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规范最新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272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测量规范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gps测量规范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gps测量规范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gps测量规范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gps测量规范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ps测量规范最新版.docx

《gps测量规范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测量规范最新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ps测量规范最新版.docx

gps测量规范最新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gps测量规范最新版

  篇一:

gps测量规范20xx

  目次

  1范围

  1范围...........................................................................................................................3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25级别划分和测量精度2

  5.1级别划分2

  5.2测量精度2

  5.3用途36布设的原则3

  6.1基本原则3

  6.2gps点命名4

  6.3技术设计47选点4

  7.1选点准备4

  7.2点位基本要求4

  7.3辅助点与方位点..4

  7.4选点作业5

  7.5选点后应上交的资料58埋石5

  8.1标石5

  8.2埋石作业5

  8.3标石外部整饰6

  8.4关键工序的控制6

  8.5埋石后上交的资料69仪器6

  9.1接收机选用6

  9.2仪器检验6

  9.3仪器维护710观测.710.1基本技术规定710.2观测区的划分710.3观测计划810.4观测前的准备810.5观测作业的要求.811外业成果记录.911.1a级gps网外业成果记录911.2b、c、d、e级gps网外业成果记录9

  12数据处理912.1基本要求912.2外业数据质量检核912.3基线向量解算1012.4a、b级gps网基线处理结果质量检核1112.5重测和补测1112.6gps网平差1212.7数据处理成果整理和技术总结编写l313成果验收与上交资料l313.1成果验收1313.2上交资料13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地坐标系有关说明l4附录b(规范性附录)选点与埋石资料及其说明l5附录c(规范性附录)气象仪表的主要技术要求l9附录d(规范性附录)测量手簿记录及有关要求20附录e(资料性附录)归心元素测定与计算23附录F(规范性附录)同步观测环检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静态测量技术,建立gps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测量方法、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局部gps控制网的设计、布测和数据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l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l28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l794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chl002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chl003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h/tl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t20xx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

  ch/t801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观测时段0bservationsession

  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简称时段。

  3.2

  同步观测simultaneousobservation

  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3.3

  同步观测环simultaneousobservationloop

  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3.4.

  异步观测环independentobservationloop

  由非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3.5

  数据剔除率percentageofdatarejection

  同一时段中,删除的观测值个数与获取的观测值总数的比值。

  3.6

  gps静态定位staticgpspositioning

  通过在多个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确定测站之间相对位置的gps定位测量。

  3.7

  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continuouslyoperatingreferencestation:

coRs

  由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含天线)、计算机、气象设备、通讯设备及电源设备、观测墩等构成的观测系统。

它长期连续跟踪观测卫星信号,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定

  时、实时或按数据中心的要求将观测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它可独立或组网提供实时、快速或事后的数据服务。

  3.8

  单基线解singlebaselinesolution

  在多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中,每次选取两台接收机的gps观测数据解算相应的基线向量。

  3.9

  多基线解multi-baselinesolution

  从m(m≥3)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值中,由m一1条独立基线构成观测方程,统一解算出m一1条基线向量。

  3.10

  国际导航卫星系统服务internationalgnssservice;igs

  提供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包括gps、glonass、galile0等卫星星历,卫星钟差以及相应卫星系统的地面基准站坐标等方面信息的国际组织。

  4基本规定

  4.1gps测量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其定义和参考椭球参数见附录a。

gps测量采用gps时间系统。

手簿记录宜采用世界协调时(utc)。

  4.2用于各级gps网测量的仪器应经法定计量检定合格,并在其检验有效期内使用。

  4.3各级gps网测量采用中误差作为精度的技术指标,以2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4.4当需要提供1980西安坐标系、l954年北京坐标系或其他坐标系成果时,应按坐标转换方法求得这些坐标系中的坐标。

l980西安坐标系及l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参数见附录a。

  5级别划分和测量精度

  5.1级别划分

  gps测量按照精度和用途分为a、b、c、d、e级。

  5.2测量精度

  5.2.1a级gps网由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构成,其精度应不低于表l的要求。

  5.2.3用于建立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和三、四等大地控制网的gps测量,在满足5.2.2规定的b、c和d级精度要求的基础上,其相对精度应分别不低于1310-7、l3l0-6和l3l0-5。

  5.2.4各级gps网点相邻点的gps测量大地高差的精度,应不低于表2规定的各级相邻点基线垂直分量的要求。

  5.3用途

  5.3.1用于建立国家一等大地控制网,进行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和精密定轨等的gps测量,应满足a级gps测量的精度要求。

  5.3.2用于建立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建立地方或城市坐标基准框架、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局部形变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等的gps测量,应满足b级gps测量的精度要求。

  5.3.3用于建立三等大地控制网,以及建立区域、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等的gps测量,应满足c级gps测量的精度要求。

  5.3.4用于建立四等大地控制网的gps测量应满足d级gps测量的精度要求。

  5.3.5用于中小城市、城镇以及测图、地籍、土地信息、房产、物探、勘测、建筑施工等的控制测量等的gps测量,应满足d、e级gps测量的精度要求。

6布设的原则

  6.1基本原则

  6.1.1各级gps网一般逐级布设,在保证精度、密度等技术要求时可跨级布设。

  6.1.2各级gps网的布设应根据其布设目的、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和数量、测区已有的资料、测区地形和交通状况以及作业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

  6.1.3各级gps网最简异步观测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

  间距的2倍。

  6.1.5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国家高等级gps点进行联测,联测点数不应少于3点。

  6.1.6为求定gps点在某一参考坐标系中坐标,应与该参考坐标系中的原有控制点联测,联测的总点数不应少于3点。

在需用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控制网的地区,d、e级网点应有1~2方向通视。

  6.1.7a、b级网应逐点联测高程,c级网应根据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要求联测高程,d、e级网可依具体情况联测高程。

  6.1.8a、b级网点的高程联测精度应不低于二等水准测量精度,c级网点的高程联测精度应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精度,d、e级网点按四等水准测量或与其精度相当的方法进行高程联测。

各级网高程联测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按gb/tl2897或gb/tl2898规定执行。

  6.1.9b、c、d、e级网布设时,测区内高于施测级别的gps网点均应作为本级别gps网的控制点(或框架点),并在观测时纳入相应级别的gps网中一并施

  篇二:

9_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_t18314-20xx)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314-20xx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83

  目录

  前言851范围862引用标准863术语864坐标系和时间系统5精度分级6网的技术设计7选点8埋石9仪器10观测11外业成果记录12数据处理13成果验收与上交资料附录a(标准的附录)大地坐标系有关说明附录b(标准的附录)选点与埋石资料及其说明附录c(标准的附录)气象仪表的主要技术要求附录d(标准的附录)测量手薄记录及有关要求附录e(标准的附录)同步观测环检核附录F(提示的附录)归心元素测定与计算

  84

  878788909193959798103104106110111117118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和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所采用或将采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而制定的。

  内容涉及gps静态定位测量和gps块速静态定位测量,待条件成熟时,再纳入其他gps测量模式的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F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忠良、朱达成。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负责解释。

  85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按静态、快速静态定位原理,建立测量控制网(简称(gps)控制网)的原则、等级划分和作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局部gps控制网的设计、布测与数据处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897—19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7942—2000国家三角测量规范ch1002—19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3—19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t1004—1999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8016—199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3术语

  3.1观测时段observationsession

  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

  3.2同步观测simultaneousobservation

  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3.3同步观测环simultaneousobservationloop

  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3.4独立观测环independentobservationloop由非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3.5数据剔除率percentageofdatarrejection

  同一时段中,删除的观测值个数与获取的观测值总数的比值。

3.6天线高antennabeight

  观测时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

3.7参考站Referencestation

  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测站上,一直保持路口跟踪观测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设站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为参考站。

  3.8流动站rovingstation

  在参考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的接收机所设立的测站。

  86

  3.9观测单元observationunit

  快速静态定位测量时,参考站从开始至停止接收卫星信号连续观测的时间段。

3.10世界大地坐标系1984(wgs84)worldgeodeticsystem1984

  由美国国防部在与wgs72相应的精密星历nswc—9z—2基础上,采用1980大地参考数和bih1984.0系统定向所建立的一种地心坐标系。

  3.11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yy,internationalterrestrialReferenceFrame

  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局推荐的以国际参考子午面和国际参考极为定向基准,以ieRsyy天文常数为基础所定义的一种地球参考系和地心(地球)坐标系。

  3.12gps静态定位测量staticgpspositioning

  通过在多个测站上进行若干时段同步观测,确定测站之间相对位置的gps定位测量。

3.13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rapidstaticgpspositioning利用快速整周模糊度解算法原理所进行的gps静态定位测量。

3.14永久性跟踪站permanenttrackingstation长期连续跟踪接收卫星信号的永久性地面观测站。

3.15单基线解singlebbaselinesolution

  在多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中,每次选取两台接收机的gps观测数据解算相应的基线向量。

  3.16多基线解multi—baselinesolution

  从m(m≥3)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值中,由m—1条独立基线构成观测方程,统一解算出m—1条基线向量。

  4坐标系和时间系统4.1坐标系

  4.1.1gps测量采用广播星历时,其相应坐标系为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

该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gps测量采用精密星历时,其坐标系为相应历元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yy。

当换算为大地坐标时,可采用与wgs84相同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

  4.1.2当要求提供1980西安坐标系或其他参考坐标系时,可按坐标转换等方法求得这些坐标系的坐标。

  当要求提供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其他高程系高程时,可按高程拟合、大地水准面精化等方法求得这些高程系统的高程。

  1980西安坐标系及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2时间系统

  gps测量采用gps时间系统,手簿记录宜采用世界协调时(utc)。

5精度分级

  5.1gps测量按其精度划分为aa、a、b、c、d、e级。

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可用于c、d、e级gps控制网的布设。

  87

  篇三:

gps测量规范

  gps测量规范

  gps测量成果包括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两  

部分。

  外业:

观测成果的外业检核是确保外业观测质量和实现定位精度的重要环节。

所以外业观测数据在测区时就要及时进行严格检查,对外业预处理成果,按规范要求严格检查,分析,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重测和补测。

确保外业无误后方可离开测区。

  外业观测应严格按照技术设计要求进行。

  安置天线。

天线安置是gps精密测量的重要保证,要仔细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

仪器高要用钢尺在互为1200方向量三次,互差不能小于3mm,取平均值后输入gps接收机。

  安置gps接收机。

gps接收机应安置在距天线不远的安全处,连接天线及电源电缆,并确保无误。

  按顺序操作。

按规定时间打开gps接收机,输入测站名,卫星截止高度角、卫星信号采样间隔等。

详见仪器操作手册。

  一般情况下,gps接收机只需3分钟即可锁定卫星进行定位。

若仪器长期不用,超过3个月,仪器内的星历过期,仪器要重新捕获卫星,这就需要12.5分钟。

gps接收机自动化程序很高,仪器一旦跟踪卫星进行定位,接收机自动将观测到的卫星星历、导航文件及测站输入信息以文件形式存入接收机内,作业员只需要定期查看接收机工作状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并做好记录。

接收机正常工作过程中不要随意开关电源、更改设置参数、关闭文件等。

一个时段的测量结束后,要查看仪器高和测站名是否输入,确保无误后再关机,关电源,迁站。

gps接收机记录的数据有:

  ①gps卫星星历和卫星钟差参数;

  ②观测历元的时刻和伪距观测值及载波相位观测值;

  ③gps绝对定位结果;

  ④测站信息。

  内业:

对于两台及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值进行独立基线向量(坐标差)的平差计算,称为基线解算,也称为观测数据预处理。

  观测成果检核:

  每个时段同步环检验。

同一时段多台仪器组成的闭合环,其坐标增量闭合差应为零。

由于仪器开机时间不完全一致而且会有误差。

在检核中应检查一切可能的环闭合差,其闭合差分量要求:

  mxnmynm2n22mymz2m=mx

  环闭合差限查m3n,式中:

a2(6d)2;n为同步环点数。

复测边检验。

一条基线在不同时段被观测多次,有多个独立基线值,这些边被称为重复边。

任意两个时段所得基线差位应小于相应等级规定精度的22倍,即22

  异步环检验。

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步观测基线,则该多边形环路称为异步环。

  异步环检验应选择一组完全独立的基线构成环,然后进行检验,应符合下式要求:

  mx2nmy2nmz2nm23n式中:

n为异步环的边数。

  gps测量任务完成后,需上交下列有关资料:

  ①测量任务书及技术设计书;

  ②gps网展点图;

  ③控制点点之记,环视图和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

  ④测量期间卫星可见性预报表,施测观测计划;

  ⑤外业观测记录,包括测量手薄、原始观测数据的存储介质、偏心观测记录等;⑥gps接收机及气象仪器检验证书;

  ⑦外业观测数据的质量分析及野外检核计算资料;

  ⑧数据处理资料、网平差结果生成的文件、成果表和磁盘文件;

  ⑨技术总结;

  ⑩成果验收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