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迎宾大街道路拓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
《唐县迎宾大街道路拓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县迎宾大街道路拓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县迎宾大街道路拓宽工程施工方案改
唐县迎宾大街道路拓宽工程施工方案改
唐县迎宾大街道路拓宽工程
施工方案
河北瀛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
2014年4月6日
一、工程概况……………………………………………………………2
二、交通组织……………………………………………………………2
三、组织机构…………………………………………………………2
四、施工布置……………………………………………………………2
五、现场临时用水方案…………………………………………………3
六、现场临时用电方案…………………………………………………3
七、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4
八、施工资源配置计划…………………………………………………14
九、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17
十、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措施………………………………………19
十一、文明环保施工的目标及保证体系………………………………25
十二、施工节约措施…………………………………………………33
十三、成品保护措施……………………………………………………34
一、工程概况
唐县迎宾大街拓宽工程位于唐县东环路东侧,与东环路平行,北起收费站,南至南环路,总长3700米,,断面总宽60米,其中规划红线宽40米(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宽度为25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宽各为3.5米,两侧人行道宽各为4米),两侧绿化带宽各10米,包括雨污水、给水、天然气等配套管网建设及强弱电入地。
本工程当前设计尚未彻底完成,由于工期紧迫,现边设计边进行施工,给本工程正常施工造成一定影响。
本工程现阶段首先将中间原有2米绿化带拆除,改为沥青路面,道路路面标高南北两侧分别与南环路及收费站接平,新修道路面层为12cm厚沥青砼,下层为7cm厚中粒式沥青砼,上层为5cm厚细粒式沥青砼。
基层为32cm厚水泥稳定碎石分两步夯实,底层为36cm厚12%灰土分两步夯实,下面路基素土夯实。
二、交通组织
本工程中间原有2米绿化带拆除,改为沥青路面施工期间,需要每侧各占用一条车道作业,确保车辆能够正常通行。
封路材料为不小于1.8m高的装配式彩钢板,将迎宾大街施工范围一次性进行围挡,围挡范围:
南北方向从南环路至收费站,共3700米。
三、组织机构
3.1在本工程项目中,我司将派市政工程专业方面的技术精英和管理精英,成立本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按照项目目标管理法,进行施工组织管理;同时严格按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进行质量管理。
项目经理由公司生产副总经理直接任命,项目经理对副总经理负责,全权负责本项目经理部的运作,将工程项目实施的责、权、利与项目经理及整个项目班子捆绑在一起,向管理要效益,以实现工程项目的施工目标。
3.2项目部指挥系统由项目经理一名,项目总工程师一名及项目部下设六部,分别为施工计划部、机械设备部、技术质量部、材料部、工程部和预结算部。
四、施工布置
4.1临时工程
4.1.1临建设施布置原则
本工程临建设施在合理利用现场环境的基础上由施工单位在现场搭设布置或租借民居作为项目经理部,临时搭设标准须符合相关的规定。
4.1.2文明施工围蔽、场地硬化等平面布置及达到的标准、等级施工现场按河北省有关现场文明施工规定进行管理,施工基地临设用彩色钢板搭设,并沿业主提供的施工用地边线用围挡板围蔽,注意文明施工建设,尽可能减少因施工给周围的居民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所有设施场地均作简单硬化处理,先将土基压实,面铺碎石层和石屑层,再在面上铺C15砼15cm厚。
4.1.3生活用、办公用房等临设布置及达到的标准、等级根据本工程的需要,所有施工设施均应布置在现场或租借的场地上。
所有设施场地均用围挡板围蔽并作硬化处理,面铺C15砼15cm厚。
生活及办公用房在硬化地上用彩钢板活动房拼装,配备按平方数配备足够的空调及风扇,按人头配备办公桌椅及床铺,按需要配备足够的办公用电脑及电话。
现场用地面积一览表见:
现场用地面积一览表
名称
面积
备注
现场办公室
45m2
办公用房
45m2
生活用房
150m2
监理、甲方用房
45m2
提供4人使用的办公用品、住房及通信设施
五、现场临时用水方案
5.1现场临时用水量
施工用水由施工单位自己解决,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及生活用水可以采用自来水,可在现场附近与周边单位协商解决用水问题。
5.2现场临时用水的保证措施
⑴为了确保现场的施工用水,使施工生产顺利进行,项目机械队应组织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管理。
⑵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开源节流教育,阐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使身强体壮员工对节约能源创造效益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⑶现场供用水管的安装维修由专业水工进行,加强巡回检查监护,出现故障及时处理,确保生产、生活用水畅通。
六、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6.1现场临时用电量
本工程施工用电由施工单位自己解决,施工用电主要采用市电,驳接口与周边单位协商解决。
除此之外我司还准备4台150KW发电机作为备用,以满足施工需要。
6.2现场用电的保证措施
⑴深入负荷中心,根据供电负荷容量及分布情况,使变、配电所(房)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⑵电箱要设置良好的接地装置及漏电开关。
根据施工需要配备足够的灯具加强局部照明。
七、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
7.1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拆除原有2米绿化带→土方开挖→路基处理→底层灰土夯实→水泥稳定砂砾施工→乳化沥青透层、下封层施工→中粒式沥青砼→细粒式沥青砼→清场整理。
7.2施工准备及前期工程
7.2.1技术准备:
组织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熟悉施工技术规范及工程验收规范,认真察看施工现场,了解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质等情况,并对道路下部的管道、管线的走向进行勘测摸底,确定临时排水沟走向,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掌握技术要求。
7.2.2前期工作:
工程开工前,组织劳力及部分机械、仪器仪表、材料进场,配合建设单位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对路基的表面做好清杂等前期工作。
7.2.3工程测量放样
7.2.3.1施工测量:
工程开工前,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及道路的中心线,做好水准点、中心线的复核、固定工作,做好测量记录,并报建设单位主管工程师核查。
施工现场各临时水准点、基线控制点均以水泥砼护桩或引测在固定建筑物上。
7.2.3.2技术要求:
施工测量技术要求按国标《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测量的精度按《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的要求执行,施工放样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的规定执行,同时注意定期进行复测。
水准点闭合差:
±12Lmm,式中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Km。
导线方位角闭合差:
±40n秒,式中n为测站数。
直接丈量测距的允许偏差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规定。
7.3土方开挖
7.3.1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在开挖完成后,必须严格测量放样复核制,对槽底宽度、高程,应由建设单位主管工程师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路基处理,施工中先将旧路路边边坡表面清理,然后将旧路路基分层破除,挖成台阶型,台阶高度宜为一层材料的压实厚度,其高度比宜为1:
1.5,台阶底面应稍向内倾斜。
5.3.2土方开挖时不得扰动原状土,如遇扰动人工清理后,再用与设计要求相同材料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5%。
7.4灰土夯实:
7.4.1土的选择:
选择稍具粘性的土壤(塑性指数大于4)砂粘土、粉砂土、黏性土均可使用,以塑性指数10-15的的粉质黏土、黏土为宜。
土的有机含量宜小于10%。
7.4.2石灰、水的选择:
石灰宜用1~3级的新灰,磨细生石灰可以不消解直接使用。
用块灰时应在使用前进行消解,自来水应尽量采用射水,使水均匀喷入灰堆内部,每插一处约停2-3min再换一位置进行插入,这样使灰内有足够的水量进行充分粉化,未消解的灰块粒径不得大于1cm。
生石灰的CaO+MgO含量不低于60%,熟石灰的CaO+MgO含量不低于50%,当石灰质量不能达到以上要求时,可提高规定的石灰用量以补充其活性。
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性水,PH值宜为6-8。
7.4.3施工方法:
为了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结合本工程施工段地质情况,本工程采用路拌法结合现场拌法施工方法,施工流程见下图:
准备土路基→施工放样→备料、堆料→按比例拌合混合料→混合料含灰剂量检测→运输石灰土→铺摊石灰土→人工整平→机械碾压→细部夯实整平石灰土基层养生。
7.4.3.1整理下承层:
完成土路基后,按规定验收合格后,进行石灰土的施工。
凡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能在其上铺筑石灰土基层。
7.4.3.2测量:
放出中桩,直线段每10m设一中桩和边桩,曲线段每5m设一中桩和边桩,施工前,测量人员须在土路基上复设中线和边桩,直线段每0-15m设一断面桩,曲线段每项5-10m设一断面桩,标出高程的控制线。
7.4.3.3备料:
石灰:
本工程主要采用消石灰粉,即熟石灰。
消石灰粉进场后宜选择适当的存灰点,以地势高,近水源,有电源,有交通通道,离居民点有一定距离且安全的地点为宜,以免雨期被泡,调运困难等。
土:
土方堆放在道路沿线一侧,土中的草根、杂物等应清除。
7.4.3.4拌合:
石灰、土的最佳配合比通过试验决定,现场采用体积法,根据混合料的重量比,换算为体积比,将备好的土料和消石灰粉先翻拌1~2遍,检测混合料含水量,然后再洒水翻拌不少于3遍,直到均匀并混合料中含灰剂量符合设计要求为止,然后进行闷料24h,待次日摊铺待用。
加水或去水:
施工中的加水量和加水次数视施工时当地气候条件和材料的含水量而定,应使加水后的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拌和时宜用压力喷头喷水。
拌合时将水均匀喷洒在混合料上,可随拌随加水,也可一次加水后闷料8~12小时后再拌和。
如混合料中水分过多,则须晾晒风干。
7.4.3.5摊铺:
摊铺前先将土路基上适当洒水,保持潮润;拌和均匀的混合料在摊铺整型前其含水量一般为最佳含水量±2%;将拌好的混合料按设计断面和松铺厚度,均匀摊于土路基上,其松铺厚度为压实厚度乘以压实系数。
压实系数数值宜按试铺决定,一般机械拌和机械摊铺为1.2~1.4。
7.4.3.6整型、碾压:
粗料整型先用装载机进行粗平1~2遍,根据大面的平整情况,对局部高程相差较大(一般指超出设计高程±5㎝时)的面继续用装载机进行整型,待大面基本平整高程相差不大时(一般指±3㎝以内时),用平地机整型。
稳压施工先用平地机进行初平一次,质检人员及时检测含水量,必要时通过洒水或晾晒来调整其含水量,含水量合适后,用压路机快速全宽静压一遍,为精平创造条件。
精平整型施工中人工拉线定出高程点,平地机进行精平1~2次,并及时检测压实度、高程、横坡度、平整度。
对局部高程稍低的灰土面严禁直接采取薄层找补,应先用人工或机械刨松10㎝左右后再进行找补。
碾压施工时石灰土摊铺长度约50m时进行碾压,在最佳含水量-1%~+2%时进行碾压,试压后及时进行高程复测。
碾压原则上以“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低后高”为宜。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路两侧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由路内侧向路外侧进行碾压。
碾压时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2.5km/h。
首先重型压路机静压一遍,再进行振动压实2~3遍,根据试验段的总结经验,结合现场自检压实的结果,确定振动压实的遍数,最后静压1~2遍,最终消除轮迹印,使表面达到坚实、平整、不起皮、无波浪,压实度达到质量要求。
由于检查井、雨水口周围不易压实,可采用小型压路机或小型夯实机具夯实,也可采用先埋后挖的逆作法施工,先在井口上覆盖板材,石灰土基层成活后,再挖开,接着升井圈、安井盖,必要时对井室周围浇筑混凝土处理。
接茬的处理由于工作间断或分段施工时,应在石灰土接茬出预留30~50㎝不予压实,待施工时与新铺石灰土衔接,碾压时洒水湿润;宜避免纵向接茬缝,当需纵向接茬时,茬缝宜设在路中线附近;接茬应做成梯级形,梯级宽约50㎝。
7.4.3.7检测:
施工过程中自检石灰土基层的质量检验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规范的相关规定。
石灰土基层采用环刀法检测基层压实度,路面基层压实度按≥95%,7d浸水抗压强度为0.8Mpa。
7.4.3.8养生:
成活后即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d。
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如不能封闭交通时,应采用覆盖养护,并应限制车速不得超过15km/h,禁止重型卡车通行,如分层连续施工应在24h内完成。
7.4.4质量标准:
7.4.4.1石灰土中粒径大于20㎜的土块不得超过10%,且最大的土块不得大于50㎜;
7.4.4.2不得含有未消解颗粒及粒径大于10㎜的石块;拌和后的灰土均匀,色泽一致;
7.4.4.3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并不得有浮料、脱皮、松散、颤动现象。
7.4.4.4石灰类混合料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7.4.5雨季施工:
7.4.5.1由专人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雨情预报,并及时汇报指导生产;
7.4.5.2备用的石灰及土堆成大堆,表面采用塑料布覆盖,四周挖排水沟排水;
7.4.5.3缩短摊铺长度,混合料要边拌和、边摊铺、边碾压,摊铺的石灰土当天成活;若施工时突降大雨,必须对已摊铺好的混合料进行初压,雨停后再碾压密实。
分层施工时,应在雨前铺好上层,以防雨水浸入下承层。
如遇连绵阴雨,暂停施工。
7.4.6成品保护:
7.4.6.1项目部应该成立成品保护小组,层层树立产品保护意识,分工细致,责任明确,措施得力。
7.4.6.2洒水、保湿、养生7d以上,此项工作由专人负责,配备必须需的资源,如配备8~10t的专用水车一台,加水站的供水能力每小时不应小于8m3,随时保护石灰土基层表面的潮湿状态。
7.4.6.3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在出口处设关卡,由专人负责看守,对施工车辆实行通行证制度,养生期后施工车辆限速行驶,最高车速不超过15km/h。
7.4.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7.4.7.1弹软和表面松散现象
含水量过高时造成表面弹软,过低时造成表面松软,施工时应加强对碾压前含水量的控制,而现场调整含水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预控工作显得十分必要,拌和前应对土、石灰等原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分析生产石灰土的可行性,拌和时必须加大对出厂灰土含水量的检测力度。
7.4.7.2石灰土拌和不均匀
土块或灰块较大、含水量大不易拌和、拌和遍数过少等均是出现拌和不均匀的原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根据具体情况对石灰或土进行2㎝的方孔筛处理;同时控制拌和机械拌合遍数,延长灰土的拌和时间;生产灰土时严格控制含水量,以免因为含灰的不均匀对成型后的灰土压实产生影响,如有时将导致布灰少的地方压实度过高甚至超百,而布灰多的地方又将会出现压实度不够的“假象”。
7.4.7.3灰土层基层的缩裂
石灰土的干缩系数较为明显,养护不到位时易产生严重的收缩裂缝,遇水表层易软化和抗冲刷能力差,而且灰土层的缩裂大部发生在冬季约-5℃以下时,因此预防石灰土基层缩裂措施主要有:
加强灰土层养护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分层施工时因及早进行上承层的施工。
7.4.7.4二次布灰拌和
考虑到如果遇到已经拌好的灰或者灰土拌好后还没有来得及夯实就突然降雨,连续好几天都无法组织施工时,造成灰土中石灰有效钙流失较多,石灰质量等级下降,技术标准降低,这时为了保证石灰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要求,就必须二次布灰拌和,试验证明含灰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压实度相应降低0.5~0.8个百分点。
7.4.8质量记录:
7.4.8.1试验检测记录:
土的含水量试验记录、石灰的含水量试验记录、土的密度试验记录、土的液塑限联合试验记录、石灰的密度试验记录、石灰的活性氧化物检测记录、石灰土最佳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记录、石灰土的含水量试验记录、石灰土中石灰剂量检测记录、压实度试验记录、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
7.4.8.2基层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5水泥稳定砂砾施工:
7.5.1施工流程:
原材料检测→试验配合比→配料→检查水泥剂量、含水量→拌和→运输→测量放样→摊铺→初整→稳压→细整→碾压成型→养生
7.5.2下承层施工准备:
7.5.2.1复检基层的高程、宽度、纵横坡度、边坡和平整度均符合要求。
没有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
7.5.2.2下承层要进行彻底清扫,并适量洒水,保持下承层湿润。
7.5.3施工放样:
在已清理成型的经建设单位主管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基层上复测中心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平曲线每10m设一桩,并在路面边缘外侧0.5m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根据设计高程和实测高程及试验段求得准确的松铺系数,在指示桩指示松铺位置拉上钢丝线。
7.5.4施工试验:
在材料投入使用前选定料源。
碎石选用优质碎石集料,碎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碎石必须由3-4种粒级规格的骨料组成,实行分仓配料。
宜按15-30mm、5-15mm、0-5mm分级,然后按比例掺配。
不得直接使用天然级配碎石。
碎石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颗粒形状。
基层碎石集料压碎值≤30%,针片状含量≤30%。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水泥。
施工用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
水泥用量5%~5.5%,水灰比0.3~0.32。
施工前由现场中心实验室按规范或设计推荐的比例进行混合料配比方案试验,报监理批准。
混合料试件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上层不小于3.5Mpa,压实度≥98%、下层不小于3.0Mpa,压实度≥97%。
配合比在正式施工前应经过建设单位主管工程师批准。
试验路段:
选择100m长的试验路段,根据工程师认可的配合比进行现场摊铺和压实试验。
以检验所采用的施工设备能否满足备料、拌和、摊铺和压实的施工方法、施工组织,以及一次施工长度的适应性等。
试验路段拟采用不同的压实厚度,测定其干重、含水量及使混合料达到最佳含水量时的压实系数、压实遍数、压实程序的施工工艺。
通过试验路段试拌得出保持级配稳定和混合料生产控制的方法与体制,通过试铺提出减少离析、易于摊铺、避免早期干缩裂缝、兼顾平整度与压实度要求的工艺配套措施。
7.5.5拌和: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稳定土厂拌设备拌和方法,骨料必须分仓配料,骨料、水泥和水必须自动计量,保证用量准确。
在拌和厂配3台WBS300型混合料拌合站负责混合料的拌和,每天工作16个小时确保混合料供应如期进行。
拌和时配料根据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配料。
拌和过程中的加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并尽量做到随拌随运走。
拌和前反复调试好机械,以使拌和机运转正常,拌和均匀。
各成份拌和按比例掺配,并以重量比加水,对拌和时加水时间及加水量进行记录。
拌和时混合料的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后续工序的水分损失;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计量可比室内实验所确定的剂量适当增加,最多不超过0.5%,水泥剂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
拌和机生产的混合料保证非常均匀,色泽一致,没有灰条、花团和花面,没有水泥及碎石的粗细颗粒“窝”,当发现有没充分拌和的材料需重新拌和才能使用或把此料剔除堆于一旁。
7.5.6混合料运输:
拌和好的混合料尽快运至现场进行摊铺,运输车装载均匀。
混合料组织20台15t自卸车运输。
运输时,运输车如果要通过已铺筑路段,速度一定要缓,以减少不均匀的碾压或车辙。
我项目部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卸料,做到安全生产,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从第一次在拌和机内加水拌和到完成压实工作的时间控制为3~4h。
混合料运输车配置应根据运距、道路状况、摊铺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以满足摊铺要求为准。
一般以摊铺现场有1~2辆车等为宜。
车上的混合料加以覆盖塑料薄膜以防运输过程中水分蒸发,保持装载高度均匀以防离析。
运输混合料的自卸车,均匀地在已完成地铺筑层整个表面上通过,速度宜缓,以减少不均匀碾压或车辙。
7.5.7混合料摊铺与整形: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运料车在摊铺机前方10cm—30cm停车,由摊铺机迎上推运卸料,边前进边卸料,卸料速度和摊铺速度相协调。
混合料采用摊铺机摊铺,摊铺机两台。
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摊铺机前进速度应与供料速度协调,摊铺速度按3-4m/min控制。
摊铺速度要均匀,摊铺应连续,否则将大大影响平整度。
施工中派测量员随时检测摊铺后的标高,出现异常马上采取补救措施。
派专人用拌和好的水泥稳定碎石,对摊铺后表面粗料集中的部位人工找补,使表面均匀,局部水分不合适的要挖除换填合格材料。
多余废料不得抛弃路旁,应用小推车随时清出现场。
7.5.8混合料碾压:
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形50m左右时即可开始碾压,作为一个碾压段。
直线段由边缘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应与上道碾压相重叠1/2轮宽,先用光轮压路机稳压一遍,碾压速度为1.5-2KM/h,然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压3-4遍,碾压速度为2.5-3KM/h,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光面。
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的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裂纹搓板及起皮松散等现象,压实度需达到重型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容重的98%。
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的表面层应始终保持湿润。
如果表面水蒸发的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严禁压路机在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如必须调头,应在调头处覆盖10cm厚砂砾,以保证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在雨水、污水和其它杆管线检查井等不易碾压到位的部位,用小型机具充分压实。
7.5.9养生:
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采用洒水、塑料薄膜覆盖养生,每天洒水次数以保持基层表面湿润为度,养生期不小于7天。
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封闭交通时,应将车速限制在15km/h以下,但严禁重型车辆通行。
养生前三天选择洒水车撒水,要注意喷头的角度,以避免对水泥稳定碎石产生冲刷,造成局部坑槽。
7.5.10取样及试验:
施工过程中,混合料应按规范标准进行制作含水量、水泥和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其试验结果及频率要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7.5.11接缝和掉头处的处理: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应采用搭接。
前一段铺筑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应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于后一段共同碾压。
工作缝和掉头处处理:
在已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土层末端,挖一条横贯全宽的约30cm的槽,直挖到下承层顶面。
槽与路的中心线垂直,靠稳定土的一面应切成垂直面,并放两根与压实度等厚、长为全宽一半的方木紧贴垂直面。
用原挖出的土回填槽内其它部分。
第二天,邻接作业段摊铺碾压后,除去方木,用混合料回填。
整平时,接缝处的水稳应较已完成断面高出约5cm,以利形成一个平顺的接缝。
7.6沥青砼:
本工程道路面层为12cm厚沥青砼,下层为7cm厚中粒式沥青砼,上层为5cm厚细粒式沥青砼,采用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厂拌法拌合,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摊铺,采用14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碾压施工。
7.6.1施工准备工作:
7.6.1.1沥青混凝土所用粗细集料、填料以及沥青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并至少在工程开始前一个月将推荐混合料配合比包括:
矿料级配、沥青含量、稳定度(包括残留稳定度)、饱和度、流值、马歇尔试件的密度与空隙率等的详细说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7.6.1.2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运输设备以及摊铺设备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
7.6.1.3路缘石、路沟、检查井和其他结构物的接触面上应均匀地涂上一薄层沥青。
7.6.1.4要检查两侧路缘石完好情况,位置高程不符要求应纠正,如有扰动或损坏须及时更换,尤其要注意背面夯实情况,保证在摊铺碾压时,不被挤压、移动。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