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8241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2020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细胞是动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在动物胚胎发育阶段也会发生

B.蛙的红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外界温度为5℃时,正常人体细胞酶活性下降,ATP产生量减少

D.溶酶体中的酶只能催化代谢过程,与免疫反应无关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可能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A.调查某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舍弃个体数量过多的样方

B.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重捕并计算鲤鱼的数量

C.在高度近视患者的家系中随机调查高度近视的发病率

D.从未摇匀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计数

3.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

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B.“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4.下图1、2、3是某森林中喜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图4为该森林大山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

B.图1、2中的B、D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C.图4中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

D.森林中随着各个种群的变化,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在变化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在幼芽、幼叶和发育的种子中大量合成

B.植物在水平放置状态下,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C.水稻若未授粉,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α-萘乙酸提高粮食产量

D.生产上,使用生长调节剂有时可获得比植物激素调节更稳定的效果

6.已知玉米的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为玉米6个纯合品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字母表示)及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品系②~⑥均只有一个性状是隐性纯合的。

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品系

②果皮

③节长

④胚乳味道

⑤高度

⑥胚乳颜色

性状

显性纯合子

白色pp

短节bb

甜aa

矮茎dd

白色gg

所在染色体

Ⅰ、Ⅳ、Ⅵ

A.该玉米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则有5对同源染色体

B.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品系⑤和⑥作亲本进行杂交

C.若Ⅰ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转移到了Ⅳ号染色体上,则这种变异类型最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D.选择品系③和⑤作亲本杂交得F1,F1再自交得F2,则F2表现为长节高茎的植株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4

二、综合题

7.1941年鲁宾和卡门用小球藻做了三组实验,每一组提供给小球藻的水和碳酸氢盐中都含有比例不等的18O,分析每组产生的氧气中18O比例,结果如下:

水中18O比例

碳酸氢盐中的18O的比例

产生的氧气中的18O比例

实验1

0.85%”

0.61%

0.86%

实验2

0.20%

0.40%

0.20%

实验3

0.20%

0.57%

0.20%

(1)该实验中碳酸氢盐的作用是为小球藻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下列实验中也运用了该项技术的有__________。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B.促胰液素的发现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D.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4)如图是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若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则其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

若C代表细胞质基质,则D代表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

图中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

8.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淋巴因子和抗原一抗体复合物,这两种物质可能成为致热源引起机体发热。

回答下列问题:

(1)淋巴因子是抗原刺激________细胞后产生的。

其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抗原和抗体结合后,可抑制病原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致热源会引起人体的体温升高,其原理是在致热源的影响下,位于_______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冲动,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量_____________,导致产热量增加。

当体温维持在38.50C时,机体的产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或“>”)散热量。

(3)发热时多喝水有利于体温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第4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

全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圈养375只,栖息地258-349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

但由于栖息地的破碎化,大熊猫的生存还是存在很大威胁。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不同于常见的动物采用的____________调查方法来估算种群密度,对大熊猫我们必须进行“人口普查”。

(2)科研人员常用“种群生存力分析”来研究各保护区的大熊猫种群的存活能力。

种群生存力分析是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分析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灭绝风险的方法。

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保护区大熊猫进行“种群存活力”分析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请据表分析回答。

初始种群规模/只

10

20

25

30

35

40

45

50

60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

0.412

0.132

0.076

0.041

0.023

0.010

0.002

0.001

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3%”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在____________只之间。

(3)科研人员对卧龙山保护区的大熊猫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了该保护区的大熊猫数量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

科员人员得出该结论的最可能依据是:

______________

A.将有其它保护区的大熊猫迁移而来

B.人工圈养大熊猫的野外放归

C.该调查期间大熊猫的增长速率较高

D.卧龙保护区大熊猫的年龄组成处于增长型

(4)2021年12月5日消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最新发布,三只大熊猫将择机被放归到位于江西省的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铜鼓县交界处。

这是大熊猫首次在四川以外的地方野化放归。

请分析选择官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熊猫还算幸运的,而就在2021年1月3日长江白鲟灭绝的新闻刷屏,有网友哭了:

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

这是继白鳍豚和长江鲥鱼被研究人员宣布功能性灭绝之后的又一坏消息。

中华鲟,长江鲟甚至连普通的江豚的种群数量都在锐减,保护它们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植物,其茎秆高度由基因(A/a)控制,叶型由基因(B/b)控制。

现选取亲本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

据此分析回答:

(1)高杆杂交,后代出现高杆和矮杆的现象称为________,F1中高杆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若控制叶型的基因(B/b)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图示杂交所得F1中b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

(3)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一实验,证明控制叶型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

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_____。

11.自从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明食品发酵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以来,人们认识到微生物在发酵食品的加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今形形色色的发酵食品在食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回答下列与微生物发酵、培养相关的问题:

(1)果酒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这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

A.温度控制B.溶氧控制C.pH控制

(2)苹果酒在__________(填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继续发酵可形成苹果醋,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泡菜坛内有机物的种类将_____________。

(3)在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条件下,乳酸菌仍不能正常生长,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应用_____________法分离乳酸菌时,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

12.布鲁菌病是一种由布鲁菌引起的人鲁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

为研制快速检测布病的产品,科研人员对布鲁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进行了相关研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布鲁菌单克隆抗体能用于布病的检测,其原理是依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在制备布鲁菌单克隆抗体时,要先在小鼠体内注射布鲁菌的脂多糖(LPS),才能在小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形成相应B淋巴细胞,注射LPS后能形成相应B淋巴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获得相应B淋巴细胞后,要将其与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合,并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___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__的细胞都会死亡,从而可筛选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的杂交瘤细胞。

(4)利用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后,可用该抗体分别与布鲁菌和其他细菌的裂解抗原进行反应,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

参考答案

1.A

【分析】

1、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3、人体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平衡;

4、溶酶体是由单层脂蛋白膜包绕的内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的小体.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详解】

A、细胞凋亡在动物胚胎发育阶段也会发生(例如在个体发育工程中,人体胚胎尾部的消失),A正确;

B、蛙是两栖动物,其红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人是恒温动物,可以维持自身体温的相对稳定,所以外界温度为5℃时,正常人体细胞酶活性不变,C错误;

D、溶酶体中的酶可以对侵入机体的抗原进行处理,与免疫有关,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易错点B选项中需要考生识记“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其他细胞不同,C选项中人是恒温动物。

2.C

【分析】

1、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

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2、若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

【详解】

A、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而不能舍弃个体数量过多的样方,这样会使计算所得数值偏小,A错误;

B、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重捕,会使重捕中标记个体数增加,从而使鲤鱼的数量减小,B错误;

C、在高度近视患者的家系中随机调查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会导致所得数据偏大,C正确;

D、从未摇匀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计数,若培养液取自上层,则会使实验所得数值比实际值偏小,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种群密度调查、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要求能够根据选项中的提示判断数据的准确性,注意取样的随机性;识记遗传病的调查方法;识记并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的相关注意点。

3.D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该蛋白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由此说明该物质为信号分子;并且该信号分子存在于“气泡”,属于分泌蛋白的一种,核糖体为该蛋白的合成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该蛋白进行加工和运输,线粒体在全过程中供能。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癌症蛋白”为分泌蛋白,而分泌蛋白的形成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癌症蛋白”是信息分子,由肿瘤细胞合成,作用于血管上皮细胞,响了血管上皮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使细胞向着肿瘤方向生长,B正确;“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癌细胞具有无限制增殖的特点,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的过程中,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缩短,D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该癌症蛋白属于分泌蛋白,进而结合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判断涉及到的细胞器种类,明确癌细胞的分裂旺盛、细胞周期短。

4.C

【分析】

题图分析:

图1表示喜鹊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其中A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点达到K值;图2表示喜鹊种群增长速率曲线,C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与图1A点相同;图3表示喜鹊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关系曲线,其中E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F点达到K值;图4表示该森林大山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其中0-4年,λ>1,种群数量增加;4-8年λ<1,种群数量下降。

8-10年λ=1,种群数量不变。

【详解】

A、据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A正确;

B、由图示可知,图1、2中的B、D点(种群增长速率为0),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B正确;

C、图4中第4年种群数量最多,第8年种群数量最少,C错误;

D、森林中随着各个种群的变化,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随之变化,D正确。

故选C。

5.D

【分析】

植物激素类似物与植物激素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

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其类似物为NAA、2.4-D;乙烯:

促进果实成熟,类似物为乙烯利;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生长,类似物为青鲜素;赤霉素:

促进茎的伸长、解除休眠等,类似物为赤霉素;脱落酸:

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类似物为矮壮素。

【详解】

A、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所以植物细胞不会大量合成生长素,故A错误;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下端有关,与放置方向无关,所以植物在水平放置状态下,生长素仍能进行极性运输,B错误;

C、水稻收获的是种子,α-萘乙酸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但是没有授粉不能形成受精卵,不能发育成种子,C错误;

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D正确。

故选D。

6.C

【分析】

1、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合体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分析题图可知,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和控制节长的基因都位于Ⅰ号染色体上,因此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和控制节长的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茎的高度和胚乳颜色的基因都位于Ⅵ染色体上,因此控制茎的高度和胚乳颜色的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A、玉米染色体2n=20,经过减数分裂后,子细胞有10条染色体,但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

B、控制茎的高度和胚乳颜色的基因都位于Ⅵ染色体上,因此控制茎的高度和胚乳颜色的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若Ⅰ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转移到了Ⅳ号染色体上,则这种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正确;

D、选择品系③和⑤作亲本杂交,基因型是bbDD和BBdd,F1全为BbDd,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所以F1再自交得F2,则F2表现为长节高茎(B_D_)的植株中,纯合子(BBDD)的概率为1/3×1/3=1/9,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设计以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7.CO2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A、C叶绿体基质线粒体C和D

【分析】

1、鲁宾、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

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2,释放的是O2。

证明:

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而不是CO2。

2、下图中A是光反应,B是暗反应,C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D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

①是O2,②是NADP+,③是ADP和Pi,④是C5。

【详解】

(1)碳酸氢盐可以为小球藻提供CO2。

(2)从表格中看出,O2中18O的比例与水中18O比例相同,所以得出结论: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

(3)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利用了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

B、促胰液素的发现没有利用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3H标记的亮氨酸为材料,所以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正确;

D、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利用了荧光蛋白标记法,D错误。

故选AC。

(4)B是暗反应,其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D进行了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反应,所以D是线粒体;光反应(A)、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可以产生ATP,所以图中C和D都可以产生ATP。

【点睛】

本题需要考生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进行联系,识别图中的过程,同时掌握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过程,识记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8.T促进被少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和分化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下丘脑增加=多喝水有利于增加排尿量和排汗量,从而增加散热量

【分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

(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人体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如下:

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少。

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寒冷时,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加强,增加产热量的激素有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战栗是骨骼肌的不自主地收缩,不受大脑皮层支配。

【详解】

(1)T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产生淋巴因子;体液免疫过程中,淋巴因子能促进被少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和分化;抗原和抗体结合后,可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2)致热源会引起人体的体温升高,其原理是在致热源的影响下,位于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冲动,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导致产热量增加;当体温维持在38.50C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3)发热时多喝水有利于增加排尿量和排汗量,从而增加散热量,因此体温下降。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体液免疫和人体体温调节的原理和过程,要求学生掌握体液免疫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体温调节的过程的理解与运用。

9.标志重捕法30—35D环境优越,气候适宜,食物充足,没有人为干扰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

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详解】

(1)动物常采用的标志重捕法调查方法来估算种群密度。

对大熊猫我们必须进行“人口普查”。

(2)从表中可知,初始规模为30的灭绝概率为0.041,初始规模为35的灭绝概率为0.023,0.023<3%<0.041,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3%”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在30—35只之间。

(3)卧龙保护区大熊猫的年龄组成处于增长型,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种群将有一段稳定的增长。

而其它保护区的大熊猫迁移而来、人工圈养大熊猫的野外放归,不会导致稳定的增长,该调查期间大熊猫的增长速率较高,下一阶段会不会稳定的增长还未知,故选D。

(4)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优越,气候适宜,食物充足,没有人为干扰,适合大熊猫的生存和繁殖。

(5)中华鲟,长江鲟是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对环境要求较高,保护它们的最有效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点睛】

本题以文字信息结合表格信息的形式考查种群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要求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10.性状分离AA、Aa2/3实验思路:

选取宽叶雄与细叶雌杂交,观察后代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比例预期结果:

杂交后代雌性全部表现为宽叶,雄性全部表现为细叶

【分析】

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详解】

(1)根据性状分离的概念,高杆杂交,后代出现高杆和矮杆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由于亲本全为高杆,F1中出现高杆和矮杆,推断亲本的基因型全为Aa,F1中高杆的基因型为AA或Aa。

(2)若控制叶型的基因(B/b)只位于X染色体上,F1中宽叶:

细叶=1:

1且雌雄表现型及比例都相同,只考虑宽叶、细叶这对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宽叶雌)和XbY(细叶雄),F1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其中b基因的频率为2/3。

(3)选取F1代中的宽叶雄(XBY)与细叶雌(XbXb)杂交,观察后代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出现雌性全为宽叶(XBXb),雄性全为细叶(XbY),则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要求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双亲的基因型,进而推断子代的性状及比例;以及通过设计实验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1.A、B、C醋酸菌增加维生素稀释涂布平板法

【分析】

果酒制备的菌种是酵母菌,条件:

温度18-25℃,缺氧、酸性。

果醋制备的菌种是醋酸菌,条件:

温度是30~35℃,要适时充气。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详解】

(1)酵母菌发酵需要控制条件:

温度18-25℃;溶氧控制,即要先通气后密封;pH控制,偏酸性。

故选ABC。

(2)苹果醋制备需要醋酸菌,泡菜制作过程中,由于乳酸菌等微生物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所以有机物种类将增加。

(3)乳酸菌的培养在培养基中除了添加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条件下,还要添加维生素,由于存在涂布操作,所以分离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点睛】

本题考查微生物发酵和培养的相关知识,结合果酒、果醋、泡菜的制作原理和微生物的接种方法进行解答。

12.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脾LPS属于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后可使小鼠产生免疫反应骨髓瘤细胞未融合的亲本融合的具有同种核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该单克隆抗体只能与布鲁菌裂解抗原发生反应,而不能与其他细菌的裂解抗原发生

【分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首先用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