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2510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 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题二 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题二 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专题二 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专题二 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二 检测试题.docx

《专题二 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 检测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二 检测试题.docx

专题二检测试题

专题二 检测试题

(时间:

60分钟 满分:

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古代中国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为了抑制商业,□□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确立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下列事件发生时间与□□相同的是(  )

A.出现较轻便的一牛挽犁

B.“指点青帘上酒楼”

C.帛、竹、木、纸开始并行使用

D.长沙首创釉下彩绘

解析: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说的现象出现在西汉,而出现较轻便的一牛挽犁是在东汉,“指点青帘上酒楼”是宋代,长沙首创釉下彩绘是在唐代晚期,A、B、D三项错误;帛、竹、木、纸开始并行使用被普遍认为是在西汉,C正确。

2.《史记·滑稽列传》中写道:

“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标记)其处,读之二月乃尽。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而出现的重要发明是(  )

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D.制墨技术

解析:

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材料反映的是竹木简牍阅读的费时费事,造纸术的发明改变了这一情况,A项正确;《史记》成书于西汉,B、C两项分别出现于隋唐时期、北宋时期,时间与题干不符,可以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

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典籍中提到指南工具或指南针技术的有(  )

①《韩非子》 ②《抱朴子》 ③《武经总要》 ④《梦溪笔谈》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B 《韩非子》提到战国时期的“司南”,《武经总要》提到指南鱼,《梦溪笔谈》提到指南针制作技术,故选择B。

4.(2018·浙江七彩阳光期中联考)古代中国的发明大多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体验。

下列与发明火药密切相关的活动是(  )

A.耕作B.采矿

C.铸造D.炼丹

解析:

D 根据所学可知,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故选择D。

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

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的发明是(  )

A.指南针B.火药

C.针灸疗法D.印刷术

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迈入近代社会”“宗教改革”可知是印刷术传播到欧洲的影响。

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促进了新教的传播。

6.明代学者胡应麟说: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此印书之始。

……余意隋世所雕,特浮屠经像,盖六朝崇奉释教致然,未及概雕他籍也。

唐自中叶以后,始渐以其法雕刻诸书……至宋而盛,于今而极矣。

”据此可推断出(  )

A.雕版印刷最迟于隋朝产生

B.佛道盛行有利于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在宋后走向衰落

D.科举考试促进了雕版印刷

解析:

A 从材料“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可知,雕版印刷术在隋朝就已产生,A项与题意相符。

“余意隋世所雕,特浮屠经像,盖六朝崇奉释教致然,未及概雕他籍也”说明佛教的盛行有利于雕版印刷,并未涉及道教,B项错误,不选。

“于今而极矣”说明宋之后这一技术仍在发展,C项错误。

D项材料未体现,不选。

7.元代的王祯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列各项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解析:

D D项是转轮排字盘,王祯为了使他的《农书》早日出版,在毕昇胶泥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转轮排字盘,从而为提高拣字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

8.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

依据四大发明传入欧洲的时间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C.火药——造纸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

解析:

A 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中最先外传的,是在公元8世纪,故排除C、D。

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大约南宋时期传入欧洲的,火药在12、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在蒙古军队远征时传入欧洲,故选A。

9.在《全球通史》中曾这样概述过中国的印刷术:

中国人最初采用雕版印刷,北宋时期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来中国人又用木头和各种金属代替了泥活字。

印刷术由中国传到中东,再经中东传入欧洲。

在欧洲,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和科学复兴的手段。

下列推测较为合理的是(  )

①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入欧洲 ②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出现准备了条件 ③也为宗教改革运动出现准备了条件 ④还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D 结合所学波斯人将印刷术传入欧洲可知①正确。

由印刷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可知②正确。

由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和科学复兴的手段可知③④正确。

10.如图为商王武丁占卜用的龟腹甲,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商代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B.其刻画符号被认定为中国最早的文字

C.是研究商代社会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D.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命名甲骨文

解析:

B 甲骨文是商代进行占卜的记录,带有神的色彩,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刻在龟腹甲上的符号称甲骨文,但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而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甲骨文是研究商代社会的第一手资料,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其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1.唐朝窦冀在描述某书法家的作品时作诗云:

“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

”该书法家是(  )

A.王羲之B.柳公权

C.怀素D.颜真卿

解析:

C “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符合草书奔放的特点,怀素是唐朝草书家,C正确;A是东晋时期书法家;B和D属于唐朝楷书书法家。

12.初唐一书法家,尤善正书,独成一体,开颜柳先河,名声大到当时远方的少数民族都知道,此人最有可能是(  )

A.王羲之B.怀素C.张旭D.欧阳询

解析:

D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名家,故A项错误;怀素、张旭擅长草书,故B、C项错误;欧阳询擅长楷书,其楷书独具特色被称为“欧体”,故D项正确。

13.如图是苏轼的著名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贴》,该作品的字体是(  )

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

解析:

C 隶书整齐安定,通行于汉魏时代,与作品中字体特征不符,故A错误。

楷书规矩严整,与作品中字体不符,故B错误。

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与作品中字体特征相符,且苏轼以行书名世,故选择C。

草书变化丰富,与作品中字体不符,故D错误。

14.某中学书法艺术展有以下几副对联。

其中与柳公权《玄秘塔碑》的书体最相似的是(  )

解析:

B 柳公权《玄秘塔碑》的书体是楷书,而B属于楷书,所以B符合题意;A属于小篆,不符合题意;C属于行书,不符合题意;D属于草书,不符合题意。

15.苏轼有诗云: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体现此思想的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应属于(  )

A.《诗经》B.宋词

C.山水画D.文人画

解析:

D 文人画最大特点是注重意境,讲究神趣意旨,集书法、绘画、文学等于一体,“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体现的是文人画的特点,D项正确。

16.《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其中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同时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是(  )

A.《风》B.《小雅》

C.《大雅》D.《颂》

解析:

A 本题考查《诗经》。

《风》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雅》主要是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故A正确。

17.下列著作中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是(  )

A.《诗经》B.《离骚》C.《上林赋》D.《窦娥冤》

解析:

A 《诗经》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共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周朝时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颂》是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

《风》的内容丰富,有的揭露讽刺统治者的剥削压迫,有的颂扬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故本题选A项。

18.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

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

下列文学作品,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离骚》B.《子虚赋》C.《论语》D.《诗经》

解析:

A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材料“南方倾向抒情”说明南方文学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是《离骚》。

19.唐代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的传播与运用也十分广泛。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字印刷成为唐诗传播的方式之一

B.李白处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是一位历尽沧桑的时代歌手

C.唐代尚未出现诗歌与绘画的结合

D.唐代晚期,诗文已经用于瓷器装饰

解析:

D 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而非唐代,故A项错误;“历尽沧桑的时代歌手”指的是杜甫而非李白,故B项错误;山水画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诗歌与绘画已经融合为一体,故C项错误;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为瓷器装饰工艺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故D项正确。

20.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

该朝代的“新气象”还有(  )

A.人们在井水饮处吟唱柳永歌词

B.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技术

C.设立内阁以辅助皇帝处理国政

D.转轮排字盘的发明和使用

解析:

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说明是北宋时期,人们在井水饮处吟唱柳永歌词属于该时期文学成就,故A项正确。

21.宋代是中国的大变革时期,下列现象出现在宋代的是(  )

①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 ②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③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 ④沈括在《武经总要》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B 隋唐时期已经出现三省六部制,故①错误。

沈括的作品是《梦溪笔谈》,故④错误。

②③符合宋代史实,故选择B。

22.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包括工匠、店铺伙计、商人、作坊主、婢妾、吏卒、僧侣、妓女、媒婆、盗贼等。

话本人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B.以“士”为首的价值观念被打破

C.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

D.市民阶层兴起,世俗文化发展

解析:

D 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观念是封建经济与政治决定的,伴随儒学确定为统治思想,封建等级观念是不断加强的,宋元时期并未受到冲击,士农工商的价值观念也未被打破,故A、B两项错误;宋元时期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话本,并不能说明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故C项错误;宋元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推动了文化的世俗化,故D项正确。

23.有人称:

北宋至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市民文化”的是(  )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C 程朱理学是明清的官方正统思想,不属于市民文化;①③④均属于市民文化形态,故C项正确。

24.有学者认为: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交融的复杂关系中。

”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中,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印痕有着淋漓尽致体现的是(  )

A.《西游记》B.《水浒传》

C.《三国演义》D.《红楼梦》

解析:

A 《西游记》是西天取经,弘扬佛法的佛教题材小说,又融入了儒家的道德伦理纲常,夹杂了道家养性修真的思想,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体现,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2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古墓中出土了一幅纸质地图,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纸张实物

中国造纸术发明于东汉

B

苏东坡作为宋代文人画的代表人物,认为文人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传统文人画有“注重诗意”的特点

C

《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并且记录了当时的三种火药配方

宋朝开始出现火药武器

D

明清时期出现了以《西游记》《红楼梦》等代表的小说

市民阶层兴起

解析:

B 中国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古墓是西汉的,中国造纸术目前可知最早在西汉,故A错误。

苏东坡认为文人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故B正确。

《武经总要》前中国已经有火药武器,故C错误。

市民阶层兴起于宋代,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存在互动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印刷品广告开始出现。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时期济南制造细针的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版,铜版半尺见方,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中间是月宫白兔捣药图案,右边有“认门前白”、左边有“兔儿为记”8个字,下面还有说商品质量和购买办法的7列28字,这是我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保留下来的广告铜版。

——吴凯《北宋时期汴梁的商业广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广告出现和发展的背景。

综合材料一、二概括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互关系。

(4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该五路即占80%”,也就是进士人数多的地区印书种数也多,故宋代进士人数与印书种数呈现正相关关系。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可知是印刷术的发展;根据“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可知广告是商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也跟宋代商业发展有关。

第二小问,从材料一来看,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从材料二来看,商业发展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故可以表述为“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答案:

(1)关系:

宋代进士人数与印书种数呈现正相关关系。

(2分)作用:

节省了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制效率,推动了书籍的普及与发展;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知识传播与留存,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要。

(4分)

(2)背景:

北宋:

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印刷术的进步;(2分)相互关系:

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是中古儒家学说集大成的人物,其学说要旨在于“理”是一切事物的本体。

“理”即在具体事物之中,先有了“理”,始能结聚为气,形成具体的万事万物。

事物之性,各有分别,但是所禀赋的“理”,都不外于统摄的大道。

朱子学说中的理,遵循儒家积极的立场,乃是实在的,所谓的道理迥异于佛教性空的思辨角度——这是儒、佛之间的根本的差别。

——许倬云《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鏊,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朱熹的地位,并概括指出其“理气论”哲学主张。

(5分)

(2)指出材料二作者在宋代词坛的地位。

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简要分析该词充盈着慷慨悲壮的家国情怀的原因。

(5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朱熹是中古儒家学说集大成的人物”可知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作答。

(2)问第一小问辛弃疾是宋代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可知与理学强调社会责任感有关,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与宋代社会的变迁有关,也与辛弃疾的个人情怀和个性有关。

答案:

(1)地位:

理学集大成者。

哲学主张:

“理”是一切事物的本体;理先于气;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离不开气;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即“太极”中的阴阳变化。

(5分)

(2)地位:

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原因:

受宋朝社会变迁、国运式微的影响;理学强调社会责任感的影响;辛弃疾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性风格。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