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4013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6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思维”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

三篇课文有选自《韩非子•难一》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有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改写的《田忌赛马》;还有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篇课文都编排了有关了解人物思维过程的课后题。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第一,要重视指导学生借助课文内容具体把握人物的思维过程,初步感受人物思维逻

辑的缜密。

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时,教师要让学生将课文中的相关语句作为推想人物思维

过程的依据,并引导学生将思考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第二,要重视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

维水平的发展。

三、备课安排

《自相矛盾》2课时

《田忌赛马》2课时

《跳水》3课时

《作文》2课时

《语文园地四》2课时

单元测试3课时

共计:

14课时

主备教师

程雅芳、任丽、

李嘉蓉、马骏

备课时间

202年4月8日

组长审核

 

领导签字

 

教学内容

15.自相矛盾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

这一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课文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叙述了主要事件:

一个楚国人在卖盾和矛时,一边夸耀自己的盾坚不可破,一边又夸耀自己的矛无坚不摧,有个围观的人问他,若是用自己的矛攻击自己的盾会怎样,结果他无言以对。

第二层是最后一句话,点明了由此事引发的议论:

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教学目标

1.认识“吾、弗”等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准备

教学PPT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

2.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参透学寓言的方法。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PPT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

一、激情导入,启迪思维

1.师: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

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画蛇添足掩耳盗铃滥竽充数

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刻舟求剑井底之蛙买椟还珠

(1)指名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

(它们都是四个字的成语)

(2)教师引导:

一个成语讲了一个短小的故事,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样的成语叫什么成语呢?

(寓言故事成语)

(3)寓言故事成语有什么特点呢?

(故事短小,寓意深刻)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

自相矛盾)

3.认识一下什么是“矛”和“盾”。

(课件出示矛和盾的图片)

4.观察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

(矛的前面尖尖的,是用于攻击敌人的一种兵器。

盾是圆圆的,或者是方形的,是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

5.猜一猜:

课题《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

(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二、研读促学,读占鳌头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鬻盾吾盾弗能夫

先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

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课文全文)

(1)指名学生回答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篇文言文)

(2)这篇文言文应该怎么读?

(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全文节奏划分)

先师范读,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3)上学期我们学过文言文《古人谈读书》,回忆一下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文言文学习的?

(结合注释、插图、上下文理解,猜读等)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刚刚大家说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弄懂《自相矛盾》的大概意思。

(学生边读边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4.小组讨论交流文言文《自相矛盾》的大意。

(学生自由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自由交流)

6.谁能连贯地说一说《自相矛盾》的大意?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

“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穿透它!

”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

“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穿透!

”集市上的人质问他: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

”那个人无法回答。

7.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矛”和“誉”。

(老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练写)

三、以读代讲,引导品悟

1.教师引导:

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瞧,这个楚国人在干什么呢?

(这个楚国人在卖盾与矛)

课件出示: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教师:

这句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课件。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教师:

读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3.谁来帮帮这个楚人,帮他吆喝吆喝生意。

(指名学生上台表演读,再全班齐读)

4.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吆喝,有没有人买呢?

(没有)你从书上哪个地方知道的?

课件出示: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1)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3)假如你是一位孩子,你会说:

叔叔——(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4)假如你是一位中年人,你会说:

兄弟——(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5)假如你是一位老人,你会说:

年轻人——(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5.那个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又是什么反应呢?

课件出示:

其人弗能应也。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6.这件事引发了人们什么样的议论?

课件出示: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谈谈自己的理解。

(2)指名学生读最后一句文言文,再齐读。

7.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课文。

8.全班齐读课文。

背诵课文。

四、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1,把课文读给别人听,争取别人的意见。

把课文读好;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导】通过观察成语特点,引出寓言故事成语,达到引出课题的目的。

引导学生认识矛和盾,为理解课文的意思做好铺垫。

猜测课题意思,帮助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研】初读课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理解课文的意思。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本课汉字,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悟】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意思。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此环节为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和第2题而设计。

 

【练】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意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重点难点

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准备

教学PPT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

一、激情导入,启迪思维

1.谈话导入。

师:

今天你们来给我当当小老师好不好?

我来说一句话,你们听一听,再评一评。

师:

今天的天气真好,阳光明媚,下了场滂沱大雨。

(这句话前面说阳光明媚,后面又说滂沱大雨,这是自相矛盾)

2.自相矛盾就是一个人说话或行动前后不一致,互相抵触。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齐读课文)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说话做事皆应三思而后行)

4.四人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每小组选一个讲得最好的代表上台讲故事)

5.全班交流汇报。

二、研读促学,读占鳌头

1.老师在一本寓言故事书上,看到了一篇这样的《自相矛盾》的故事。

(课件出示故事)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2.你们是喜欢文言文的《自相矛盾》,还是喜欢现代文的《自相矛盾》?

(学生畅所欲言)

3.师小结:

文言文短小精悍,但难懂;现代文通俗易懂,但篇幅较长。

4.这篇文言文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写的。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5.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相隔几千年的文言故事里蕴含的道理至今仍让人受益无穷。

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6.这个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

(不能)谁来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了?

(这个人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一致,做生意要实事求是,讲诚信)

三、联系实际,感悟寓意

1.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

“我的盾坚固无比,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戳破它!

”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

“我的矛十分锋利,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它戳破!

”有人质问他: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

”这时那个人是什么反应?

(那个人哑口无言)课文是怎么说的?

(其人弗能应也)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这个人说的话前后抵触,不一致,无法自圆其说)

3.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

(指名学生说)

4.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情很多,为了避免自相矛盾的事情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实事求是、实话实说)

5.今天我们学习了文言文《自相矛盾》,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文言文的?

(先把文言文读通读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整个寓言故事,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最后做到熟读成诵)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读懂了文言文《自相矛盾》的意思,领略了古代文言文的独特韵味。

这篇文言文语言凝练,只用71个字,就让我们逛了逛古代的集市,了解了一个引人发笑的楚人,知晓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希望同学们今后说话、做事不要像这位楚国人一样自相矛盾!

四、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看看下列句子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

(1)我肯定刘彪大概是生病了,所以没来上学。

(“肯定”和“大概”矛盾。

(2)我估计今天一定会下大雨。

(“估计”和“一定”矛盾。

(3)昨天,下了一夜大雨。

(“昨天”和“一夜”矛盾。

(4)六一儿童节到了,会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五颜六色”和“红”矛盾。

(5)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清明上河图就是仅有的一个。

(“很多”和“仅有”矛盾。

(6)我今天的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一篇日记没写。

(“全部”和“只剩下”矛盾。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读懂了文言文《自相矛盾》的意思,领略了古代文言文的独特韵味。

这篇文言文语言凝练,只用71个字,就让我们逛了逛古代的集市,了解了一个引人发笑的楚人,知晓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希望同学们今后说话、做事不要像这位楚国人一样自相矛盾!

【导】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此环节为完成课后习题第3题而设计。

【研】通过故事《自相矛盾》文言文版本和现代文版本的对比阅读,学生了解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韩非子,明白一个人的思维的重要性。

【悟】联系实际,学生自由畅谈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加深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练】联系实际,学生自由畅谈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加深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今后学生自学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

16.田忌赛马

教材分析

《田忌赛马》是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相关内容改写的。

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经常与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便建议田忌合理安排不同等级的马的出场顺序,从而使田忌在与齐威王的对阵中获胜。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遇到问题要像孙膑一样先认真分析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对策,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识“策、荐”等2个生字,会写“嬴、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8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3.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了解两次赛马时出场的顺序,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

教学PPT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策、荐”2个生字,会写“拳、策、赢”等4个字,正确读写“赏识、脚力、胸有成竹”等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教学准备

教学PPT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

一、激情导入,启迪思维

 1.谈话导入。

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

有一名齐国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

有一次他和齐国君主齐威王约定,进行一场比赛……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

田忌赛马)

2.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质疑,师相机梳理归纳:

谁与谁赛马?

怎么赛?

结果如何?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读课文之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司马迁和他所著的《史记》。

(课件出示司马迁的资料)

4.简介《史记》。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师小结:

《田忌赛马》是一个发生在距我们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的故事。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

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

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比赛?

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二、研读促学,读占鳌头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用笔画一画课文中主要有哪些人物?

(孙膑、田忌、齐威王)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进行赛马比赛,第一次比赛田忌输了,第二次比赛田忌在好朋友孙膑的帮助下反败为胜的故事)

3.课文写了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第一次赛马?

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第二次赛马?

(第1~2自然段写第一次赛马,第13~18自然段写第二次赛马)

4.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课文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这篇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指名学生说)相机出示课件。

5.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赏识脚力胸有成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致勃勃出谋划策引荐

先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

6.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拳、策、赢”。

(老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练写)

7.教师小结:

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了,第二次赛马田忌转败为胜,田忌能转败为胜的关键人物是孙膑,孙膑给田忌献了计策才使他转败为胜。

大家一定很好奇,孙膑到底给田忌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好主意让他转败为胜呢?

我们还是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三、以读代讲,引导品悟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想一想:

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时是如何对阵的?

(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

2.田忌为什么三场比赛都输了?

(因为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强一些)

3.画出田忌失败后,对他的神态描写的句子。

(指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

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从“扫兴”和“垂头丧气”这两个词中,我体会到田忌失败后沮丧的情绪,他很失落,没有信心再比赛,准备离开赛马场)

4.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你认为田忌要怎样做才能赢齐威王呢?

(学生各抒己见)

5.全班交流汇报。

(小组代表上台讲述自己小组想到的好办法)

6.教师小结:

田忌如果能认真分析马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就有可能取胜。

田忌只凭马力比赛,不用智谋,比赛方法不当,所以失败了。

四、分析人物,交流计策

1.其他的人只知道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而孙膑却敢于打破这种常规,用超乎常人的思维方法,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从而转败为胜。

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孙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

(指名学生说)

3.是不是用孙膑想的这个好办法,田忌就一定会赢呢?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第3和第14自然段,通过观察和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次比赛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了一点点;第二次比赛的第一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了很多)

4.如果你是齐威王,你会怎么想?

(是不是田忌把马的出场顺序调换了)如果你是齐威王,你会怎么做?

(我也会调换后两场马的出场顺序)怎样调换?

(齐威王用下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用中等马对中等马,还是可以胜两场输一场,赢了田忌)

5.事实上齐威王发现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了吗?

(没有发现)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

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

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

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1)先指名学生读,然后全班齐读。

(2)从这两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6.教师小结:

如果齐威王及时发现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他也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样还是可以胜两场。

也就是说,在第二次比赛中田忌也有可能会输。

孙膑知不知道有这个可能性呢?

(知道)孙膑是个聪明人,为什么还用这个没有十足把握的办法呢?

(因为齐威王第一次比赛全都赢了,他相当得意,早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7.教师引导:

有句古话说得好:

“骄兵必败。

”从这儿可以看出孙膑早已胸有成竹,因为他掌握了齐威王骄傲自大的心理。

他不但经过了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还把所有看到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才想出了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个好办法,使得田忌反败为胜。

通过以上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而且足智多谋的人)

8.孙膑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有深远影响力的人。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9.教师小结:

孙膑这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很可贵的。

希望同学们学习孙膑遇事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五、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一道欣赏了赛马过程。

2.请同学们课下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导】引导学生质疑课文题目,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史记》及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研】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扫清阅读障碍。

 

【悟】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分析田忌第一次赛马失败的原因。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田忌用什么方法能赢过齐威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练】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此环节是为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而精心设计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从第二次比赛的理解分析中,推测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2.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善于分析的态度,懂得在学习、生活中遇事要能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了解两次赛马时出场的顺序,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

教学PPT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

一、激情导入,启迪思维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田忌的好朋友孙膑给他献计策,使他重拾信心,再与齐威王进行第二次赛马。

那么第二次赛马结果如何呢?

(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2.默读课文。

把齐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

(学生边读边在课后习题第2题上标画)

3.指名学生说第二次赛马的对阵图。

课件出示:

第一场:

田忌的下等马——齐威王的上等马(输)

第二场:

田忌的上等马——齐威王的中等马(胜)

第三场:

田忌的中等马——齐威王的下等马(胜)

4.想一想:

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

(学生独立思考)

5.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

(学生自由讨论)

6.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自由交流)

7.请学生推测一下孙膑当时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当时,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但是又快不了多少,如果田忌用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一一对阵,肯定会输。

只有更换马的出场顺序,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的方法,田忌才有可能三局两胜,获得整体的胜利。

8.教师小结:

孙膑此计策甚是高明,以最差的马对最强的马削弱对方实力,再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连胜两场,以弱胜强,真是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二、研读促学,读占鳌头

1.其他的人只知道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而孙膑却敢于打破这种常规,用超乎常人的思维方法,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从而转败为胜。

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孙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

(指名学生说)

3.是不是用孙膑想的这个好办法,田忌就一定会赢呢?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第3和第14自然段,通过观察和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次比赛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了一点点;第二次比赛的第一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了很多)

4.如果你是齐威王,你会怎么想?

(是不是田忌把马的出场顺序调换了)如果你是齐威王,你会怎么做?

(我也会调换后两场马的出场顺序)怎样调换?

(齐威王用下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用中等马对中等马,还是可以胜两场输一场,赢了田忌)

5.事实上齐威王发现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了吗?

(没有发现)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

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

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

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1)先指名学生读,然后全班齐读。

(2)从这两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6.教师小结:

如果齐威王及时发现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他也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样还是可以胜两场。

也就是说,在第二次比赛中田忌也有可能会输。

孙膑知不知道有这个可能性呢?

(知道)孙膑是个聪明人,为什么还用这个没有十足把握的办法呢?

(因为齐威王第一次比赛全都赢了,他相当得意,早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三、以读代讲,引导品悟

1,教师引导:

有句古话说得好:

“骄兵必败。

”从这儿可以看出孙膑早已胸有成竹,因为他掌握了齐威王骄傲自大的心理。

他不但经过了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还把所有看到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才想出了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个好办法,使得田忌反败为胜。

通过以上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而且足智多谋的人)

2.孙膑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有深远影响力的人。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3.教师小结:

孙膑这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很可贵的。

希望同学们学习孙膑遇事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四、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1)历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赛马”这样以弱胜强的故事,找一找,和同学交流。

(2)续写:

请同学们大胆的想象第二次赛马后,田忌和孙膑又见面了,他们见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