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20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105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20篇.docx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20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20篇.docx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20篇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20篇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向含有c(FeCl3)=0.3mol·L-1、c(FeCl2)=0.15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

B.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

C.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

D.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

Fe2++2Fe3++8OH-===Fe3O4+4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三氧化二铁为红棕色,由题意知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故A错误;

B.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容易吸附带正电的阳离子而形成带电的胶体微粒,故B错误;

C.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故C错误;

D.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水、氯化钠,离子方程式:

Fe2++2Fe3++8OH-═Fe3O4+4H2O,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氧化物、化合物B.溶液、胶体

C.化合物、电解质D.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氧化物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错误;

B.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是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是溶液,B错误;

C.电解质是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能够导电的化合物,C正确;

D.酸性氧化物能与碱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是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比如CO,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比如NO、CO等。

3.下列物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明矾做净水剂

丙烯制造聚丙烯熔喷布

氨气制造液氨冷却剂

含碳酸氢钠的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明矾溶于水,铝离子水解为氢氧化铝胶体,发生化学变化,故不选A;

B.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故不选B;

C.氨气制造液氨冷却剂,氨气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D.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故不选D。

答案选C。

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s)

Fe2O3

FeCl3(aq)

B.CuO

Cu(NO3)2(aq)

Cu(NO3)2(s)

C.SiO2(s)

H2SiO3(s)

Na2SiO3(aq)

D.N2(g)

NH3(g)

NO(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与水蒸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A不选;

B.Cu(NO3)2(aq)加热要水解,产生氢氧化铜和硝酸,硝酸易挥发,水解平衡右移,得不到Cu(NO3)2(s),故B不选;

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C不选;

D.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气,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故D选;

故选D。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易错点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5.研究表明,通过碘循环系统可以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制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M,同时完成氢能源再生(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开发氢能源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B.为提高SO2的吸收效率,应不断分离出HI

C.I2为整个循环过程的催化剂

D.M为硫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上述转化关系为:

碘单质、二氧化硫和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碘化氢,碘化氢分解生成氢气和碘单质,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氢能源为清洁高效能源,故开发氢能源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故A正确;

B.根据图示,碘在该系统循环使用不能分离出HI,故B错误;

C.由图可知I2为整个循环过程中的催化剂,故C正确;

D.上述循环系统生成氢气的同时可以得到的M为硫酸,故D正确;

答案选B。

6.下列图示箭头方向表示与某种常见试剂在通常条件下(不含电解)发生转化,其中6步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一组物质是()

选项

W

X

Y

Z

A

N2

NH3

NO

NO2

B

Si

SiO2

H2SiO3

Na2SiO3

C

Cu

CuSO4

CuCl2

Cu(OH)2

D

Al

Al2(SO4)3

AlCl3

NaAlO2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N2与氧气只能生成NO,不能直接生成NO2,所以W不能发生图中转化生成Z,故A错误;

B.Si一步不能生成H2SiO3,所以W不能发生图中转化生成Y,故B错误;

C.Cu一步不能生成Cu(OH)2,所以W不能发生图中转化生成Z,故C错误;

D.Al与硫酸反应生成X,Al与HCl反应生成Y,Al与NaOH反应生成Z,Z与过量硫酸反应生成X,X与BaCl2反应生成Y,Y与NaOH反应生成Z,反应均可进行,故D正确;

答案选D。

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丁达尔现象可用来区别胶体与溶液

B.胶体能透过半透膜

C.胶体的性质主要有:

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

D.溶液、胶体、浊液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丁达尔现象可用来区别胶体与溶液,选项A正确;

B.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选项B错误;

C.胶体的性质主要有:

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选项C正确;

D.溶液、胶体、浊液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8.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①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根据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均与H2O反应,故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A.②⑥B.②⑤C.①②⑤⑥D.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类,故①错误;

②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均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硫酸钡熔融状态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水不完全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②正确;

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故③错误;

④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④错误;

⑤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⑤正确;

⑥碱性氧化物为能跟酸发生反应只生成盐和水,而Na2O2与酸发生反应还生成氧气,则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故⑥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为②⑤,答案为B。

9.下列关于各物质的所属类别及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乙烯

氯化钠

氢氧化铁胶体

生铁

类别

离子化合物

混合物

合金

性质

不可燃

熔融态能导电

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乙烯属于烃类可以燃烧,A项错误;

B.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熔融态能导电,B项正确;

C.氢氧化铁胶体属于混合物,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项正确;

D.生铁属于合金,易发生电化学腐蚀,D项正确;

答案选A。

10.下列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①水②酸③碱④盐⑤氧化物

A.①B.①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水的分子式为H2O,含有氧元素,所以正确;

②酸分为无氧酸(如盐酸)和含氧酸(如碳酸),前者不含氧元素,后者含有氧元素,所以错误;

③碱除氨水(NH3•H2O)外,一般在组成上都含氢氧根,故一定含氧元素,所以正确;

④盐分为无氧酸盐(如氯化钠)和含氧酸盐(如碳酸钠),前者不含氧元素,后者含有氧元素,所以错误;

⑤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一定含氧元素,所以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知识,透彻理解有关概念,明确物质的分类组成,明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易错点为③根据碱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来判断。

11.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

()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不变的;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③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④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⑤二氧化碳可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由图可知,混合气分离出二氧化碳,水分解生成氢气,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甲醇等能源都遵循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守恒的原则,①正确;

②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的燃烧、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可以转化为甲醇等有机物都说明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②正确;

③水在光催化剂或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现了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③正确;

④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甲醇等有机物,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无机物,④正确;

⑤从图示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甲醇等能源,二氧化碳在很多工业和农业中有大量的应用,所以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⑤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以信息给予的形式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相关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清其中的转化关系,紧扣题干信息结合相关化学知识。

12.化学与环境、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B.氯化铵溶液可清除铜制品表面的锈渍,是因为氨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

C.月饼因为富含油脂而易发生氧化,保存时常放入装有硅胶的透气袋

D.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氨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可以用来除锈,故B正确;

C.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包装中的硅胶为干燥剂,但硅胶没有还原性、不能除去月饼包装袋中的氧气,可放入装有铁粉的透气袋,故C错误;

D.石英坩埚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3.我国学者研究出一种用于催化DMO和氢气反应获得EG的纳米反应器,如图是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纳米颗粒是一种胶体,能将氢气解离成氢原子

B.EG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

C.1molDMO完全转化为EG时消耗2molH2

D.催化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有H—H、C—O、C=O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u纳米颗粒是单质,能将氢气解离成氢原子,不是胶体,A选项错误;

B.由微观过程示意图可知,EG是乙二醇,分子中含有2个醇羟基,因此能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B选项正确;

C.DMO为草酸二甲酯(CH3OOCCOOCH3),DMO与H2反应产生CH3OH和CH3OOCCH2OH、H2O,1molDMO反应需要3molH2,若完全转化为EG时消耗6molH2,C选项错误;

D.CH3COO—COOCH3+4H2→CH3OH+HOCH2CH2OH,由图及反应可知催化过程中断裂的化学健有H—H、C—O、C=O,D选项正确;

答案选AC。

14.已知制备胶体的反应原理为: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

Ⅰ、甲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Ⅱ、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Ⅲ、丙同学和乙同学一样,但是溶液出现红褐色后忘记停止,继续加热较长时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操作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OH)3胶体是不是电解质:

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

(3)丁同学检查实验结果发现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烧杯底部有沉淀。

(4)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部分胶体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的胶粒带___________电荷。

②取部分胶体向其中逐滴滴加硫酸溶液,开始产生红褐色沉淀,这是因为_________;继续滴加,沉淀减少最终消失,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③欲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NaCl溶液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

【答案】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通过胶体,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不是甲、丙正加电解质,胶体聚沉2Fe(OH)3+3H2SO4=Fe2(SO4)3+6H2O渗析

【解析】

【分析】

(1)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Fe(OH)3胶体是混合物,电解质是纯净物;

(3)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三价铁会水解生成红褐色沉淀;胶体持续加热发生聚沉;

(4)胶体粒子带电荷,通电后发生电泳;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发生聚沉,氢氧化铁与过量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能透过半透膜。

【详解】

(1)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其中操作方法及现象是用一束光通过胶体,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2)电解质是纯净物,Fe(OH)3胶体是混合物,所以Fe(OH)3胶体不是电解质;

(3)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三价铁会水解生成红褐色沉淀;胶体持续加热发生聚沉,所以甲、丙的烧杯底部有沉淀;

(4)①取部分胶体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氢氧化铁胶体离子移向阴极,表明Fe(OH)3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

②取部分胶体向其中逐滴滴加硫酸溶液,开始产生红褐色沉淀,这是因为加电解质,胶体聚沉;继续滴加,氢氧化铁与过量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沉淀减少最终消失,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Fe(OH)3+3H2SO4=Fe2(SO4)3+6H2O;

③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能透过半透膜,用渗析法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NaCl溶液。

【点睛】

本题考查胶体的制备和性质,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常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

 

15.请在每个化学方程式后的横线上注明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主要转化形式。

(1)Zn+Ag2O+H2O

Zn(OH)2+2Ag:

______(填正向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

(2)2C2H2+5O2

4CO2+2H2O:

______。

(3)6CO2+6H2O

C6H12O6+6O2:

______。

(4)CaCO3

CaO+CO2↑______。

【答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解析】

【分析】

从反应条件可判断能量转化的形式。

【详解】

(1)放电是通过原电池装置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能量的主要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燃烧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主要能量转化形式为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绿色植物在叶绿体内,吸收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故能量的主要转化形式是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4)在高温条件下使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吸收热量,使物质含有的能量升高,故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把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