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060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卷.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卷.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卷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安全使用酒精灯非常重要。

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酒精量不足时需熄灭酒精灯后再添加酒精

B.点燃酒精灯前需要检查灯芯管是否盖严灯口

C.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用灯帽一次盖灭就可

D.发现火焰太小时需及时更换酒精或整理灯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涤纶、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用KClO3及双氧水制O2时,加入的MnO2作用不相同

C.洗洁精能够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洁精能够溶解油污

D.氯化铵和草木灰(pH=10)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3.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

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花香四溢;④百炼成钢;⑤沙里淘金;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

B.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

4.下列关于物质化学变化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一定会发光、发热

B.一定有气体生成或改变颜色

C.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

D.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6.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A.高效杀虫剂的研发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

B.

称量固体质量

C.

过滤

D.

滴加液体药品

8.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

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

C.做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试管要立即清洗

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9.为了证明某种金属可能和铁一样具有磁性,有同学提议“拿磁铁来吸一下”。

“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个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

10.下列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过程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宿州乐石砚

B.

  三河米酒

C.

    徽州篆刻

D.

    舒州竹席

11.5角硬币的外观有金黄色的金属光泽,许多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铜制成的,而另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讨论时同学提出是不是铁制成的,“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对“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结论

B.实验

C.观察

D.假设

12.下列各组变化,前者一定包含后者的是()

A.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B.化学反应,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氧化反应,化学反应

13.同学们知道烧碱、纯碱都显碱性,但是哪种物质的碱性强呢?

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方案

C.获得结论

D.收集证据

14.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冷碟子、蜡烛制取少量炭黑

B.用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浓硫酸等制作叶脉书签

C.用空塑料瓶、蓬松棉、纱布、活性炭等自制简易净水器

D.用酒精溶液浸泡捣烂的紫甘蓝叶片自制酸碱指示剂

15.判断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放出大量的热

D.燃烧后质量增加

16.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我认为下列节约行为合理的是()

A.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B.用剩的药品倒入原瓶

C.吃经高温蒸煮后的变质大米

D.用淘米水浇花

1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称取氯化钠

C.

读取液体体积

D.

溶解氯化钠

18.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有机玻璃

C.玻璃钢

D.普通玻璃

19.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取用液体

B.

称量NACI质量

C.

闻气体的气味

D.

读取液体

20.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公共标志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21.阅读下列短文,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④酒精易燃烧;⑤因此,常被用做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且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

(5)文中描述酒精用途的是______。

2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请回答:

(1)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为了节约药品,实验时取用药品要取最少量,一般液体取_____,固体只需_________。

(3)使用量筒正确读数的方法是视线与__________________。

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38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8mL。

(4)给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使用酒精的______焰加热。

23.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时,如果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读出的数据比实际的数据__________(选“偏大”或“偏小”)

24.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药品取用规则:

(1)用量筒量取液体,正确读数的方法为:

视线与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2)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2mL,固体_______________;

(3)加热试管里的固体物质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5.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乐乐与他的同学对收集到的以下七种物品进行探究.请回答:

(1)图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图中与人类住、行有关的物品是______.

(3)图中可以食用的物品是______.

(4)从亲身(或家庭)经历举两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例一:

______;

例二:

______.

2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二个变化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B属于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变化Ⅰ是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变化Ⅱ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2)从微观角度看,变化I、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_____,变化Ⅱ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__(选填“分子”或“原子”).

27.经过一个月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1)如图中,甲是一个燃着的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用它来

进行加热操作时,应使用火焰的_________焰。

(2)如图中,仪器乙的名称是___________,在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仪器内液体的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3)某同学欲量取一定量的某液体,将盛有该液体的量筒放平后,俯视量筒的刻度,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量筒的刻度,读数为11mL。

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mL。

三、简答题

28.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用胶头滴管取完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____。

(2)倾倒细口瓶中的药液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

_____。

(3)用嘴吹灭酒精灯:

____。

(4)给烧杯里液体加热时没垫石棉网:

____。

(5)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瓶:

_____。

(6)将铁钉投入竖直的试管中:

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9.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发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

小李认为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讨论和验证。

(提出问题)猜想一:

都是化学变化;猜想二:

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实验)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

a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b手摸烧杯有_________的感觉;c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的石灰水边浑浊。

分析:

蜡烛燃烧生成的新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蜡烛燃烧为_________变化。

(2)观察白炽灯(灯管为钨丝):

a通电前灯丝为银白色金属;b通电中,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_________;c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

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丝通电发光、发热属于_________变化。

(结论)猜想________(填“一”或“二”)正确。

化学反应的判断依据是______。

30.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

(1)如图1,用干燥的锥形瓶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证明有水生成。

(2)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

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

①、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疏松的棉花,其目的是               。

②、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③、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证明猜想成立,

b处发生的反应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

(拓展应用)由本实验小明联想到含碳元素的燃料不充分燃烧会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

为使燃料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答一条)。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三、简答题

1、

四、科学探究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