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1385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5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五年级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五年级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五年级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五年级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教案.docx

《五年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教案.docx

五年级教案

五年级下册5、6单元主备课教案

第五单元

18、将相和

课题:

18、将相和课型:

新授课课时计划:

2课时主备教师:

高庆华

【知识点】

1、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写了廉颇和蔺相如由闹矛盾到和好、团结的故事,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体现当时发生在秦赵两国之间和赵国内部的事情。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4、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5、弄清楚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文中三个重点人物进行评价。

6、理解句意:

(1)什么叫“将相和”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自学提纲】

1、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一想,课题为什么叫“将相和”?

3、将指谁,相指谁?

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和?

又为什么和好?

4、课文讲了几件事?

分别是什么?

5、渑池会上,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6、请你分别为几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

7、从三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怎样看待他?

8、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

为什么?

【技能训练题】

1、看拼音写词语

Zhcoj

1

tcngxin

xieli

jujue

w印bi

guizhco

2、辨字组词

绳(

辱(

渑(

唇(

壁(

议(

璧(

仪(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物品非常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2)

团结一致,共冋努力。

(3)

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4)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求处罚。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将相和》是根据

的《

》中的

》一文改写的。

《将相和》中的“将”指

“相”指,“和”的意思是。

(2)本文通过、

、三个小故事,充分地表现了蔺相如

的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让今天的我们依然崇敬不已,你们知道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请简单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3•板书课题。

4.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将”、相”各是谁?

和”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

对于题目你是如何

理解的?

二、初读课文,总领文意

1将”与相”之间为什么和好,他们之间为什么曾经不和?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理清课文

围绕廉颇和蔺相如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

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自然段)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自然段)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自然段)负荆请罪。

3•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1)读准字音,诸位”应读"zh口负荆请罪"读为”ji多音字,着(zho)急、上当(dng)、答

应(yng)、为(wei)难、便(pin)宜、上朝(ch<0),据词定音。

⑵认清字形,比较形近字,璧(壁)、秦湊)、归(旧)、克(刻)。

(3)体会词语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

攻无不克: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

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

负荆请罪:

负,背着。

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

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

相如家请罪。

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

协,合。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三、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同学们通过阅读,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你能评价一下文中的某个人物吗?

2、选读重点句段,自主感悟人物。

(1)同学们的感受真不少!

我发现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蔺相如,这个人物贯穿三个小故事的

始终,我们先进一步了解他,好吗?

(2)请同学们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中找出描写蔺相如的有关语句,细细去读,感悟他的个性想法。

四、交流感悟,情境促读课文中关于蔺相如的哪些细节描写,引发了你对他的进一步了解,请谈一谈。

学生讨论,交流:

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

病,让我指给您看。

1交流:

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壁,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

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

2机智的蔺相如当时是以怎样的语气跟秦王说话才使得秦王把璧交给他的呢,请同学读一

读。

2、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这柱子上!

”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1交流:

“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

蔺相如知道秦

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秦王,吓唬秦王。

一个“撞”字足以表

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2蔺相如的勇敢无畏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吓坏了非常喜欢和氏璧的秦王,请同学们在

读一读蔺相如的动作,语言感受他的无所畏惧。

3、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和氏璧已经送回……从来不讲信用的!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1探讨:

蔺相如非常聪明,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

蔺相如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变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强暴的性格。

2板书:

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4、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拒绝了。

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1蔺相如面对秦王对赵王的侮辱,奋起反抗,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不畏强暴,不畏牺牲。

2情境朗读,体会蔺相如的勇敢无畏。

假如你就是蔺相如你会怎样对秦王说这些话,指名读。

(五)置留问题,激发研读兴趣

1、蔺相如的出色表现在课文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课下读一读有关于他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下来。

2.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召集、商议、隆重、胆怯、能耐、诸位、和氏璧、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廉颇知错就改的大将风度以及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高贵品质。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再次零距离接触这些历史人物。

二、研读人物,体会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1.“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蔺相如的卓越表现令赵王对他刮目相看,于是赵王封蔺相如为

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这引发了廉颇的不满,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2.研读人物,体会表达

(一)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

行动:

“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语言: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从蔺相如的语言、行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3.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感悟人物形象。

课件出示: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a.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这句话说得对吗?

文中哪

儿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

b•你怎样理解蔺相如的这段话?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

(二)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

1、画出描写廉颇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

1在这里“嘴”指什么?

蔺相如真的只是靠他的“一张嘴”吗?

2从廉颇的话中,你发现廉颇有什么特点?

1出示幻灯片,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

2从“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

3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廉颇的语言、行动,深化理解人

物的性格特点。

三、思维扩展,深化认识

1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你为赵王感到幸运吗?

为什么?

2•讨论:

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

1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两次立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致使廉颇不服气才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

因此,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着什么关系?

2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读书

本文是根据《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许多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文后“资料袋”),希望今后同学们去读一读原著,也可听人讲讲其中的故事。

【教学反思】

19、草船借箭

课题:

19、草船借箭

课型:

新授课

课时计划:

2课时

主备教师:

高庆华

【知识点】

1.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它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课文中

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背景下发生的,“草船借箭”便是全文的中心内容的简介

概括。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4•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

字。

5•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

6•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自学提纲】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习这篇课文,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及结果、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诸葛亮和周瑜各是怎样的人,他们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5、什么是“军令状”?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

6、“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7、说说诸葛亮是以怎样的方式取得十万支箭的?

【技能训练题】

1、看拼音,写词语。

gm

yucn

du

ji

cheng

fd

shui

zhC

l百

gu

shmg

yi

mcn

zi

nC

hdi

zhi

yud

2、补充词语

 

大()漫(

不()其

()

甘()惩(

饮()作

()

()风(

)水

神()妙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吩咐一一(

惩处一一(

才干()

嫉妒(

疑惑()

商量一一(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船借箭》是根据《

》第46回的内容改写的,讲的是

一妒忌

的才干,设计陷害

与他巧妙斗智,取得胜利,使

不得不叹服的故事。

2、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

“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5、给下面成语找到各自的家。

左思右想、异想天开、朝思暮想、痴心妄想、胡思乱想、冥思苦想、浮想联翩、深思熟虑

第一课时

、创设意境、感悟精彩

1.创设意境,渲染气氛。

课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和主题曲。

2.调动积累。

你们熟悉《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主要人物,哪些主要故事?

3.尝试交流,整体感知。

(1)谈话: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

(出示课题:

草船借箭)老师相信,许多同学都熟悉这个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

(3)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

二、切入中心,领悟“神妙”

1.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

2.品读感悟,周瑜临终感叹:

“既生瑜,何生亮!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3.学生自主学习。

边读边画边体会。

4.交流、对话:

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品读句子: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角色换位,对比体会:

这场大雾,诸葛亮、鲁肃都看到了。

他们各自心情会怎样?

心理会怎么想的?

分角色扮读。

(3)联系课文上下文来体会。

课文中这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事先算准了这场大雾。

如,

第二自然段的:

“诸葛亮说:

‘只要三天。

'”“诸葛亮说: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

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诸葛亮说:

‘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搬箭。

'”

第四自然段的:

“诸葛亮说:

‘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个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

遮起来……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

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鲁肃问他:

‘你叫我来做什么?

'诸葛亮说:

‘请你一起去取箭。

'”

第七自然段的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5.小组自学交流“诸葛亮懂地利”的情节。

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或重点词语。

(2)交流体会。

(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第六自然段的“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第八自然段的“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

水寨受箭。

”本句中“逼近”一词尤其能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理由一:

逼得太近,曹操

必能识破秘密;理由二:

距离曹军水寨远了,又不能受到箭或受箭面积不大。

“度”的把握全在智慧。

三、课外延伸

1.阅读《三国演义》第40回、46回、90回。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点品读“诸葛亮识人心”的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欣赏名著,品读经典

1.谈话: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特别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有的同学说,诸葛亮通晓天文,有的说他懂得地利,还有的说诸葛亮之所以能借到箭,最重要的是因为他“知人心”。

的确,课文精彩描述“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重点。

如果老师让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最能展现自己才华的学习方式来欣赏、探究课文描述“诸葛亮知人心的内容,你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探究?

2.学生片刻沉思后汇报,老师梳理、概括出以下几种学习方式:

1)读:

有感情地朗读。

(2)说:

选择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再加上自己的想像,有声有色地说一说。

(3)演:

邀请几个同学或者老师,分角色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4)评:

评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一一知人心。

(5)写:

根据看过的电视剧,展开想象,扩充、编写“诸葛亮知人心”的某些场景。

3.学生讨论确定各自的学习方式,可以个体学习,也可以合作学习。

4.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式、学习策略。

(1)读:

“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如果选择的是“有感情朗读”这种学习方式,请按照自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朗读,以求达到声情并茂、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效果。

(2)说:

采用“说一说”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你准备怎样说?

(3)演:

如果选择“演一演”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帝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该怎样演呢?

5.请同学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学习伙伴,欣赏名著,品读“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

6.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自由欣赏、品读:

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一一知人心进行汇报,

教师参与、互动。

以第七自然段为例一一“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针对这个片段,如果是采用表演探究的学习策略的同学,教学情境可以这样创设:

师: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

了诸葛亮的‘笑'。

你们演演看,诸葛亮他这时怎么‘笑'?

师:

现在就请同学们,用朗读把“笑”的不同内涵读出来。

二、营造“对话”,塑造人格

1.同学们能不能用恰当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来概括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上台板书)

2.用关联词说话训练。

提供几组关联词:

谈话:

老师提供几组关联词,同学们尽量多地选用这几组关联词,结合刚才你们概括出来的表示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把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的前因后果介绍完整。

3.汇编诗歌,体味经典。

师:

把故事编成了文字:

草船借箭不寻常,要论成败有文章。

都督周瑜欲陷害,孔明先生巧应对。

妙算天文雾漫天,通晓地利蒙曹操。

洞悉人心妙计成,箭如雨下满载归。

神机妙算诸葛亮,世世代代美名扬。

喜欢的同学读一读,也可以背诵下来。

三、链接名著,拓展文本

请同学们自由畅谈读《三国演义》的原著后的体会,如“空城计”;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

四、课外拓展延伸

1.接龙复述故事。

2.把文本演绎成课本剧。

【课后反思】

20、景阳冈

课题:

20、景阳冈课型:

新授课课时计划:

1课时主备教师:

高庆华

【知识点】

1、本文选自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

,作者是明朝初期的小说家施耐庵。

本课描写了

武松路过阳谷县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2、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及意思。

(1)读音:

晌(sh3ng)午咆哮(xi4o)请勿自误(w))脊梁(Ii2ng)

(2)解词:

一饮而尽:

一口气喝完。

如何:

为什么。

过往:

来来往往。

平生:

一生。

请勿自误:

请不要自己耽误了自己。

3、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5、认识11个生字。

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

6、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够绘声绘色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自学提纲】

1、自学课文,找出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脉络层次。

3、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把握武松的性格特点。

事先了解关于《水浒传》的资料。

4、通读全文,要求通顺、流畅,并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文中写了几个小故事,事先总结一下。

6、通过文中的故事,请你说说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

7、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武松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体会下列字词的意思:

门前挑着:

店门口挂着

但凡:

凡是。

耻笑:

鄙视和嘲笑

平生力气:

指用尽了所有的力气

一饮而尽:

一口气喝完。

尽:

完。

岂:

难道

踉踉跄跄:

形容走路不稳,东倒西歪的样子

【技能训练题】

1、

看拼音,

写词

语。

gu

1

j1

cu01chu

yo

kua

)()

Pi

I

1

bEgchu

xio

xue

)(

2、

填量词

-一-

)哨棒

一(

)榜文

-一-

)筷子

一(

)热菜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之一,主要讲了北宋末年

的事。

景阳冈武松打虎是《》中一个精彩的片段,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

了,

猛虎的故事。

(2)课文重点写了、

两部分,略写了、两部分。

出了武松、的英雄形象。

(3)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水浒传》这部小说刻画人物生动而鲜明,武松留给你、、而又_

—的印象。

今天的你应该从武松身上学习什么?

摒弃什么?

(4)通过课外的阅读,你还知道《水浒传》中哪些人物,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特点吗?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激趣读文

1、同学们,刚刚欣赏了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的片段“草船借箭”。

从文章的字里

行间,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今天,让我们走进罗贯中的老师

施耐庵所作的古典小说《水浒传》,学习节选自《水浒传》的一篇课文。

2、简介《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北宋末年

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

书中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

人物,你知道哪些?

在说这个人物名字的时候最好加上一个修饰语。

3、今天我们学习的《景阳冈》写的是哪位英雄?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武松的什么事?

《水浒传》可谓家喻户晓,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知道的人物并不难,名字前加入修饰语则

需要他们对小说内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二)自学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这篇课文节选自古典小说,里面有不少文言色彩的词、句也有一些容易读错的词语。

让我们来读一读,争取读正确、流利。

课件出示:

但凡、揪他不着、筛酒、脊梁、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迸出。

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

(“脊”为上声“ji”,“踉”读liang,不读“liang”,“迸”读“beng”不读“b1ng”。

2、体会词语的的含义:

筛:

斟。

筛酒,即斟酒、倒酒。

如何:

这里是“为什么”的意思。

但凡:

凡是,只要。

请勿自误:

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

误,受伤害。

踉踉跄跄:

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说时迟,那时快:

表示当时的时间非常短促。

旧时说书人的习惯用语。

(三)默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1、武松急着赶路,是回清河县寻找自己的哥哥武大郎,却在景阳冈意外遭遇老虎,请

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2、讨论,交流:

按事情发展顺序,理清文章脉络。

冈下饮酒:

(1〜4自然段)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

酒后上冈:

(5〜7自然段)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

冈。

冈上打虎:

(8〜12自然段)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挨下冈来:

(最后一个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