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研修计划(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89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研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研修计划(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研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研修计划(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研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研修计划(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研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研修计划(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研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研修计划(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研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研修计划(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docx

《教研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研修计划(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研修计划(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研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研修计划(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docx

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

天平小学

数学教研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研修计划

(2021年~2022年)

学校

天平小学

教研组

数学组

教研组负责人

李美丽

成员

朱老师梁老师何老师

韦老师黄老师

学校信息化教学能力选点

能力点1(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能力点2(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能力点3(B2微课

程设计与制作)

(B型学设计

力点43探究习活动)

(C科学设计

力点5

1跨学习活动)

能力点6(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能力点7(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

能力点8(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教研组信息化教学能力差距

小√

小√

小√

小√

小√

小√

小√

小√

差距最大的5个能力点

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

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适合本组的能力点

①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②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说明:

可选(也可不选)上述8项能力点范围

之外,但组内多数教师认为需要掌握的能力点。

本组能力选点

①Al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②BI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③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④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⑤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说明:

从差距最大的5项和适合本组的2项能力中,选定5项能力点。

教研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析

(一)天平小学数学组是一个结构化合理的团队。

优秀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上有一定的经验,他们能给数学组其他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有效融合上做指导。

特别是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的探究型学习。

展示交流、自评与互评等教学活动起到指导性作用。

这些优秀教师在数学组还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可以带领本组其他教师根据所选微能力点结合日常教学优化课堂。

(二)天平小学数学组有一批年轻教师,他们学习能力强、接受速度快,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年轻教师敢于创新,他们往往能在教学设计大胆创新。

年轻教师接受快和熟练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他们能在课堂上较快灵活的使用各种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奉。

数学组有信息技术专业转岗的教师,能给数学组教师在微能力点的学习研修上给予技术指导和帮助。

数学组有5名梧州市级骨干教师。

还有4名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他们曾梦与过市级、经过C类课题的研究,有的已经结题,并且获得较好的评价。

这些骨干教师对文本材料的撰写和收集整理加工有一定的经验,能为数学组后期成果形成系统的理论及推广。

(三)数学组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20台共享教学平板电脑。

教研组内100%的教师公用电脑制作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100%的教师公用问卷星。

一起小学APP进行学情分析的调直和作业的布置:

100%的教师会用9直播.钉钉直播。

腾讯会议直播平台进行简单的线上授课:

90%的教师能热练操作交互式一体机。

会用电脑。

手机通过网络搜集、整理。

加工。

制作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改进教学方式。

15%的教师可以运用AICLASS学习平台支持测验与练习。

配备齐全的设备以及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数学组微能力点以及个人能力点的研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数学组教师缺乏自我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更多是在学校、教研组的推动下去学习和提升。

教研组大部分教师缺乏运用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学情分析,不能依据学情分析做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开展课堂的测验与练习。

探究型学习。

展示交流。

自评与互评等教学活动的组织。

课堂教学较平淡无趣。

无法吸引学生。

数学组大部分教师不公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多学科的有效融合,提升自已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数学组教师缺乏达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以教师的教为主。

无法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主的高效课堂。

教学活动更多是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

教师无法提供给学生开展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活动。

更多的是教师的讲授为主。

在学业评价上,数学组教师缺乏使用信息技术给予学生进行即时多元的反馈与评价。

教研组研修专题:

根据数学组教师能力的短板和需求,选择适合本组的能力点,再结合学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数学组教师学习与实践的研修专题:

专题一:

教师能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分析学情,并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制作微课,丰富教学设计,搭建资源库。

(A1、B2)

专题二:

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或课堂外开展测验与练习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活动。

(B1、B9)

专题三:

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课堂内外的讨论、辩论、成果展示等活动。

(B6)

研修进度(2021年春)

周次

研修主题(微能力)

网络学习

校本研修

技术/资源支持

研修成果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8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1.教研组线上观看课堂实录:

著名特级教师林老师的《商不变的规律》。

2.教研组组织教师观看空中课堂,并开展线上研讨。

1.解读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信息化发展工作周历表。

2.教研组接收学校信息化2.0发展规划,推送给本组教师进行前置学习。

3.数学组老师完成空中课堂《十几减7.6)的录制并上传平台。

1.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2.在线视频。

3.腾讯会议。

1.信息化2.0发展规划工作周历表。

2.教师培训记录表。

3.教师听课记录表。

4.教学设计和教学视频。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1.教研组组织教师观看空中课堂,并线上研讨学生在空中课堂学习中的出现问题及解决策略。

1.教研组组织本组教师在线学习李校长解读关于学校信息化2.0的发展规划。

2.教研组接收A1+B2+B3文本给本组教师进行前置学习。

3.教研组制定2020年信息化2.0发展规划工作周历。

4.教研组探讨我们爱挑战“我是小小神算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5.教研组线上研讨

1.钉钉直播。

2.课件.微课制作工具使用指南、A1+B2+B3文本。

3.腾讯会议。

4.问卷星。

1.教师培训记录表。

2.空中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视频、教学课件。

3.调查问卷表。

4.数学组爱挑战活动方案。

基于学情的作:

业布置和反馈。

数学组老师完成空中课堂(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

少儿的录制并上传平台。

7.教研组推送学生学业情况和教师:

备课情况问卷调查给全组教师。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1.教研组组织教师观看空中课堂,并开展线上研讨。

1.教研组开展线上会议确定教研组选择的5个微能力点(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本组教师选择本学期要通过的能力点。

并进入学校相应微能力组。

2.教研组挑选信息技术融合课优秀课例:

《图形的旋转》并推送在组内进行观课,研讨,评课。

.3.教研组挑选种子选手进行培训,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课比赛做准备。

4.通过问卷星调查,共同体在线研讨开学后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5.教研组每周推送学生学业情况和教师备课情况调查问春给全组教师。

1.发展测评指南附录。

2.优秀课例、普通话、三笔字训练资料。

3.腾讯会议。

4.QQ在线视频。

5.问卷星。

1.选定能力点。

2.评课记录表。

3.确定种子人选。

4.调查问卷表。

5.听课记录。

第四周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1.教研组推送张齐华“教材解读系列公益讲座"给本组成员,并组织组员学习。

1.教研组转发学习支架和问卷,教师对选择的A1.B2能力点进行线上学习,学习完成后进行即时

1.发展测评指南附录2.0

2.教师学习支架问卷。

3.课例资源。

1.培训记录表。

2.确定教学设计框架。

3.空中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视频、教学

2.教研组组织教师观看空中课堂,并开展线上研讨。

检测,教研组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收集。

教研组针对种子选手的信息技术融合课《找规律解决问题例5》在教研组内进行教学设计探讨与交流。

3.数学组朱老师完成空中课堂《100以内数的组成》的录制并上传平台。

4.教研组推送学生学业情况和教师备课情况调查问卷给全组教师。

5.教师依据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表。

4.腾讯会议。

5.问卷星。

课件。

4.调查问卷表。

5.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表。

第五周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B1技术支持的测险与练习

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1.教研组组织教师观看空中课堂,并开展线上研讨。

1.组长通过腾讯会议APP召开数学组线上会议,研讨学习者风格问卷,了解学习者风格类型有哪些,以及各种学习者风格类型的特点,为推送学习者凤格问卷做准备。

2.在教研组会议上解读学生学习者风格类型,明确不同学习风格的特点。

3.班主任推送学习者风格问卷给每位学生填写,并汇总数据。

形成表格,确定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形成各班学生的学习者风格分析报告。

4.信息技术融合创新课种子选手提交初步教案,并制作课件。

5.一年级共同体线上知识梳理:

《用多少描述数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学习者风格测评问卷

2.腾讯会议。

3.问卷星。

|1.学习者风格测评问卷。

2.学习者风格分析报告。

3.种子选手初教案和课件。

4.《用多少描述数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识梳理文档。

5.调查问卷表。

6.学情分析、学习工具和支架。

6.教研组长推送学生学业情况和教师备课情况调查问卷给全组教师。

7.教研组长收集各年级上交的学情分析、学习工具和支架。

第六周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B1技术支持的测险与练习

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1.教研组组织教师观看空中课堂,并开展线上研讨。

1.组织本组教师进行学情分析:

支架及学习工具制作的培训学习。

(主要包括支架的选择,制作、题型设置、学情分析工具选择等)2.信息技术融合课的种子选手在学习共同体内进行线上微格。

并修改教案,课件。

3.二年级共同体利用腾讯会议APP对《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基于学情、教法和学法的教学策略进行知识梳理。

4.数学组老师完成空中课堂《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练习二》的录制井上传。

5.教研组推送学生学业情况和教师备课情况调查问卷给全组教师。

6.收集各年级上交的学情分析、学习工具和支架。

1.学生学习的风格测试问卷。

2.学情分析常用支架及学习工具模板。

3.腾讯会议。

4.问卷星。

1.培训记录表。

2.种子选手二次修改的教案和课例。

3.本组教师制作的学习工具和支架。

A4.《同级运算的运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