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法与社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0898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法与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八章法与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八章法与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八章法与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八章法与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法与社会.docx

《第八章法与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法与社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法与社会.docx

第八章法与社会

第八章法与社会

一、名词解释

1.市场经济

2.道德

3.宗教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

A.法决定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决定法

C.经济基础决定于法

D.法是第一性的,经济基础是第二性的

2.法对生产力的作用()。

A.有直接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B.不需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

C.没有直接的作用

D.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3.就国家对法的作用来说,能影响以至决定法的形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国家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B.国家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

C.国家的中心任务

D.国家职能

4.法律和道德()。

A.均是社会规范

B.都是约定俗成的

C.在原始社会均已存在

D.都在国家产生以后才产生

5.法律规范应()。

A.与道德完全一致

B.与道德完全分开

C.具有最低限度的道德内容

D.以符合道德为最重要准则

6.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几种表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

B.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

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是错误的

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7.关于法与宗教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法与宗教在一定意义上都属于文化现象

B.法与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人群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C.法与宗教在历史上曾经是浑然一体的,但现代国家的法与宗教都是分离的

D.法与宗教都是社会规范,都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宗教同时也控制人的精神

8.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在()。

A.调整范围相同B.要求相同

C.规范内容相同D.历史使命相同

9.既是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又是违法的行为有()。

A.撒泼骂街B.结伙打架

C.铺张浪费D.经常撒谎

10.法和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最本质的体现是两者()。

A.相互渗透

B.相辅相成

C.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

1.法对生产力的作用在于()。

A.法对生产力的作用一般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

B.法对生产力有决定作用

C.法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法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和实施可能()。

A.适应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B.不适应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C.改变经济规律

D.创造经济规律

3.社会主义法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

A.经济基础对社会主义法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主义法对经济具有服务作用

C.社会主义法制约经济的发展

D.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没有直接联系

4.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互作用表现在()。

A.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法制的建设和发展

B.改革促进法制建设的发展

C.法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常进行

D.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5.人们往往说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或法治经济,这主要表现在()。

A.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平等竞争经济

B.市场经济关系是契约的经济关系

C.市场经济是主体独立的经济

D.市场经济是有序经济、开放性经济

6.社会主义法发挥组织经济的作用,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并且()。

A.利用经济规律B.反映经济规律

C.修改经济规律D.创造经济规律

7.法对国家的依赖性表现在()。

A.法的创立、形式及实施方面的特点直接受国家形式的影响。

B.法的性质、作用和特点都与国家直接关联

C.国家结构形式直接影响法的形式和法律制度

D.国家管理形式对法的形式和法的制定有直接影响

8.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班禅转世灵童寻访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的“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一致的,关于上述问题正确的是:

()。

A.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B.对待思想问题,不能采取强制方法,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方法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民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迫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

C.在我国,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文化问题密切联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有利于民族团结、文化交流以及社会安定

D.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有利于国内团结,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把我国的宗教事务同国际宗教事务的处理结合起来

9.关于法与道德的共同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2007.1.52)

A.法律和道德都是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规范性

B.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强制性,都是人们应该遵循的规范

C.法律和道德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不断变化的

D.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

10.2007年,某国政府批准在实验室培育人兽混合胚胎,以用于攻克帕金森症等疑难疾病的医学研究。

该决定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

对此,下列哪些评论是正确的?

()(司考.2009.1.53)

A.目前人兽混合胚胎研究在法律上尚未有规定,这是成文法律局限性的具体体现

题,因此需要及时立法给予规范和调整题,因此需要及时立法给予规范和调整

C.如因该研究成果发生了民事纠纷而法律对此没有规定,则法院可以依据道德、习惯或正义标准等非正式法律渊源进行审理

D.如该国立法机关为此制定法律,则制定出的法律必然是该国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三、简答题

1.简述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2.简述法律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3.简述法与政治的相互作用

4.简述法与政策的关系

5.法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6.道德对法律运行的保障作用

7.法与道德的冲突的解决方法

四、论述题

1.论述法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2.论述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3.论述科技对法的作用

4.法与道德的联系

五、案例题

1.在一次法律基础理论课上,老师让大家讨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有人认为我们现在是依法治国,应当完全依照法律办事,在现实生活中有了法律就已经足够,不再需要提倡道德;有人认为法律只不过是工具,我们仍应当大力提倡道德,道德是社会顺畅运行的最重要的基础,法律是可有可无的。

请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题要求:

(1)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释你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由;

(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述准确;

 

第八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主导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形态。

它以维护产权、促进平等和保护自由的市场制度为基础,以自由选择、自愿交换、自愿合作为前提,以分散决策、自发形成、自由竞争为特点,市场交换规则的普遍化为核心。

2.道德是通过善恶评价来调整社会主体行为的规范或观念,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原则、标准和意识形态。

道德本身也有善恶之分,这里所谓道德都是指善德。

3.宗教是一种信仰和崇拜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世界观,是以神的观念为核心而形成的一套观念体系和规范体系。

宗教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宗教在实质上是人们把无力认识和控制的自然或社会力量幻化为控制自己并能保佑自己的神灵或神秘力量,从而加以信仰和崇拜的一种非理性意识形态。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B。

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2.答案:

A。

生产力对法具有决定作用。

法对生产力的阻碍或者促进作用一般通过经济基础这一中介。

但是,法对生产力也有直接的促进或者阻碍作用。

3.答案:

B。

法的形式和法律制度直接受国家形式的影响。

国家管理形式即政体对法有直接的影响。

不同政体往往有不同的法的表现形式。

在法的形式方面,单一制国家一般不存在多种法的体系。

因而法的形式也不复杂。

但联邦制国家有联邦法的体系和联邦各组成部分法的体系。

4.答案:

A。

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都具有社会规范应有的规范性、概括性、连续性、稳定性、效率性等属性。

5.答案:

C。

法律规范应当具有最低限度的道德内容。

6.答案:

D。

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7.答案:

C。

本题考查法与宗教的关系。

法与宗教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都是社会意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人群的世界观,是广义的文化现象的组成部分。

在社会发展的早期,法与宗教规范是浑然一体的,没有严格分离,都是人们行为的规范。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法与宗教逐渐分离,形成各自不同的调整范围。

法只规范人们的行为,退出了对人们精神领域的调整。

而宗教却在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还控制人的精神。

在当今社会,除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以外,其他国家的法与宗教都严格分离,只有政教合一的国家还把某些宗教教义作为本国法的渊源。

根据上述关于法与宗教的一般知识可知选项A、B、D正确,C错误。

故本题的答案为C。

8.答案:

D。

就调整范围来说,社会主义道德调整的范围比社会主义法律要广泛。

对社会成员的要求来说,社会主义道德对人们的要求比法律高,法律体现了道德的最低要求,同时,法律中也有一些规定不直接涉及是否合乎道德。

法律规范一般体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成文法,是条文化的,比较具体;而道德一般体现在人们意识或社会舆论中,比较原则、抽象。

9.答案:

B。

社会主义道德对人们的要求比法律高,法律体现了道德的最低要求,因此不是所有不合乎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但违法一般都不合乎道德。

撒泼骂街、铺张浪费和经常撒谎都不合乎道德,但是不属于违法行为。

10.答案:

C。

在阶级独立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是同一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有同样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

A、C、D。

生产力对法具有决定作用。

法对生产力的阻碍或者促进作用一般通过经济基础这一中介。

但是,法对生产力也有直接的促进或者阻碍作用。

2.答案:

A、B。

经济基础对社会主义法有决定作用,因此应当遵循经济规律而不是违背经济规律。

同时,社会主义法对经济基础具有服务作用。

因此社会主义法应当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促进经济的发展。

3.答案:

A、B。

社会主义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一方面,经济基础对社会主义法具有决定作用。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对经济具有服务作用。

4.答案:

A、B、C、D。

法与经济体制改革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

首先,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法制的建设和发展,改革促进法制建设的发展。

其次,法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常进行。

5.答案:

A、B、C、D。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治经济。

(1)市场经济是主体独立的经济。

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需要由法来规范。

(2)市场经济关系是契约经济关系。

从身份到契约是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主要标志。

契约关系是一种法的关系,具有法的约束力,也需要法来确认和保障。

(3)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平等竞争经济。

而竞争所必需的规则和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法。

(4)市场经济是有序经济。

要使市场经济成为有序经济,就离不开法制、法治的作用。

(5)市场经济还是开放性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机制使得它呈现扩展的状态,使各国的经济联系趋于密切。

这就要求主权国家既要熟悉和善于运用国际经贸法律、规则和惯例,又要充分注意并善于使自已的涉外经贸法律、法规同国际经贸法律、规则和惯例接轨。

6.答案:

A.B。

经济对社会主义法有决定作用,因此应当遵循经济规律而不是违背经济规律。

同时,社会主义法对经济具有服务作用。

因此社会主义法应当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促进经济的发展。

7.答案:

A、B、C、D。

法与国家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之上,二者相伴而行,相互依赖,法依赖于国家表现在:

首先法的制定、认可、变动和实施,是依赖于国家。

其次,法的性质、作用和特点、都与国家直接相关联。

第三,法的形式和法律制度直接受国家形式的影响。

8.答案:

A、B、C。

9.答案:

A、B、C、D。

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都具有规范性,因此A正确。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强制性,都是人们应该遵循的规范,只是强制性的来源有所不同,一为国家强制性,一为社会强制性。

因此B正确。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都是历史的产物,它们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并且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变迁而变化。

因此C、D正确。

10.答案:

A、B、C。

成文法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一定能涵盖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

故A正确。

法律已成为当今主要的社会调整手段之一,如可能引发严重社会问题,则需要及时立法予以规范和调整,故B正确。

非正式渊源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是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构成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准则来源。

当正式的法的渊源缺位或可能导致明显不正义时,非正式的法的渊源可能成为法院判决的依据。

故C正确。

D项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法的本质表现为国家性(国家意志)、阶级性(统治阶级意志)、物质制约性三个层次,最本质的在于它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全民意志论是资产阶级学者的论调,鼓吹法律的超阶级性。

故D错。

三、简答题

1.简述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答案:

从终极意义上说,法是社会的一部分,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阶级和国家出现之后才有的制度现象。

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法以社会为基础

1.法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法的基础。

法律的性质与功能取决于社会,法律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基本一致。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最终决定着法律的本质。

社会的多样性决定了法律的多样性。

不仅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法律,而且同一性质或历史形态的社会,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法律的内容、特点和表现形式也往往不尽相同。

如果法不是以社会基础,而是反过来,社会以法为基础,那么实质上就可能强迫社会接受那些已经被这一社会生活条件及物质生产本身宣判无效的法律,把法律的全部看作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导致滥用国家权力去强迫大多数人的利益服从少数人的利益。

马克思说:

“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

相反的,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恣意横行。

”2.立法主体以社会为基础,国家法以社会法为基础。

立法主体实现国家权力,必须以社会力量为基础;国家法以社会法为基础,也就是说“纸上的法”以“活法”为基础。

(二)法对社会的调整

1.调和各种利益冲突,确立和维持社会秩序。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的调整手段主要有法律、道德和宗教。

西方自16世纪以来,法律成为调整社会的首要工具,所有其他的社会调整手段必须从属于法律调整手段或者与之相配合,并在法律确定的范围内行使。

2.疗治社会机体的各种疾病。

也就是运用法律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道德、宗教等方面的各种社会问题,由此实现法的价值,发挥法的功能。

3.与其他社会规范相配合。

法律要有效地控制社会,必须与其他的资源分配规则(宗教、道德、政策等)进行配合。

法律正是通过与经济、科技、文化和政治等社会因素,以及政策、宗教、道德等社会规范的互动来保障人权、维护正义,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2.简述法律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答案:

法律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法律为社会和谐规定了最低限度行为标准,为社会主体提供了行为指南。

我们知道,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为了处理好人际关系,需要规定社会成员的个人行为限度。

这个限度,一般来说,就是既无害于己(多数是有益于己),也无害于人。

这个限度,实际上就是当时大众一般公认的人际关系相安无事的最低限度的要求,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和谐的最低限度要求。

这种最低限度的要求,既体现在公法方面,亦即公民与政治共同体的关系方面;也体现在私法方面,亦即公民相互之间的关系方面。

我们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等部门法的所有强制性规定,包括迫使人们为一定行为、禁止人们为一定行为两个方面的规定,都是关于公民的行为是否“和谐”的具体标准。

有了这个标准,遵守了这个标准,社会成员之间就可以相安无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而这“三相”关系,正是真正的“和谐”的关系。

(2)法律为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法律是保障社会和谐的有力工具。

法律保障社会和谐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

第一是保障合法行为及其结果的效力,特别是保障合法行为获得的利益的效力,使得到合法利益者理直气壮,不容否认或觊觎。

第二是制止侵害他人合法利益的行为,亦即制止超越最低限度“和谐”标准的行为,制裁相关责任人,迫使回归正道。

第三是解决人们之间的利益纠纷,就是以法律的原则或规则作为标准,去衡量各类社会纠纷中的双方诉求和行为,做出一种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的决定。

所以,必须强调,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纠纷或纠纷全部消灭了的社会,而是纠纷的发生频率相对较低、程度较轻或规模较小的社会,是纠纷解决机制较为健全、纠纷基本能够得到较快较公正解决的社会。

3.简述法与政治的相互作用

答案: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离开了国家政权,法律就失去了保障力量。

在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是法存在和运行的必要环境、条件与保障。

然而法律活动有着自己独特的领域和规律,法律和政治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政治对法的作用

政治对法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政治关系的变化影响着法的产生和发展。

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法的产生和实现往往与一定的政治关系变化相关,例如,一个国家修改宪法,往往是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发生变化的结果。

②政治体制改革制约着法的内容变化。

历史和现实中的政治体制改革,几乎无一不是根本性的“变法”,即法律的立、改、废。

③政治活动的内容对法的内容也有影响,特别是对公法的影响力更为直接

(二)法对政治的作用

作为相对独立的事物,法同样可以反作用于政治。

这在法治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近现代社会,可以说,法律在多大程度上离不开政治,政治也便在多大程度上离不开法。

法对政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法作用于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是指政治权力的结构形式与运行方式。

如果集权体制主要靠人治维系,法只是点缀或辅助的话,那么分权体制中的权力的配置和行使则皆须依法进行。

②法为政治功能服务。

政治的基本功能是把不同的现实利益关系上升为政治关系,对社会的政治资源进行分配与整合。

法律正是将这些政治关系和资源分配以规范、程序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具有形式上的权威性与正统性。

③法控制和调整政治角色行为。

在现代社会,国家机构、政治组织、利益集团等政治角色的行为和活动,离不开法的程序性和规范性控制。

④政治运行和发展离不开法的调整。

离开了法的运作,政治运行的规范化、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政治体系的完善化都无从谈起。

4.简述法与政策的关系

答案:

这里的政策是指政治组织制定的路线、方针、规范和措施等行动准则的统称。

政策可能是国家的政策,也可能是政党的政策。

政党政策中执政党的政策占有决定性地位,与法律的关系也最为紧密。

这里所说的政策,主要是指执政党的中央政策。

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受同一种经济基础的制约,体现同一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执行相同或相似的职能和任务,在一定的时候统治阶级会把执政党的政策直接上升为国家意志而变成法律。

然而,政策与法律毕竟是不同的社会现象,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一)法与政策的差异

法与政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①意志属性不同。

法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体现国家意志,具有普遍约束力;政策是政党的领导机关依照党章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体现全党意志,其强制实施范围仅限于党的组织和成员。

②规范形式不同。

法表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或国家认可的其他渊源形式,以规则为主,具有严格的逻辑结构,权利义务的规定具体、明确;政策则不具法这种明确、具体的规范形式,通常采用的是纲领、决议、宣言、领导人的讲话等形式,更多具纲领性、原则性和方向性。

另外,法律必须是公开的,而政策在有些时候则是秘密的,甚至是机密的。

③实施方式不同。

法的实施与国家强制相关,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且是有组织、专门化和程序化的;政策的贯彻执行,并不依靠国家的强制力,而是以党的纪律保障实施。

④调整范围不同。

法调整的是对国家、社会有较大影响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一般是必须以法定权利义务来界定的、具有交涉性和可诉性的社会关系;政策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则要比法律广泛得多,因为政策偏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形势的需要。

⑤稳定性、程序化程度不同。

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它一旦被制定出来,就要相对稳定地存在一个时期,同时,法在形式、程序和技术上也有着严格的要求;政策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不仅表现在其内容可以随时随地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也体现在政策的形式、程序具有较大的弹性。

(二)政策对法的作用

政策对法的创制和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政策是国家制定法律的依据,指导着法律的制定。

②执政党的政策被作为立法建议提交立法机关,使之通过立法程序变成国家意志,以法律形式颁布。

③政策在法律适用阶段具有参照作用,甚至在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政策办事。

但是,政策指导法律适用,不等于用政策取代法律。

中国执政党与法律的关系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遵守、执行宪法和法律”。

(三)法对政策的制约作用

法律对政策具有很强的制约作用,执政党及其政策的制定和实现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按照法律的程序来行使。

这一点在政策和法律发生矛盾的时候表现得尤其明显。

5.法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答案:

民主政治是一种通过特定政治机制实现多数人统治的政治制度,是与专制政治相对立的政治形态。

法治和民主政治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二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

(一)民主政治对法的作用

民主政治对于法律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①民主政治赋予法以民主的内容。

民主政治奉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国家的一切事务都由人民通过表决决定。

在实行民主政治社会里,法律的内容必然会体现并保障民主原则和制度。

②民主政治是法的权威和力量的源泉。

法的权威和力量源自民主,源自法由人民制定,切实体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并严格依照人民的意愿运作。

只有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的法律,才能被确立为全社会的最高权威,从而保障国家权力和公民自由合理地实现。

③民主政治决定法的民主功能。

法律的功能一方面是限制政府权力的扩张和滥用,另一方面是引导公民参与政治,使其政治自由实现在合理的秩序范围内,这两个功能与民主政治所倡导的有限政治的精神相吻合。

④民主政治的程序性要求法的制定程序和实施方式也要以一定的程序为基础。

民主政治的程序性要求一切政治活动都是遵循一定的规程而进行的。

而这种重视政治程序的社会势必也重视法律程序,把程序作为法律实施的方式,作为建立法制的制度基础。

(二)法对于民主政治的保护

民主政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主政治就没有法治。

这一原则的另一面就是民主政治所产生的法,反过来保障民主政治,将民主作为重要的原则加以保护,制止和处罚破坏民主的行为。

法治国家中法对于民主政治的保护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法确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确认民主的国家制度及其活动原则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②法将人民民主具体化为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职权,并为其实现规定了程序、原则和方法。

③法创造和维护民主政治稳定的条件和环境,保障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扩展民主政治。

总之,民主政治与法之间,或者说民主政治与法治之间存在一种伴生关系:

一方面,“如果民主不维护法治,民主就不会存续多久”;另一方面,“如果法治不维护民主,就不是真正的法治”。

6.道德对法律运行的保障作用

答案:

首先对立法、执法和守法具有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道德可以成为制定法律的指导思想和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

在现代立法的过程中,制定法律时要以道德规范、原则和精神为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