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3全站仪数据采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4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5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境3全站仪数据采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情境3全站仪数据采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情境3全站仪数据采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情境3全站仪数据采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情境3全站仪数据采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情境3全站仪数据采集.docx

《情境3全站仪数据采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境3全站仪数据采集.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情境3全站仪数据采集.docx

情境3全站仪数据采集

情境3数据采集与通讯

训练3.1全站仪数据采集(草图法)

3.1.1预做作业

1.填空题

(1)数据采集的作业模式有。

(2)地物特征点是指。

(3)地貌特征点是指。

2.问答题

(1)利用全站仪进行后视定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1.2训练目的及要求

1.掌握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草图法)的作业方法及过程。

2.掌握地物和地貌特征点的选择方法。

3.每组在指定区域内进行地物和地貌采集,一个人观测,一个人画草图,两个人立棱镜。

3.1.3仪器工具

每组借领全站仪1台,棱镜2套,对中杆2套,小钢尺1把,记录板1个,自备草图纸。

3.1.4训练内容及要求

每组在指定区域内进行地物和地貌采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了全站仪数字测图的最大视距长度,见表3-1。

表3-1地物点、地形点测距的最大长度(m)

测图比例尺

测距最大长度(m)

地物点

地形点

1:

500

160

300

1:

1000

300

500

1:

2000

450

700

1.地物特征点的选择

地物特征点主要是地物轮廓的转折点,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可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一般情况下,主要地物凹凸部分在图上大于0.4mm时均应表示出来。

如测量房屋时,应选房角点,围墙、电力线的转折点,道路河岸线的转弯点、交叉点,电杆、独立树的中心点等。

测量电杆时一定要注意电杆的类别和走向。

成排的电杆不必每一个都测,可以隔一根测一根或隔几根测一根,因为这些电杆是等间距的,在内业绘图时可用等分插点画出,但有转向的电杆一定要实测。

测量道路可测路的一边,量出路宽。

2.地貌特征点的选择

地貌特征点应选在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顶、鞍部,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的地形变换处、山坡倾斜变换处和山脚地形变换的地方。

3.1.5训练步骤(以南方全站仪NTS350为例)

(1)按下MENU键,仪器进入主菜单1/3模式,按下F1(数据采集)键,显示数据采集菜单1/2

(2)选择数据采集文件,使其所采集数据存储在该文件中。

(3)选择坐标数据文件。

可进行测站坐标数据及后视坐标数据的调用。

(当无需调用已知点坐标数据时,可省略此步骤)

(4)置测站点。

包括输入仪器高和测站点点号及坐标。

(5)置后视点,通过测量后视点进行定向,确定方位角。

(6)置待测点的棱镜高,开始采集,自动存储数据。

特别提示

1.测量数据:

被采集的数据存储在测量数据文件中。

2.测点数目:

(在未使用内存于放样模式的情况下)最多可达3440个点

3.当棱镜难于直接安置在目标点(如在树木的中心,水池的中心)上时,可以选择偏心测量模式。

一共有四种偏心测量模式:

角度偏心测量、距离偏心测量、平面偏心测量、圆柱偏心测量。

可以选择一种模式进行练习。

(7)角度偏心测量模式

当棱镜直接架设有困难时,此模式是十分有用的,如在树木的中心。

只要安置棱镜于和仪器平距相同的点P上。

在设置仪器高度/棱镜高后进行偏心测量,即可得到被测物中心位置的坐标。

如果测量地面点A1的坐标:

应输入仪器高/棱镜高

如需测量点A0的坐标:

只需输入仪器高(设置棱镜高为0)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①按F3(测量)键

F3

点号->PT-01

编码->SOUTH

镜高->1.200m

输入查找测量同前

角度*斜距坐标偏心

②按F4(偏心)键

 

F4

偏心测量1/2

F1:

角度偏心

F2:

距离偏心

F3:

平面偏心P1↓

③按F1键(角度偏心)

F1

角度偏心

HR:

120°30′20″

SD:

m

>照准?

[是][否]

④照准棱镜

照准P

⑤按F3(是)键进行连续测量

F3开始测量

 

F4(设置)确定

偏心测量

HR:

170°30′20″

SD*[n]

>测量…设置

偏心测量

HR:

120°30′20″

SD*12.453m

>OK?

[是][否]

⑥转动水平制、微动螺旋照准目标点A0

照准A0

偏心测量

HR:

120°30′20″

SD:

12.453m

>OK?

[是][否]

⑦显示目标点A0的水平距离

偏心测量

HR:

123°30′20″

HD:

7.453m

>OK?

[是][否]

⑧显示目标点的高差

每次按一下

键,可顺序显示平距,高差和斜距

偏心测量

HR:

120°30′20″

VD:

0.853m

>OK?

[是][否]

⑨显示目标点A0或A1的N坐标(北坐标)每按下一次,可顺序显示N、E、Z

N:

-12.453m

E:

-10.253m

Z:

-1.453m

>OK?

[是][否]

⑩按F3(是)键

数据被记录,进入下一个目标点

测量显示屏

F3

点号:

PT-11

编码:

SOUTH

镜高:

1.200m

输入查找测量同前

(8)距离偏心测量

通过输入目标点偏离反射棱镜的前后左右的偏心水平距离,即可测定该目标点的位置。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①按F3(测量)键

F3

点号->PT-01

编码->SOUTH

镜高->1.200m

输入查找测量同前

角度*斜距坐标偏心

②按F4(偏心)键

 

F4

偏心测量1/2

F1:

角度偏心

F2:

距离偏心

F3:

平面偏心P1↓

③按F2键(距离偏心)

F2

距离偏心

输入右或左偏距

OHD:

0.000m

输入---跳过回车

④按F1(输入),输入向右或向左偏心距*1)按F4(回车)

F1

输入偏心距

F4

距离偏心

输入向前偏距

OHD:

0.000m

输入---跳过回车

⑤按F1(输入),输入向前偏心距*1)按F4(回车)

F1

输入偏心距

F4

距离偏心

HR:

120°30′20″

HD:

m

测量---------

 

⑥照准目标点P,按F1

照准A0

F1

距离偏心

HR:

120°30′20″

HD:

m

>OK?

[是][否]

<完成>

⑦按F3测量数据被记录,进入下一个目标点测量显示屏。

F3

点号:

PT-10

编码:

SOUTH

镜高:

1.354m

输入查找测量同前

*1)按F3(跳过),可省去该输入。

这里只列出了角度偏心和距离偏心,平面偏心测量和圆柱偏心测量可参考仪器使用手册。

(9)平面偏心测量

该功能用于测定无法直接测量的点位,如测定一个平面边缘的距离或坐标。

此时首先应在该模式下测定平面上的任意三个点(P1,P2,P3)以确定被测平面,照准测点P0,然后仪器就会计算并显示视准轴与该平面交点距离和坐标。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①按F3(测量)键

F3

点号->PT-01

编码->SOUTH

镜高->1.200m

输入查找测量同前

角度*斜距坐标偏心

②按F4(偏心)键

 

F4

偏心测量1/2

F1:

角度偏心

F2:

距离偏心

F3:

平面偏心P1↓

③按F3(平面偏心)键

F3

平面偏心

N001#

SD*:

m

测量---------

④照准棱镜P1,按F1(测量)键,开始N次测量,测量结束显示屏提示进行第二点测量

照准P1

F1

平面偏心

N001#

SD*[n]:

<

测量……

⑤按同样方法进行第二点和第三点测量,显示屏变为平面偏心测量下

 

照准P2

F1

 

照准P3

F1

 

平面偏心

N002#

SD*:

m

测量---------

平面偏心

N003#

SD*:

m

测量---------

⑥仪器计算并显示视准轴与平面之间交点的坐标和距离值*1)、2)

 

HR:

50°10′12″

HD:

11.314m

VD*:

4.245m

>OK?

[是][否]

⑦照准平面边缘(P0)*3)。

照准P0

HR:

50°10′12″

HD:

11.314m

VD*:

4.245m

>OK?

[是][否]

⑧每次按

键,则依次显示平距、高差和斜距。

可显示坐标

V:

80°45′45″

HR:

50°10′12″

SD*:

4.245m

>OK?

[是][否]

⑨按F3(是)键,测量数据被存储。

显示返回到数据采集模式下的一个点号。

点号->PT-02

编码->SOUTH

镜高->1.200m

输入查找测量同前

*1)若由3个观测点不能通过计算确定一个平面时,则会显示错误信息,此时应从第一点开始重新观测。

*2)数据显示为偏心测量模式之前的模式。

*3)当照准方向与所确定的平面不相交的时候会显示错误信息。

(10)圆柱偏心测量

首先直接测定圆柱面上(P1)点的距离,然后通过测定圆柱面上的(P2)和(P3)点方向角即可计算出圆柱中心的距离,方向角和坐标。

圆柱中心的方向角等于圆柱面点(P2)和(P3)方向角的平均值。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①按F3(测量)键

F3

点号->PT-01

编码->SOUTH

镜高->1.200m

输入查找测量同前

角度*斜距坐标偏心

②按F1(偏心)键

F1

偏心测量1/2

F1:

角度偏心

F2:

距离偏心

F3:

平面偏心P1↓

③按F4(P1↓)键

F4

偏心测量2/2

F1:

圆柱偏心

P1↓

④按F1(圆柱偏心)键

F1

圆柱偏心

中心

HD:

m

测量---------

⑤照准圆柱面的中心(P1),按F1

(测量)键开始N次测量,测量结束后,显示屏提示进行左边点(P2)的角度观测。

照准P1

F1

圆柱偏心

中心

HD*[n]:

m

>测量……

⑥照准圆柱面左边点(P2),按F4

(设置)键,测量结束后,显示屏提示进行右边点(P3)的角度观测。

照准圆柱面右边点(P3),按F4

(设置)键,

照准P2

F4

照准P3

F4

圆柱偏心

左边

HR:

170°30′20″

---------设置

圆柱偏心

右边

HR:

200°30′20″

---------设置

⑦测量结束后,仪器和圆柱中心(P0)之间的距离被计算。

照准P3

F4

圆柱偏心

HR:

120°30′20″

HD:

24.251m

>OK?

[是][否]

⑧若要显示高差(VD),可按

键,每按一次,则依次显示平距、高差和斜距。

若要显示P0点的坐标,可按

键。

圆柱偏心

HR:

120°30′20″

VD:

24.251m

>OK?

[是][否]

⑨若要退出圆柱偏心测量,可按ESC

键,显示屏返回到先前的模式。

(11)查找记录数据

在运行数据采集模式时,您可以查阅记录数据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①运行数据采集模式期间可按F2(查找)键*1)此时在显示屏的右上方会显示出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