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8315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

《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

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和谐和谐社会

和谐学校的基本内涵

一、和谐

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所指向的是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因而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和谐的理念。

(一)西方文化的“和谐”

西方哲学对于和谐概念的研究,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首先是从总体上肯定和谐的价值与意义,其次是具体地分析和谐的本质和机制。

在西方哲学史中,毕达可拉斯最早对和谐概念进行了论述。

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两句著名的哲学格言:

“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和谐”。

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作为本原的数之间有一种关系和比例,这种关系和比例产生了和谐。

就此而言,万事万物都是和谐的。

例如,在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在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从自然界的角度看,整个的天体就是一个和谐;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友谊也是一种和谐的平等。

总之,一切都是和谐的。

由此,毕达哥拉斯提出了“美德乃是一种和谐”的命题。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的价值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和谐的本质。

他认为,差异与对立才是造成和谐的原因。

他说,自然界也追求对立的东西,这是用对立的东西制造出和谐,而不是用相同的东西。

例如,将雌雄相配,而不是将雌配雌,雄配雄;联合相反的东西而造成协调,而不是联合一致的东西。

针对毕达哥拉斯的“美德就是和谐”,赫拉克利特提出了对立和谐观。

“正义就是斗争”,强调斗争在和谐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他看来,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和谐,万物“既是和谐的,又不是和谐的”,而和谐倒是由于对立和斗争造成的。

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通过斗争产生的。

赫拉克利特认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好。

”由此可见,他的“对立和谐观”是一种更加深刻的和谐理念。

柏拉图继承了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并进一步将其阐述为自己的身心和谐与社会正义。

他认为人的灵魂里存在三种品质,即理智、激情(意志)和欲望,三者分别是人们在学习、愤怒和满足自然欲望时动用的身体的一部分,灵魂是这三部分的和谐统一体。

理智的德性是智慧,激情的德性是勇敢,欲望的德性是节制。

若能实现三者的和谐,其中蕴涵的美德是正义。

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充分肯定了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观。

”他认为,简单的东西、一种音调的重复并不是和谐。

差别是属于和谐的,它必须在本质上,绝对的意义上是一种差别。

和谐正是绝对的变或变化——不是变成他物,现在是这个,然后变成别的东西。

黑格尔强调“本质上的统一”、“具体的同一”,以矛盾、差异、对立、斗争这些范畴大大丰富了“和谐”理念的内涵,使之更加具有内部的张力,他对“和谐”理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二)中国文化的“和谐”

和谐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

“和”的原始意义是指声音相和,后推演出和谐、成熟、圆融之义。

和的前提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使这些差别、区别、分歧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位置、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而后整体便有“和”。

金木水火土相配合生成万物,酸甜苦辣咸五种滋味满足人们口味,协调六种音律来悦耳,端正七窍来服务于心智……总之,是综合多种因素,使之相互配合协调来组成新的事物或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便是“和”。

它包含多样性,承认差异性,但最终是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与协调,即和谐。

所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和”,即是多样的统一。

有道是:

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的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只有一种东西就没法进行优劣的比较。

只有允许不同的事物存在,才能有对比,有竞争,有发展,有提高,才能造就五光十色、欣欣向荣的局面;否则便陷入单调、乏味、萧条、冷落乃至死亡的境地。

一代儒学宗师、先圣孔子将这一思想归纳提升为衡量君子与小人的标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即是说在为人处世方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既坚持原则,又不排斥不同意见,在相互争论辩解中达成共识,而不是虚与委蛇,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孔子认为,对待君主的正确态度是“勿欺也,而犯之。

”对待真理的态度是:

“当仁,不让于师。

“和”是指在差别的前提下的和谐相处状态,是充分尊重创造性、差异性,善于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广泛参考借鉴学习不同意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达到理想的状态——和谐。

“和”的理想状态是通过对自身的调节而获得的,也就是说,各个要素之间虽有差别,却是可以如不同味道一样相互调和、相互渗透的,只有这样才能不仅达到和谐的状态,而且生生不息。

《中庸》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里,“和”不仅是最后的结果,而且就是事物的本质,是我们行为处事的依据。

因此,要“致中和”。

我们应作何理解呢?

首先,“致中和”是指对人的身心的调节,即内心的修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处于首要的位置,如何进行身心修养?

这就要“致中和”。

“中”是自然人的状态,“和”是社会人之符合礼仪法度,从容自然的理想状态。

达到这种境界,人就会温和安详从容自若。

其次,在如何使人与人的关系处于最佳状态中,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里的“人和”指人民的团结,人民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是胜利的决定性条件。

庄子则提出:

“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将“和”视为取得快乐的根本,有“和”才有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无间,那么就会其乐融融、怡然自得。

荀子则认为人之所以“最为天下贵”,是因为人能“和”,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人与人之间和睦协调就能团结一致,团结一致,力量就强大,力量强大,就能战胜外物。

再者,在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处理上,先秦思想家把“和”作为最高的政治伦理原则,作为政治理论应达到的一种效果。

《尚书》说: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照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强调首先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使之团结和睦,上下一心;然后治理自己的诸侯国并协调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这样一来,天下臣民都友好如一家。

这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社会形态,家庭和睦,国家安宁,人人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彼此没有冲突。

最后,“和”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平衡与协调的状态,即所谓的“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天人合一”成为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

荀子进一步说: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只有处于这种关系之中,万物才能各得其所,得到发展并声声不息,即《中庸》所说的: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

总而言之,无论东西方文化对于和谐范畴的讨论有着怎样的差异,和谐作为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所体现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的、圆满的状态。

二、和谐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体系,和谐是社会维系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只有和谐社会才能整体的推进,有序的发展。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古代,儒家以“礼乐”作为达到社会和谐的工具,把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和谐社会称为“大同社会”。

《礼记·礼运》中对“大同社会”的描述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人不能独亲其亲,不能独子其子。

是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恶货其弃于地业,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教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西方历史上,柏拉图提出过理念的“理想国”,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全体公民无一例外的,每个人天赋适合做什么,就应该派给他什么任务,以便大家各就各位,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而不是多个人,于是整体城邦就成为统一的一个而不是分裂的多个。

”每个人都尽其职责,“这样一来,整个国家将得到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得到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

“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种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目标。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并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200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给出了一完整的定义: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方法和途径,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

我们党今天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理论上拒斥空想,讲求科学;从实践中尊重历史发展过程,拒斥虚假、形式,追求实质和谐。

今天,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基于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的积弊,基于偏重GDP增长,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发展观念,基于当前我国社会分化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利益冲突表面化,正在进入一个“风险社会”甚至“高风险社会”这样的社会现实而推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过程或社会状态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关系的稳定、有序、协调,从而达到平等与和平相对平衡的良性社会发展状态,即“和谐中有不和谐,不和谐中求和谐”的社会过程或状态,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就和谐的基本内容而言,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和谐社会是:

“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无疑是一个兼备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之双重特性的社会伦理概念,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而且还是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理论期待。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为:

法制的社会、公平的社会、动态有序的社会,生态文明的社会。

而今,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从哲学的层面上,必须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三、和谐学校

(一)和谐学校的基本内涵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需要社会中各个领域内部各要素首先要能和谐发展,由此才能和其他领域获得和谐发展。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和谐社会的建设必然考虑学校这一社会组成部分的和谐建设;另外,和谐社会中的和谐的人应该在和谐学校中才能培养出来。

因此,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该从学校抓起,致力于和谐学校的建设,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优秀人才,从而引导社会走向和谐。

和谐学校,主要是指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学校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

和谐学校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

从和谐学校的形成过程来看,主要是以学校为中心,立足于减缓学校存在的现实矛盾,致力于调整学校内外的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生命健康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从和谐学校的外在结构形式和存在状态来看,和谐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

这种组织主要表现为学校内外各种关系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

从和谐学校的内在精神实质看,主要表现为依法治校的观念深入人心、公平和正义理念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民主的气氛得以形成,积极因素得以调动,创造性的活动得到有力支持,形成学校、教职员工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团结一致的和谐人际关系氛围。

从和谐学校要实现的目标来看,和谐学校主要指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的基地。

和谐学校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和谐,和谐学校包括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学校内部和个体自身的和谐,各种关系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各个主体共生共存、共同促进和发展的一种特定关系状态。

和谐是特定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特定的结构,并且是一种最优化的结构。

和谐学校的构成主体之间会存在矛盾和冲突,调和这些矛盾和解决这些冲突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关键所在。

和谐学校的组成部分从不同的角度看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关系;学科的设置、培养人才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学校行政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和教学人员之间的人员数量配备、任务的分工、职责明确等矛盾关系;干部与群众的矛盾关系;各处室之间的矛盾关系;教学、科研和管理之间的矛盾关系等等。

当然,还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矛盾关系;有学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的矛盾关系等等。

和谐学校是一种有序状态。

和谐学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为师生员工的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高效、宽松的环境和良好氛围,实现学校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平气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而这样的环境是需要有序来实现的。

所谓有序,指的是各部门之间分工合作,职责分明,使学校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井井有条、安全、稳定的状态;使学校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各种教学任务、教学目标都经过相应部门的研讨,并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和实施办法,使其能得到圆满地完成;出现的问题以及突发事件都能够做到相关部门的及时、高效地处理和解决;使教师队伍呈现出老、中、青结构比例和谐;师生结构比例科学、合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科学、合理搭配,以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为了维护有序状态的存在,需要有比较合理、科学、合法的学校制度和校纪校规,有良好校风校貌。

有序状态的衡量标准是看学校各个部门能否高效率的促进各项教学任务圆满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保质、保量地实现。

综上所述,和谐学校是学校内部各种关系以及学校与周边环境和整个社会、家庭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提高而形成的一种科学、公正、合理、合法、有序,并能使教学、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过程和状态。

(二)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学校的理论基础

现代中学有三大功能和目标:

培养出优秀的中学毕业生、培养出优秀的中学教师、总结出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

这三项目标都离不开人。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中学的主体,建设优质的中学离不开人,构建和谐学校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崭新的时代理念,也是创建现代和谐学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以人为本”即关注人的存在、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实现人的解放、促进人的发展、追求人的幸福,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精神和自身潜能。

以人为本的“人”既是抽象的人,也是具体的人,即“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在中国,“人本”思想源远流长,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人本的内涵、功能等进行阐释和探索。

《尚书》曰:

“民可近,不可下。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孟子》载: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许多中国哲学家认为善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本性。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学校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

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

构建和谐学校,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学校发展的活力。

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师生群体观念新颖、思想活跃、知识底蕴厚重,敢于创新、乐于思考,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

构建和谐学校的思想可以把以人为本与学校制度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师生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断满足师生员工多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学校教育服务管理机制,维持学校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学校共同的价值观体系核心,以成员的集体主义行为为基础,可以充分调动教职工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和学校的长远发展,通过“尊重、理解、包容”等人性化的沟通方法,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起来,既坚持制度、坚持原则,又针对不同的问题,寻找相应的对策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去塞求通,共谋发展。

充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创造和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民主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

创设相对自由的教与学的空间,形成文化人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唤醒人文意识,激发潜能,实现师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师生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

(三)和谐学校的灵魂是:

民主的气氛、公正的理念、关爱的情怀、诚信的品质、进取的精神、认同的态度、依法治校的观念和和睦的状态。

1、民主

民主是和谐的源泉,是构建和谐学校的政治基础。

民主不仅是一种作风,更主要的是一种政治理念、政治制度。

在中学,民主主要表现为政治民主和管理民主。

政治民主主要是领导班子的决策民主(即程序民主)和政策民主(即实体民主),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分工负责制,以及基层民主自治;管理民主实际就是通过民主实施管理。

民主与共和相连。

共和制的精髓是政治协商和协调,大家自由地、平等地、不受限制地表达他认为是合理的意见。

要让共和精神成为和谐学校的黏合剂。

民主与一定程度的自治相连。

所谓自治,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活动。

学校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普遍高于社会,民主化的程度应当更高一些,由教职工自我决定的事情和自我管理的事务范围应当更宽一些。

要充分尊重和支持民主自治,要打破集权化、行政化倾向,敢于放权、善于放权、舍得放权;在放权的同时,还要放手,不要给自治权力的行使设置过多限制或“保留条款”。

民主与集中相连。

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就是民主集中制,这是搞好团结的政治基础。

民主集中制有两条原则:

一条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另一条是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委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党委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民主与法制相连。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法制在这里主要是规则和程序,各个主体依照既定法律规则和程序参与政治和公共事务管理。

要构建和谐学校,必须充分认识民主的价值,树立民主意识,支持民主管理,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师生规范有序的民主参与,保证权力的运行更加符合师生的意志和利益。

2、公正

公正是构建和谐学校的认识基础。

公正,即公平、正义,没有公正,人心缺少平静,各种矛盾滋生蔓延,校无宁静。

因此,在构建和谐学校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始终把公正作为根本尺度。

公正是一个覆盖面很宽的概念,在学校里,公正应该突出这样三个方面:

机会平等机会平等是起点平等,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正义原则。

学校是一个公共领域,应该公正地对待所有成员。

每一个人对学校的任何职位、岗位和其他机会既能平等进入,也须平等退出。

例如干部选拨任用、教职工聘任等,按照一定的条件、程序,要在任职条件和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其职务应当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退。

机会平等还表现在评优、评先机会平等,等等。

分配公正人类社会迄今大概实行过五种分配,即无差别分配、按照优点分配、按照劳动分配、按照需要分配和按照身份分配。

在如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分配方式是并存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按劳分配。

要根据每个人的劳动数量、质量、性质及其在学校运行、建设和发展中的贡献率,来确实该劳动的应得报酬。

程序公正程序公正是确保实体公平的重要机制。

无论是决策活动,还是执行决策的活动,一个组织的任何行为都应当遵循正当的程序。

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是开放、公开、透明。

我们经常讲的“校务公开”就是程序公正。

只有程序公正,才能提高决策和政策的公信力,才能增强广大师生对领导班子的信任和支持;按照公正程序执行,行为才具有合法性。

3、关爱

关爱是指校园中洋溢着浓郁的人文关爱的气氛,心灵沟通取代了僵硬的计划指令,师生融洽相处,精神世界得到提升。

4、诚信

和谐学校应当是一个诚信的学校。

诚实信用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和制度基础,必然也是和谐学校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诚信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范畴,也是一个法律范畴、经济学范畴和社会学范畴。

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中,诚信都是一种美德,诚实信用是任何一个社会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或者说道德底线。

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教育领域的诚信问题更带有基础性、根本性,因为教育领域是培养人的地方,是社会信用的源头。

最近几年,历来受人尊敬和信赖,被视为“神坛”和“净土”的学校也出现了诚信危机。

考生考试作弊呈上升趋势,有的教师在考试中泄题、漏题,有的教师在职务聘任中弄虚作假等等。

这些失信现象,需要综合治理,根本的是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一是建立学生个人信用体系,为学生设立诚信警戒线;二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形成视“不诚行为”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舆论环境;三是健全奖励诚信、惩罚失信制度,从制度上制约不诚行为和失信行为。

要让诚信者得到实惠,让失信者得到惩戒。

要让全校师生明白诚信是有成本的,失信更是有成本的。

除了从制度上解决失信行为,建立诚实信用体系以外,学校还应在文化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念影响和熏陶师生。

如,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其中一“省”就是反省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诺言?

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又说:

“做人却不讲诚信,不知道怎么行。

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

怎么拉车走呢?

5、进取

进取是指校园内人人都有不甘落后,勇于拼搏奋斗和要求上进的精神,师生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学校内生动活泼,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6、法制

法制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的制定都严格地遵循行政法规,做到与宪法、法律、法规不矛盾。

同时,学校的各种管理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执教。

7、认同

“认同”,表示个体对某种价值、文化、制度的接受,对自己所属的那个社会组织的身份认同。

认同就是凝聚力,是构建和谐学校的情感基础和文化基础。

构建和谐学校,要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增强认同:

一是集体认同。

学校是师生的共同体,是一个具有完全法人资格的实体,而不是各个学校区域、学科教师简单组合或凑合。

全校师生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愿景,共同的根本利益,共同的组织体系,共同的行为规范。

全校师生都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校的声誉,维护学校的利益,促进学校的和谐。

二是制度认同。

制度认同包括对学校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基本规章及行为规范的认同,属于政治认同范畴。

只有从制度上认同,才能认真对待制度,并形成对制度的义务、忠诚和信赖。

三是文化认同。

文化是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和极强的凝聚力,一个学校的文化传统必然会持久地支配每个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塑造某种共同的行为模式、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并表现为某种共同的个性,要用先进的学校人文精神引领学校文化与时俱进。

四是互相认同。

要强调各个学科、各个处室之间要建立在多元化传统基础上的互相认同,要互相尊重历史和传统,互相承认其价值。

互相认同的初级形态是相互之间对传统和价值的彼此尊重和承认,高级形态则是情感认同。

认同不是简单地依靠讲道理就可以实现的,要创造更多的条件和空间,尽可能让全体师生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