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9316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docx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docx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衡东县第一中学数学课题组周利军执笔

一、设计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已经不仅仅是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科技问题的工具,而且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成为科技人员科技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数学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应该从传统的教案模式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索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的数学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

课堂上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教案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服务者,以背景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

以探索问题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理念。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研究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而所处章节《数列》又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方面,数列与前面学习的函数等知识有密切的联系。

另一方面,学习数列又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作好了准备。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

学习数列要经常观察、分析、归纳、猜想,还要综合运用前面的知识解决数列中的一些问题。

等差数列是学生探究特殊数列的开始,它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教案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推理、归纳能力

德育渗透目标:

1.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渗透函数、方程、化归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教案重点

1、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五、教案难点

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六、教案方法

启发式教案

启发学生逐步发现和认识等差数列“等差”特点及探索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七、教案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教案平台

计算机模拟演示,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也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了条件,这样即可以使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符合教案论中的直观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

本节课打破传统的一言堂的格局代之以人为本、民主、开放、特色和建立在信息网络平台上的现代教案格局。

八、教案程序

(一)背景问题——创设情景

教师: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

这两个公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数列的特点。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两个表格的数据.<多媒体大屏幕显示)

表<一)<单位:

万)

99

00

01

02

03

04

人口总量

66.95

66.80

66.65

66.50

66.35

66.20

耕地面积

48.50

48.80

49.10

49.40

49.70

50.00

表<二)<单位:

元/平方M)

2月

4月

6月

8月

10月

12月

房价

460

490

520

550

580

610

工资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为了便于研究,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已经经过近似处理)

思考问题<一):

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什么样的信息?

<数据来源于现实社会,让学生围绕思考问题一分小组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及数学建模能力。

教师:

从两方面考虑:

<1)从宏观上<移居大城市,计划生育,围海造田);<2)从微观上<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我们抛开具体的背景,从微观上分析,从表格中抽象出一般数列)。

表<三)

66.95

66.80

66.65

66.50

66.35

66.20

48.50

48.80

49.10

49.40

49.70

50.00

460

490

520

550

580

61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学生活动<1):

学生观察、分析上述表格中的每一行数据.

教师:

同学们能用数学文字语言来描述上述数列的共同特征吗?

学生1:

后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常数。

教师:

反例:

2,5,9,10,12,这样的数列特征和上述数列一样吗?

学生:

不一样,要加上同一常数。

学生2:

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常数。

教师:

反例:

2,5,7,9,11,这样的数列特征和上述数列一样吗?

学生:

不一样,必须从第二项起。

学生3: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常数。

<教师板书等差数列的定义,通过上述反例的说明,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四组数列的共同特征:

<1)从第二项起;<2)同一常数。

教师:

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上述定义。

学生活动<2):

学生合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

数学语言:

教师:

这样的数列在你日常生活中存在吗?

学生:

举例:

21,21.5,22,22.5,23,23.5,24,24.5,25 ,…… d=0.5。

40,50,60,70,80,90,100 ,……d=10。

40,40,40,40,40,40 ,……d=0.

教师:

回到表格中抽象出的4个数列,分别说出它们的公差.

探索问题<一):

数列{3n-5}是等差数列吗?

如果是,请给以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并相互启发,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思考问题<二):

已知一个无穷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多媒体大屏幕显示,学生分组讨论>

1将数列中的前m项去掉,其余各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数列是等差数列吗?

如果是,它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多少?

2取出数列中的所有奇数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数列是等差数列吗?

如果是,它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多少?

3取出数列中的所有项数为7的倍数的各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数列是等差数列吗?

如果是,它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多少?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在教师努力创设学习情境,并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全部教案活动被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磁石般的吸引着课堂,并呈现出学生求知若渴、主动学习、争先思考、互相策应的激动人心的画面.

探索问题<二):

若等差数列

的首项是

,公差是d,则可以求

,即可求

的任意一项,这说明这个数列的任意一项都可用

和d表示,即这个数列应有一个通项公式。

学生活动<3):

探索、猜想、证明。

学生<一):

即:

即:

即:

……

由此可得:

当n=1时,等式也是成立,因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学生<二):

教师小结:

大部分学生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个别同学补充叠加法与拆项法,从而得到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思考问题<三):

等差数列中a1=1,d=2,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那么要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只需求什么?

学生活动<4):

同学自己编出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求通项公式的问题并解决。

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尝试、体验,才能深刻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对学困生来讲,这样才能打好基础,这样安排即符合教案论中的巩固性原则,也符合素质教育理论中面向全体的基本要求。

思考问题<四):

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导析:

由a1=8,d=5-8=-3,n=20得,a20=8+<20-1)×<-3)=-49

思考问题<五):

-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

如果是,是第几项?

导析:

得数列通项公式为:

=-4n-1

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4n-1成立,解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问题延伸:

如果已知等差数列中任意两项,能不能求出an呢?

学生:

举例: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an。

解:

a1+4d=10

a1+11d=31

解得a1=-2,d=3,则an=3n-5

教师:

此解法是利用数学的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应熟练掌握。

问:

由a5=a1+4d,a12=a1+11d能够有什么启示?

生:

a12=a1+11d=a5+<12-5)d,于是有

an=am+

上题可先求出d=3,那么

an=a5+

形成检测,反馈回授:

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与第10项。

2、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

如果是,是第几项?

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3、-20是不是等差数列0,-3.5,-7,…的项?

如果是,是第几项?

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4、已知a4=10,a7=19,求a1与d。

5、已知a3=9,a9=3,求a12

九、课时小结

提出问题: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答不完整的没有关系,其它同学补充。

以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并用多媒体把学生的归纳用一张表展示出来。

生:

①等差数列定义。

(n≥2>或an+1-an=d

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n∈N*>

推导出公式:

十、知识延伸

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函数,那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怎样的函数?

<当d=0时,是常函数,当d≠0时,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从图象上看呢?

<表示直线上无穷多个孤立的点)

动画演示

如:

-2,0,2,4,6,8,10,……

7,4,1,-2,……

4,4,4,4,4,4,……

通过以上观察,你能发现首项a1和公差d对{an}的图象的影响吗?

<课下讨论)

十一、课后作业

习题1、2、3

板书设计

等差数列

一、定义

1.

二、通项公式

1.

公式推导过程

 

十二、教后反思

新课堂是活动的课堂,讨论合作交流的课堂,德育教育的课堂,应用现代技术的课堂。

本节课的设计,把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教案和谐有序地展开。

在教案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结构被建构,数学思想方法被激活,创新意识被唤起。

学生课后的评价是:

有新鲜感,生动有趣,思路开阔。

最大的感悟是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积极地去开发引导,他们的智慧必定会放出耀眼的光芒,从而为数学教案增光添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