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科目:
语文(四)年级(七)册第二单元备课
上课日期月日~月日主备教师:
___________
课题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
页码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会默写古诗。
2、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练习仿写。
重点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背诵古诗,认识诗人
1、谁了解苏轼呢?
谁会背他的诗?
2、引入题壁诗,简要介绍题壁诗形成原因。
还可出示最有名的题壁诗《黄鹤楼》读一读。
3、解读课题,问:
西林在什么地方?
生指出在江西庐山后,引导背诵《望庐山瀑布》侧面了解庐山。
师介绍:
庐山不仅水美,而且山也美。
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
朗读课题,导入诗文教学。
二、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诗的方法。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
能读懂哪些?
还有哪些不懂?
教师相机进行以下指导:
(1)当学生感知到庐山之美时,引导学生品读、想象第一、二句,让学生简单画一画他读出的“岭”和“峰”,补充描述一下“远近高低”所见的不同形态。
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
观察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桃》。
(2)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第三、四句。
相机理解“缘”的意思,并注意强调其写法:
右上部分好似两手做取景框状。
师生采用问答等形式反复朗读该句。
深层思考:
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讨论探究:
那么,怎样才看得清庐山真面目?
集体交流。
相机引读名诗佳句:
比如,王之涣《登鹳鹊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出示并比较两首写庐山的名诗:
《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
引导发现这两首诗不同的构思:
前者在于景,后者在于理。
强调在吟诵《题西林壁》中要注意体会其中的理趣。
2、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读示范,指名说说准备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你在朗读中联想到了什么类似的生活现象?
一边感受一边朗读。
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的“身在庐山”现象,再反复吟诵后两句。
4、指名展示,引导学生听,评。
5、配上乐曲,开展背诵比赛:
看谁先把这首诗背下来?
四、揣摩古诗,触摸诗情
1、教师提示:
学习古诗,还应了解诗的写作背景,才能触摸到诗人的心灵。
2、投影出示:
苏轼,学富五车,才气横溢,诗、词、文都有极高造诣,被誉为“奇才”。
因为不受当朝新党的笼络而受到迫害,遂引发了“乌台诗案”。
1080年,死里逃生的苏轼被贬官至黄州,在黄州城东开荒种地,自食其力,号东坡居士。
自贬谪黄州以后,他只好把政治上遭到压抑的苦闷消解于山光水色之中,出现了萧疏冲淡的格调。
1084年,48岁的苏轼被改贬到了汝州,在他走马上任之前,他来到了江西,游览了闻名遐迩的庐山,诗兴萌动,挥笔书写了《题西林壁》。
3、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读诗中推测作者的诗情:
苏轼这样一个非常有学问的文人,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两度贬谪,他的命运似乎并不由自己掌握,所谓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他像绣球一样被人抛来抛去。
那么,《题西林壁》有没有可能隐含他对这样的人生的一种顿悟呢?
再读古诗。
引导发现:
“庐山”也许并不单指眼中的“这座庐山”,或许还暗指心中的“那座庐山”呢。
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将“庐山”这一环境改为其它环境,例如:
“官场”。
换词朗读:
不识xx真面目,只缘身在xx中。
再引导回归原句,反复品读。
4、教师引读第三、四句:
苏轼触景生情,脱口而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引领反复吟唱。
五、比较阅读,点燃诗心
1、教师出示自己所作《象棋》:
孤相单士护王宫,炮马车卒狭路逢。
不识棋局真面目,只缘身在棋局中。
引导对比阅读,找出异同。
2、鼓励把生活中的类似感悟也用诗歌形式表现出来。
尝试写一写。
3、集体交流。
附:
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教学后记
教后记: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会默写古诗。
并能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效果较好。
科目:
语文(四)年级(七)册第二单
元备课上课日期月日~月日主备教师:
___________
课题
5、《古诗两首》——游山西村
页码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教具准备
背景音乐与诗境相关的挂图字典。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导入。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
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
这首诗跟《钱塘湖春行》—样,也是记游的。
诵读全诗两遍后,说说它在记游上跟《钱塘湖春行》有何异同。
(异:
诗人在村民家做客;游踪用了概括的写法。
同:
也写了游中可见;也用抒情作结。
)
问:
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
(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表现什么?
(农家的热情和朴实)客人是谁?
(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
讲:
起势突兀,乍看似与游览无关,须读到最后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所在。
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
问:
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
先说这两句的内容。
(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
)这“又一村”指什么说的?
(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
)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
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
这个村子美不美?
(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
讲:
诗人这样来写山西村,又是为下文“古风”一语张本的,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
问:
第五、六句写游山西村所见。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
(略)这是写村中的习俗。
问:
第七、八句是抒情语,请先说大意。
(今后如果有可能趁着月夜出来闲游,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的。
)按:
诗人当时虽在家赋闲,但他有志报效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仍会外出的,所以说“若许”,意思是“如果有机会”。
再问:
这歼结尾方式跟《过故人庄》的结尾相似吗?
(相似之处是,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韵意境。
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这一首说得不甚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
)补充问:
这个结尾跟开头是怎样呼应的?
(这次游山西村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又看到了上古的遗风,深受感动,故有重游之念。
)
三、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这是容易看出来的。
但陆游是爱国诗人,虽是写记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确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诗中“山重”一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其意义不止于表现行路人的感受,在许多别的事情上也同样适用。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本首小诗,学生都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了知识面。
并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科目:
语文(四)年级(七)册第二单元备课
上课日期月日~月日主备教师:
___________
课题
6、爬山虎的脚
页码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重点
难点
教具准备
1.实物展示台。
2.学生准备水彩笔。
3.爬山虎实物。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引入:
认识这种植物吗?
对,它叫爬山虎。
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
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
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
齐读课题。
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读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
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感受?
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
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语:
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
读课题。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
(美)哪些地方写的美?
你喜欢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
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
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
(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a、脚的样子;b、脚的形状;c、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
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
(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
(注意)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
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
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
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
(老师巡视)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
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
(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
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
谁正确?
(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
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
(第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男、女分开读)
五、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
(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
(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
(学生说)
板书设计:
爬 位置: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 特点 样子:
像……像……(细丝)
虎 颜色:
嫩红(灰色)的
脚 爬 触→巴→拉、贴(牢固)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大部分孩子能背诵课文。
效果较好。
科目:
语文(四)年级(七)册第二单元备课
上课日期月日~月日主备教师:
___________
课题
7、蟋蟀的住宅
页码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拿出一个方阵的塑料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
叫什么?
蟋蟀。
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
(蛐蛐)
师:
“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
师:
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
(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
蟋蟀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
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
(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1、师:
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们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
(不认识)
师:
(惊讶、不认识)王老师住的楼房100多平米,二层楼,比它好多了。
可我的房子竟没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服气。
今天就聘请我们全班学生做“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来评一评谁的住宅有名。
好不好?
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
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样?
有什么特点?
请各评委了解一下。
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
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
2、讨论词义。
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
(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
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
请各位评委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
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师:
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等等,它有吗?
谁的住宅好?
(当然老师的好)
二、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1、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呢?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
生:
蟋蟀建房子是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
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生:
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师:
老师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
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投影出示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三、换角色,指导说话。
1、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等。
2、学生准备后,发言。
(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
四、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1、看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
2、谈体会:
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那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五、看文章,做练习。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蟀的童话)
2、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做: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
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短文范例:
《小花猫》
我家有一只小花猫,它浑身长满了长长的毛,黑一块,白一块,真可爱。
它有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像玻璃球一样。
白天,它的眼睛眯成一条线。
晚上,瞳孔放大,像绿宝石一样发出绿莹莹的光。
小花猫的耳朵很灵,只要有一点声音,它就把耳朵竖起来。
它还有一条毛茸茸的尾巴,高兴的时候,就左右摆动,像耍花棒一样。
它的脚上有5个小小的肉垫,走起路来一点声音也没有。
它白天蜷起来,呼呼睡觉,晚上,它警惕地注视着鼠洞,只要老鼠一出来,它就马上扑去,把老鼠咬死后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我非常喜欢这只小花猫。
附:
板书设计
打破常规,由师生共同完成,课题左边贴上放大的蟋蟀,课题右边画上蟋蟀的住宅,下边是由学生归纳的住宅特点。
(做到美观、简洁、重点突出)
教学后记
教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科目:
语文(四)年级(七)册第二单元备课
上课日期月日~月日主备教师:
___________
课题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页码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难点
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具准备
世界地图,地球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
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2.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
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
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2.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教学后记
教后记: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通过课上学习,学生能认识7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学习热情较高。
科目:
语文(四)年级(七)册第二单元备课
上课日期月日~月日主备教师:
___________
课题
语文园地二
页码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
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重点
难点
教具准备
1、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准备“爬山虎”图片。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一、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⑴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⑵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⑴住宅住址隐蔽隐藏
⑵洞穴倾斜平坦宽敞
⑶均匀重叠空隙痕迹
⑷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二、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⑵按顺序齐读。
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释说话。
⑴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
⑵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⑴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⑵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⑶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思考交流。
⑷读“小林”“小东”的话。
四、成语故事
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
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