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312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数学教案.docx

《三年级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数学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数学教案.docx

三年级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数学教案

三年级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数学教案

三年级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数学教案

书上备课与编写教案相结合。

教师独立钻研教材,创造性进行教学设计,把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创造性加工的东西备在书上,而在教案中重点突出程序与环节的设计、教法与学法的运用。

下面我们来看看三年级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数学教案,仅供大家参考!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解决“租车”和“购买纪念品”两个生活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掌握列表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能够在大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于从低年级开始已经接触过表格,因此对表格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运用表格策略来解决问题还是有些困难。

对于表格的运用,学生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对于租车问题,孩子们也并不陌生,只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路。

本节课要求孩子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了解到租车的租金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教学目标:

1、综合应用“乘除法”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感受列表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分析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在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感受列表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用列表法有序思考方案

教学准备:

PPT,表格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用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淘气学校今天要组织同学们去游乐园玩耍(板书课题:

我们一起去游园),一起去游园要考虑哪些问题?

(思维预设:

参加学生的人数、交通工具、租车问题、出行费用、安全问题等等)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畅谈自己的理解,逐步引入到今天的课题内容中来,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轻松自然。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一:

租车

1、提问:

如果一起游园的共48人,现在要租车,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预设:

车型,价格,租金,安全等)

2、作为组织者从价钱方面考虑要租最便宜的,怎么才知道哪个便宜哪个不便宜呢?

(预设:

多列出几种方案比较一下哪种最便宜)

追问:

怎么做才能考虑全面呢?

---有序的进行思考

3、那现在就到租车公司看看到底用什么车。

汽车租赁公司价目表如下:

日租限乘

车型一120元12人

车型二160元18人

4、请同学认真看价目表,读出表中信息。

(预设:

日租就是每天租金分别是120元和180元)

提问:

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如果没有老师想问一下“限乘”是什么意思?

(预设:

最多不超过,不能超载,否则会有危险)

5、小组活动寻找方案

6、学生交流活动

预设:

以每辆车平均每人多少钱来计算:

120÷12=10(元/人)

160÷18=8……12(元/人)

可见车型二是最便宜的。

(1)生一:

全用车型二48÷18=2……12

提问:

这种方法怎么样?

(余12个,有一辆车坐12个人有些浪费)

(2)生二:

全用车型一48÷12=4

(没有剩余,但车费有些贵)

7、同学们有这么多种租车的方案,那到底有多少种租车方案呢?

8、独立思考:

要求

先独立思考,想一想到底有多少种租车的方案。

用你喜欢的方法把这些方案表示在纸上。

9、小组合作

要求:

(1)小组成员间互相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确定最终小组租车方案准备发言。

(2)小组分工:

噪音控制员控制同学讨论音量;发言员负责展示环节,代表自己的小组把话说明白;其他同学充当小小智囊团。

(3)小组汇报:

把学生的作品分层次找出来展示,使学生整体观察:

有的组方案特别全,有的组排列有序,有的组方案没找全而且列表杂乱无章。

请同学们看你们喜欢哪一个组的设计方案表:

(预设:

喜欢找全而且列表有序的组,因为有序的思考既不容易遗漏也不重复)

请作者说说他的想法。

车型一车型二可坐人数剩余座位租金/元

方案一40480480

方案二31546520

方案三226012560

方案四12480440

方案五03546480

请各小组修改自己的方案表,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回答:

所以要坐的话最好就是这2种车刚好能把人都做满,如果坐不满,也希望空出的位置尽量能达到最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省钱。

对比方案一和方案四:

同样空座位数最少的情况下,优先租大车的情况下会比较省钱等。

10、总结发现:

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本次的租车经验吗?

11、练习:

如果我们40人,怎样租车最省钱?

学生独立列表解答。

【设计意图:

在这个活动中,通过读懂情境图,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独立设计方案,小组合作讨论整理方案,全班交流展示方案,对比讨论方哪组方案更有序,到再次整理自己的方案和观察整理完善的表格这一些列的环节,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有序思考问题的必要性,发现列表法解决租车问题的优越性,感知列表策略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

购买纪念品

1、师出示情境图:

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

小包装里有3个玩偶,每盒5元,大包装里有4个玩偶,每盒6元。

买30个玩偶,可以怎么样买?

2、师:

大小包装各需要几盒?

独立思考问题“可以怎样买?

”请你用列表法写出3种购买方案。

3、在小组内交流对比购买方案,讨论哪种最省钱?

为什么?

4、学生再次独立完成书上表格2后展示购买方案。

小包装大包装玩偶数量金额/元

方案1263046

方案2633048

方案31003050

5、比较:

哪种方案省钱?

讨论:

省钱的方案有什么规律?

生:

观察表格,思考,交流,汇报。

(预设让学生明白尽量购买大包装盒的省钱,因为大包装盒里每个玩偶的单价少)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的设计相对于第一个活动而言,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的机会更多,由于有了第一个活动的引导,学生已经对列表有序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一个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列表的策略。

三、总结发现,走进生活

1、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预设:

用列表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序的进行思考,使问题考虑的更全面,另外选择最省钱的方案……)

2、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学过的方法解决不用的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本环节让学生体验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有用的知识是生活的基础。

四、课后练习,应用拓展

P64第3题

【设计意图:

本节课内容偏多,如果一课时完成的话,P64第3题只能留给学生课后完成,让学生课后应用强化,得到一定的拓展。

小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

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

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今天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

我姓x,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

我平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

(指名说一说)

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

谁能从1数到20?

(指名数)

谁能接着往下数?

(数字接龙数到100)

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

(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数100以内的数

课件演示主题图:

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许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

(学生自由猜)

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

(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

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

(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

(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

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

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

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

10个十是多少呢?

(学生齐答100)

教师板书:

10个十是100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

三、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

四、数的组成

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

师:

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

(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师:

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

六、游戏

数字接龙:

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备课流程:

一、感知(预设10分钟)

全体教师看书,做习题后,想一想:

例题的“功能”是什么?

你是怎样分课时?

你制定出怎样的课时目标?

二、讲述(预设40分钟)

(一)第四单元的地位和作用

(二)第四单元知识的逻辑结构

(三)第四单元的总体目标

(四)第四单元的课时划分

(五)第四单元的课时目标

(六)要点和建议

三、互动(预设10分钟)

个案分析

备课的讲述内容

(一)第四单元的地位和作用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学生今后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是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属于认数教学的第二阶段。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务必切实要掌握的必需知识,也是人人要学习的有价值的知识。

由于100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它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和现实性,由此为咱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搭建了真实的教学背景,创设了众多的有利条件。

(二)第四单元知识的逻辑结构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三)第四单元的总体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正确的熟练的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算和交流。

(四)第四单元的课时划分

方案一

数数,数的组成(P31-33,例1,例2,例3,以及相应的练习)

读数,写数(P34---P35,例4,例5,例6,以及相应的练习)

机动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P38-P39,例,7例8,以及相应的练习)

多一些,少一写,多得多,少得多(P40,例9,以及相应的练习)

机动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P41,例10,以及相应的练习)

摆一摆,想一想(P45)

方案二基于每个学生会认得100以内的数为基础

数数,数的顺序(P31-P33例1,例2,P38,例7以及相应的练习)

读数,写数(P34-P35例3,例4,例5以及相应的练习)

数的组成,数的大小(P33例3,P39例8以及相应的练习)

机动

多一些,少一写,多得多,少得多(P40,例9,以及相应的练习)

机动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P41,例10,以及相应的练习)

(五)第四单元的课时目标

数数,数的组成

1.通过数实物(花生,小棒,方块)等操作实践活动,使学生整体感知100,且知道10个10是100。

2.通过数百羊图,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3.让学生经历各种形式的数数活动,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读数,写数

1.通过从借助实物到计算器到纯数字这三个层次的认数活动,使学生能正确的读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数的组成。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写数活动,使学生理解各数位表示的意义

3.在读写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评价意识。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1.通过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2.学生能正确的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且初步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3.使学生感知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一些,少一写,多得多,少得多

1.通过比较各种金鱼的条数,使学生理解“多一些,少一写,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2.借助直观图,学生会正确地用“多一些,少一写,多得多,少得多”进行描述事物间的大小关系。

3.通过猜数游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1.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正确的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

摆一摆,想一想

1.通过“摆一摆,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含义以及100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摆一摆,想一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要点和建议

百羊图

要点:

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人和自然的密切联系。

建议:

1.动态演示可先出示20只羊,再出示100只羊,这样的处理,可使学生有了感知100的基础,同时给了学生估算时的拐杖。

2.估算不是瞎算,也不是乱猜。

例1

要点:

数100以内各数。

从整体感知100。

建议:

1.在尊重学生数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应有个提升,即让学生感知10个10是100。

2.注意个体独立数数和同桌合作数数相结合,教师个人数数和学生集体数数相结合。

3.组织学生比较杂乱无章和有序堆放,突出10一捆,10个一堆,体现出有序堆放的好处。

4.注意实物和数的对应关系。

5.数数时,教师的犯错为学生提供修正的机会。

例2

要点:

突破数数的难点:

当数到整十数时,下一个是多少。

建议:

1.注意数数的层次,从借助实物数数到脱离实物数数。

2.数数的形式可多样,可对数,接着数,跳过去数,倒过来数

P33做一做

要点:

数的组成,加深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建议:

1。

充分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素材,让学生感知数的组成。

2.利用10根一捆,10样东西一份的实物,从视觉上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感受几份就是几个十。

例4

要点:

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意义。

建议:

1.建立小棒和计数器之间的联系,即2捆小棒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

2.强调数位表示的意义

例5

要点:

理解计数器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建议:

1.先独立完成写数,然后读给同桌听。

2.对于整十数的写法,可先让学生尝试写,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比较正确和错误的写法,强调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用0来占位。

例6

要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计数原理。

建议:

1.让学生感受100的生成,可在计数器上演示。

2.让学生感受100的组成,可用小棒直观感受。

P37生活中的数

要点: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行爱国和遵守交通规则和文明礼貌教育。

建议:

让学生有足够的表述机会。

教师可补充其他素材。

例7

要点:

探索百数图的编排规律。

建议: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可让学生预习

2.注意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例8

要点:

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建议:

让学生讲述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体现出层次性

例9

要点:

会用“多一些,少一写,多得多,少得多”表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建议:

1.先直观判断“那种鱼多”,“那种鱼少”,然后估算各种鱼的条数。

2.组织学生比较:

红金鱼和黑金鱼之间的大小关系,花金鱼和黑金鱼之间的大小关系,从比较中感悟出“多得多”,“多一些”

3.组织学生比较:

黑金鱼和红金鱼之间的大小关系,黑金鱼和花金鱼之间的大小关系,从比较中感悟出“少得多”,“少一些”。

4.可结合条形统计图进行教学。

例10

要点: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建议:

1.将教学视野拓宽的问题解决上,而非仅仅是计算。

2.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情境中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会“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P45摆一摆,想一想

要点:

利用学生的“摆数”,发展学生的思维。

建议:

1.制定活动的规则,使学生有序的开展活动。

2.明确小组中各成员的分工,职责。

三个案分析

提供一份“根据省编教材”读数写数“而设计的教学流程”,来谈谈其中的足与不足,那些要继承?

那些要放弃?

以及根据新教材,新理念,请您设计出“读数写数”的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33页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使学生能进一步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记住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正确熟练数、读、写100以内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2、会整十整十地数。

教学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能很快数出过九的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件演示1个1是一,一个十是十,十个十是100

全体从1数到100

十个十个地数。

2、指名按要求数数或全班一起数。

(二)新课:

1、教学例三

课件出示3捆又5根小棒

“这里一共有几根小棒?

”(一共有35根小棒)

“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5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那么3个十和5个一又组成多少呢?

2、巩固:

(1)学生同桌2人摆小棒,先由右边说5个数,左边同学摆小棒,再互换。

读数的同学注意观察摆小棒的同学摆对了没有。

教师巡堂并指导。

课件出示52和43,学生看小棒图说一说数的组成。

(2)脱离小棒说数的组成:

①由教师说数,学生回答数的组成。

②同桌2人一人说数,一人说数的组成,每人朔个数。

(三)练习:

1、做33页,做一做。

2、猜一猜我是几。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一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不同的方法数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根据生活实际选择最合适的数数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

出示例7。

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

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

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

(1)画图,圈一圈

(2)数的组成。

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

验证:

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

2.想一想:

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有82块饼干,10块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2.完成第47页第1--4题。

第1题:

5个苹果装一袋,装了8袋。

如果10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第2题:

有26个杯子,3个装一盒,8个盒子能装下这个杯子吗?

第3题:

一筒能装12个羽毛球,40个羽毛球能装满几筒?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上,我将例题留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以往不同是,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我申入各组,只是指导学生们如何在组内真正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集体汇报时,我提出“请各组认真听小组汇报,如果有问题的不同的意见可以在小组发言结束后提出”。

就是这个环节,一个小组回答“我们把十颗珠子圈一起,圈了五个,还剩八颗放一边,就是穿五串。

”另一组质疑“那八个怎么办,也不能不要了,也穿上,所以是六串。

”……我并不急于指出错误,让同学们充分探讨,正是这样答案不断浮出水面的过程,才让错误理解的同学慢慢明白自己错在何处。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课堂生成。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案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三.教学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

(有老师、

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

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

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

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

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

写了哪些事情?

(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

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2.明确:

(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

文章中的地点变化:

东京——仙台——中国。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

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

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

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第三部分(36-38):

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前三段,体会鲁迅文笔特点。

2.讨论交流:

(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

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

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

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

(3)一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

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

“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