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8.docx
《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8.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第一节混凝土施工设计说明
一、编制目的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系东城区文化中心扩建工程的施工总体构思和部署,工程的各分部、分项施工方案将依据公司技术管理程序及施工图纸,按照本大纲确定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细化,用以具体指导施工,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地建成。
二、编制依据
1、东城区文化中心扩建工程相关文件。
2、东城区文化中心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图。
3、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及规定。
4、东城区文化中心扩建工程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
5、国家、广东省、东莞市颁布的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施工的各类规范、规程、验评标准及有关技术规定。
6、建筑工程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及(DBJ15-31-200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国家及广东省其他有关的现行规范、规程
三、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地方的技术规范、施工规程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第二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1楼地下室底板基础采用筏板式基础,底板厚度为1600mm,混凝土方量约3000m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P6。
其中:
膨胀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5MPa)。
混凝土养护采用0.05厚薄膜加200g土工布遮盖保温保湿养护方法。
本工程筏板基础厚度较大,最大达到1600mm厚,且与周围底板形成整体,四周均受到约束,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第三节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1、本工程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工程量大,结构复杂,抗裂、防水要求高,施工中需针对性的编制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
对制备技术、制备过程质量控制及运输、浇捣过程中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必须从严控制,给予保证。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厚度、长宽尺寸较大,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
由于混凝土浇筑后,在其硬化过程中,水泥不断水化,产生大量水化热,而混凝土体积厚大,热量不能尽快散失,致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上升。
正因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散发较慢,而表面散势较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由此导致混凝土内部表面产生温度应力,当新浇混凝土的强度还不具备抵抗该温度应力时,就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
当混凝土内部逐渐散热冷却收缩时,因受基底或浇筑混凝土的约束,接触处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新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与约束接触处会产生裂纹,甚至可能贯通整个混凝土块体,由此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
3、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除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抗渗要求以及混凝土内实外光的常规要求外,最关键在于严格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因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以及混凝土收缩变形,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温度应力;
2)混凝土内外约束条件的不同引起应力不均;
3)外界气温变化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变化;
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第四节施工要点
施工要点
1号楼筏板式基础,筏板式基础浇筑采用泵送,并用塔吊配合,以免接、拆泵管或堵管时混凝土出现冷缝,每台泵输出混凝土量为60~80m3/h左右。
施工工艺
筏板式基础浇筑,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段分层浇筑。
浇筑分三层,高度分别为:
底层500mm、中层500mm、面层600mm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下料要均匀,振捣必须充分,下料后紧跟着振捣,每次工作面振捣全部完成后才能再下料。
保证上下中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出料口,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实;由于底层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以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
随着浇筑的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高度上混凝土的质量。
由于大体积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故浇筑结束后须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打磨压实,以闭合混凝土的收水裂缝。
第五节施工准备
1、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明确分工与职责,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作到忙而不乱。
2、在就近地区选择一家大型搅拌站来保证供应商品混凝土,并由公司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协调管理,统一原材料、配合比并监督计量,协调各搅拌站的生产供应速度。
3、由公司现场试验室到选用搅拌站进行原材料取样,进行多组配合比试配(初凝时间大于6h,现场泵送坍落度控制在14~16cm),确定生产配合比,下达书面的混凝土生产配合比通知单。
4、按浇捣顺序,最大的每小时混凝土浇筑需用量为:
每台泵输出混凝土量为60~80m3/h左右,用台泵输出混凝土量为60~80m3/h,大约120~160m3/h。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
5h~6h浇筑一层混凝土,按计算的混凝土需用量为700m3,必须确保有关条件满足该浇筑速度的要求。
选择的搅拌站,必需具有每小时供应100m3以上混凝土的搅拌供应量,并应根据距离的远近,准备足够的罐车;现场布置一台电动地泵,两台车载输送泵,确保满足混凝土连续浇捣的施工需要。
5、由于底板混凝土连续浇筑所需的时间较长,施工中可能出现一些突发性的机械设备故障,以致混凝土供应量暂时供应不上,决定采取下列一些措施补救,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当混凝土搅拌站设备发生故障时,一方面组织机修人员立即抢修,另一方面减小浇筑层的厚度,当混凝土输送泵发生故障时,除及时抢修外,利用塔式起重机辅助吊运混凝土至浇筑点薄层覆盖;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全体技术人员分工合作,部门全力配合及协调管理,确保大体积砼一次性浇筑完。
按24h施工分2班连续作业,充分准备劳动力和施工机具,满足混凝土浇筑需求的小型机具及应备数量。
6、进行模板、钢筋的检查验收,办理隐蔽验收记录。
7、关注天气预报资料,避免在雨天浇混凝土,同时应准备足够的薄膜,以防出现下雨天气影响施工质量。
第六节混凝土振捣方法及要求
1)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浇筑筏板区段,采用分段分层浇筑。
浇筑分三层,高度分别为:
底层500mm、中层500mm、面层600mm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下料要均匀,振捣必须充分,下料后紧跟着振捣,每次工作面振捣全部完成后才能再下料。
连续浇筑每层混凝土的浇筑最大间隙时间不应超过3h,以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2)平整度控制方案:
⑴水平点的抄测:
地下室基础底板上墙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之前,根据正负水准点标高及时将+50水平点抄测到每一个柱子的钢筋上。
地下室基础底板砼浇筑至面层时,进行标高控制。
地下室基础底板砼浇筑后,木工搭排架时,将钢筋上的水平引测到钢管上,然后根据楼层标高、混凝土、木枋与模板厚度,标出最上面一排水平钢管的高度。
这一环节很重要,现场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每一个水平点进行检查,保证不出差错。
⑵地下室基础底板及楼面混凝土标高控制
地下室基础底板砼浇筑之前,按照墙柱钢筋上的+50线,进行拉线用钢卷尺下量底板面标高进行控制。
地下室各层楼面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根据楼层标高,将下一层的+50水平点从下面用水准仪抄测到每一个柱子的钢筋上。
混凝土浇筑时,在两个水平点之间拉一根水平线,根据水平线控制混凝土表面高度。
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用3米直尺检查,要求偏差不超过去5mm。
⑶混凝土浇筑厚度的检查
地下室底板砼厚度及地下室各层楼面混凝土厚度按设计图要求,严格控制浇筑厚度,减少楼板出现厚度偏差现象。
⑷楼面的原浆一次磨平
基础底板及楼面浇捣后,用刮尺把砼表面刮平,然后用木抹子抹平,分方向用3m直尺复核平整度,待砼初凝时再用木抹子打两遍,随后用磨光机把表面打磨平整。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⑴大体积砼裂缝控制施工方法:
1)在施工技术上,周密考虑,层层控制,严格把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有效的解决大体积砼裂缝问题。
2)砼原材料的选择:
选用干缩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掺合料的用量,选用级配良好的砂子和石子。
⑵砼配合比的设计:
1)砼供应商提供合理的砼施工配合比,一般砼配合比中水灰比越大,干燥收缩越大。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可能将每m3混凝土的用水量控制在180kg左右。
2)尽量采用含有大量球形颗粒的一级粉煤灰,由于内比表面积小,需水量少,故能降低湿混凝土干缩值。
3)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引气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由于其减水作用和分散作用,在降低用水量和提高强度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水化热,推迟放热峰的出现时间,因而减少温度裂缝。
⑶根据大体积砼特点,分别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法及浇筑程序:
1)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观察维护模板、支撑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当发现有变形、松动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振捣密实,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
4)混凝土浇筑后,在初凝前完成抹平工作,终凝前完成压光工作。
抹光后及时采用塑料薄膜加土工布覆盖保温保湿。
5)在气温高、风速大、干燥的天气施工时,加挡风设施。
6)应控制混凝土料的入模温度。
掌握好浇筑时间。
混凝土养护措施
(1)地下室筏板式基础,在混凝土施工期间用采用塑料薄膜加土工布覆盖保温保湿养护。
(2)预拌混凝土施工的养护,应在二次抹面处理后,在混凝土的表面浮浆层达到终凝1~2h(用手指用力压擦硬化浆体表面不到损伤时),使其保持湿润。
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
在炎热季节,需加强表面的抹压,采用塑料薄膜加土工布覆盖保温保湿养护。
2)混凝土的振捣方法
1、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撑、钢筋绑扎和保护层垫块是否符合要求,底模内不应积水,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匀质性发生质量问题。
选择合理的浇筑时间,避开大雨、中雨、高温、最低温(5摄氏度)和上下班高峰期。
2、应根据振捣部位,合理选择振捣捧的频率和直径,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它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的作用半径为300~400mm),振捣棒宜垂直下插法(即振动棒与混凝土面成40~50度),快插慢拔,振捣时间根据坍落度不同,一般为10~30秒应视混凝土表面是水平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准。
分层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0mm以上。
当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3、浇筑过程中不要过振,防止石子下沉,表面砂浆过多,粉煤灰上浮,混凝土硬化后易出现表面塑性裂缝,也不要漏振或欠振,以防止产生蜂窝麻面,削弱混凝土强度。
4、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
振动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直上直下”。
在振捣过程中,应将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每点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浆,不再出现气泡为准。
混凝土的振捣顺序为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层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施工质量。
3)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1、二次抹面不可忽视,它能增强混凝土的密度和抗裂性,并且起到消除表面塑性裂缝的作用。
二次抹面的时间,应根据浆料及气候掌握火候,混凝土初凝前当操作者的脚踏在板面时,仍有脚印并略显水份时,用木抹子压实抹面并将浮浆清除赶走,堵住毛细孔,防止内部水分继续蒸发,避免出现表面塑性裂缝。
在混凝土初凝开始时立即进行二次抹面,用木拍子或用瓦工灰刀来回搓压、用力压实混凝土,使其表面粗糙无浮浆,施工面积大时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或用抛磨机,压实磨合由于上部钢筋阻挡和混凝土沉降不均而产生的裂纹。
在混凝土达到终凝前,必须完成二次抹面、收浆、压实等措施,可以把浆体早期产生的塑性微小裂缝封闭,阻止裂缝扩展。
2、振捣完毕后将混凝土表面泌水、浮浆刮掉,在浇筑后2~3h后,用刮尺把砼表面刮平,然后用木抹子抹平,分方向用3m直尺复核平整度,待砼初凝时再用木抹子打两遍,随后用磨光机把表面打磨平整。
再用铁槎板压光,这样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减少混凝土表面水份的散失,促进混凝土养护。
4)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和预计最大温差计算
1)、基本数据
混凝土设计强度C35,抗渗强度P6;最大筏板厚度1.60m,混凝土浇筑量约2200m3;预测浇筑时大气温度平均约30℃;在混凝土初凝后采用塑料薄膜加土工布覆盖保温保湿。
2)、混凝土拌合温度计算
混凝土拌合物温度见下表所示:
材料名称
重量W(kg)
比热c(kj/kg﹒K)
W×c(kj/℃)
材温Ti(℃)
Ti×W× c(kj)
水
183
4.2
768.6
10
7686
水泥
340
0.97
285.6
25
7140
砂
735
0.84
617.4
25
15435
石子
1022
0.84
858.48
25
21462
砂、石含水量
32
4.2
134.4
25
3360
合计
2664.48
55083
则Tc=(∑TiW c)/(∑W c)
=55083/2664.48
=20.74℃
搅拌站为敞开式,输送温度损失不计。
则砼入模温度为
Tj= T3=20.74℃
3)、混凝土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计算
Tmax=mcQ/(cρ)
式中:
Tmax——混凝土最大水化热绝热温升值,即最终温升值,℃;
m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根据地商品砼厂家提供级配为340kg;
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P.OR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8天为375kJ/kg;
C——混凝土的比热;取取0.97J/kg.K;
ρ——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kg/m3;
Tmax=340×375/0.97×2400=54.76℃
4)、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砼入模温度为+Tmax=20.74℃+54.76℃=75.50℃
t=3dT(3)=T0+T(t)=20.67℃+54.76℃×0.50=48.05℃
t=6dT(6)=T0+T(t)=20.67℃+54.76℃×0.47=46.40℃
t=9dT(9)=T0+T(t)=20.67℃+54.76℃×0.40=42.57℃
t=12dT(12)=T0+T(t)=20.67℃+54.76℃×0.30=37.10℃
t=15dT(15)=T0+T(t)=20.67℃+54.76℃×0.22=32.72℃
t=18dT(18)=T0+T(t)=20.67℃+54.76℃×0.16=29.43℃
t=21dT(21)=T0+T(t)=20.67℃+54.76℃×0.13=27.79℃
t=24dT(24)=T0+T(t)=20.67℃+54.76℃×0.09=25.60℃
t=27dT(27)=T0+T(t)=20.67℃+54.76℃×0.06=23.96℃
t=30dT(30)=T0+T(t)=20.67℃+54.76℃×0.05=23.41℃
5)、混凝土表面温度计算:
β=1/[δi/λi+1/βq]
式中β—混凝土表面模板的传热系数,W/m2.K;
δi—保温材料厚度;(取0.05m)
λi—保温材料导入系数;(薄膜+土工布)(取0.18W/m.K);
β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K)];
β=6.47W/m2.K
6)、混凝土的虚铺厚度
h′=K.λ/β
式中h′—混凝土虚厚度,m
K—折减系数,取2/3;
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
h′=0.24m
7)、混凝土计算厚度
H=h+2h′
式中H混凝土计算厚度
h混凝土实际厚度,取1.6
H=2.0m
8)、混凝土表面温度计算
T2(t)=Tq+4h′(H-h′)[t1(t)-Tq]/H2
式中T2(t)—混凝土表层温度,℃
Tq—施工期间大气平均温度,取30℃
h′—混凝土的计算厚度,m
H混凝土计算厚度
t1(t)—混凝土中心温度,取75.50℃
T2(t)=49.19℃
由以上计算得知,混凝土中心温度与混凝土表层温度温差达到26.31℃,大于25℃。
(5)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温和保湿,为便于施工和提高养护效率,地下室筏板式基础在混凝土初凝后即采用塑料薄膜加土工布覆盖的保温保湿方法,这种养护法可以达到保温和保湿的作用,成本也比其他保温和保湿材料低。
其保温保湿度计算如下:
δ=0.5HλK(Tα-Tb)/(△tλ1)
0.5×1.60×0.18×1.3×(45.16-33)/(25×2.33)
取δ=0.040Cm
式中:
δ——养护材料的厚度;
H——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取最大厚度H=1.6m;
λ——养护材料的导热系数,塑料薄膜加土工布的导热系数λ=0.18m·K;
△t——控制温差(℃);
K——传热系数修正值,K=1.30;
Tα——混凝土与养护材料接触面温度,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Tα=45.16-25=20.16℃
Tb——大气平均温度,Tb=33℃;
2)、混凝土的养护要求及措施:
在混凝土初凝后即采取采用塑料薄膜加土工布覆盖保温保湿方法,砼抹面脚踩没有太大脚印后,用0.05厚塑料薄膜覆盖工作面,柱、预留构筑物用小块0.05厚塑料薄膜覆盖,塑料薄膜搭接不少于200cm,整体覆盖塑料薄膜后,用土工布整体覆盖,搭接不少于200cm,稍撒水保持土工布湿润即可。
根据理论计算与实测温差进行控制,保证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
当内外温差接近时,可放水按常规养护方法。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分析
大体积砼在浇筑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缺陷就是砼裂缝问题。
因此,防止砼裂缝的产生是保证大体积砼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大体积砼施工中,防止砼裂缝的产生显得尤为重要,是本工程一大难点技术。
第七节混凝土质量控制
1、大面积泵送混凝土
大面积泵送预拌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难点和重点是控制不住产生施工冷缝,出现冷缝或冷缝处理不当,很容易产生结构裂缝,要达到这个预先控制的目的,应注意以下事项:
1)、根据工程的特点,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中应充分考虑到天气、温度、湿度和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的配料实际情况、混凝土初凝时间参数。
确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配置、浇筑分块、浇筑走向及速度等具体要求,力求做到浇筑点先远后近,做到管道只拆不接,后退施工,来回前后的衔接时间尽可能短,泵机组人员操作,处理好两个施工面结合的时间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并做好产生施工冷缝的操作处理。
2)、大面积混凝土施工面层厚大、作业时间长的特点,要及时做好养护措施。
3)、混凝土泵送机械必须保证输送性能良好以及对于大于或等于140mm坍落度的混凝土施工可长时间连续工作;布置输送管道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输送到基坑板施工,应在基坑边的输送管加上一个缓弯管以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泵送前要用海绵球清洗管道,与混凝土相同等级的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润滑砂浆禁止直接用在混凝土施工,预防泵送时堵塞,并注意施工现场混凝土运输车辆的动态,车辆积压排队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造成施工困难;如因后续车辆未跟上,应留住最后一车混凝土打打停停,保持作业层施工不出冷缝,防止泵机管道内混凝土堵塞而影响施工。
预计泵送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拆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2、大体积泵送混凝土
供方应派调度员和技术员到现场了解泵机、泵管布置和浇捣程序,落实临时用电、用水和排水措施,并了解混凝土浇注方式和钢筋配筋方案。
供方在提供技术交底中除了采取可能降低水化热措施的施工配合比(采用中低热水泥、掺和料、降低水泥用量、采用缓凝减水剂、满足和易性前提下降低用水量和砂率、增大石子粒径等),还应从施工方面提出应有足够的人力(振捣、抹面、养护分工明确),泵机应有遮阳设施,泵管宜少用90度的弯管,支管和软管并应覆盖湿麻包,摊铺厚度应根据振动器的作用、深度及和易性确定,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
经抹面、收浆、压实硬化后的混凝土应及时保温保湿养护,且不少于15天。
外墙混凝土浇筑完后浇水养护困难,一般三天后,放松模板两侧螺丝留几毫米缝隙以便灌水养护,养护到一定强度后再拆除模板,拆模后及时使用200g土工布用于侧面保温保湿养护。
3、地下室混凝土底板施工:
1)、地下室混凝土底板施工特点:
面积大、体积大、基层潮湿易渗积水,周围环境空气湿度大,施工的泵送压力小,泵送量速率高,构件的抗裂抗渗要求高。
2)、地下室混凝土底板的基底容易产生渗积水,应注意做到基底要有斜度去水,不能积水。
底板外边四周要设置排水沟、集水井,能够降低水位和随时排走地下的渗积水十分重要,在有积水的情况下不能施工。
3)、现场坍落度检查控制在140mm左右。
配合比应采用较大粒径的石子作级配。
目测泵出的混凝土是明显隆起胶结推滚状。
控制好水胶比、配合比、石子级配对于混凝土提高本身的致密度来提高强度和抗裂抗渗性能是十分有利的。
4、混凝土提出以下要求: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①水泥:
水泥活性不宜低于57Mpa。
②砂:
采用中砂、细度模楼宜大于2.6,含泥量(重量比)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重量比)不应大于1.0%
③石:
选用10~20mm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0%,含泥量(重量比)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重量比)不应大于0.5%
④粉煤灰:
选用Ⅱ级及以上优质粉煤灰。
⑤外加剂:
用SY-K。
2)、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砼的配制,应严格掌握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其重量误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砼的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
3)、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
①原材料计量控制误差范围:
水泥±1%,粗细骨料±2%,水、外加剂±10%,掺合料±2%。
②按出盘砼的坍落度在150mm范围控制加水量,严格控制用水量。
4)、泵送砼的质量要求
⑴碎石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不宜大于1:
3,选用1-3cm粒径的碎石;砂选用中粗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35%-45%。
⑵搅拌站砼出厂坍落度不宜大于150mm,现场泵送坍落度宜为140mm。
⑶砼内宜掺适量的泵送剂、减水剂,防水砼可掺加防水剂等外加剂。
⑷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拌制。
⑸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应随时调整砼的配合比,如随砂、石含水率的变化,调整砂、石用量及水的用量。
5、砼的浇筑
砼搅拌好后,在浇筑前要取样测定坍落度,符合要求后,随即用砼输送泵连续泵送浇灌砼。
砼在泵送浇灌的同时用高频振捣捧加强各部位振捣,防止漏振。
第八节项目工程安全计划与措施
一)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生产小组针对工程安全管理目标,制订安全保证措施实施方案及安全用品采购计划,根据现场布置情况及人员进场的时间,不同施工阶段总体组织资源调配,由安全组负责安全体系正常运转、实施监督、检查,对控制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要素,施工中出现的隐患,制订纠正、预防措施,对实施过程组织检查、不断完善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