二级防雷建筑物设计,屋顶设有避雷带作接闪器以防直击雷,引下线利用结构钢筋,接地体利用建筑物基础地梁内二根主筋一周焊通而成,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

超过45M设置防侧击雷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

外露屋面金属物体与避雷装置连通,外墙面金属物体与防侧击雷避雷装置连通。

本工程采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极合用,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

低压配电保护采用TN-S系统。

弱电系统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本弱电系统设计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Y/T106-9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2、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以及国家及地方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1、通讯网络系统

(1)电话系统:

电话电缆市话网引至本工程弱电交接间,弱电交接间内设电话配线机柜。

每层设电话分线箱,用户终端由该分线箱引出。

(2)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系统:

以本工程的弱电交接间为中心,按星形拓朴结构建立局域网。

跳线架和计算机网络设备等设置在弱电交接间内,提供计算机上网服务。

数据传输干线采用光缆,采用光缆到楼栋,楼内垂直布线采用大对数五类线,水平布线采用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穿PVC管暗敷,在各户设一个信息插座,本系统支持语言、数据及图像信号的传输。

局域网采用以太网络,为用户提供与网络匹配的基础传输平台,及大容量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并支持用户的社区服务网和物业管理自动化系统。

终端用户分支布线用超五类4对8芯非屏蔽双绞线。

2、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前端信号引自市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有线电视前端箱间一个,与弱电交接间合用。

用户按需留有有线电视插孔。

3、安全保卫系统

为实现管理自动化,本工程设安保监控系统。

能使管理人员及保卫人员及时掌握楼内各处实时动态。

同时利用系统的防盗、监控功能,使管理人员能快速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并为公安部门提供准确的资料供备案。

主要由四个系统组成: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

多媒体

出入口控制系统

4、弱电系统由有关部门或专业公司设计并实施。

第五篇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6、《供暖通风设计手册》

二、设计范围

1、地下及地上设备用房通风系统

2、地下机动、非机动车库通风、排烟系统

3、地下及地上防烟楼梯间消防防烟系统

4、地下及地上电梯前室、合用前室消防防烟系统

5、标准层内走道消防排烟系统

6、营业厅酒店式公寓等集中中央空调系统

7、地上办公区域集中中央空调系统

三、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1、室外计算参数(信阳地区):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8oC;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9oC;

夏季空调计算日均温度32.0oC;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2.0m/s;

大气压力747mmHg;

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4.0oC;

冬季室外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0%;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1m/s;

大气压力763mmHg。

2、室内设计参数

房间

名称

夏季

冬季

新风

标准

m3/h.人

排风

次/h

噪声标准

dB(A)

温度

0C

相对湿度%

温度

0C

相对湿度%

卫生间

16

10

地下车库

6

变配电

10

10

水泵房

10

8

电梯机房

6

营业厅

25

65

21

40

20

50

酒店式公寓

26

65

21

50

15

50

办公

26

65

21

50

15

50

四、通风排烟设计

1、地下室机动、非机动车库的机械通风系统兼作消防防排烟系统,包括消防高温排

烟风机、排烟用防火阀(耐高温280℃)为主的机械排烟系统、送风口和排烟口等。

火灾时电动或手动打开着火区的排烟风口,280℃时排烟口和排烟用防火阀自动熔

断关闭,输出信号,关闭排烟风机。

2、防烟楼梯间采用加压送风的机械防烟方式。

每部防烟楼梯间采用一台混流风机SWF-III-9加压送风,隔层设置常开自垂百叶风口400×600,风机与消防联动控制。

3、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采用加压送风的机械防烟方式。

每个前室采用一台混流风机SWF-III-8加压送风,每层设置600×1000常闭多叶风口,风机及风口皆与消防联动控制。

4、所有通风系统均采用不然、难燃的设备和材料,如通风管采用镀锌钢板,排烟风管采用加厚镀锌钢板,并考虑用耐热材料敷设。

5、在通风系统中,风管穿越防火墙、防火隔断处均设有防火调节阀(常开,着火时或70℃关)。

可手动或自动复位,并与电气专业的消防报警系统连锁。

五、卫生间排气

卫生间设竖向排气管道系统,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到屋面。

裙房层卫生间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方式将气体排放到大气中。

六、空调系统设计

1、空调设计负荷估算

1)本楼总空调面积约为50000m2。

取空调建筑平面冷指标为150W/m2,则夏季设计冷负荷约7500KW,平面热指标为100W/m2,则冬季设计热负荷约为5000KW。

考虑项目特征及以后使用情况,项目同时使用系数取0.8,夏季设计冷负荷约为6000KW,冬季设计热负荷约为4000KW。

2、室外空调系统设计方式

中央空调设计分系统设置。

1)一~三层营业厅空调形式根据功能要求以合理性为原则每层为一独立空调系统,每层设置4台风冷模块冷热水机组于设备层,以满足冬、夏季负荷使用要求;

2)五-十五层酒店式公寓为一路空调系统,设置3台风冷模块冷热水机组+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机组于设备层,以满足冬、夏季负荷使用要求;

3)十六-二十六层办公为一路空调系统,设置3台风冷模块冷热水机组+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机组于设备层,以满足冬、夏季负荷使用要求。

3、室内空调设计

营业厅大空间区域采用全风管系统;办公室、酒店式公寓等各区域小房间设置风机盘管+新风作为夏、冬季冷、热源满足使用要求。

七、自控设计

本工程采用直接数字式监控系统(DDC系统),它由中央电脑及终端设备加上若干个DDC控制盘组成。

在控制中心能显示打印通风、排烟等各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及主要运行参数,且能将给排水和电气设备等一并控制。

具体控制内容为:

通风系统

①通风系统的启停控制;

②风机运行状态显示、故障报警。

八、管材设计要求

所有通风、排烟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其厚度按风管制作统一规定执行。

本工程所有风口均采用铝合金风口,风口颜色由建筑装修确定。

第六篇消防

一、给排水消防设计

本工程设有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手提式灭火器等

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管网提供,在室外给水环网上设地上式室外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由地下室消防水池供给。

1、消火栓系统

本工程消火栓系统竖向分为二个区。

-1F到13F为低区,14F及以上为高区,消火栓管道系统水平竖向均成环,屋顶设置消防水箱,水量为18m3。

为保证消火栓系统的消火栓栓口出水压力小于等于0.5Mpa,高低区下部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

消火栓系统设室外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向系统补水用。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工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级II设计,地下车库、裙房部分及公共走道等位置均设置喷洒头保护。

3、手提式灭火器

本工程各层均按规范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二、电气消防设计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的要求,该楼宜设置做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系统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消防专用电话系统;

疏散事故照明系统;

1、系统保护对象分级:

本建筑物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等级按一级设置,采用集中报警控制系统。

2、消防控制室:

本工程消防消控中心设于地上一层。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控制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按二总线设计,地下室车库装设感温探测器;其余场所按规范要求设置感烟探测器。

每层走道、前室设置适当数量手动报警按钮,手动报警按钮带电话插孔。

在每个楼层的各楼梯口门上方0.2m处设置声光报警装置。

4、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①消火栓泵的控制:

消火栓按钮动作后,直接启动消火栓泵,消防控制室能显示报警部位并接受其反馈信号;消防控制室可通过控制模块编程,自动启动消火栓泵,并接受其反馈信号;在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台上,可通过硬线手动控制消火栓泵,并接受其反馈信号;消防控制室可显示消火栓泵的电源状况;消防泵房可手动启动消火栓泵。

②喷淋泵的控制:

喷头爆破后,报警阀处压力开关自动启动喷淋泵向管网供水,消防控制室能接受其反馈信号;当喷头喷水后,水流指示器动作并向消防控制室报警,同时湿式报警阀动作,击响水力警铃;消防控制室可通过控制模块编程,自动启动喷淋泵,并接受其反馈信号;在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台上,可通过硬线手动控制喷淋泵,并接受其反馈信号;消防控制室可显示喷淋泵的电源状况;喷淋泵房可手动启动喷淋泵。

③消防、排烟设备的控制:

火灾发生时,消防控制室根据火灾情况打开相应楼层的排烟阀,同时连锁启动相应的排烟风机;当温度达到280°时,排烟阀熔丝熔断,连锁停止排烟风机。

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台可通过直接控制线手动控制排烟风机,并接受其反馈信号;消防控制室自动或手动控制正压风机的启停,并联动开启着火层和其相邻楼层的正压送风口。

空调机及送风机所接风管的防火阀关闭后,连锁停止空调机及风机并报警。

④非消防电源控制系统:

本工程部分低压出线及所有各层二级非消防用电配电总箱内设有分励脱扣器,由消防控制室在火灾确认后断开相关电源。

5、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本工程火灾应急广播和背景音乐共用一套音响装置。

火灾时,自动或手动打开相关层火灾应急广播,同时切断背景音乐广播。

火灾应急广播的控制程序为:

首层着火时,启动首层、二层及地下各层火灾应急广播;地下层着火时,启动首层及地下各层火灾应急广播;二层以上着火时,启动本层及相邻上下两层火灾应急广播。

6、消防通信系统:

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并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

除在各手动报警处设置电话插孔外,在地下层的变电所、消控中心、消防水泵房,屋顶消防电梯机房和排烟机房、空调机房设置消防电话专用分机。

7、应急照明:

本工程应急照明系统设专用照明灯具,平时可控(就地控制或BA集中控制),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点亮。

照明应急电源采用EPS集中蓄电池组。

8、线路敷设:

采用阻燃型铜芯绝缘导线穿镀锌钢管在墙内,现浇层或吊顶内暗敷或沿防火桥架敷设。

9、电源及接地:

本大楼高压为两路10kV独立电源,变压器低压侧为单母线分段运行,中间设母线联络开关,手动投切。

所有消防用电设备均采用双路电源供电,且两路电源分别引自不同变压器低压母线。

消防控制室设备除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设自动切换装置外,还设置UPS作为备用电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消防控制室设置专用的等电位联结端子箱,设置专用的接地干线,采用BV-1X25mm2穿PVC管引至建筑物接地装置。

10.疏散事故照明:

在各层的出口、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各机房等适当位置设置应急疏散灯,照度大于为0.5lx。

底层消控室、防排烟机房、水泵房、配电间、电梯机房等处,设置照度为正常照度的事故灯。

消防通讯系统:

水泵房、风机房、电梯机房、消控室、配电房均设火警专用电话1台,手动报警按钮处设置对讲电话插孔。

火灾事故广播系统:

地下室汽车库、地下室其他用房适当部位、走道、大厅等公共场所设置事故广播系统。

三、暖通消防设计

1、地下室一层机动、非机动车库排烟系统与排风系统合用,失火时,当烟气温度上升到70℃时,防烟防火阀自动关闭,消防控制中心启动消防高温排烟风机高速档,进行强制排烟。

当烟气温度进一步上升到280℃时,排烟防火阀自动关闭,并连锁关闭消防高温排烟风机,以防火灾沿风管进一步蔓延。

2、防烟楼梯间采用正压送风防烟方式,正压送风量为41590m3/h,送风口采用400×600的自垂百叶送风口,隔层设置,正压送风机选用SWF-III-9混流风机,设于屋面风机房。

失火时,通过手动、自动或电动启动设在风机房的正压送风机送风加压,以防烟气侵入疏散通道。

3、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采用正压送风防烟方式,正压送风量为35380m3/h,送风口采用600x1000的多叶送风口,每层均设置,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