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1042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丹东市2019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

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涂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2.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答案按答题纸上对应的题号填写,不要写在框外。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本卷为选择题。

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

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的历史解释是

时间

史实

周襄王元年

齐桓公葵丘会盟

周简王十一年

晋楚战于鄢陵

周敬王十四年

吴与唐、蔡联军攻下楚都郢

周元王四年

越灭吴,夫差自杀

A.封邦建国,众星拱月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宗法破坏,王室内讧D.礼崩乐坏,等级不存

2.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执政大臣。

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苏秦等士,燕国得以振兴。

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士人阶层逐渐掌控国政B.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血缘政治

C.变法运动促进社会转型D.贵族政治开始转向官僚政治

3.汉代的诸侯王国以下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之外,汉高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候,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汉代初期的行政区划体系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知,汉初的分封制

A.基本是秦郡县制的变形

B.回到西周封建道路上

C.很好地解决了地方问题

D.封建制已经不复存在

4.唐代法律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奴婢既同资财即合由主处分”,而到宋代中期后法律上则将“奴婢”之名改为“人力”“女使”,佃户、雇工、人力、女使等皆为国家“编户齐民”。

这一变化说明

A.国家法律体系日益完善B.儒家仁政思想得到提升

C.封建等级秩序趋向瓦解D.经济发展促进身份平等

5.北宋有一种列入匠籍的工匠,称“当行”或“鳞差”。

这种当行工匠不是无偿服役,而是付给一定的“雇值”,并且人数少,只作为辅助之用。

有的生产部门如铸钱作坊,还出现了类似计件给雇值的方式。

这反映了

A.官营手工业衰落B.私营手工业高度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6.早期儒家经典《论语》中提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南宋时,永嘉学派的叶适则提出:

“义利并举,以义为先。

”明代大儒顾宪成认为:

“以义主利,以利佐义。

合而相成,通为一脉。

”这种变化体现出

A.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动摇B.传统士商界限日渐模糊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D.社会财富观念发生转变

7.明代监察御使的品级仅为七品、从七品,甚至更低,且选拔极其严格,1439年明政府颁布了名为《宪纲条例》的专门监察法规。

但监察官员不受任何行政管辖只对皇帝个人负责,可单独奏事,上可纠劾阁臣,下可巡察地方,因而其职备受推崇。

这反映出当时

A.官僚体制走向成熟B.内阁地位日渐衰落

C.皇帝权力不断加强D.政治风气较为清明

8.洪仁玕《资政新篇》记述:

“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

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是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B.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

C.严厉批评天王独断专行D.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9.清末农业思想家陈炽在《续富国策》中记述道:

“东南各省所种植甘蔗获利颇丰。

自通商以来,洋泊所带洋糖,色泽莹白,人咸爱之。

旧日之糖,销路日微,糖商折阅,无可挽回。

”材料表明

A.市场已被西方完全占领B.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传统农业受到致命打击D.传统的手工业走向解体

10.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

“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

”这一认识从客观上反映了士大夫

A.仍固守天朝上国的迷梦B.正确分析战争爆发的形势

C.对战争充满必胜的信念D.高度肯定洋务运动的成就

11.据统计,1935年之前,国民政府控股的银行资产占全国银行总资产的11.7%,到1935年10月以后,其资产比例猛增至78%;同时期,国营事业集团大量进入轻工业领域,仅政府控股的中国银行一家就控制了15家纱厂,约占华商纱厂纱锭总数的13%。

这种情况表明

A.民族资本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显著效果

C.经济危机严重冲击民营金融业D.国家资本掠夺民族资本发展空间

12.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进行过三次选举,绥德、清涧等地参选选民竟高达95%,许多足不出户的小脚老太太也骑着毛驴翻山越岭参加选举。

1941年第二次民主选举时,延川90%的选民都参加了投票选举,个别地方的投票率甚至高达100%。

这表明当时

A.统一战线的范围进一步扩大B.全民族抗战的形势一片大好

C.根据地人民的民主热情高涨D.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13.建国初的中苏贸易中,苏方规定进口煤炭的含灰量不得超过18%,但中方贸易口岸并无化验设备,只能听任苏方对东北优质煤按20%的含灰量处理。

据统计,1949年中方出口煤炭106万吨,损失约为434亿元;同时中国进口的苏方货物也因规格不清、包装不善造成高达7%的损失。

这反映出当时的新中国

A.对中苏关系的急剧恶化认识不足

B.“一边倒”对苏联经济依赖严重

C.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D.对重工业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14.下表是1954年上海市部分区人民代表统计表,此表表明

区别

代表总数

居委会代表

身份

兼职

失业者

家庭妇女

独立劳动者

黄浦

198

26

3

18

5

蓬莱

200

31

3

13

10

5

卢湾

167

36

5

7

14

10

常熟

157

28

7

10

10

1

徐汇

118

28

3

2

12

11

普陀

201

40

15

14

11

A.人民代表体现了广泛性B.城镇民主自治制度确立

C.基层民主政治得到完善D.工人阶级居于主导地位

15.阿斯帕西娅来自迈利特城邦,她是伯利克里的助手和妻子。

由于她不是雅典人,她与伯利克里的结合是不合法的。

雅典公民根据法律强烈要求伯利克里遗弃阿斯帕西娅。

伯利克里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打动了公民们,公民们一致同意改变习俗,批准了他们的婚姻,也允许伯利克里继续掌权。

据此可知当时的雅典

A.领导人要接受公民的监督B.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C.直接民主保证了公民权利D.法律的地位至高无上

16.罗马共和国晚期,程式诉讼逐渐成为主要诉讼形式。

程式内容包括案情要点和审判原则,摒弃了原来法律诉讼中的严格用语、姿势、动作等形式,只需说明情况和建议并最终根据情况做出判决。

这一变化体现了罗马法

A.由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B.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从注重形式到灵活实用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7.1893年再度出任美国总统的克利夫兰,毅然放弃民主党的一贯主张,就任当年就废除了谢尔曼购银法,正式采用金本位货币制度。

围绕货币问题的20余年激烈冲突,以民主党的总统最后实现了共和党长期争取的目标宣告结束。

这主要体现了美国政治的

A.人民主权原则B.中央集权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D.权力制衡原则

18.1932年苏联的纺织品产量相当于1913年的84%;砂糖产量比1928年减少20%以上;牛羊的养殖量比1928年减少44%。

对这种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削减产量B.国家政策促使产业结构调整

C.农业集体化挫伤农民积极性D.国内战争对经济的严重破坏

19.19世纪30年代,英国北部工业城市中的中产阶级最早发起了禁酒运动,并联合教士、政府改革派进行游说和宣传运动,随后英国政府也颁布《啤酒馆法案》和《售酒法案》对售酒场所和时间都加以限制,并且号召以饮茶代替饮酒。

由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A.新教理论得到社会普遍认同B.工业文明冲击生活习俗

C.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上升D.对中国的贸易处于出超

20.1929年的最后一周,美国政府在追加了约3亿美元的信贷资金后,胡佛总统对此评论说:

“以前没有一位总统认为这是总统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这说明当时美国

A.开始尝试突破传统经济政策B.坚守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已认识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性D.尽力为罗斯福新政创造条件

21.黄亚红在《试论英国冷战政策的形成》中说:

“战后,工党艾德礼政府面对不断升级的英苏利益冲突,处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在1946年形成了‘联美反苏’的冷战政策……这一政策促使了美国从英苏间中立到和英国结盟对苏‘遏制’的转型”。

该观点认为

A.冷战政策为英国的国家安全服务

B.大国间对外战略的博弈影响国际格局

C.美苏冷战的形成受英国政府政策诱导

D.英国政府主导美苏冷战的形成

22.右图是1983年英国发行的一张唱片封面。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世界政治局势缓和与动荡并存

B.核威慑下的人民渴望和平安定

C.美苏军备竞赛导致世界局势紧张动荡

D.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23.尼克松中心国家安全计划主任彼得•罗德曼撰文指出:

“看来美国非常得意的单极世界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庆贺。

世界其他多数大国,甚至包括美国的友邦,都把抗衡美国作为对外政策的主题。

实际上,它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主要趋势”。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多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B.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不可撼动

C.美国受到了大国的挑战D.两极格局解体后大战一触即发

24.有学者认为,国际关系中的基准时间被视为临界点,用于判定更为长期宏观历史变革的出现。

一等基准时间是指那些可以代表宏观历史变革中主要进程的事件集中期。

二等基准时间是指一些次等的重要变革集中期,其影响力较为局部。

据此可知,下列最适合作为“一等基准时间”的是

A.1777年B.1871年C.1901年D.1942年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本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共六道题。

其中必做题三道,即25题15分,26题10分;27题12分;选做题三道,各为15分,要求考生必须从28、29、3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作答时,请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必做部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内三院为内阁,一般设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满、汉各若干人。

人关后,由满族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保留下来。

康熙帝时设南书房,皇帝特诏密旨多命南书房撰拟,削弱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雍正帝即位后首先收回诸王旗主五旗的统属权,使其失去了与皇帝相抗衡的军事能力。

其次,雍正七年为方便及时处理西北地区与准部的作战军务,始设军需房(或称军机房),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参预政务的权力。

军机大臣之下设军机章京,分为满、汉人员,各两班。

凡被选入军机处的大臣,都是皇帝宠眷的亲信,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

军机大臣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议会除了通过“权利法案”之外,1689年还制订了“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只能维持一年。

这一法案通过后,每年重申一次,以免国王破坏。

议会对王室预算的金额和用途也作了规定,限制它的范围。

同年,在宗教问题上,还给予不信国教的新教徒以有限的宽容。

为了防止国王排斥议会而独断专行,保证国会能经常定期召开,议会在1694年制订了“三年法案”。

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1695年正式废除了“书报检查法案”,使出版事业有了较大的自由,此后英国未再恢复书报检查。

——摘编自王觉非主编《欧洲五百年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中英两国政治的特点。

(10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17世纪中英两国政治不同的原因。

(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近代以来,除了《申报》,当时上海的其他中文报纸如《上海新报》等刊登了大量的外国机器广告。

这些机器使用范围很广,从日常使用的灶机、缝纫机、灭火水龙到工业运用的织布机、挖泥机、汽机等。

《大公报》刊登一则名为“有冤难伸”的广告,广告主将控诉指向了整个官僚体系的腐败。

一则名曰《黄氏女子学社招生》的广告中说:

“近世女子教育专务虚化不切实用……用最新式之教育法灌输,能切实用之学……”全国报界联合会于1919-1920年两次通过了《拒登日货广告案》,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开展。

——摘编自陈丽萍《中国近现代报刊广告的社会功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广告的特点。

(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广告发展的背景。

(5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刚性体制是指:

这种体制本身是僵硬的(表现为阶层固化,行政及经济管理方式大体不变等),不容许有什么重大的改变,统治者按照既定的方式进行统治,以确保制度的存在和延续。

弹性体制是指:

这种体制在不违背统治者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前提下容许改变,统治者以相对灵活的方式进行统治,以确保制度的存在和延续。

当某种制度受到冲击和威胁的条件下,体制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即由刚性体制向半刚性体制转变,再由半刚性体制向弹性体制转变。

换言之,从刚性体制逐步转入弹性体制,是维护制度本身的必不可少的方式。

——整理自厉以宁《西方经济史探索》

提取材料中的主要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或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逻辑合理,史论结合)

【选做部分】请考生从28、29、3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作答时请将所选试题对应的题号涂黑。

28.【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唐代州的数目很多,在贞观十三年时有州358,这样多的统县政区由中央直接管理,显然颇有难度。

但唐太宗不肯在州以上设置高层政区,不但不设高层政区,连监察区也不设,只是定期不定期地派遣巡察、按察、安抚等使,分道监察地方官的得失。

直到玄宗开元中期,一切监察使职均系临时差遣。

这种临时办法随着监察使节次数的增加,显得越来越不适应。

监察官员无固定治所,必须在京师与监察地之间频繁往还;又非固定官职,难以做到克尽厥职,同时监察地域范围也不固定,使监察对象经常发生变化。

732年,唐玄宗进行改革,始置十道采访处置使,监察非法,犹如西汉13道刺史之职,成为定制,第二年又将十道分为十五道。

734年,诏发十道采访处置使(实则十五道,但沿用十道惯称),正式开始监察工作;3月23日诏准诸道采访处置使置印。

至此,监察使终于成为固定官职,监察区正式形成。

——摘编自周振鹤主编《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玄宗改革的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改革的影响。

(6分)

29.【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迅速占领马尼拉、新加坡等东南亚重镇。

为了配合日军第23集团军进攻香港,防止长沙的中国军队南下救援香港英军,驻华日军决定先对长沙方向采取攻势。

第九战区长官薛岳在总结了前两次长沙战役的教训后,结合长沙不利于日军大规模机械化部队行动的地理特点,提出了“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战术。

战前,第九战区构筑了纵深梯次的据点工事,储备了大量粮食、弹药和军用物资。

湖南政府也提出“焦土抗战”、“与日俱亡”的方针,断绝日军在湖南取得军粮的可能。

12月24日晚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

此战中国军队伤亡2.8万多人,毙伤日军5.6万多人,俘虏1.3万余人,另缴获大量物资。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太地区的唯一胜利,英美两国均拨给中国一笔贷款,中国在艰苦抗战多年以后,终于跻身反法西斯的主要盟国。

——摘编自魏风华《抗日战争的细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背景和中国取得胜利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意义。

(7分)

30.【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唐廷枢,1832年生于广东,曾在香港接受过6年的殖民地教育。

他撰写了《英语集全》,是最早的中英文学习用书。

30岁时进入怡和洋行,三年后被提升为买办,1869年,唐廷枢向洋行老板建议投资轮船航运业,当年即获利60%,唐也因此名声大噪。

1872年,李鸿章筹办轮船招商局,任用唐廷枢。

在唐的主持下,招商局公开招股筹资,成为近代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招商局的发展也冲击了当时垄断长江航运的英美洋行。

李鸿章又于1878年派唐廷枢北上筹建开平矿务局。

唐在引进设备之前,对煤矿资源进行了仔细的勘察,化验和计划;订购机器则根据开平的矿山地势,力求实用;在聘请国外工程师时,更是亲自面试。

为了运煤,唐廷枢还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据海关记载,1881年天津进口日本煤1.74万吨,三年后降为566吨。

1892年10月,唐廷枢在开平矿务局总办任上去世。

——摘编自吴晓波《跌荡一百年(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廷枢执掌中国近代企业获得成功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廷枢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7分)

丹东市2019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计48分。

1-5BDADC6-10DCBDA11-15DCBAA

16-20CDBBA21-24CBCD

二、非选择题(必做题和选做题,共六道题。

必做题三道,即25题15分,26题10分,27题12分。

选做题28、29、30题三选一,每道题15分。

25.(15分)

(1)特点:

中:

中央机构既沿袭旧制又有调整创新;人员上采取满、汉兼用的方针;削弱旧贵族的权力;皇权至上。

(5分。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5分)

英:

通过立法对王权作了具体的限制;议会高于王权(或议会主权);立法权在议会;法制不断完善;有限的宗教宽容;保障出版自由。

(5分。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5分)

(2)原因:

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上中国有君主专制传统,英国有宪政传统;思想上中国程朱理学占主导地位,英国经历思想启蒙。

(4分。

答出一个方面不同3分,答出任意两方面5分)

26.(10分)

(1)特点:

以报纸版面刊出广告;推介西方工业新产品;关注社会时政;广告涉及面广;具有爱国性。

(5分。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5分)

(2)背景:

工业文明的影响;新式传媒的发展;新式生活、教育等理念的传播;西学东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等。

(5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5分)

27.(12分)评分说明

论证

一等

(12-9分)

观点提取准确、明确;论述中国古代史或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严密。

二等

(8-5分)

对材料中观点有一定认识,能用中国古代史或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说明,能够运用史实,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

(4-0分)

对材料观点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史实不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

参考示例:

观点:

通过改革赋予制度以适当弹性,是维护制度本身的必要手段。

(或从刚性体制逐步转入弹性体制,是维护制度本身的必要方式。

)(3分)

论述示例一:

魏晋南北朝属于比较典型的刚性体制,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阶层固化,从长远上看不利于封建统治的长久发展;隋开创科举制,唐宋中国以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容许阶层的流动;科举制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8分)

因此,适当的体制调整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是维护统治的必要手段。

(1分)

论述示例二:

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较长时间实行的是刚性体制,即在坚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在经历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及二战后,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调整赋予了资本主义制度以新的活力。

(也可答由重农抑商到唐宋抑商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等。

也可适当反面论证,如苏联改革不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的刚性体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8.(15分)

(1)原因:

唐代地方行政组织数量大,不便于中央直接管理;对地方监察没有形成定制;监察官员无固定的治所、官职和监察区;监察效果不理想。

(9分。

每点3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2)影响:

监察区的固定和监察官员的固定化,完善了监察体制,有利于监察工作;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隐藏着监察区地位提高和监察官员势力扩大的危险。

(6分。

每点3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

29.(15分)

(1)背景: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南下扩大战争规模;正面战场中国抗战的失利。

(4分。

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

原因:

充分利用长沙的地理特点;第九战区将领正确的部署和指挥;中国政府和人民英勇抗战的信心和行动。

(4分。

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

(2)意义:

在正面战场沉重打击日军,鼓舞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遏制了日本进一步南进的战略态势;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盟国的物资援助;牵制了日军,为盟军在亚洲太平洋战场赢得时间。

(7分。

每点2分,3点7分)

30.(15分)

(1)原因:

熟悉洋务,通晓西方文化;有较丰富的从业经验;公开招募商股,保证资金充沛;清政府及李鸿章的支持;唐廷枢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8分。

每点2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

(2)贡献:

促进西学传播;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投身实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经济扩张;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分,每点2分,任意3点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