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044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事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事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事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事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事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事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

《人事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事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事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

人事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市人事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扩内需、促转型、重管理、惠民生”的工作任务,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促进人事人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事人才支撑。

一年来,我们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环境优化,抓好人才资源开发

我们着眼于创新和完善人才政策,丰富人才引进载体,提高人才服务水平,优化人才环境,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上新台阶。

今年全市净增加人才6.08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036人。

全市人才总量为116.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9275人。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聚才氛围。

充分发挥人才宣传工作的先导作用,不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报道人才工作的新政策、新情况和新进展,大力推广优秀人才的新思想、新行动和新成绩,提高社会各界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大政策创新力度,优化人才环境。

我们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努力建立“更优、更活”的人才政策环境,实现“以一流之策引一流之才”。

一方面,抓好人才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完善。

认真对前期出台的人才政策进行分析梳理,加大政策创新调整力度,协助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关于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施意见》三份人才政策文件,计划在3-5年内面向海内外引进50名左右的领军人才;从2009年开始用5年时间,每年培养造就15-20名各行各业的科技领军人才和50名科技领军后备人才,每年培养造就3-5个由科技领军人才带领的创新团队;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各类企业就业,为我市经济升级转型储备本土人才。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形成《东莞市人才发展规划(2009—2020年)》,为我市未来的人才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目前,我市共有各类人才政策15份,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方面促进了人才工作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抓好人才政策落实。

协调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新颁布人才政策具体实施办法的制定出台工作,目前,按照《关于加快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分别草拟了《东莞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实施办法》和《东莞市关于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实施办法》,经多方征求意见后,正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另外,我们继续做好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的发放工作,今年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共审核发放616.62万元,其中,资助留学人员创业园各项招才引智和宣传推介活动174.37万元;资助科研经费启动项目80万元;发放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80.15万元;资助博士后进站开发经费和生活补助80万元;资助其它企事业单位开展人才招聘、交流、培训等项目202.1万元。

(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畅通引才渠道。

我们坚持“刚柔并进”的方式,广开招才引智渠道,通过载体、项目、资金等方式大力引才,开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人才总量和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

至2009年底,全市高层次人才有49275人,全市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

一是市场招才。

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至12月,全市各人才市场成功举办人才招聘会730场次,应聘成功402761人次,成功率达27.3%。

二是外出引才。

完善“走出去,请进来”的引智模式,通过政府和人才市场组织企业“走出去”,到高校密集、人才资源丰富的城市举办招聘会,引进各层次急需人才。

先后组织人员赴北京、大连等城市参加全国性大型招才引智活动,并在武汉、西安两地成功举办“2009东莞科技人才全国招聘会”,与参会单位达成录用意向科技人才395人。

探索赴海外招才的新模式,组织企业参加省人事厅赴美国招聘海外高层次人才活动,全市共有9家企事业单位参加,在招聘活动中收到人才简历26份,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微模式软件有限公司成功与其中2名高层次人才对接并达成合作意向。

三是载体聚才。

充分发挥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集聚高层次科技和管理人才的作用,积极协助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博士创业园参加北京、大连等国内大型招才引智活动,深入两园区开展调查研究,完善管理服务机制,推动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申报省部共建留学生创业园。

至12月,两园区累计引进企业188家,注册资本达5.8亿人民币,引进博士134人,硕士156人,市留学人员信息库中登记在册的留学人员共547名。

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工作。

强化对已建站单位的管理和服务,督促和协助各已建站单位做好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积极申报建站。

目前,全市共有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工作的博士、高工、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158人,其中聘用院士4人,博士后11人。

四是柔性用才。

我们坚持柔性引才用才的方式,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争取外地高层次人才以兼职、短期服务、合作研究、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为我所用”。

充分发挥广东省居住证和特聘工作证的作用,至今年12月,累计为108人办理了广东省居住证,为2573人办理了特聘工作证。

二、突出公益惠民,抓好毕业生就业

我们把促进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人事人才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紧抓好,从社会稳定和为产业发展储备人才的高度重视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至今年12月,全市共有12028名毕业生办理了报到手续,已就业11450人,就业率达95.2%。

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把促进高校毕业生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人才工程来抓紧抓好,列入基层班子考核内容。

人事局人才管理办公室设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科,工作列入领导班子议事日程。

二是落实就业政策。

按照《关于促进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施意见》,与市劳动局、市财政局共同制定了《关于印发促进本地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系列政策的操作办法的通知》,对未就业毕业生登记、毕业生就业培训、毕业生就业见习训练、毕业生企业就业岗位津贴申领、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申领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推荐毕业生就业推荐就业补贴申领等六个方面工作进行细化,进一步提高了实施意见的可操作性,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提高补贴资助。

大力鼓励毕业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就业,进一步提高企业就业岗位津贴,进一步提高企业就业岗位津贴,由原来每人每年2000元调整为:

中专200元/月,大专400元/月,本科500元/月,硕士以上800元/月。

今年共向4410名在企业一线岗位上工作的本地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发放岗位津贴,合共885万元。

四是建立见习基地。

联合团市委、市劳动局、市财政局,以“互惠互利、自愿协作”为原则,在全市各镇街、园区选取有一定规模、各方面条件较好、有接收毕业生就业意向的两自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企业建立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全面实施岗位见习与就业对接计划。

全市建立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88家,提供见习岗位2972个。

五是强化就业培训。

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与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基层用人单位的合作,对当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实施全员培训。

今年共举办东莞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班70期,共有10850名毕业生参加。

同时,为提高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于9月1日启动“东莞生源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活动”,承办了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举办了东莞市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就业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

全年举办东莞生源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班14期,培训1145人,其中有104人正在创业。

六是搭建服务平台。

办好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全年举办38场公益性毕业生专场供需见面会,参加招聘单位3038个次,入场应聘4.3万多人次。

创新毕业生报到服务工作,把未有单位正式接收的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报到、登记工作下移到各镇街人才服务站,在全市各镇街专门设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登记窗口,为毕业生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推荐培训、人事代理等“一站式”服务。

启动运行东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通过全市各镇(街)毕业生就业信息联网共享,实现对毕业生就业的动态管理。

创办《东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动态》,及时宣传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措施和政策,报道成功就业创业典型事例,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突出服务提升,抓好人事人才公共服务

我们将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贯穿于人才资源开发、人才资本运营全过程,健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完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功能,拓展人事人才服务领域,全面提高人才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

一是扶持我市人才服务业做大做强。

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采取政府搭台、民营运作、企业唱戏的办法,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网络与实体相结合、市镇与企业相结合的一体化人才引进、流动服务网络。

同时,加强对人才服务业的监管,严格执行《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和《广东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重点抓好超前规划、严格审批、公平竞争、优化服务等关键环节。

2009年全市新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咨询服务点1家,目前,全市共有人才中介服务机构45家,其中人才市场15家,网上人才市场1家,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咨询服务点29家。

人才服务业务进一步拓展,人才招聘、就业咨询和人才“猎头”等基础性服务项目进一步完善,以人才培训为重点,人才测评、人才租赁、人才派遣、网络招聘、人才规划、校园招聘、职业技能培训、企业人事咨询与诊断等新型服务项目得到进一步发展,满足了人才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是充分发挥人才服务站的作用。

全市各镇街和松山湖、虎门港成立了人才服务站,配备了专门编制。

人才服务站在场地、人员、经费、设备、制度等方面都得到落实,人才调动、入户、档案挂靠、人事代理、职称评审的前置手续审核等业务正逐步开展起来,以市人才管理办公室、人才服务站和人才市场为主要框架的“三维”公共服务平台作用逐步显现。

三是推进职称评审的行业化和社会化。

积极创新三项职称制度,制定职称中介服务联络点制度,全市设立镇街人才服务站、人才市场和行业协(学)会等55个职称服务联络点,全年共受理3693人申报职称;制定职称外语和计算机暂缓考试制度,今年全市工程系列申报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10%,有效拓宽人才评价的服务领域;制定推荐评审制度,由更高资格级别的专家推荐申报材料和论文论著,发挥同行专家指导和培养作用,增强行业认可性,提高评审质量。

至12月,职称库在库人数113267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0513人;考核认定3687人;受理申报评审5271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8%;登记省外市外职称905人。

加强专业资格考试的组织工作,完成了53项资格考试的相关考务工作,合计报考人数66618人次。

四、突出素质增强,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

我们以提高公务员素质为抓手,积极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是做好公务员录用计划申报工作。

按照省人事厅的要求,我们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申报2009年公务员录用计划的通知》,待各单位上报计划后,进行严格审核,把好按核定编制计划进人关。

省人事厅下达给我市2009年公务员录用计划指标共721名,其中公安系统200名,法院系统96名,检察院系统30名,党政群机关205名,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190名。

我们迅速分解并及时下达给有关单位,以确保公务员招录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抓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

今年我市的公务员招录共有78个单位提供192个职位,计划招录647人,全市共13273人报名,招考任务较重。

我们严格贯彻“1+3”文件精神,制定了笔试、面试等工作的组织实施方案,根据省人事厅的统一安排部署,精心组织,狠抓每一个工作细节。

尤其在面试组织工作中,今年,我们首次按照由市人事局统一集中组织,统一抽调和委派考官的形式进行,并严格实行“双抽签”制度,面试前通过抽签确定面试考官人选及组别,考生面试顺序也在面试前通过抽签确定。

对面试考官组成进行调整和优化,共抽调考官198名,其中中山交流来我市的考官有66名,“两代表一委员”考官22名,其它考官110名。

每个公务员面试考官小组由过去的7人提高到9人,确保考试面试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经过笔试、面试体检和考察工作,我市200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共627人。

同时,协助省做好中直机关201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东莞考区的考务工作,顺利完成12020人的考试任务。

三是抓好公务员培训工作。

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目标要求,以培育公务员精神为核心,分级分类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注重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思想观念的更新推动工作上的突破,特别是配合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实施的需要,增设了产业转型升级、社区建设与管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等新专题培训研讨班。

今年共举办以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在职培训等四种类型的公务员培训班62期,共培训21430人次。

四是做好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相关工作。

根据《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工作方案》和《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我们组织了市财政投资审核办公室、市人事考试管理办公室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所等三个事业单位申请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得到省人事厅的批复同意。

至目前为止,经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批准,我市共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62个,其中新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21个。

我们认真做好这21个新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登记资格考试工作。

全市共有315人参加了考试,合格的共有312人,免考的93人,合共405人进行公务员登记。

五是认真做好年度考核相关工作。

2008年,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应参加年度考核13590人,实际参加13555人,其中优秀2403人、称职10469人、基本称职3人、不称职11人、不定等次669人,优秀等次人员占考核人数17.73%。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参加年度考核41803人,实际参加41649人,其中优秀6047人、合格33915人、基本合格6人、不合格246人、不定等次1435人,优秀等次人员占考核人数14.52%。

五、突出统筹兼顾,抓好各项人事管理

我们着眼于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促进各项人事管理协调发展。

一是认真做好工资改革工作。

稳妥推进镇(街)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工作,开展镇(街)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发放情况调查,协助市政府制定出台《东莞市规范镇(街)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方案》,进一步统一镇街公务员的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项目和标准。

协调市教育局、财政局积极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协助市政府制定出台《东莞市中小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全市中小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已基本兑现到位。

平稳移交企业干部退休审批权工作,从2009年7月起将企业干部退休审批权限移交给市社保局,由市社保局按企业职工办理退休的相应流程办理企业干部退休审批手续,进一步简化了办事程序。

二是妥善做好军转干部安置维稳工作。

今年,省下达我市接收安置军转干部122人,随调家属27名。

经市军转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我们采取考试考核、双向选择与指令性分配相结合的方法安置军转干部。

考试考核工作已于9月中旬结束,我们为考试考核总成绩排前70%的军转干部(正营职以下)颁发了《军队转业干部进入广东省各级机关考试合格证书》,作为今年进入我市各级机关的资格凭证,并于10月13日组织了“双向选择”见面会。

目前,所有军转干部已基本确定工作单位,军转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同时,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对61名生活困难的企业在职(下岗)军转干部共计补助85.3万元。

积极开展军转干部春节慰问和走访座谈活动,2009年春节期间对企业军转干部中9名患严重疾病和48名低收入户发放共计99000元春节慰问金;“八一”期间,为82名生活困难的企业军转干部送去关心和慰问。

三是积极做好人事争议仲裁和信访工作。

贯彻落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进一步规范仲裁办案程序,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

至12月,共收到25宗仲裁申请,已全部办结。

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全年共收到来信28件,受理28件,已结案28件;收到“政府热线”12宗,已回复12宗;收到“阳光热线”45宗,已回复45宗,办结率和回复率均为100%,基本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汇报”。

六、突出效能提升,抓好机关作风建设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是推进工作落实、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根本保证。

我局着眼于提升工作效能,从自身队伍建设入手,积极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教育。

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开展以转变作风为主题的专题组织生活会、“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主题实践活动、“双八”教育以及2009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等主题活动,全年共召开专题学习12场。

采取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自我反思和征求意见建议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开展权力观、荣辱观、道德观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思想认识和政治素质,改进工作作风。

二是开展调研督查工作。

积极开展人才服务现场对接会,深入松山湖、生态园等园区开展人才调研服务工作。

建立完善人事人才编制工作调研和督导联系制度,按照“局领导挂片,科室领导包镇,责任到人”的原则,共成立6个调研督导小组,分别联系若干个镇(街)、重点企事业单位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实行包干,采用定期联系指导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调研督查,了解基础和企业在人事人才编制工作方面的困难,指导基层和企业做好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工作,促进基层人事工作的落实。

今年以来,共召开人事人才工作现场会15

场。

三是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

我局党支部严格按照党建党务工作制度和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党建党务工作,切实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以“党性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积极开展创建“机关党建百佳”活动,以打造“阳光人事”作为市人事局党建品牌,引导全体党员加强学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于创新,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

健全党务公开、局务公开等工作机制,建立“公道正派、公开透明、务实创新”的“阳光人事”形象,积极争取“机关党建百佳”称号。

四是加强廉政建设。

我们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以落实,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一把手负总责,层层抓落实,做到责任到岗到人。

进一步健全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干部出国(境)审批报告、证件管理制度,健全社会和舆论监督制度,全面落实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团结协作、默契民主、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

围绕“加强作风建设,保障科学发展”的主题,认真开展纪律教育月学习活动,在活动期间共召开专题报告会3场,观看专题警示片3次,同时,结合人事编制工作实际,努力倡导“五个更加”,即服务态度要更加热情一点,工作任务要更加落实一点,知识学习要更加重视一点,沟通协调要更加顺畅一点,组织纪律要更加严格一点,切实提高全体同志的拒腐防变能力。

2009年以来,我局在工作中能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狠抓落实,围绕我市“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战略任务,较好地完成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使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务员管理等方面工作,但我市人事人才工作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尤其表现在人才工作方面,主要是:

一是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短缺。

二是人才配置与产业、行业、区域发展不相适应,全市特色支柱产业以及新兴战略产业人才密度均低于第二产业14%的平均密度,全市高层次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党政机关,特别缺乏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人才。

三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研机构较少、档次较低,科研人才队伍规模小,整体上还不具备重大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本土人才基础还比较薄弱,人才稳定性不高。

明年及今后一个阶段,我局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统领人事人才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主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事人才支撑。

一是要进一步提升人才质量。

要围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这条主线,积极落实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强化人才高地建设,为我市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以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重点,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关于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出台领军人才政策的配套实施细则,发挥新政策的导向作用,努力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

要发挥高层次引智载体的承载作用,重点加快东莞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园和其他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步伐,推动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建省部共建留学生创业园,为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创建舞台,增强我市对高层次人才的吸聚能力。

二是要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

要坚持把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贯穿于人才资源开发的全过程,不断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完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功能。

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宣传政策,推销政策,用好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对人才的吸引作用。

积极推广成立人才俱乐部等人才交流平台,建立完善人才交流沟通渠道,努力营造良好的引才、留才环境。

做好企业招聘人才服务,加强与人才聚集城市人力资源部门的交流合作,建立长期、稳固的人才引进渠道;创新引才工作方式,推广网络招才、视频招聘等低成本招才途径,提高引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由等人才上门自荐向主动出击招贤纳才转变,由等企业联系政府向政府主动提供服务转变”。

做好人才和企业的贴身服务,进一步完善人才入户机制,提高人才来莞创业就业的积极性。

做好各项专业资格考试工作,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规范职称服务联络点管理,推进职称评审的行业化和社会化。

三是要进一步促进充分就业。

要坚持把就业作为保稳定、保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折不扣地落实措施抓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加大毕业生就业扶持力度,落实毕业生企业就业岗位津贴申领工作,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和企业就业。

抓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创新毕业生就业培训方式和内容,提前在寒假期间组织培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技巧;继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训练制度,增加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岗位。

建立完善东莞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实行全市各镇(街)毕业生就业信息大联网,对毕业生就业实行动态管理。

四是要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素质。

要以提高公务员素质为抓手,紧靠双转型的要求,以世界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建设、道德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树立提高公务员队伍的良好形象。

加强公务员培训,把见识、学识、能力培养贯穿于公务员教育培训的全过程,继续抓好公务员初任培训、强化任职培训、深化专门业务培训和拓宽更新知识培训。

创新公务员培训模式,积极组织公务员“走出去”开展交流培训活动,努力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创新发展意识。

五是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根本,统筹推进各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省厅的统一安排,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

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基层人事管理机制,按照市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的要求,做好岗位聘用、人事代理等事权下放工作,调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

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市直和镇街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

进一步完善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双向选择”工作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妥善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

进一步规范仲裁办案程序,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确保大局和谐稳定。

东莞市人事局

二00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