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88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

《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

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甘肃经济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

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甘肃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当然,发展的同时,我们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所以如何尽快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好这些问题,文章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及对策

  

  一、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2000年~2008年,甘肃省对外贸易连续8年持续稳定的增长,进出口总量屡创历史同月新高。

2008年上半年甘肃省进出口总值为3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5.9%,其中出口7亿美元,下降25.7%;进口24.8亿美元,增长37.6%;贸易逆差17.8亿美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1.1倍。

 2008年6月当月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值3.7亿美元,同比下降43.3%,其中出口1.2亿美元,下降32.3%;进口2.5亿美元,下降47.3%;2008年6月当月贸易逆差1.3亿美元,相比2008年5月下降2.3亿美元。

这是2008年甘肃省单月进出口、进口增速首次出现大幅下滑。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多,外部需求进一步减弱,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大,国际国内贸易都在大幅度下降,甘肃省对外贸易也遭受了严重的冲击,虽在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出口政策的支持下,全省外贸出现了回暖的迹象,但总体上仍呈现出继续下滑的态势。

2009年全年我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8.2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30%。

其中,出口为7.35亿美元,下降54.10%;进口为30.86亿美元,下降31.30%。

其中一般贸易出口5.98亿美元,下降55.69%;加工贸易出口1.30亿美元,下降45.06%。

机电产品出口1.15亿美元,下降53.77%。

  二、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省,甘肃省的对外贸易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有客观存在的,当然也有需要我们积极治理和改进的,下面通过与我国对外贸易较发达城市比较以及对甘肃省自身条件将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以下几个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贸易环境恶劣

  对于东部沿海的贸易强省而言,它们拥有便利的地理条件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然而作为内陆的甘肃省来说,贸易条件相对要恶劣的多。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地势高,地貌复杂,以丘陵、山区为主,年降雨量仅有约447.3毫米,水土地流失总面积约23000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13.42%。

同时甘肃是全国荒漠化和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是沙尘暴多发区和重灾区。

同时,甘肃也是全国环境污染和破坏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二)对外贸易规模小

  据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月份甘肃省外贸延续了2009年年末的恢复性增长势头,与1月进出口总值历史最高时期即2008年1月基本持平,达到5.47亿美元。

从全国占比情况看,1月甘肃省外贸已经恢复至金融危机之前水平,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0.08%,但是在沿海地区,以广东省为例2010年1月进出口贸易总值为48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3.4%,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3.9%。

不难看出,虽然甘肃省近些年对外贸易总量稳步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甘肃省的贸易总量在国内还是较为低的,尤其是较东部沿海地区而言。

  (三)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

  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资源类产品占主导地位是甘肃省对外贸易面临的又一大问题。

  1.甘肃省进口主要集中在矿产品、镍钴原材料和机电产品上。

2009年1-5月,矿产品、镍钴原材料和机电产品分别占甘肃省进口值的67.2%、13.0%和9.8%。

矿产品进口量增价跌。

2009年1-5月,甘肃省矿产品进口数量21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3.7%。

而矿产品进口值6.9亿美元,下降43.9%。

这主要是由于进口商品平均价格大幅下降所致,1-5月甘肃省铜矿砂及其精矿、镍矿砂及其精矿、镍锍、钴湿法冶炼中间品和已烧结的铁矿砂及其精矿的进口平均价格分别下降58%、39%、64%、69%和31%。

  2.出口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机电产品和贱金属及其制品上。

2009年1-5月农产品、机电产品和贱金属及其制品分别占甘肃省出口总值的25.0%、21.3%和16.5%。

  以上数据反映出甘肃省的进出口产品的单一性,矿产品、镍钴原材料等资源类产品,占据了甘肃省对外贸易的大部分比重。

  (四)出口商品附加值低

  附加值(ValueAdded)是附加价值的简称,是在产品的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附加值的实现在于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进行联接,包括创造出的新产品或者是品牌效应等等。

对于现如今的甘肃省来说,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的省市低,像浙江省,他们就有自己的品牌效应,在同类的产品上就较其他商品有较高的附加值。

又比如说内蒙古,它们利用自身的已有条件,建立了伊利、蒙牛等一系列的乳品市场。

2009年,伊利金典奶、营养舒化奶、畅轻酸奶、金领冠奶粉等明星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乳品市场上的“世博明星”,稳居乳品消费榜首。

因此,高的产品附加值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三、甘肃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方向和建议

  

(一)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加大外资投入力度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积极投身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之中,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当以保护环境为己任,把重大项目建设和流域治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增加对重大环境治理的投入,以重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服务业和环境保护产业。

加大对“三废”污染治理的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

  

(二)优化产品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产品的深加工

  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发展配套产业,培育接续产业。

培育农产品加工集群,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能力和深度。

围绕金川有色公司、酒钢集团、玉门石油管理局等大型骨干企业,发展精加工、深加工产品,延伸与原材料工业配套的关联产品和后续加工项目,改变以初级产品、粗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搞好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将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整合现有的葡萄酒生产,扩大规模,实施强强联合,统一品牌,树立葡萄酒之乡的整体形象;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发展节水农业技术,并将该技术产业化,作为自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绿色食品业龙头,加快发展玉米淀粉及精加工深加工,蔬菜及加工,瘦肉型猪及系列加工。

  (三)提高产品附加值

  甘肃省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产业链,例如,定西市人民可以做甘肃人自己的薯片,形成一系列自己的薯片品牌,或者利用定西市特有的“黑美人土豆”,开发一系列带有甘肃特色,又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的黑薯片,提高产品附加值。

陇南地区可以利用自身良好的药材优势,进口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来做属于甘肃自己的中成药,而不再是单一的出口野生药材,把我们的资源经过甘肃人自己的手加工生产成为成药,再进行出口,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我省就业压力,推动我省经济向前发展;

  (四)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积极开发新的支柱产业

  甘肃是全国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包括野生)。

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红花、贝母、天麻、杜仲、灵芝、羌活、冬虫夏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

据调查,全省作为药用的动、植物及矿产物中的药材约1080种,其中药用植物951种、动物87种、矿物34种、加工类药8种。

所以文者认为,利用甘肃省的中药材原料优势,大力发展中成药产业,无疑对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获利具有深远意义。

  (五)鼓励出口,提高人民素质

  要发展对外贸易毫无疑问的,就需要有大量的相关从业人员,对甘肃省而言对外贸易人才是一个大的缺口,甘肃省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还应该要积极培养对外贸易人才,要积极实施“全民素质工程”。

重视全民教育。

首先,要保证农村基础教育。

形成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

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为在职、再就业的群体进行培训和再培训,提高他们的适用技能、改善就业。

要通过素质教育,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决策判断和分析的能力、群组合作和适应的能力、传统的人文精神、规范的道德行为等等,从而推动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

当然还需要对对外贸易从业人员有相关的培训和出差学习,从而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量出口。

  

  参考文献

  [1]魏武峰,高益群.甘肃对外经济贸易评析[J].兰州学刊,1989年01期

  [2]许统生.产业内贸易类型、利益与经济增长[J].当代财经,2006年07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